中国琴学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2024-03-14 23:16王瑞
人民音乐 2024年1期
关键词:琴学琴曲历史

王瑞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典型、传承最有序、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品类,在三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以及世人生活交融交织,至今留存三千多首琴曲、一百三十余部琴谱与大量哲理深邃、意境高远的琴学论著和艺术美学思想,形成了最具中华文化特性和精神特质的琴学文化。2003 年、2006年,古琴艺术分别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有序传承、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琴学文化融合了哲学思维、艺术感悟和技艺实践,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和谐与平衡宇宙观的深刻理解和体悟。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古琴艺术成为文化传承与思想交流的载体和方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成、发展和繁盛的过程中日益形成了具有深刻文化属性和艺术旨趣的琴学文化体系, 涵盖了琴乐历史、制式声律、琴人琴家、琴乐琴谱以及相关的学术体系,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艺术、对音乐的审美追求,更成为中国音乐表演美学的典型代表。因此,要真正理解感悟琴学文化的博大精深、高远超拔的艺术美和思想力,需先以历史维度的视角探寻其深沉的历史语境的涵义,在千百年间琴艺实践的沉淀中提炼,为建构中国琴学文化的学科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奠定基础。

一、中国琴学文化体系构建的历史语境

从历史的维度审视,中国琴学文化体系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发展脉络,更是中华文明思想、哲学和文化变迁的生动写照。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琴学变革都与其社会背景、思想潮流和文化氛围紧密相连,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华民族对于音乐、艺术和生活的不断探索和思考。历史语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宏观而深入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为系统地理解琴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是如何与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从先秦的文献中可窥见琴的影子,《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便记载:“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反映出那时琴已作为重要的乐器被珍视。《礼记·乐记》在思想上将士大夫在琴瑟方面的造诣与个人道德修养相结合,认为音乐要与当时的社会阶级规律相符合。在抚琴技艺上提出了“不学操缦,不能安弦”的观点,认为琴乐练习中的“操缦”对琴定弦的学习十分重要。《韩非子·十过》中记载描述了与琴相关的历史事件,如师涓在濮水河边学的琴曲及师旷因为此曲制止了师涓的演奏,认为此曲是“亡国之风”。《左传》中多处记载了与琴制、琴家、琴论相关的内容,如《昭公元年》论述了用琴乐严格区分等级制度的背景;《襄公二年》记载了贵族死后使用上好的木材制造琴来陪葬的习俗;《成公九年》描述了著名琴师钟仪的故事,他因为弹奏的乐曲具有鲜明的南方风格而被赏识;《襄公十一年》和《襄公十四年》描述了琴师地位低下,常被当作礼品送来送去的背景, 如师曹在教琴时遭到了三百鞭的毒打,而师旷则对当时的君王有所批评。还有《国语·晋语十四》描述了师旷在面对晋平公喜欢的“新声”时的保守态度等。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琴学不仅仅是音乐艺术的体现, 更是当时社会文化、政治和哲学的缩影。它展现了一个既尊重传统又渴望创新的社会,一个将音乐与道德、权力和身份紧密结合的时代。

至汉魏时期, 乐府之中也多有关于琴的记载。随着琴学的发展,涌现出如桓谭的《琴道》、蔡邕的《琴操》、嵇康的《琴赋》、谢庄的《琴论》等等琴论专著,都是这一时期琴学文化理论的代表。其中,司马迁《史记》中详细描述了琴和文人士子的联系,认为琴瑟之音能感化身心、匡正行为。扬雄《琴清英》把琴的创造者定为三皇五帝之一的神农氏,并认为当前的琴制是神农和尧舜共同创造的结果。琴被赋予除娱乐工具之外的功用,如“定神禁淫嬖去邪”,即琴的声音能坚定人的心神、杜绝淫邪偏爱。桓谭的《新论·琴道》对扬雄的“神农造琴”的传说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提出琴有“养心”的功用,并创造了“自禁”的概念。桓谭强调琴的“禁”功能,即君子用琴来自我约束、养心修性。马融《琴赋》通过与师旷奏琴的典故来感慨琴的深厚德行,强调琴与士子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和其文化渊源。刘向《说苑校》论及琴是最适合密室之乐, 君子因其可以修德而亲近它。应劭《风俗通义》首次明确了琴在乐器中的首要地位,即“雅琴者,乐之统也”。此文献中还对“君子守以自禁”的观念有进一步的阐释。嵇康《琴赋》中言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嵇康认为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琴的音乐能够引导人们走向高尚的道德境界,它的声音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他在《琴赋》中多次提到自然景物,如山、水、风等,这些都与琴音相互呼应。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达到与自然的统一。汉魏时期的琴学文化与自然、道德、人文主义紧密相连,展现了琴不仅作为一件乐器,更是文人士子修身养性、沟通内心与自然的重要工具。

