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 周骏
近代,提倡和推行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此影响下,形成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关的新式学堂课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方针曾一度调整为德智体三育,“三好学生”即始于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恢复了五育的教育方针。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的重要讲话,再次从国家的层面强调了五育教育方针。纵观当前国内外形势,竞争与合作并存,而国际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20 世纪以来不同国家都在研究的课题。科学家钱学森从科学实践和国防建设经验中总结出“学科知识跨度越大,创新程度越大”的规律,并希望将这一规律运用于我国的教育。21 世纪以来,“提倡综合”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遵循的基本理念,在教学、教材、考试环节均探索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
“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基础上的积极倡导,是在各学科探索交叉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五育有共同的育人目标,但各育也各具育人价值:德育向善、智育求真、体育强体、美育臻美、劳育劳心。在教育实践中,五育在学科理论概括中相互独立存在,而现实中是五种教育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教育整体。
一、以音乐教学为引导实施“五育融合”的可行性
中小學的课程体系中,音乐教学属于艺术教育领域,具有主导学科关联的优势: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是引导“五育融合”的基础;音乐课程弹性的教学传统也是开展“五育融合”的优势。
(一)音乐的黏合性是引导的基础
音乐艺术直接诉诸人的听觉功能。音乐具有黏合性(adhesivity)的特征,即:“较强的活跃性、吸引力以及适应力,能够同其他艺术形式或者艺术之外的社会实践互为吸引并形成新的艺术门类或者新的社会实践形式, 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科学技术,借助不同的载体和媒介,创造出综合的或新的艺术形态。”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作为诉诸听觉的艺术,音乐可以与其他诉诸听觉的艺术(如朗诵),诉诸于视觉的艺术(如绘画、摄影)以及诉诸人类思想的文学等黏合为新的艺术(电影、电视、网络文艺等综合艺术)。生活中,门铃、智能手机、医疗保健仪器等实用工具也引入了音乐作为铃声,音乐化身为美的信号。这其中,音乐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可以用于审美,也可凸显实用功能,可长可短,可雅可俗,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在这些结合中,音乐以音响之美,绽放独特的艺术魅力。
音乐的教学也具有黏合性特征, 音乐与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美术等学科内容关系密切,与数学、物理、化学也有关联。这些教学的黏性在音乐教学“多元文化”“音乐创造”“欣赏与体验”等教学领域中呈现,成为音乐教学的传统。在学校教育中,以音乐教学为引导的“五育融合”,就是利用音乐艺术的黏合性特点,将不同学科的课程相互融合,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效果。
(二)音乐教学的弹性是有利条件
音乐教学在课时与内容、学习的顺序性上有突出的弹性和较强的包容性。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学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其中的音乐基础知识的组合比较松散,学习过程中序列性要求不高。音乐教材编排弱化了学科的顺序性,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材料的选择以及知识的排序上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乐理知识,如音符的学习顺序,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各版本教材自主设计。教学实践证明,不同顺序的音乐知识技能编排并不会影响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
音乐教学的弹性还表现在依据难度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有一些民歌艺术性很高,流传广泛,但音域或音程、节奏、声部不适合学生完整演唱,教材把它们设计在“活动”和“听赏”环节,提示演唱其中的乐句、片段,或设计伴奏、舞蹈,开展民俗活动等。这样的选材与编排,有效地将歌唱技能训练与民族音乐文化关联在音乐教材特定的版面中。音乐教学不仅发生在课堂,学校的课外活动、音乐社团、校园文艺展演、社会音乐演出等也是音乐教学实践的领域,这些领域为音乐与其他课程的深度融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2022 版《艺术课程标准》的引导
2022 版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艺术课标》)重大的调整是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艺术的内容呈现在不同的学段。《艺术课标》紧密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以融合的艺术教育整体观来看待中小学的艺术课程,提出了“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艺术课标》以欣赏、表现、创造、联系的艺术实践途径为基础,使学生在活动和过程中掌握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它将艺术课程整体分为四个学段,除第一学段外,其他学段基本以五个学科的融合内容为教学主体,以综合艺术课程形式开展艺术教学,强调艺术感知的整体性、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性,艺术教育的体系性。不难发现,各门艺术在教育实践中多样呈现,艺术走向综合,走向大艺术是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趋势。
《艺术课标》在学科、教学内容、学段等方面的设计,是形成以音乐为引导的“五育融合”的又一保证。它以文件的形式指出了艺术之间关联以及融合教育趋势, 同时也呈现出开放的艺术教育状态,为之后艺术与其他课程融合提供了方向。音乐、美术作为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历史最久的两大艺术课程,分别指向人类艺术审美的听觉和视觉两大系统,具有稳定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适宜作为主导课程。从1—2 年级学段的唱游(音乐)、造型(美术)可以判断出,在艺术教育中音乐、美术是操作性强、最稳妥、适宜开端的课程。从教学实施的角度,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配备也是基础教育中配备最完备的,能够保证融合教育的开展。
