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2024-03-13 07:07爽,谷松,韩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意愿产业链

刘 爽,谷 松,韩 雪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一、引言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持续增长,农业污染也在不断加剧。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中国农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18138.3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1452.60亿元,增长了近2.5倍。与此同时,化肥施用量由2004年的4636.60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5653.42万吨,农药施用量由2004年的138.60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150.36万吨,农膜使用量则由2004年的168.00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246.68万吨。依靠要素投入实现农业增长是低效农业模式,不利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生态农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2]。

小农户与生态农业结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人多地少是中国农业的显著特征,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小农户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更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生态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推动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再次提出要:“引导小农户发展高品质农业、绿色生态农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进行布局时再次指出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性及优势,通过参与生态农业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同时小农户的参与也能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动力[3]。

基于此,本文选择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这一视角,利用演化博弈模型,从政府、小农户、产业链核心主体三个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出发,就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协作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明晰各参数变动的影响,在对江西省QT村的实际走访调研及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借助仿真软件Vensim DSS构建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就各因素对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通过参与协作获得更多的长期利益,为促进小农户加快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的创新性在于: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现有研究多数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探讨,较少就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视角展开讨论。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立足于现有理论、扎根于农业实践,着眼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生态农业发展两大热点问题,研究小农户参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过程中稳定性研究。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利用演化博弈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讨论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问题,实现了理论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首先,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实践,学者们就生态农业概念[4-6]、模式[7-9]、发展策略[10-11]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成果对中国生态农业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然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生态农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的生态化转型应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的实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2]。其次,小农户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更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12]。诸多学者的研究也反映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及其优势,但是小农户存在着知识、技术等诸多缺陷[13],通过参与生态农业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同时小农户的参与也能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动力[14]。为此,需要加强小农户组织以促进小农户与生态农业结合[15]。最后,农业产业链组织能够通过串联各个环节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16-17]。农业产业链合作能够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农户收益[18-19]。推动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发展过程,需要加强生态农业产业链建设,以产业链协作提升小农户能力,实现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有机衔接,以推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

现有研究虽然认识到了小农户参与对生态农业发展重要性,也明确了产业链发展对于提升农户能力的积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就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协作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更未有研究对其协作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难以为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三、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为了更加深入探讨影响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本研究基于博弈理论,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就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后其与核心主体间合作一般过程进行建模,对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后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进行分析。

1.基本假设和模型构建

(1)利益相关方。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部分研究认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发挥小农户经营所具有的合理性因素,推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现代农业进行联合,其目的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20]。结合现有研究,本文认为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则是发挥小农户经营生态农业优势,通过推进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主体进行合作,将其纳入产业链协同体系,借助产业链协作以弥补小农户具有的技术、资金、信息等局限,提升小农户从事生态农业能力,并稳定产业链生态农产品供给,以实现生态农业发展、小农户收入提升、产业链运作稳定的目标。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便于研究的开展,将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过程进行简化。在实践中,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多为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签订生态农产品采购协议,小农户从事生态农产品生产,而后龙头企业等核心主体对初级生态农产品进行收购。为此,本文将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过程简化,定义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为: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可能为龙头企业也可能为合作社等主体)与小农户签订合作契约,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为小农户提供一定技术指导,小农户则按照核心主体要求生产符合其需要的初级生态农产品,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按照契约对初级生态农产品进行采购,并对此进行进一步加工或其他增值活动,政府则为两者衔接提供政策、资金、信息等支持,当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一方违约时,将支付违约金,且由于市场信息是公开的,违约方将不得再次参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只得从外部寻求合作者。

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模式,主要涉及小农户、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政府。小农户在融入中作为生态农产品直接生产者,通过投入土地、劳动等要素,采取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生态农业活动,从事生态农产品生产,为产业链运作提供初级生态农产品,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初级生态农产品销售收入,通过参与该模式小农户能够获得技术及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并可以稳定销售渠道。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是指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以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等主体,其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通过与生态小农户签订契约获得初级生态农产品,并对其进一步进行加工与包装,而后将加工后产品推入市场或产业链下级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加工等环节中间利润,通过参与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可以稳定货源,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产品质量。政府为两者衔接提供政策、资金、信息等多方面支持,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同时通过生态农业产业链协作提升农户收入并扩大地区就业,以此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及政绩。