行至隋唐两宋,更是琴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琴的起源上,虞世南《北堂书抄》明确认定伏羲作琴,神农造琴,认为琴是由先王所创,音乐是德行的代表,同时代表人心的喜好。司马承祯《素琴传》认为,伏羲氏在王天下时,为了谐和八音,从梧桐中制作了琴。朱长文《琴史》也赞颂了上古制琴之完备,认为琴是“圣人之制器也,必有象”,批评新创琴曲“繁声以为美”和过于专注“正文对音”,系统性划分琴论述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记谱方式上,曹柔发明了减字法作为记谱法,这种方法是简化指法字符并添加弦位徽位来记录琴的演奏方法。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为琴的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在琴的演奏技艺上,薛易简《琴诀》提出了演奏琴的四项要求: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读流美;强调了口传心授对学习琴的重要性,并对下指的演奏技巧提供了指导,列出了弹奏琴时的七大错误。《琴有七要》提出琴“九德”的概念,用于衡量琴音,强调演奏要求和琴曲要求。成玉磵的《论琴》批评某些琴人失去了琴曲的自然真意,认为琴音乐律应有自然之妙,指出演奏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用意太过,太过则失真”。刘籍《琴议篇》着重强调对琴曲和演奏处理时的法度把控,提出十三项琴音乐演奏美学的标准。当时的文人,如杨万里、辛弃疾等,均有为琴创作的佳作,其他如《太和正音谱》等专著,对琴学理论的研究均有深入地探讨,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总体上,隋唐两宋时期的琴學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道德观念,更是中国古典音乐艺术和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至元明清,琴学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的琴艺演奏,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徐上瀛的《谿山琴况》系统全面地论述琴的各个维度,总结了明末以前琴表演艺术的丰富经验,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琴的美学与心理学原则,是一部颇具见地的音乐著作。在演奏上,尹尔韬在《徽言秘旨》中采用瓜子圆方式,突出琴音的急促节奏。明代的《琴声十六发》探讨了节奏与“气候”的关系,并认为节奏是由“气候”所催动的。《指法会参确解》阐述了如何掌握曲目节奏的观点,将其比作中医的切脉。索敏亭《敏亭琴剑合谱》中,认为琴的节奏与戏曲音乐相似。《五知斋琴谱》也与戏曲结合,引入了戏曲中的“腔调板眼”概念。在记谱上,祝凤喈在《与古斋琴谱》中详细使用了戏曲术语来定义和解析琴曲的节奏,并结合工尺谱进行打谱,旨在帮助学者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琴曲。张鞠田意识到古代琴谱的节奏问题, 并引入了戏曲中的工尺谱,使琴谱更加明确和易于理解。他还把当时流行的民间曲调改编为琴曲,如花鼓、道情和昆曲等。元明清时期的琴学不仅推动了技术与理论的进步,更展现了中华文化在面对新的艺术形态时的开放与包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研究价值。

强调从历史的角度构建“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为了深化我们对于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理解,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思考视角。只有深入挖掘和研究其历史语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琴学背后的哲学思想、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人文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中国琴学文化体系构建的研究叙事

在学术领域,研究叙事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重复再现,更是对知识体系的再构建、再解读和再创新,通过对既有研究的再研究,展示了一个全面、多维、深层次的琴学研究图景。这种基于已有研究的再研究方法, 不仅能够深化我们对琴学的理解,更能够揭示出琴学研究中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方面的潜在问题、盲点和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琴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琴论研究和琴乐表演技巧的研究。现对此做以下简要描述:

