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和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
睡眠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在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发生,特别是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比较高。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睡眠的各种异常表现,对个体本身与家庭成员、同居群体的身心都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有调查显示,国内外成年人群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超过一半左右的青年人睡眠不足,特别是部分大城市成年人群的睡眠障碍率超过3/4[1]。遗传与环境是成年人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涉及颅脑功能的异常变化。CT扫描能比较详尽地显示患者脑部的形态学信息,特别是CT灌注成像技术(CT perfusion imaging,CTP)的优点在于成像快速、无创、无磁敏感伪影、定量研究,能从功能和形态学方面整体显示脑部功能,其优势是高精确度、高分辨力、广覆盖度等[2]。学习记忆是人类重要的心理功能之一,其既可以指过往经历在脑内留下的痕迹,也可以是储存信息的脑系统。学习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当前主要用于评估过去1周内32个症状的发生频繁情况、严重程度和困扰程度,当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多[3]。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睡眠障碍患者脑部CT指标与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希望为明确睡眠障碍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基础。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睡眠障碍成人患者86例作为睡眠障碍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非睡眠障碍健康成年人群86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睡眠障碍组符合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生命体征稳定,自愿参与本次课题研究;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存在脑部创伤性疾病的患者;并严重代谢紊乱者;并肿瘤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既往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脑部CT检查方法 选择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CT,应用高压注射器以5ml/s的速度将50ml的碘帕醇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053388,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7g(Ⅰ)/100ml/瓶]注入肘静脉,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螺距0.55,FOV 256mm,层厚5mm,扫描延迟时间2s。
所有CT被传送到CT配套的工作中心,采用syngo.via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在大脑上矢状窦活动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及大脑前动脉应用半自动方法获取大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参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调查内容 (1)睡眠情况调查:调查问卷涉及的睡眠障碍类型: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潜伏期等,其中睡眠不安、睡眠节律紊乱、异态睡眠等情况每周至少发生3次,持续时间至少1个月被诊断为睡眠障碍。(2)学习记忆症状调查:采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进行调查,包括外显学习记忆、内隐学习记忆和日常生活学习记忆三个维度,分数越高,个体的学习记忆能力越强。(3)调查所有人群的一般资料,包括工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等,记录睡眠障碍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调查表由患者现场填写,无法进行现场调查的患者由笔者进行询问填写,避免缺漏,调查后进行双人核对,确保调查的有效率为100.0%。
2.1 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睡眠障碍患者的主要类型如下(可合并):入睡困难63例,睡眠不安48例,张口呼吸37例,肢体抽动11例,打鼾32例,磨牙15例等。
2.2 两组学习记忆评分对比 睡眠障碍组的学习记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习记忆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CT灌注参数对比 睡眠障碍组的大脑血容量、血流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CT灌注参数对比
2.4 相关性分析 在睡眠障碍组患者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脑血容量、达峰时间、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都与外显学习记忆、内隐学习记忆、日常生活学习记忆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睡眠障碍患者脑部CT指标与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的相关性(n=86)
2.5 影响因素分析 在两组172例患者中,以睡眠障碍作为因变量,把调查的数据资料作为自变量,选择α=0.05进入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学习记忆评分、大脑血容量、血流量等为导致睡眠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见表5。
表5 导致睡眠障碍发生的多因素分析(n=86)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地区成年人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转变,营养性疾病与外在创伤性的患病率显著下降,而睡眠问题则比较突出。睡眠障碍可导致个体出现易怒、好斗、抑郁、多动症等症状,严重影响个体的生命质量,对同居者的睡眠质量亦有一定影响。本文结果显示,86例睡眠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63例,睡眠不安48例,张口呼吸37例,肢体抽动11例,打鼾32例,磨牙15例等。睡眠障碍发生的因素有环境、遗传、心理行为异常和器质性疾病等,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清楚[4]。当前有研究表明,睡眠障碍患者的脑部存在一定的异常表现,主要为局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受阻,会出现短暂性的缺血缺氧甚至发生坏死,部分患者可出现临床可见的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5]。本文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组的大脑血容量、血流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表明睡眠障碍患者的脑部CT指标存在一定的异常。从机制上分析,达峰时间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到脑组织内达到最大强化峰值的时间,大脑血流量是指局部脑组织内的血流量,大脑血容量为毛细血管和大血管在内的血管床容积,平均通过时间指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CT可同时快速扫描采集不同层面位置的数据,具有后处理技术良好、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CT灌注成像技术可通过建立的脑部血管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即可有效评估脑组织的灌注量[2]。睡眠障碍患者早期的大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通过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对判断疾病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睡眠障碍不仅是一个躯体疾病,也是一个心理疾病,是个体面临的生活事件。在睡眠障碍的症状负担评价中,多维症状量表更着重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它较传统评价指标更为主观,能对睡眠障碍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4]。特别是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主要是依据多重学习记忆系统理论进行调查,该理论主要认为人脑中存在多个学习记忆系统,每个学习记忆系统所负责的学习记忆功能不同,被测试对象易于理解和完成调查[6]。本文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组的外显学习记忆、内隐学习记忆、日常生活学习记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睡眠障碍患者多伴随有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外在环境可以影响睡眠障碍的发生,但是个体自身状况也与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7]。本文结果显示,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脑血容量、达峰时间、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都与外显学习记忆、内隐学习记忆、日常生活学习记忆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学习记忆评分、大脑血容量、血流量为导致睡眠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从机制上分析,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差的个体,难以形成比较广泛的兴趣,学习任务与工作压力负担较重,较易发生睡眠障碍。并且如果患者的脑部CT发生异常,比如出现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升高与大脑血容量、血流量降低,可导致脑血流异常率增加,发生血流灌注路径延长情况,使得颅脑血流更加缓慢,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8]。
总之,睡眠障碍患者的脑部CT灌注成像指标存在一定的异常,多伴随有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部CT指标、学习记忆功能变化都是睡眠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次研究没有对脑部CT的主观特征进行分析,也没有对个体的睡眠障碍遗传史进行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