(2)博弈局中人的策略集。由于各自的利益追求不同,不同利益相关方有着不同的策略集。政府的策略集为{GA,GB},其中GA代表政府参与该模式为合作提供支持(政策、资金、信息的多种支持),GB代表政府不参与该模式,不提供支持(政策、资金、信息的多种支持);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的策略集为{EA,EB},其中EA为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选择参与该模式,EB为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选择不参与该模式;小农户的策略集为{FA,FB},其中FA为小农户选择参与该模式,FB为小农户选择不参与该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走访调研情况,进一步对相关参数进行设定,具体见下表1。

表1 参数设定及其含义

表2 博弈矩阵

(3)博弈假设及矩阵。假设1:政府采取“GA”策略的比例为x,采用“GB”策略的比例为1-x。

假设2:生态农产品核心主体采取“EA”策略的比例为y,采取“EB”策略的比例为1-y。

假设3:小农户采取“FA”策略的比例为z,选择“FB”策略的比例为1-z。

假设 4:当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任意一方采取违约行为时,采取违约行为的一方政府扶持取消,并需缴纳罚金。

假设5:为研究过程的简化,本研究暂不考虑资产专用性问题,同时并不考虑小农户、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两者独自经营时所能为政府创造的效用。

2.博弈分析

(1)稳定性及演化路径分析

政府决策的复制动态方程。政府选择参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衔接模式的期望收益为UXA,政府选择不参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的期望收益为UXB。

UxA=zy(UG-CG-SE-SF)+(1-z)y(UG-CG-SE)+

z(1-y)(UG-CG-SF)+(1-y)(1-z)(UG-CG)=

UG-ySE-zSF-CG

(1)

UxB=yzλUG+y(1-z)λUG+(1-y)zλUG+
(1-z)(1-y)λUG=λUG

(2)

政府决策的复制演化方程为:

(3)

当y=y0=[(1-λ)UG-zSF-CG]/SE,F(x)≡0,即对于任何的x都是稳定状态,此时政府选择任何比例的参与策略都是稳定策略;当y≠y0,令F(x)=0,此时得到两个稳定点为x=0,x=1。对F(x)求导得:

(4)

演化博弈稳定策略(ESS)要求dF(x)/dx<0,此时:当00,dF(x)/dx|x=1<0,可知此时x=1为演化稳定策略;当y>y0时,dF(x)/dx|x=0<0,dF(x)/dx|x=1>0。可知此时x=0为演化稳定策略。

政府的动态演化示意图如图2。图2阴影将空间分为A、B两部分。当政府初始状态处于A部分时,x=1是均衡点,即政府倾向于参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当政府初始状态处于B部分时,x=0是均衡点,即政府倾向于不参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同时通过对y0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当UG增加时,y0增加,造成空间A增大空间B减少,即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所带来的政府收益增加能够推动政府倾向于参与该模式;而当SE、SF、CG、λ增大时,y0减少,从而导致空间A减小空间B增大,即政府对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补贴、政府参与该模式的总成本费用、政府不参与收益系数增加会推动政府倾向不参与该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复制演化方程。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选择参与该模式的期望收益为UyA,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选择不参与该模式的期望收益为UyB。

UyA=xz(SE+UE-CEF-CEP)+x(1-z)(SE+UE+θ-CEI-CEP)+

(1-x)z(UE-CEF-CEP)+(1-x)(1-z)(UE+θ-CEI-CEP)=

xSE-zCEF+UE+(1-z)θ-(1-z)CEI-CEP

(5)

UyB=xz(UE-θ-CEI-CEP)+x(1-z)(UE-CEI-CEP)+

(1-x)z(UE-θ-CEI-CEP)+(1-x)(1-z)(UE-CEI-CEP)=

UE-CEI-CEP-zθ

(6)

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的复制演化方程为:

(7)

当x=x0=[z(CEF-CEI)-θ]/SE,F(y)≡0,即对于任何的y都是稳定状态,此时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选择任何比例的参与策略都是稳定策略;当x≠x0,令F(y)=0,此时得到两个稳定点为y=0,y=1。对F(y)求导得:

