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中医诊断学》教材英译研究

2024-03-13 09:09袁恺文
中医药文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源语诊断学术语

袁恺文,林 勋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上海 2012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处,上海 201203)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2011),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图1)。彼得·纽马克运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他认为译论“源于比较语言文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承认语言的平等性和可译性,认为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和技巧,针对不同种类的文本,译者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力图使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1]。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西方代表性翻译理论包括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与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两大翻译基本策略,在二者基础上,1994 年总结提出了“关联翻译法”的概念。

图1 彼得·纽马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症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2]2。为海外留学生提供高质量双语教材,承载着中医诊断学理论、方法等信息输出的重要作用,对中医诊断理论与实践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西方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我国传统医学文本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靶语(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以期翻译出更易被读者接受的文本,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一、关联翻译法的提出与内涵

关联翻译法糅合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大理论,更加注重译文的灵活性、整体性、紧贴性和对应性,从术语、语句等角度对中医教材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81 年,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提出其核心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3]34。语义翻译是指在目的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上下文的含义;交际翻译则是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效果,使其尽量等同于源语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通过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不断思考和审视,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到文本,话语、作者和读者、源语和译入语、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等二元论范畴[4]15。在此基础上,1994 年彼得·纽马克正式提出“关联翻译法”(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关联翻译法的基本定义为“源语或译出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在上述概念中,彼得·纽马克着重强调了语言(language)、重要(important)和紧贴(close),他把“紧贴翻译”(close translation)定义为最贴近字字对译的翻译,这既要保存词的本义(denotation)也要保存词的内涵意义(connotation),不但保存原词、词语等的意义,还保留其用法贴切是和准确(accuracy),和等义(equivalence)联系在一起的,紧贴的程度因上下文而异。彼得·纽马克认为紧贴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对于正常或自然的社会性用法,必须以其在其他任何文本中的正常、同频的表达来呈现[5]3。

二、《中医诊断学》英译教材的出版现状

经图书馆文献检索,已出版的《中医诊断学》双语及英文教材主要有5 部。200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系列是国内第一套中医留学生规划教材,其中包含王天芳主编的《中医诊断学》双语教材。此后,以出版时间为序分别为: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断学》(何建成主编、韩丑萍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断学英文版》(王天芳、孟凡毅、陈业孟主编)、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何建成主编)以及《国际标准化英文版中医教材 中医诊断学 英文版》(陈家旭、Jane Frances Wilson 主编)。综合来看,上述教材的编译目的多为服务国内外中医药院校开展的留学生教育,或供国外中医药机构开展教学活动使用,其适用对象多为留学生和境外中医药爱好者,在编译过程中对内容、术语等进行梳理规范,并进行合理取舍,但鲜有从跨学科的视角,对教材的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

中医类教材研究方面,当前有学者认为,虽然中医英译教材众多,但教材内容并不统一,主要受教材选择与内容编排两方面影响[6]。亦有学者认为,对教材中的中医药英译从语言、文化、翻译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是做好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必要条件[7]。通过文献检索及背景资料收集,笔者发现目前中医诊断学翻译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双语课程教学、术语翻译等实用型研究,而基于语言学、翻译学,从翻译理论视角对中医教材英译的策略方法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

三、《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的英译分析

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当前学者们对于中医诊断学中的英译问题关注度较低,李永安于1993 年提出,当时中医诊断学中辨证证名的英译形式较为混乱,并提出了证名术语英译应兼顾科学性、简洁性和信息性原则[8]。李涛安等基于国内外3 种最具影响力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从语言结构和语义逻辑角度,对比分析中医诊断学五字证型术语,提出中医诊断术语英译对应性和简洁性原则[9]。

根据彼得·纽马克对文本类型的分类方式,《中医诊断学》教材属于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文本内容专业性强、语言表达精炼,蕴含丰富的中医文化。基于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译文的简洁性、对应性,实现诊断学教材英译中医学信息的准确传递。

