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海老师学识渊博,研究兴趣广泛,跨越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哲学、美学、文化等领域,内在学理上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他撰写百多篇学术论文,独著《唐诗学引论》《李商隐诗选注》《严羽与沧浪诗话》《中国文学史之宏观》《中国文化之路》《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中国诗学之现代观》《回归生命本原——我的生命哲学概观》《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新生命哲学的审美观》《意象艺术与唐诗》等专书,主编《中国诗学史》(七卷本)、《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国文学史学史》(三卷本)、《上海文化通史》《上海近代文学史》、“唐诗学书系”(八种)等。他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创获历来受到学界的高度赞誉。《陈伯海文集》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成就奖。陈老师的研究领域虽广,但用情最深的当属唐诗学研究。
一
1989 年,我跟随陈良运老师读中国诗学批评方向的研究生,老师嘱我多读陈伯海先生的论文论著。为督促我用心钻研,老师指示我先读《唐诗学引论》,读后要写篇书评。这是我第一次认真研读伯海先生的著述。虽然不能完全明白个中奥妙,但其文字之洗练、逻辑之严密、学理之深刻真让我刻骨铭心。该书围绕“唐诗是什么”“何以是”以及“如何是”等根本性理论问题,设立五个篇章进行深度开发研讨。以“正本”揭示“唐诗之所以为唐诗”的质性为核心,溯源别流,旁辨其体,分别就唐诗的整体质性构造与质态呈现、其所赖以生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文学传统、流变过程与分期标准、各类体式及其美学结构原则,连带学科发展的大致轮廓和内在理路等,一一做出归纳、总结。这种由唐诗的总体质性推衍出各个专题的研究,又通过各个专题的论述来加深对唐诗质性的理解,显示出陈先生理论建构的独特思路。我那篇读后感式的书评,经良运老师修改,发表在《上海文论》1990 年第6 期。事实上,《唐诗学引论》树立了既立足于唐诗固有传统而又具备现代意义与创新意识的唐诗学研究范式,该书1988 年出版后,前后印行7 次,至今已发行数万册,更经译介流传域外,还曾获韩国学术院优秀著作奖。陈先生视之为整个“唐诗学建设工程”的理论纲领。
1997 年,我考入伯海师门下读博。当时他正着手《历代唐诗论评选》的编纂,这已是其“唐诗学建设工程”的第五个项目。刚开学,老师即分配我在课余时间整理明代唐诗学论评资料。除了上课,晚上对陈老师多年来手抄或影录的唐诗论评资料进行整理和解读,白天去图书馆查阅明人文集,继续搜集相关资料。
唐诗学的史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进行编纂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难的工作。既要蒐辑拣汰,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且要总揽全局,梳理条贯,分门别类。按照伯海老师的要求,我们须在通览所掌握的唐诗论评资料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上升到宏观,既要从中发现不同阶段不同诗人学者有关唐诗的重要论题,又要判断这些论题在中国诗学中的独特价值及影响,还要照顾不同论题之间的演进逻辑。这就要对丰富繁杂的材料进行取舍。陈老师特别嘱咐我们,必须想清楚为什么选入这条材料,它能说明什么?价值在哪里?否则就不用选入。如果几条材料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不要重复,选一条最具代表性的即可。而所谓“代表性”,则体现了陈先生对传统遗产的一贯态度:在最大限度保留历史真实面目的基础上,注重发扬传统中那些能够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产生交流的文学现象①。经过精心选择,取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资料,再按一定的线索予以组合,编排成帙,客观上呈现唐诗学赖以构建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定时向老师提交文稿,汇报项目进度。所选篇目不合适,则予以撤换;文字撰写不妥当,即进行修改。经过搜集、点校、解读、编写这一系列的严格训练,我们算初步摸到了进入唐诗学的门径。
后来我才知道,从读大学时就喜爱唐诗,并已为唐诗研究做了相当积累的伯海老师于1979 年回上海师范大学工作,这期间曾协助马茂元先生指导研究生,并与其合撰《隋唐五代诗歌概述》。几年间,从诸如《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的社会学考察,到《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考索》之类文献学考据,到对高适、王维、孟浩然、李贺、韩偓、李商隐等具体诗人诗作的研究,陈先生发表了数十篇论文,积累了唐诗的审美经验,他将眼光投注到唐诗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确立唐诗学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奠基人严羽及其著作进行了系统考察②,揭示了严羽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基本特色、诗学意义及其理论缺陷,亦由此探明唐诗的艺术特质、体式、分期、历史地位等理论问题,其“唐诗学”的理论视野亦愈益清晰。
二