(8)

演化博弈稳定策略(ESS)要求dF(y)/dy<0,当00,可知此时y=0为演化稳定策略;当x>x0时,dF(y)/dy|y=0>0,dF(y)/dy|y=1<0,可知此时y=1为演化稳定策略。

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演化示意图如图3。图3阴影将空间分为C、D两部分。当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初始状态处于C部分时,y=1是均衡点,即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会倾向于参与该模式;当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初始状态处于D部分时,y=0是均衡点,即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会倾向于不参与该模式。同时通过对x0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当CEF增加时,x0增加,造成空间C减少,空间D增大,即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参与该模式向小农户支付费用越高,其越倾向于不参与该模式;而当θ、SE、CEI增大时,x0减少,从而导致空间D减小空间C增大,即违约金提高、政府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参与行为的补贴增多,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向外部采购生态农产品付出的成本越高,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越倾向于参与该模式。

小农户的复制演化方程。小农户选择参与该模式的期望收益为UzA,小农户选择不参与该模式的期望收益为UzB。

UzA=xy(SF+CEF-CFI)+x(1-y)(SF+UFI+θ-CFP)+

(1-x)y(CEF-CFP)+(1-x)(1-y)(UFI+θ-CFP)=

yCEF+xSF+UFI+θ-CFP-yUFI-yθ

(9)

UzB=xy(UFI-CFP-θ)+x(1-y)(UFI-CFP)+(1-x)y(UFI-CFP-θ)+(1-x)(1-y)(UFI-CFP)=

UFI-CFP-yθ

(10)

小农户的复制演化方程为:

(11)

当x=x1=[y(UFI-CEF)-θ]/SF,F(z)≡0,即对于任何的z都是稳定状态,此时小农户选择任何比例的参与策略都是稳定策略;当x≠x1,令F(z)=0,此时得到两个稳定点为z=0,z=1。对F(z)求导得:

(12)

演化博弈稳定策略(ESS)要求dF(z)/dz<0。当00,可知此时z=0为演化稳定策略;当x>x1时,dF(z)/dz|z=0>0,dF(z)/dz|z=1<0,可知此时z=1为演化稳定策略。

小农户的演化示意图如图4。

图4阴影将空间分为E、F两部分,当小农户初始状态处于E部分时,z=1是均衡点,即小农户倾向于参与该模式;当小农户初始状态处于F部分时,z=0是均衡点,即小农户倾向于不参与该模式。同时通过对x1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当UFI增加时,x1增加,造成空间E减少,空间F增大,即小农户不参与该模式而将初级生态农产品卖入外部市场时获得收益越多,小农户越倾向于不参与该模式;而当θ、SF、CEF增大时,x1减少,从而导致空间F减小空间E增大,即违约金提高、政府对小农户参与行为的补贴增多,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参与该模式向小农户支付费用越高,小农户越倾向于参与该模式。

(2)三方主体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根据Ritzberger等提出的结论,政府、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小农户三者构成的三方博弈系统只需要E1(0,0,0)、E2(1,0,0)、E3(0,1,0)、E4(0,0,1)、E5(1,1,0)、E6(1,0,1)、E7(0,1,1)、E8(1,1,1)这 8 个点的稳定性进行讨论,其余情况皆为非渐进稳定状态。而这8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可通过Jaconbian矩阵进行分析。将3个复制演化方程分别对x、y 和 z 求偏导数得到 Jaconbian 矩阵(式13),矩阵在8个均衡点的行列式 Det(J)和迹 Tr(J)如下表3所示。

表3 各均衡点的Det和Tr

(13)

动态复制系统在均衡点E1(0,0,0)处的Jaconbian矩阵为:

(14)

可得矩阵J1的特征值为λ1=(1-λ)UG-CG;λ2=λ3=θ,显然λ2、λ3为正数,由李雅普诺夫第一法可知平衡点E1(0,0,0)是不稳定的。同理对 E2至 E8点进行分析可得动态复制方程在各点的特征根,见表4。