(一)术语英译

在《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翻译重点主要集中于中医短语的译介,中医学用词简洁凝练,在翻译过程中要判断源语结构,并准确分析中医术语的涵义及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实现医学信息的准确表达。目前国内外影响力较广的术语标准问世,本文选取其中3 部,即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的成果《中医药学名词》[10](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2004)(以下简称CNCTST)、《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1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2008)(以下简称WFCMS)。2022 年3 月,世界卫生组织总部首次正式向194 个成员国发布中医药术语的英译标准,即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2](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2)(以下简称WHOTCM)。该标准明确指出在术语开发过程中遵循以下关键原则:①为包含的所有术语提供完整的定义;②以英语为主要语言;③以前期相关工作为基础,遵循世卫组织相关原则;④保持中医理论框架的完整性;⑤定义简洁明了,重点关注中医的基本核心术语;⑥充分利用国内外专业中医药组织、WHO 中医药合作中心和WHO 中医药专家组资源。

中医术语英译强调包括诊法、证候、治法等在内的医学信息的准确传达,术语属中医教材中的重要信息,在英译过程中应紧贴原文,重在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应性和简洁性。本文术语英译分析选取CNCTST,WFCMS 和最新发布的WHOTCM 为研究对象,从术语翻译对原文的紧贴性、对应性和简洁性3 方面,以关联翻译法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具体案例,探讨术语英译的方法策略,总结中医诊断学教材英译的重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医教材的英译提供借鉴参考。

1.诊断术语

原文:司外揣内

WHOTCM: Judging the inside from observing the outside

CNCTST: Governing exterior to infer interior

WFCMS: Inspecting exterior to predict interior

分析:司外揣内是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诊辨疾病的重要方法,是四诊的理论依据。司,通“伺”,观察或侦察;揣,估量或推测。人体内外是紧密联系的,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内部发生病变,会引起外表神色形态的变化。因此,观察患者神色的荣枯、五色的明晦、声音的清浊,以及形态、舌象、脉象等变化,成为探求疾病性质、部位和病情轻重顺逆的征象[13]538。《灵枢·外揣》曰:“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秤,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说明内外相应的道理,强调以内外合而察之,见而得之明,犹如形影相合,内外不相失,从而司外揣内,司内揣外,探索诊察疾病[14]31。

从选词角度来看,上述3 部术语的用词差异较大,通过对“司”和“揣”的具体释义可知,“司”通“伺”,宜译为“观察”,即observe 或inspect;“揣”,估量或推测,通过结合外在的表现来推断、判断内在的症状,因此宜选用judge;从术语结构来看,CNCTST 和WFCMS 都选用to 连接两个动名词短语表目的,WHOTCM 选用了judge from 短语,比之前者用to 作为连接词,通过脱离中文的语言结构外壳,更加准确地表达了源语的重要信息。关联翻译法是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融合与发展,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综合、全面地考量翻译方式,不可囿于二元论的范畴。同时,关联翻译法定义“紧贴”原则并非是形式上的字对字翻译,此处“紧贴”的对象应为源语的重要关键信息,因此适当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束缚,可以更加准确地译出源语信息,故笔者认为WHOTCM 的译法更恰当。通过对现有中医诊断学双语教材进行检索,未见“司外揣内”一词,故在今后译文中,可以以WHOTCM 译本为参照。

2.证候术语

原文:风寒束表证

WHOTCM: Cold/wind cold binding the exterior pattern

CNCTST: Syndrome of superficies tightened by wind-cold

WFCMS: Wind-cold fettering exterior

风寒束表证是指机体感受寒邪,由于寒主收引,寒邪伤人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从而形成的外感表证,“束”即约束之意,WHOTCM 选用bind 一词取其捆绑、约束之意,能够体现寒邪的收引作用;CNCTST 选用tighten,由于寒主收引,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因此CNCTST 用tighten 表达体表的收紧、紧绷感,但此译法未能体现“约束”之意;WFCMS 选用fetter,意为束缚、限制,从例句库中查询结果,该词多用于表示羁绊、限制等意,源语的“束”表示风寒约束体表导致肺气不宣,因此笔者认为WHOTCM 的译法最为可取。