“五育融合”在中国学校教育的实施,既需要宏观设计、整体论证,也需要从学校的学科教学中讨论实施的具体突破点。以音乐教学为主导的策略研究体现并发挥了音乐教育包容性强的特点,也是我国诗性乐教传统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创新路径、新的契机。
二、宏观策略:“学期人文主题”模式
现行人文主题单元式的音乐教材编写体例,是以音乐教育为引导的“五育融合”创新设计的重要依据。人文主题单元式的编写体例,即将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关联整合,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以人文主题命名。这种编排体例较好地贯彻了提倡综合的课程理念,体现了教学材料的关联价值和文化价值, 并能兼顾到各领域教学内容与进度的统一,也方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实施弹性教学,反映出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实践中,音乐教材一般选取人文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选用单元内部的歌唱、欣赏的曲目或著名的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为“种子”,向其他学习领域渗透,展开人文主题下多领域的关联式的音乐学习。
笔者以为,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可以选取更长的时段,以音乐教学为主导,设计学期人文主题,关联其他学科教育内容,展开有侧重的“五育融合”教学。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在于:学期人文单元聚焦一个主题,展开最大的学科关联,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是法国学者斯珀珀(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在20世纪80 年代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他们认为,关联是交际中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认知的基础。这一观点可以移植到教育领域,因为认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是特殊的交际场所。学期人文主題就是设计一个相对宽泛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 既可以是某单一学科,也可以是多学科的融合。学期人文主题还可以展开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融合,引导学生开展撰写主题研究报告、主题游览、课外探究、亲子研习等活动。
学期人文主题的设计不会影响各学科的常规教学, 在保证学科教学序列化和系统性的同时,将学科知识想学期主题拓展,与此同时,学校整体设计跨学科、跨课时、跨家校、跨校内外的“五育融合”实施方案。建议所有学科实施双主题设置,即学期人文主题与学科知识技能主题并列,明线是常规的学科教学,暗线是多学科、跨家校教育的融合教育计划。
三、“五育融合”实践策略与方法
(一)与德育融合策略:充分利用具有思想政治价值的音乐资源
孔子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历史上,中国的乐教具有“乐以象德”“以美化人”的优良传统,有大量的音乐作品素材。当代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遵循艺术教育特殊规律,自觉融入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赋予其时代内容和创新手段,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使命担当。历史上,音乐的美育功能总是与时政观念紧密联系。不论历史朝代如何更迭,社会生活如何变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始终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用音乐作品和音乐史中的中国故事、中国话语、中国文明来丰富现有的学校艺术教育和德育的内容,运用艺术化的学校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拓展中国学校德育的新领域、新视角。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精神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积累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朴实勤俭等许多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传统美德又被不断注入新鲜的内容,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音乐课应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彰显出学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和文化传承价值。
实施中, 音乐课程可以通过学期人文主题设定,精选音乐作品并设置恰当的教学提示,使学生在受到音乐艺术感染和熏陶的过程中,促进情感的生发和高尚人格的形成。首先,从教学资源中遴选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音乐作品,并重点从五个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哲学基础、科技道德———进行挖掘。 其次, 为不同类别德育价值的音乐作品设计出游戏、听赏、表演、律动与舞蹈、即兴等领域教学方案。比如:通过学习、歌颂和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音乐作品,将革命伟人与不同历史阶段的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呈现,以丰富的信息和感人的事迹,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潜移默化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与智育融合策略:突出即兴教学对创造力的培养