表4 动态复制方程特征根

由李雅普诺夫第一法可知该系统存在 6个可能的演化稳定点:当[(1-λ)UG-SE-CG]<0,CEF+θ-UFI<0时,E3(0,1,0)为演化稳定点。当[(1-λ)UG-SF-CG]<0,CEI+θ-CEF<0时,E4(0,0,1)为演化稳定点。当[(1-λ)UG-SE-CG]>0,CEF+SF+θ-UFI<0时,E5(1,1,0)为演化稳定点。当[(1-λ)UG-SF-CG]>0,SE-CEF+θ+CEI<0时,E6(1,0,1)为演化稳定点。当[(1-λ)UG-SE-SF-CG]<0,CEI+θ-CEF>0,CEF+θ-UFI>0时,E6(0,1,1)为演化稳定点。当[(1-λ)UG-SE-SF-CG]>0,SE-CEF+θ+CEI>0,CEF+SF+θ-UFI>0时,E8(1,1,1)为演化稳定点。

综上可知,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所涉及的主体行为策略演化受到政府参与模式收益、政府不参与模式收益比例系数、政府对主体的补贴、政府参与模式成本、衔接模式下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交易农产品费用、违约金、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外部采购成本费用、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等多种因素影响,政府、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小农户三者之间的策略组合最终会收敛于何种演化稳定策略将取决于这些参数值的大小。

四、数据来源

为进一步明晰各参数变动的影响,基于上述演化博弈分析,借助仿真软件Vensim DSS构建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合作模型,模型的主要变量根据三方博弈中的参数进行设定,并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公式设置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如图5。

本文仿真所使用相关参数设定来自课题组对江西省QT村的实际走访。该村近些年来在地方政府扶持下大力推动绿色百合种植,以优化农村环境并提高农户收入。在政府协调下,QT村与A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QT村按照合作社要求使用有机肥进行百合种植,A合作社则在收购百合之后对其进行精深加工,而后向下游食品企业和药品企业进行供给,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双方进行补贴,并在村中修建冷库以供采摘后百合进行保存,在种植过程中向农户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结合QT村实际及专家意见,对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绿色百合)衔接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参数进行设定(以小农户种植一亩百合为例,大约亩产为2000斤)。由于模型部分参数难以获取,且部分参数(如环境改善下政府政绩收益)难以量化,为此,相关参数设定在结合实际基础上综合相关人员和专家意见进行确定。具体参数初始值设定见表5。

表5 模型初始参数设置

五、经验性结果

1.基于初始参数的QT村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仿真

为了解在现实参数设置下QT村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各主体博弈后参与选择,利用Vensim DSS软件结合基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及QT村实际进行仿真,时间设置为20,初始参数设置如表5,仿真结果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在初始参数设置下,政府、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小农户在经过博弈后都选择参与该模式,表明QT村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实现了良好运作。这是由于在初始参数设置下,政府通过支持该模式能够获得较好的政绩与声誉,而QT村的农户则获取了更多的收入,合作社通过稳定货源供应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基于QT村实际,利用Vensim DSS软件结合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各参数进行调整,以探究各参数对模式稳定性的影响。下面仿真中,除专门研究的参数外,其余参数与初始参数保持一致。

2.初始参与意愿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1)三方参与意愿相同。假设三方参与意愿相同,进行三组仿真。xyz初始意愿设置为:第一组(a):x=0.3,y=0.3,z=0.3;第二组(b):x=0.5,y=0.5,z=0.5;第三组(c):x=0.8,y=0.8,z=0.8。仿真结果见图7。当三方参与意愿相同时,无论初始参与意愿为何,三方博弈最终结果都是参与,且整体上来看y趋向1的速度最快,这是由于在现有条件设置下核心主体获得利益最多,其参与该模式的积极性最高。

(2)三方参与意愿不同。考虑三方参与意愿不同情况下,进行三组仿真,xyz初始意愿设置为:第一组(a):x=0.3,y=0.5,z=0.8;第二组(b):x=0.8,y=0.5,z=0.3;第三组(c):x=0.3,y=0.8,z=0.3。仿真结果见图8。

由图8可知即使三方参与意愿不同,三方博弈的最终结果依然都是参与,这是由于无论各方参与意愿如何,在现有条件设置下,政府、核心主体、小农户参与的收益都要高于不参与情况。就xyz趋向1的速度而言,y趋向1的速度依然最快,即无论初始参与意愿如何,在现有条件设置下生态农业核心主体都能获得最多的收益。