通过检索《中医诊断学》双语教材及英译教材,未见“风寒束表证”一词,而就“风寒束表证”一词中有相近词“风寒束肺证”,1990 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断学》(刘家义等编)[15]186将“风寒束肺证”译为“Wind-cold Pathogens Tightening the Lung”,其中,“束”字的译法与CNCTST 一致,均表示体表的紧缩感;199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断学》(吴秀芬主编)[16]266一书中,“风寒束肺证”被译为“The Syndrome of Invasion of the Lung by Wind-Cold”,其中,“束”译为invasion(入侵,侵略),与原文中所表现出寒邪的约束作用不甚相符;200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汉英双语教材系列中《中医诊断学》(王天芳主编)[17]165一书中,亦未检索出“风寒束表”一词,其将“风寒束肺证”译为“Wind-Cold Restraining the Lung syndrome”,用restrain 一词原意为遏制、抑制,在此处可以较为准确的体现寒主收引,表达出约束之意;2018 年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编实用中医文库中《中医诊断学》(何建成主编)一书[18]254中类似表达有“寒邪束表”一词,译为“cold binding the exterior”,与WHOTCM 译法一致、表述贴切。

病邪不同,则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表证,如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疏证等。根据关联翻译法理论,此例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需要准确传达源语的含义,宜结合直译法,紧贴原文逐字翻译,本例中动词的选词为主要难点,应考证其具体动作含义以及动词背后蕴含的中医理论,不可模糊处理。本例在教材中常常与其他表证接续出现,证名中常见包含的动词如“侵”“犯”“袭”“遏”等,译者需根据源文的构词采取紧贴原文的策略,由于术语中的动词各异,字对字地选用最贴近的目标语词表达原文,可以较为全面地传递源语信息和阐释证候特点。

3.治法术语

原文:急则治标

WHOTCM: Treat the tip first in acute conditions

CNCTST: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acute condition

WFCMS: /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指治病虽以治本为原则,但标病危急时,则应先治其标,待标病解除后,再治其本。《素问·标本病传论》曰:“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张景岳注:“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此例为治法中的四字格术语,中医术语中的治疗方法,四字格术语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四字格治疗术语因其结构不同则需相应调整翻译方法。四字格中医术语中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由于汉语很少用连接词或介词,导致这些术语在形式上比较松散,其中的逻辑关系相对隐匿,因此在汉译英时,有必要借助英语中的语法结构将其体现和反映出来[19]。

此例中WHOTCM 选用tip,取其末梢、尖端的含义,意即急症的临证表现,并用treat... first 结构将源语的内在逻辑关系——急症则应先治标,完整地呈现给受众;CNCTST 则采用了直译法,译为在急症中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其译介过程中丢失了治则先后顺序这一重要信息的表达。四字格治法术语是中医诊断学术语中的重要分支,根据关联翻译法定义,在翻译过程中应使译文与原文紧贴、等义,避免重要信息的缺如,因此笔者认为WHOTCM 译法更加贴切。

(二)典籍名英译

《中医诊断学》教材引用大量医古文,其中包含已有数部英译本的《黄帝内经》《难经》等,也包含尚未有全译本问世的《景岳全书》《顾松园医镜》等,在翻译古籍名时,要注意格式统一、表意准确,古籍名往往蕴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是中医学知识科普的重要载体,因此译者在翻译古籍名时采用音译名加英译名及脚注的形式,以期增加中医古籍的知名度,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原文:《景岳全书·传忠录》

试译:In theChuan ZhongLu chapter inJing Yue Quan Shu(Complete Works of Jingyue)

[Footnote:Jing Yue Quan Shu(《景岳全书》,Complete Works of Jingyue), written in Ming Dynasty, is named after its author Zhang Jingyue (1563-1640), which consists of sixty-four volumes.]

