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湖北民营经济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孕育出一批如九州通、卓尔控股等为代表的巨头,同时还培植了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成功解决一部分卡脖子问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专精特新企业本来就以民营企业为主。2022年11月,湖北省经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在全部专精特新企业中的比例约81.4%,是名副其实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湖北省出台多条措施,以专精特新为着力点,促进广大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 湖北省政府印发了《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提出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质量竞争型产业占比。
本文以湖北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产业为代表,分别选取三家民营企业为样本,管窥全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概况。
1月18日,位于黄石大冶的一座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板材切割、焊接、检测、喷漆……仓库里,不同尺寸的换热器摆放整齐,等待装车发货。
這家工厂隶属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峰),后者是国内换热器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主导产品换热器在国内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国际市场占有率15%,主要应用于船舶、电力、工程机械等行业,客户包括中国石化、中船重工、国家电网等知名央企。其中,压缩机用管壳式换热器采用关键技术首创的高效换热元件,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西门子、法液空、林德等进口产品。
已经在迪峰工作了20年的张诚忠,见证了公司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过程。迪峰创立于1953年,1998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尽管是一家中小型企业,但已经有70年历史。迪峰曾两度迁址扩大厂房面积,产能成倍增长。2023年迪峰营收突破5亿元。
2020年,迪峰入选工信部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迪峰又入选了工信部第一批重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后,迪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至2022年,迪峰的研发费用由1487万元增长至264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由4.67%增长至5.8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发明专利也逐年增长。由于迪峰生产的换热器大多都是客户定制,属于非标产品。为了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迪峰自主设计、组装生产设备。2023年,迪峰被评为“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迪峰副总经理李华锋,曾供职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知名的空气压缩机供应商英格索兰。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李华锋表示,迪峰接下来要持续在管理上进行创新和变革,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水平,改进传统的生产制造环节,提升效率,提高工艺水平,组建市场团队,及时感知市场脉动。
迪峰所属的装备制造业是湖北省的重要支柱和优势产业。2022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5331家,实现营业收入1.97万亿元,全国排名第7位,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30.4%。近些年,湖北省装备制造产业的研发、制造水平中部领先,创新发展成效显现,基础制造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技术要新,工艺要精,实现产品通用化、标准化、国际化,这是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武汉神动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动)董事长刘慧琳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神动汽车以动力总成电控系统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起步,目前已建立了成熟的传感器和车载电子控制器两大产品族的50多个产品平台,为比亚迪、东风商用车、上汽红岩、东风小康、玉柴机器、五菱柳机、重汽等十余家主机厂及系统供应商提供配套。2021年,神动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神动又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传感器像是人的鼻子、耳朵、眼睛,通过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产品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包括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摄像头传感器、陶瓷传感器等。从日常家用电器到航空航天,都要用到传感器。
以往,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由博世等国外企业主导,特别是中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国内传感器公司开始崛起,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突围。神动就是其中之一,公司研发生产的陶瓷传感器,技术水平已经位列国内第一,并与国外企业一较高下。
“传感器是智能驾驶的底层,以前一辆燃油乘用车有100多个传感器,现在以智能驾驶为主打的新能源汽车传感器超过300个。”刘慧琳说,面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浪潮来袭,神动不惜重金投入研发,仅2023年就投入1.5亿元用于研发及智能化工厂项目,这几乎花掉了公司一年的产值。
光有技术还不行,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不可或缺。刘慧琳介绍,“智能化的工厂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掌握产品和订单动态,有利于企业更科学地管理,在生产制造环节,现在工厂员工有30人左右,产值约1亿多元,生产流程更加智能化之后,实现5亿元的产值,也只需要五六十个工人。”
刘慧琳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是阳春白雪,而是要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每一个零部件,每一颗螺丝,每一处焊接点,都要朝着最高标准去做,按照这个思路把产品做到行业第一,这就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