(3)主体初始参与意愿为零。考虑主体初始参与意愿为零,进行三组仿真,xyz初始意愿设置为:第一组(a):x=0,y=0.5,z=0.5;第二组(b):x=0.5,y=0,z=0.5;第三组(c):x=0.5,y=0.5,z=0。仿真结果见图9。

从图9可以看出,无论哪一主体初始参与意愿为零,在现有条件设置下其余主体在博弈后依然选择参与,初始参与意愿为零的主体则保持不参与选择。将图9仿真结果与图7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当x=0时,y、z趋向1的速度趋缓,这是由于政府补贴的减少影响到了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和小农户参与的收益。当y=0或z=0时,z趋向1的速度加快,这是由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或小农户任何一方的退出都会降低政府参与模式的成本。

综上,主体初始参与意愿会对其余主体参与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能改变其最终博弈结果,在现有条件设置下,各主体参与意愿较为稳定。

3.政府收益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政府参与模式收益UG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UG=1.11;第二组(b):UG=1.14;第三组(c):UG=1.17。仿真结果见下图10。由下图可知,政府参与模式的收益对政府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当UG=1.1时,政府参与意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UG=1.4时,政府参与意愿逐渐上升后保持稳定,当UG=1.7时,政府参与意愿保持持续上升,即政府参与模式收益在通过数轮博弈之后对政府参与意愿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且政府参与收益越高,政府参与意愿越大。可知,政府参与收益正向影响政府参与意愿。

图1 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简化示意图

图2 政府动态演化示意图

图3 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演化示意图

图4 小农户演化示意

图5 基于政府参与的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

图6 主体参与情况

图8 主体参与意愿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b)

图9 主体参与意愿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c)

图10 政府参与收益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4.政府不参与模式收益系数对演化结果影响

通过对政府不参与模式收益系数λ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λ=0.5;第二组(b):λ=0.6;第三组(c):λ=0.7。仿真结果见图11。由下图可知,当政府不参与模式收益系数越高,x趋向1的速度越慢,甚至当政府不参与模式收益系数增高到一定水平时,x逐渐趋向于0。即政府不参与模式收益系数负向影响政府参与意愿。

图11 政府不参与模式收益系数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5.政府补贴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1)政府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补贴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政府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补贴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SE=0;第二组(b):SE=0.3;第三组(c):SE=0.5,仿真结果见图12。

图12 政府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补贴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由图12可以看出,随着政府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补贴的增多,x趋向于1的速度逐渐趋缓,甚至随着SE的增大趋向于0;同时,y趋向于1的速度在逐渐加快;z趋向于1的速度略有放缓。可知,政府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补贴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参与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政府参与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2)政府对小农户补贴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政府对小农户补贴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SF=0;第二组(b):SF=0.3;第三组(c):SF=0.5,仿真结果见图13。由图13可以看出,随着政府对小农户补贴的增多,x趋向1的速度趋缓,甚至当补贴增多到一定程度时,x趋向于0;同时z趋向于1的速度加快;由此可知,政府对小农户补贴对政府参与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对小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图13 政府对小农户补贴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6.政府参与成本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政府参与成本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CG=0.2 ;第二组(b):CG=0.4;第三组(c):CG=0.5,仿真结果见图14。由图14可以看出,随着政府参与成本逐渐提高,x由趋向1转为趋向0,且随着政府参与成本的提升,x趋向0的速度加快。由此可知,政府参与成本负向影响政府参与意愿。

图14 政府参与成本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7.违约金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违约金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θ=0.2;第二组(b):θ=0.4;第三组(c):θ=0.5,仿真结果见图15。由图15可以看出,随着违约金的增加x、z趋向于1的速度逐渐提升,可知违约金正向影响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及小农户参与意愿。

图15 违约金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8.核心主体参与成本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核心主体参与成本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CEF=1.5;第二组(b):CEF=1.8;第三组(c):CEF=2.2,仿真结果见图16。由图16可以看出,随着核心主体参与成本的增加z趋向于1的速度逐渐提升,y趋向1的速度下降,甚至转为趋向0。由此可知核心主体参与成本正向影响小农户参与意愿,负向影响核心主体参与意愿。