博士毕业后,我继续在陈老师指导下,与团队成员一起从事唐诗学研究。由于有了编纂《历代唐诗论评选》的史料基础和理论训练,陈先生接着指导我们撰写《唐诗学史稿》,出版十年后又进行修缮和增补。《唐诗学史稿》之所以完成得比较顺利,也得益于《唐诗学引论》早有雏形。《唐诗学引论》曾专设“学术史”篇,用三万字的篇幅,勾画唐诗学术史演进的基本轨迹。陈老师希望在现代史学规范的主导下,将诸如心理分析的理论、阐释学的观念、传播学和接受学的经验等新视角新方法,与固有的社会历史学研究视角融为一体,使历史文化精神的演变透过诗人审美心灵的折射,而落实于诗歌文本范式及其接受方式的推陈出新上,希望唐诗研究史既是以文学形态反映时代生活的历史,同时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变迁史和诗歌文体范式的流变史③。《唐诗学史稿》在目录学研究与史料学编纂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论性概括,追求的正是历史与审美的一体化。该书从接受学原理出发,就唐宋以迄近现代一千多年来历代诗家和讀者对唐诗传统的接受史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纵向上具体勾画唐诗学由萌生、成长、盛兴、总结以至蜕变、更新的演进历程,并力图发掘其内外相关的历史动因,横向上涉及选诗、编集、注释、考证、圈点、品评、论说、习作多种接受形态,属国内论述较早且形态较完整的唐诗学术通史。
伯海老师调往上海社会科学院后,一直被聘为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从1984 年组织编纂《唐诗汇评》、正式启动“唐诗学建设工程”开始,到2015 年“唐诗学书系”整体面世,三十多年来不改初衷,执着于唐诗学学科建设,也让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学科这一传统特色得以延续。
2014 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形成了一支比较完整的唐诗研究队伍,师生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还不错。为推进唐诗学研究,学校成立唐诗学研究中心,聘请伯海老师担任中心名誉主任,继续指导中心学术工作。鉴于“唐诗学书系”即将告竣,陈老师开始为中心谋划未来几年的工作方案:一是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向后延伸,研究近现代唐诗学;一是由此从空间上拓展到域外唐诗学。最后通过调研,决定先拓展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东亚汉文化圈的唐诗学。中心成员遂决定从调查和搜集相关文献开始。
按照伯海老师的定义,“唐诗学是关于唐诗创作、传播和接受的学问”④。唐诗学所涉及的文献,当包括选、编、点、评、论、作等各种形态。因此本课题所涉及的“文献”,当指关乎唐诗之“学”的选编、注解、考证、评论、习作等各种形态的材料。
经过四年的书目调研和初步摸排,我们发现,在东亚汉文化圈内的日、韩、越等国,从8 世纪至近世,学唐的风气长盛不衰,唐诗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且被奉为汉诗创作的重要典范。经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唐诗文献增添了极其丰富的新资料。研究者们对唐诗进行辑佚和校勘,推出新的校本;注释与考证唐人诗作,提供各种批注本;为传播和导读,编撰许多选本、讲义本和翻译本;通过品赏和研习,产出丰富的研究论著;热衷模仿和借鉴,留下大量带有唐诗印记的汉诗。唐诗还为各国研究者提供了广泛的学术命题,包括唐诗的创作、特点、背景、渊源、流变、传播、接受、影响等,以及对中国不同朝代各家各派唐诗观的再讨论。唐诗在东亚的传播和接受,不僅扩大和深化了唐诗的既有传统,显示出唐诗的丰富内涵和巨大魅力,亦汇聚了丰富的审美经验,传递着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极大地推动了东亚的文明进程。因此,本课题要解决的总体问题是对东亚唐诗学文献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也当属于伯海老师视为学科的唐诗学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于是,由我领衔申报国家重大课题“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并获准立项。
三
申报前后,每当我遇到学术问题就拿起电话请教陈老师,屡屡得其精心指点。在2019 年3 月17日下午的重大项目开题会上,陈老师回忆本校唐诗学建设历程后,对即将全面展开的重大项目提出要求和期待:“首先要把东亚的唐诗文献家底摸清楚,把资料积累起来,困难本就不小;而资料如何整理、如何来评论研究更不容易。因为从中国传统的唐诗学转向东亚,不仅仅是一个扩大研究面的问题,还有一个转换视角的问题。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的唐诗学,只有一个视角,那就是中国民族传统。但是要研究东亚唐诗学,至少要增添一个视角,就是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视角。没有这样一个视角很难把握域外唐诗学。要留意他们自己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不完全一样。有一些结论看起来很相同,但其根底可能差异很大。所以对待不同民族文学要进行比较的研究,要有这个视野,特别是要注意它的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总结不同民族研究唐诗的历史经验,揭示其真正的文化底蕴。”
伯海老师的“唐诗学书系”八种,为学界提供了从目录学、史料学进至理论研究的治学范式。遵照这一框架,东亚唐诗学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东亚唐诗目录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尽力搜求汇录藏于日、韩、越的有关唐诗的书目,按总集、合集、别集、评论分类编次,逐一注明朝代、作者、名称、卷数、版本及藏地,用为进入东亚唐诗学研究的入门向导。二是东亚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搜罗古代日、韩、越学者编选和评注的唐诗选本,择其中有价值的汉文选本点校整理、日文和韩文选本进行翻译出版;每部选本前撰写“整理说明”,介绍编撰者生平、版本源流、基本内容及其学术价值,借以展示唐诗在东亚传播和接受的实绩,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文献依据。三是东亚唐诗论评资料整理与研究,选择有学术价值的唐诗研究专书、专文和散见于各种文献的评论片段进行整理或翻译,以时为序进行编列,为今人体认唐诗提供充分的历史资源,亦可借以考察各专题之间的逻辑关联,使东亚唐诗学所应或可能具有的总体构架得以呈现出来。