关于琴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谿山琴况》的个案分析上, 在少量的完整论述琴学文化的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有:许健的《琴史初编》是一本研究琴音乐的入门级介绍性著作,重点介绍了明代的琴人、琴派、琴曲、斫琴师和重要琴论;刘承华的《古琴美学的历史性架构》,从琴美学功能论出发,梳理了琴论发展史,并提出了琴美学和琴艺术的现代化的方向;葛瀚聪的《中国琴学源流论述》从历史角度论述了琴学在各个朝代的特色与流变;吴钊的《明清琴乐多元发展的思考》等等。还有从不同角度分析琴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如周幸润的《浅谈明清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杨荫浏的《嵇康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等,以及针对具体琴人或琴论的研究,如许健的《古琴家阮籍及其〈乐论〉》、宁鹏东的《琴韵互通美乐流溢———论冷谦〈琴声十六法〉琴演奏美学对钢琴演奏的启示》等,都深入研究了琴音乐的演奏技巧和美学理论。《谿山琴况》是传统音乐美学的重要著作,历经数十年,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五六十年代的查阜西《溲勃集》、吴钊的《徐上瀛与〈谿山琴况〉》初步研究,到80 年代的凌其阵《〈谿山琴况〉初探》和王耀珠《〈谿山琴况〉探赜》对其深入探讨,再到吴毓清《〈谿山琴况〉论旨的初步研究》、蔡仲德《〈谿山琴况〉试探》和修海林《〈谿山琴况〉的琴乐审美思想》等,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论证解读,学界对此书的研究日渐深入。特别是龚敏对比其他文献如《二十四诗品》与《谿山琴况》的研究,显示了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共同审美趣向。近年来,多篇硕士论文也从多角度探讨了《谿山琴况》的审美范畴、美学思想等问题,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研究领域。

在琴乐表演技巧的相关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文献也有很多,如顾梅羹在《古琴古代指法的分析》中探索了十种古指法及其传承;吴文光的《论古琴音乐中的情感形象生理记录法》与刘承华的《古琴表现力抉微》分别讨论了琴音乐中的情感形象与表现力;吴振平在《试谈古琴曲的标题与形象》中分析了琴曲与标题的关系;许健对《神奇秘谱》进行了细致研究;而罗文《古琴曲〈平沙落雁〉的版本比较研究》、司冰琳《〈枯木禅琴谱〉内容与创作琴曲研究》、洛秦《谱式:一种文化的象征》、秦序《琴乐“活法”及谱式优劣之我见》、伊鸿书《琴用指谱辩证》则分别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琴、琴谱、琴曲及其传承的理解。这些研究共同描绘了琴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从对既有研究的现状及其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角度进行再审视再思考是构建“中国琴学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意识和思维的体现,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是在积累知识,更是在进行知识的批判、反思和创新。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跳出传统的研究框架,从一个新的、更高的维度对琴学进行审视,从而更好地理解琴学的本质、特点和价值。通过对他人研究的再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构建一个完整、系统、开放的“中国琴学文化体系”,为琴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琴学研究向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琴学文化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

在整个中华文化的研究体系中,“琴学”是一个深厚而持续发展的独特分支。它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和学术传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音乐文化体系,涵盖了琴史、琴制、琴律、琴人、琴曲以及琴论等诸多领域和方向。从琴的制作、设计、结构,到其演奏传统、音乐表达和审美理念,都深刻地展现了中国音乐,甚至中国文化的独特属性、创新思维和人文价值。从多维度对琴学文化深度剖析是构建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国琴学的学术传统中,深入挖掘琴学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音乐遗产。

第一,琴学文化史的梳理是建构琴学文化体系的前提。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借助对文化历史的理论性阐释,以宏观史观为指导,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对琴的发展轨迹进行精细梳理;采纳多维度的研究途径,系统地对琴从起源到各个关键时期的技艺变迁、主要流派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核心节点进行深入考察; 结合琴与当时社会文化、思想哲学的交叉影响,揭示其在各个历史阶段所代表的艺术范式、审美追求與音乐哲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对琴历史的综合性、理论化的认知体系,旨在为琴未来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拓展提供坚实的历史与理论支撑。

