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 李婕 石少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加强,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我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第1 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但其对患者身体的创伤较大。临床实践发现,由于部分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存在较大的体温调控难度,对体温干预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1]。有研究显示,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切口越大,手术中及术后的体温调控难度也越大,体温过高易引起患者低氧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不良反应[2]。因此,乳腺癌根治术中给予患者体位改进以及进行体温干预能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出现体温下降的风险,稳定患者生命体征[3]。本研究针对乳腺根治术,分析手术过程中进行多种体位改变以及多种模式体温处理对治疗疗效的作用,报道如下。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78 例乳腺根治术患者,均为女性。纳入标准:(1)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的有关乳腺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检查、MRI 检查。患者均存在乳头溢液、乳房肿块、乳晕异常等局部表现,或出现乳房皮肤的橘皮样变化。MRI 表现为边缘模糊、形状不规则的病灶,乳房呈蟹爪状变化。(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病,或以前有精神病史/家族史。(2)存在肿瘤细胞有远处转移情况。(3)患者的身体状况很差,对手术没有耐受力。(4)合并心脏、肝脏和肾脏等脏器损害。(5)胸部出现橘色改变且超过乳房面积的1/2,或伴有乳房的附属卫星状结节,或伴有靠近胸骨旁边的淋巴结增大情况,并且已经确定有转移;或者伴随着上肢水肿,或者伴随着肿瘤破溃。(6)存在听觉、视觉、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9 例。参照组年龄22 ~76岁,平均(45.46±1.5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26 例,Ⅱ级13 例;TNM 分期:Ⅰ期20 例,Ⅱ期19 例。试验组年龄21 ~75 岁,平均(45.55±1.62)岁;ASA 分级:Ⅰ级27例,Ⅱ级12 例;TNM 分期:Ⅰ期18 例,Ⅱ期21 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1 参照组
采用术中体位改进干预。术前将长形胶垫铺于术前,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使患者腋后线与床沿对齐,头与床沿对齐。麻醉后,将合适尺寸的体位垫放置于患者的肩胛骨上,使其上方能够抬起腋窝,且较宽的一侧对准肩峰,将患侧上肢置于托盘上,将上臂抬起至与其身体等高,将健侧上肢平放于其身侧,并加以固定。患者双脚稍屈,以圆形垫枕于腋下,并用绑带固定双膝。医生先将患者上肢下端消毒,然后从上肢下位出发,2 名助手站在患者上肢下位。
1.2.2 观察组
在术中体位改进基础上实施多模式体温干预。
1.2.2.1 保温管理 患者进入病房前,将病房内的温度调整到23 ℃并保持稳定,并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术中灭菌时,将手术室内的温度调整到26 ℃,对患者要尽可能地缩短其消毒时长,尽可能减少其体表散热时间。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需要为其盖上棉被,在手术过程中尽量不要将其皮肤暴露在外过长时间,如有需要可以对其使用高温鼓风加热器进行加热,尽可能加热患者的肩部、头部与手部。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止血带、保护组织的纱布等都应先进行加热处理,可将这些物品放置在37 ℃的生理盐水中加热,并且注意5 min 就更换1 次相应的物品。患者在麻醉后为其连接上湿式换热器,且将换热器的温度调节到37 ~40 ℃,通过换热器确保患者的呼吸道温湿度维持在良好状态。
1.2.2.2 预热管理 术前,在手术床上放置水循环加热垫、充气加热毯,将加热垫的温度调整到32 ~34 ℃,将加热毯的温度调整到36 ℃,进行术前预热;手术开始前,先将热毯的温度调整到36 ℃,然后再进行术前预热;术前,应将加热床的温度调整到38 ~40 ℃,术中输液用加热装置加热到37 ~40 ℃,或放置在37 ℃的恒温保温箱内,以保持输液的温度与人体的体温一致;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输注加温装置,将输注管的温度调整到37 ℃,以降低因输注而引起的热损耗。
1.2.2.3 实时体温监控 注意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实时体温进行时刻的监控,可以安排专门人员监控患者体温,每隔5 min 对患者的鼻咽部体温监测1 次。如果患者鼻咽部的温度不超过36 ℃,需要注意将水循环加热床增温,同时将加热毯温度上升2 ~3 ℃;之后则需要间隔2 min 对患者鼻咽部温度监测1 次,一直到其鼻咽部温度上升到36 ℃之上,此后才能够将加热床与加热毯的温度调回原本状态。而当患者鼻咽部的温度超过37 ℃时,则相应的需要将加热床与加热毯的温度下降,防止患者的体温过高而导致高热惊厥、器官组织调节功能紊乱,避免患者的机体防御能力下降。
对比2组围手术期体温水平、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指标情况。分别于术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0.5 h(T2)、完成手术时(T3)、麻醉苏醒5 min(T4)等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分别在T0、T2、T4 等时间点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心率(参考值范围60 ~100 次/min)、呼吸频率(参考值范围70 ~75 次/min);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总时长、手术过程中总出血量、手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等;统计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体温、二氧化碳潴留、体位性神经损伤等。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T0、T1、T2、T3、T4 等时间点,试验组的体温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体温情况比较(℃, ±s)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体温情况比较(℃, ±s)