四是东亚唐诗学专题研究,在目录学与史料学的基础上,尝试就一些唐诗学的重要专题进行论析,借以显现日、韩、越唐诗学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文化特色及演进脉络,展示各国代表性诗家和读者对唐诗传统的接受情形及其审美经验。五是东亚唐诗学文献数据库建设,建立东亚唐诗学文献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数据,为学界提供东亚唐诗学研究的资料采集和学术交流平台。综合起来看,其中“东亚唐诗书目文献整理与研究”属唐诗目录学的建设,为唐诗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导向;“东亚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东亚唐诗论评资料整理与研究”属唐诗史料学的工程,为唐诗学研究提供基础性文献资料;“东亚唐诗学专题研究”则是在前几个子课题的基础上,尝试对唐诗学的重要专题进行论析,以形成初步理论性概括;“东亚唐诗学文献数据库建设”则是以上文献和研究成果的集成展示和推广平台。
总之,立足于对这门学问的总体性探究,以东亚唐诗学书目文献的收集、整理为入门向导,进以尽可能广泛地搜采、整理、翻译、编集相关选本、评论和研究资料,构建东亚唐诗学文献资源库,用为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亦可为学界提供大量切实的唐诗研究基本材料。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把握各片段史料之间内在的历史与逻辑的联系线索,加以总结概括,使之逐步上升至理论层面,以和本课题组此前完成的“唐诗学书系”合璧,努力保证唐诗学作为一门学科建设目标的完整实现。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东亚唐诗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东亚唐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过两届,每届中、日、韩参与学者超过百人;“东亚唐诗学讲坛”系列讲座已举办十二讲,许多国际著名学者纷纷登坛,深受中外师生欢迎,听众经常达四五百人。“唐诗学研究”微信公号及时推送国内外与东亚唐诗学研究相关活动与科研成果的信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东亚唐诗学研究会也得以成立,会刊《东亚唐诗学研究》已经发行六辑,共刊发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汇聚了在东亚唐诗学研究领域耕耘的多数学者及其代表性成果。作为该刊物首席学术顾问,陈老师不仅专门为之写序鼓与呼,且密切关注着东亚唐诗学的研究动态。
除提供智力上的帮助,陈老师还费心从他的故交中寻找能支持这一项目的人才。如既通晓古日语又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赵善嘉教授,爱好书法又整理过《唐诗汇评》的欧阳忠伟先生,他们年过七旬但身体健朗,都由陈老师介绍而邀为承担日文翻译或辅助整理。正是动员了多方力量的大力支持,本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东亚唐诗选本丛刊》第一辑10 册于2023 年8 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该丛刊入列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并获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第二辑10 册亦获列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项目,也正在编校中,其他方面的进展亦算顺利。
陈老师研究唐诗学,不只是出于爱好唐詩的艺术情趣,还有一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巨大使命感。激活传统中有现代价值的部分,是陈老师的生命追求。他用现代眼光研究传统学术,传统学术就具有了现代活力。就像他致力于让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汇通,使之能在扬弃中活在当下一样,陈老师也希望唐诗这一华夏文化的艺术瑰宝永远熠熠闪光,希望唐诗的审美传统散发出永久的生命活力。胸怀宏达又见微知著,在宏观的视野中考察微观,从微观事象里照见宏观,陈伯海老师追求历史与审美的一体化,寻求历史表象中潜藏的内在逻辑,当那些轮廓经过他的论述清晰地浮现时,总能给人以“原来如此”的惊喜和震撼。他将文献考据与理论思辨相结合,审慎地守护历史真相,又不囿于固化的历史材料;具有自由的意志和创新的识见,又充分尊重客观情实。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陈老师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并开设《唐诗学》课程,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治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并悉心指导他们从事相关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他们参与了“唐诗学建设工程”,也将继续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将这门学科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更可喜的是,陈老师在80年代提倡的“唐诗学”研究,早就成为国内外的“显学”,且正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①陈伯海:《唐诗汇评·前言》,《唐诗汇评》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2 页。
②陈伯海:《严羽与〈沧浪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③陈伯海:《唐诗学史稿余论:走向更新之路》,《陈伯海文集》第一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年版,第441 页。
④陈伯海:《东亚唐诗学研究序》,查清华主编:《东亚唐诗学研究》第五辑,上海辞书出版2003 年版,第1 页。
作者: 查清华,上海师范大学唐诗学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