第二,琴制琴律的研究是琴器研究的重点。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对琴的制造与音韵调控的技术原理进行精确探讨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琴制与律制的内在逻辑与文化涵义;深入探索琴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木材选择、琴体设计、雕刻工艺以及音韵的调制等,揭示其背后所蕴藏的技术智慧与文化哲理;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现代技术和理论,使琴在材料、音质和演奏性能上都达到更高的水准。从制琴的微观技术到律制的宏观哲学构建起一个全面、系统的琴制与律制的研究模型,为琴学的现代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三,琴人琴家是琴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构建应在全面理解琴人、琴家的艺术追求和历史地位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他们对琴发展的贡献。这一研究将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琴人、琴家,从其美学思想、创作思路、演奏风格以及对琴艺发展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透过对琴人、琴家的艺术实践、教育方法,以及他们对琴学文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的探索,揭示他们如何在各自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中继承、发扬并创新琴学,从而为琴学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琴曲琴谱是琴乐研究的基本点立足点。通过对琴曲与琴谱的构成原理与美学特性进行深入剖析, 全面揭示琴曲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与文化背景;探讨琴曲的结构、旋律、和声以及律制等方面, 对其背后所蕴含的音乐哲学和审美观进行解构和诠释;从宏观的历史视野到微观的曲谱细节,探究琴曲如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互动,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自然与人性的理解。此外,通过进一步研究琴曲谱的记谱方法、演奏技巧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建立起对琴曲与曲谱深度解读的独特理论体系。

第五,琴学论著等历史文献是琴学文化思想和艺术哲学研究的基本依据。关注历史文献,在对琴论体系的理论结构与哲学纬度进行精准辨析的前提下,系统地勾画出琴论所揭示的中华思维模式与文化脉络。为此,将从宏观的历史、微观的文本,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三个维度,进行多层次的交互性分析。透过这种分析,意在深挖琴论中隐含的审美原则、音乐伦理和文化认同,探究其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如何与中华文明的演变和思想变迁相互映照, 进一步的研究将揭示琴论在其构思框架、知识传承,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中所具备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此外,這一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系统的、理论化的中国琴论解读模型,从而确保对琴论的理解和阐释更加精准、深入。

体系构建的过程揭示了琴学文化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每一个维度都是琴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琴学的完整体系。此外,这种体系化的研究方法不仅为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结语

琴学文化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维,是中国古代琴人琴家智慧的结晶。从宏观的分析结构来看,对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深度解读,必须沿着“历史语境”“研究叙事”与“体系构建”这三个核心维度进行。

首先,历史语境为琴学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维度中,中国琴学文化体系不仅映射出音乐艺术的演进逻辑,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脉络、哲学基石和文化演变。从先秦至今,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为我们揭示了琴在中华文化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它与各个历史阶段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其次, 研究叙事为琴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解读框架。它不仅可以使我们超越传统的研究范式,从更高的层次审视琴学,更能深入挖掘琴学的内在逻辑、特性和价值,为琴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 要实现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学理建构,就要抓住琴史、琴制琴律、琴人琴家、琴曲琴谱、琴学文论,并能够立足于文本、历史以及社会多个语境,对其背后的哲理、文化内涵等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再认识,从而构建起新的理论话语体系。

总而言之,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跨学科、多维度的探索过程。这种体系化的研究策略不仅为琴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正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所言“一条两旁荆棘丛生的道路是否便减少了它的美丽呢? 旅行者照样勇敢前进。”中国琴学文化体系的构建之路是复杂与艰辛的,但正因其终点的熠熠光辉,所以新时代的音乐研究者们砥砺前行,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琴学琴曲历史
赵元任早期琴曲的“选(编、创)曲配伴奏”思维分析
琴曲《幽兰》探微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夜的钢琴曲(六)
王夫之先生琴学修养探究
颜元《四存编·性理评》琴学理念的现代阐释
新历史
清代琴家王善的琴学思想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