通过检索现有《中医诊断学》英译教材,1999 年吴秀芬主编的《中医诊断学》一书[16]341参考文献中有“景岳全书Complete Works of Zhang Jingyue”,采用直接英译的方式;2007 年王天芳主编的《中医诊断学》一书中有《景岳全书》,译为“Jing Yue Quan Shu(Jingyus Complete Works)(Ming dynasty)”,此译法采用音译加英译,并加括号注明成书年代,能够使读者对书籍产生更具体的认识,对今后的翻译有借鉴意义;2015 年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医诊断学英语》(丘晓媛、甘胜男主编)[20]58一书中,关于《景岳全书》表达为“Zhang Jiebin’sJing Yue Quan Shu(Jingyue’s Complete Book)”,采用音译加英译的方式。可见,多数教材采用的译法倾向于增加书籍的音译名,并对其成书背景、作者等信息进行简要的说明,以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信息。

《景岳全书》由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号景岳)撰写,正文中古籍书名结构多由书籍名和篇章名两部分组成,是中医类教材中常见的书名表达结构,类似的还有“《素问·三部九候论》”等表达,译者在参考以往同类型教材译法的基础上,试译本中采用“音译典籍名(英译名)”形式,并将篇章名单独提取出来,置于典籍名前进行音译,同时对首次出现的典籍名采用脚注形式作简要介绍,脚注中的书名括号里增加中文书名。

根据关联翻译法,首先要进行重要信息的筛选,明确音译书名与英译书名作为重要信息应出现于正文部分,应采取字对字的翻译,并以脚注形式进行增译,典籍名的作者及成文时间等信息重要程度较低,但对于教材类文本而言作为背景知识也是必要的补充,因此当以脚注形式呈现。通过上述翻译方式,可以使典籍名的翻译形式相对固定,篇章名的音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传递中医药文化元素作用。

(三)医古文英译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教材,在病名、病证、临床经验总结等表述过程中,常引经据典,通过引用医古文的形式进行佐证或总结归纳。原文本部分医古文选自《黄帝内经》,笔者在翻译时主要参考借鉴李照国译本,李译本《内经》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音译、注释、括号夹注等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医典籍的同时,能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知识[21]。此外,原文本中存在大量无法找到参考译本的文言文,是此类教材翻译的难点之一。

原文:“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为寒。”

试译:“Disharmony between fire and water will lead to heat or cold syndrome.”

原文出自《类经·疾病类》,“和”是中医学重要思想之一,目前已有译本中多用harmony 翻译“和”,原句“水火失其和”中短句属主谓结构,但若译为“lose harmony”则过于生硬,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难以从读者接受方面达到交际翻译的效果。因此,译者采用描述对等方法,将源语中的动词转化为目标语中的名词,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源语的韵律感和“失其和”的动态变化表达,但最大限度呈现了源语需表达的内核信息。原文的两个分句之间为因果关系,在英文表达中需通过连接词明确表达逻辑关系,采用lead to 连接,将两个分句合并为一句。通过检索同类《中医诊断学》教材,多有引用《内经》《景岳全书》等典籍原文之处,根据关联翻译法中的紧贴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译文内容与源语的紧贴性,避免遇到古文引述则大篇幅删减、改动,作为教材英译本应尽可能展现古文原貌,通过译文使教材使用者能学习领悟古籍经典内容。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知,中医教材英译的重难点在于医古文、中医术语、典籍内容及名称的译介,其语言表达简洁凝练,文字背后隐藏的逻辑关系和文化内涵广博深远,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特别注重逻辑关系的梳理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四、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对中医教材英译的策略及启示