组别T0T1T2T3T4参照组(n =39)36.22±0.5236.01±0.4235.85±0.3935.78±0.2136.01±0.24试验组(n =39)36.52±0.6636.32±0.4836.22±0.5236.11±0.3636.32±0.35 t 值2.2303.0353.5552.6524.562 P 值0.0290.0030.0010.010< 0.001
试验组患者在T0、T2、T4 的心率、呼吸频率等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参照组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次/min, ±s)
表2 试验组与参照组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次/min, ±s)
注:t1,P1:2组心率指标比较;t2,P2:2组呼吸频率指标比较。
组别指标T0T2T4参照组(n =39)心率98.36±3.33108.23±4.21101.23±3.52呼吸频率78.23±2.2382.36±2.1677.23±1.55试验组(n =39)心率92.33±4.2298.23±2.0295.22±3.23呼吸频率71.22±1.5373.03±1.5272.32±1.23 t1 值7.00513.3747.856 P1 值< 0.001< 0.001< 0.001 t2 值16.17822.06015.496 P2 值< 0.001< 0.001< 0.001
试验组手术情况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试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3 试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手术总时长(min)手术过程中总出血量(mL)手术后苏醒时间(min)术后拔管时间(d)参照组(n =39)65.23±2.33125.32±3.2310.23±2.324.12±1.02试验组(n =39)45.22±3.56101.22±2.227.01±1.562.02±0.52 t 值29.38438.4007.19311.455 P 值0.000< 0.001< 0.001< 0.001
试验组的低体温、二氧化碳潴留、体位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试验组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乳腺癌根治术因其切口隐秘,可在保留乳房皮肤、乳头和乳晕的前提下,完全切除乳房和腋下组织,既能保障患者的外形,又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极大地降低了术后复发率,而且手术安全可靠。有研究显示,患者的体位和温度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的体位不当,不仅会影响医师及助手的正常工作,还会引起术中大量出血,对患者的皮肤、血管、神经等产生损害,同时也会降低手术的成功率[5]。另外,在手术过程中,若采取不当的保温措施,将会影响患者手术的舒适性及满意度,从而影响手术后的恢复。所以,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体位护理和保温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性,降低各种突发事件,使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保持稳定,从而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本研究给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术中体位改进联合多模式体温干预,结果显示,围手术期间,试验组的体温水平、应激反应指标、手术情况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低体温、二氧化碳潴留、体位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运用术中体位改进联合多模式体温干预,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机体体温与应激指标,降低低体温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分析原因是给予患者使用各体位垫等进行的改良体位置,给药方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腋静脉,可以将各个血管、神经中的脂肪组织分离出来,清理腋窝淋巴结,并降低对血管的损害,可以加速手术,降低术中的出血量,使手术的时间大大缩短。使用不同体温床垫能够让患者的皮肤获得充足的缓冲,预防压伤现象产生。注意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者与一号助手应当站立在患者上半身所处位置,这样有利于更加灵活的开展手术操作,防止患者在受到压迫之后无法获得及时的处理。目前已经有临床研究证实,根据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时长一般实施全麻处理,全麻的副作用比较小。但是相应的此类患者长时间吸入麻醉药物,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低体温现象,从而对手术顺利开展造成阻碍。
本研究发现,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中,包括电热毯加热、手术室恒温管理等,虽然能够对患者体温的维持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在手术过程中长期暴露患者皮肤、术中输液液体温度过低以及有创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患者机体的温度降低。本研究对乳腺根治术患者进行保温管理、加温管理和实时体温监测,从不同的方面控制患者的机体体温,最大程度避免因为外部因素而导致患者机体温度降低,手术过程中注意加快患者皮肤的消毒速度,给患者使用的擦拭液体、止血带等都是先进行加温处理,此外还对患者吸入的气体温度进行加温处理,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在手术过程中还要注意为患者提前盖上棉被或者为患者采取加热鼓风机保暖,对非手术区域注重使用手术巾等包裹起来,从而避免患者机体温度散热过快,引起低体温。本研究还注重使用水循环加热床垫来为患者增加温度,这种水循环加热床垫相较于传统电热毯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热能,并且同时使用能够充气的加热毯,充气后的加热毯能够和人体皮肤更紧密接触,有效减少机体散热损失现象。在手术期间时刻注意加热患者输液器,避免因为输液器体温度过低导致患者机体热能过多的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持患者患术中体温,预防低体温现象产生[11-12]。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运用术中体位改进联合多模式体温干预,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机体体温与应激指标,降低低体温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