图16 核心主体参与成本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图17 核心主体外部采购成本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9.核心主体外部采购费用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核心主体外部采购费用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CEI=1.5;第二组(b):CEI=2.0;第三组(c):CEI=2.5,仿真结果见图16。由图16可以看出,随着核心主体外部采购费用逐渐增加,y趋向于1的速度逐渐加快。可知,核心主体外部采购费用负向影响核心主体参与意愿。

10.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通过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进行调整,进行三组仿真:第一组(a):CFI=1.5;第二组(b):CFI=2.0;第三组(c):CFI=2.5,仿真结果见图18。由图18可以看出,随着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逐渐增加,z趋向于1的速度逐渐减缓,甚至转为趋向于0。可知,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负向影响小农户参与意愿。

图18 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对博弈结果影响仿真

六、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探索了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小农户三方博弈的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博弈模型,分析其博弈均衡,并进一步就主体及系统演化稳定性进行探索。为进一步明晰各参数变动的影响,在演化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仿真软件Vensim DSS构建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就各因素对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结论

结合各主体复制演化方程稳定性分析及系统演化稳定性仿真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所涉及的主体行为策略演化受到政府介入协作关系收益、政府不介入协作关系收益比例系数、政府对主体的补贴、政府介入协作关系的成本、协作关系中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交易农产品费用、违约金、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外部采购成本费用、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等多种因素影响。第二,政府介入协作关系的收益正向影响政府介入意愿,政府不介入协作关系时的收益系数、政府介入协作关系的成本负向影响政府介入意愿。第三,政府对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的补贴负向影响政府介入意愿,正向影响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联结意愿;政府对小农户的补贴负向影响政府介入意愿,正向影响小农户联结意愿。第四,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违约金正向影响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联结意愿;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与小农户联结时向小农户支付的成本费用负向影响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联结意愿,正向影响小农户联结意愿。第五,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外部采购成本负向影响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联结意愿;小农户外部销售收益负向影响小农户联结意愿。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模式各主体间初始参与意愿会对最终参与意愿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其参与意愿最终由各主体收益情况决定。

2.讨论

通过上述结论可以发现,一是当主体间利益可以实现时,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间的协作关系便会稳定。所以,需要构建利益实现机制以保障主体利益才会实现融入的稳定性。二是当主体成本降低时,其整体利益将进一步实现,且其发展风险也将降低。所以,在实现利益提升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构建成本控制机制,从而有效控制主体成本。三是违约金的提升有利于保障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稳定性。当主体违约行为给其带来损失较大时,主体将履行合作义务,从而保障合作关系稳定。因此,稳定机制的构建还需要将违约惩罚机制考虑在内从而进一步保障合作稳定。最后,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是长期性行为,因此稳定机制需要考虑长期协同发展问题,需要构建长效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

3.政策启示

利益实现。一方面需要推进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整体收益增长,其关键在于生态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应当发挥其信息资源及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则需要切实保障小农户的利益份额,以政府为中介,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与小农户协商平台,发挥小农户在个性化生态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的优势,并保障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协作契约的公平公正。

成本控制。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链整体协调水平的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将直接降低各环节的要素投入,推进生产效率、物流效率、加工效率、销售效率的提升,实现更低成本下的产业链构建;此外,技术的发展将极大的降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以及生态农业产业链内部各环节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冗余,促进各环节协同发展,有效减少产业链内部交流损耗,进一步减少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成本。

违约惩罚。一是需要高度重视违约条款的制定,这是违约惩罚机制运行的前提。要结合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过程特征,综合考虑小农户分散特点及违约行为隐秘性,制定全面的合作关系违约惩罚方案。二是要重视提升违约行为识别能力,有效识别协作过程中的违约活动,是惩罚机制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

长效运行。需要综合考虑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主体信任、利益分配,进而实现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长期协调运行,使得小农户在该协作关系下得到更为长久的资源支持,并稳定其收入来源;生态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则获得长期的产品原料、土地支持、劳动力供应;政府则可实现长期的政绩改善。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意愿产业链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产业链春之奏鸣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