当代国际社会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国有限发展和研究的教育课题。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当代各国高度重视的领域,是经济的增长点和人才培养的趋势。音乐教学与学校智育的融合,理论支撑在于通过音乐实践锻炼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平衡发展,激发灵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与联想是与人的情感和创造力紧密联系的重要心理特征,音乐创作(包括音响探索、作曲、综合表演等)、音乐鉴赏是激发想象与联想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通过教学提示,鼓励、启发学生在练习和聆听过程中自由的想象与联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独创性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发挥。
音乐即兴(包括创作即兴和表演即兴)对创造力的激发主要活动在脑区内侧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同时,脑神经默认模式网络(DMN)激活与执行控制网络(ECN) 失活是即兴影响创造力发生的主要机制,当然还包括α 波段活动、环境刺激、情绪特征、投入状态等要素。实践证明,形式自由开放的音乐即兴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目前,音乐即兴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实施还非常有限,亟待重视和研发新的教学内容。这方面,国外优秀的教学法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有深刻的教学理念和诸多优秀的案例,值得学习借鉴。
(三)与美育融合策略:视、听、动一体的音乐教学设计
艺术之美有共性,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戏曲、影视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手段,其价值既有共同趋势,又各具特征。音乐课程按照艺术美的普遍规律,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艺术的丰富、感性和有序,有助于学生获得更深刻、全面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理解,从而实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
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充满着有音乐意蕴的文学形式和作品,无论在表现形式上的韵律,还是其内涵中的情感都与音乐相近可以相通。以诗歌为纽带,诗、乐、画三位一体,音乐教学选用诗歌内容,通过视觉、听觉、演唱这些直观的接受方式,启发学生在音乐和诗歌的审美中多感官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音乐与美术分别指向人的听觉和视觉审美。音乐课程中图画的选择,与背景、文字、乐谱的搭配,都会提示视觉信息。这些信息虽不具有明确的逻辑意义,却可以传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内容,或者營造气氛, 帮助学生自然地进入音乐审美体验之中。优美的自然风光照片、经典绘画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音乐作品相映生辉,共同营造艺术氛围。生动的图画可以调动起多种感觉器官参与音乐体验和实践,擅长表达那些用乐谱和文字难以言状的形象和细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音乐的记忆、想象和理解。
舞蹈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教室、演出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定,通常不是学校艺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多在学校课外活动开展。随着中国教育实力的增强,这种局面逐渐转变。作为课程内容的舞蹈已经成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一部分,是实施让学生“动起来”的重要手段。
以人文主题单元来组织课程材料,突出音乐文化主题,综合呈现以音乐作品为核心的舞蹈、美术、影视、诗歌、戏剧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而又富含各种感官信息的学习“语境”。
(四)与体育融合策略:以唱游和音乐活动引领
教育家奥尔夫原计划设计一所儿童的体操学校,后在实施中发现,儿童的运动训练通过音乐参与的方式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之后他创立了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成为世界影响最广的音乐教学法。2022 年《艺术》课标规定第一学段课程内容是唱游(音乐)和造型(美术)。唱游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舞”(包括集体舞)和“律动”,这些“动”符合儿童形象思维活跃、易动、注意力时间短的心理特征,也为音乐课与舞蹈、体育的融合设定了宽广的操作界域。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强调在音乐实操和艺术鉴赏中以美化人,从而提升体育融合的效果。音乐教育与体育的融合的突破点还在于音乐与舞蹈、音乐游戏、音乐活动等教学板块拓展到室外甚至校外进行,探索与体育课程合并进行。另外,为学校的体育比赛、体育项目设计音乐, 也是音乐与体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可操作性强。
(五)与劳动育融合策略:以劳动号子为线索,逐级拓展
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产生于中国农耕文明,劳动号子以及与劳动生产密切相关的民歌浩如烟海。音乐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模唱、聆听、体验劳动号子等传统音乐体裁展开。曾经有人质疑,民歌中的内容,比如舂米、插秧、喂猪、放牛、磨面、车水等,脱离当代生活,是否有传唱的价值?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民歌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包含劳动教育在内的教育意义,也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讨论民歌的教学,更有必要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提升这类作品的教育价值。不少学校都开展了学农社会实践课程,在集中学农的实践中,穿插劳动歌谣的咏唱,无疑会增添劳动的体验感和深刻体会劳动的价值。
结语
构建“五育融合”的音乐教育创新理论,探索“五育融合”教育中音乐创新的实践策略与方法具有现实的意义。在已有实践策略基础上结合音乐即兴、音乐创造、音乐游戏、歌唱、音乐欣赏等教学的创新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再整合,是时代赋予音乐教育的使命。本文讨论多集中于学校的课堂音乐教学,而“五育融合”的实施不仅在课堂内,也应该在课堂以外。当然,文中的建议必须立足我国音乐教学的传统,遵循学校教育规律。未来,“五育融合”有着广阔的实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