(一)翻译策略:语义翻译与语际翻译相结合

《中医诊断学》作为医学类教材,定位清晰、翻译目的明确。在关联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翻译策略应融合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大策略,尽可能贴合原文,准确表达出源语信息,保证译文的科学性。

首先,对于中医翻译中普遍存在的无目标语对应词的问题,可以通过梳理源语逻辑、筛选并描述关键信息的方法进行翻译。其次,通过上述案例分析,笔者认为术语英译,尤其中医术语中常见的四字格、五字格术语,应灵活使用主被动语态和动名词形式的转化,注重英文表达习惯,在多个短语并列出现时厘清短语之间隐藏的逻辑关系,保证语法一致性,确保译文紧贴源语内核信息;中医典籍命名常冠以作者的名号、书籍特点或主要内容、目的等,笔者建议典籍名及其扩展出的章节名可以通过音译加英译形式,结合脚注信息,完整呈现中医典籍内涵,并适当增补背景知识,传递古代医学信息;医古文往往言简意赅、内涵深远,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由于中医学由来已久、历史悠长,蕴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至今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话语逻辑体系。中医翻译的过程需要实现两次转化,第一次转化为语内翻译,即中医古汉语或中医常用术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化,在第一次转化中,主要考察译者的古汉语理解力和中文基本功,需要译者厘清源语的内在逻辑,为英译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次转化为语际翻译,即现代汉语到目标语的转化,这一过程主要考察译者的英文表达能力,需要译者脱离汉语的语言外壳,将源语的内核信息转化为地道的英文表达。上述两个转化过程体现了语义翻译与语际翻译的结合,结合中医专业用语的独特性,需要译者通过不断的语言文字积累和翻译实践训练,达到准确地传词达意的翻译效果。

(二)思考启示:医理与文化相融合

中医英译教材的编写因涉及的文化、语言等因素有其独特之处[22]。基于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内容特点及其教材中涉及的中医术语、古代文献的引用等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关联翻译法对《中医诊断学》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术语英译、医古文英译及典籍名英译等多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源语文本进行明确分类。源语文本《中医诊断学》教材为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原文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在翻译时需着重强调译文的真实性,在翻译过程中也应当尽量选取紧贴原文的翻译,准确呈现上下文的含义,以保证医学信息的准确传递。例如,本文讨论的术语英译部分,术语承载着丰富的中医药特色文化,在语言转换过程中需要准确地再现术语内涵。此外,典籍名翻译是翻译过程的主要难点之一,因其命名中包含作者姓名或别号,在关联翻译法指导下进行字对字翻译的同时,还需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便于读者理解。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为医理和文化相结合的教材文本翻译提供了整体性思路。关联翻译法是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融合与发展,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可以指导译者从术语翻译、逻辑结构等角度考虑译文的整体性,准确判断原文的文本类型及上下文承接作用的内涵意义,灵活、变通地采取不同翻译方法,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囿于二元论非此即彼的翻译方法,全面、综合地考量最适合源语的翻译方式,从而实现语言信息的准确传递。

关联翻译法为中医类教材编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关联翻译法着重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和翻译的紧贴性,对于中医教材这类具有严格框架和明确体系的文本而言,这一理论有助于完整再现原文的严谨逻辑和中医文化的深刻内涵。此外,关联翻译法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大翻译基本策略进行总结和整合所形成,中医教材的翻译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使用体验,笔者面向中医药院校留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用于收集双语教材的使用反馈,从交际翻译层面提高译文质量。

基于上述具体案例分析及英译方法探析,笔者认为中医教材翻译首先应保证科学信息的准确传递,基于目标受众和源文本的体例、内容特征及语言风格等,明确翻译原则和指导理论,使教材翻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断提高中医教材翻译质量,在优质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医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就中医翻译而言,未来进一步探索跨学科研究,从翻译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视角,以目标语读者角度出发,探索中医药翻译发展路径,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猜你喜欢
源语诊断学术语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