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奔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文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至2023年,他关于文化遗产的讲话、指示、批示、贺信、署名文章等,公开发表的就超过200篇次,他还亲自调研考察了一百多处历史文化遗产。他治国理政的许多方略,也汲取、利用了文化遗产的积极因素。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强调,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1]。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而习近平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习近平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与实践,是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并为具体工作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价值,而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是文明发展的具体成果(1)文化遗产最深层的是思想精神类遗产,主要体现为哲学、宗教、科学等内容,它外化为传统习俗、礼仪、技艺、制度、法律、艺术等,同时体现为物质类的创造。笔者在专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第一章“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中,分析了文化遗产的构成及其与整体文化的关系。参见马奔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价值,是重视文化遗产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2022年7月,他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3]他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遗产与文明传承的关系。他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5]“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4]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和文明的延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因而超越了部门利益的局限,成为需要整个社会重视的千秋大业。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并在第二天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定位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强调这“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而今更进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阶段,彰示着中华文明发展的一次新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的特性[4]。这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达到全新的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要从文化遗产中去提炼和展示,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文化遗产是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必然要求,是“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基础。因此,文化遗产问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上升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创新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就有了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的每个阶段对文化遗产所展现的态度来看,他始终秉持科学的文化遗产观念,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文化视野。
1.科学定位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仅仅保护而不加以利用,不让其发挥社会价值,那么文化遗产也将失去保护的意义。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文化遗产带来致命伤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有大量的文化遗产是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名义被破坏掉的,这无疑是不顾子孙后代的短视行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坚定地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中,保护是第一位的。
2004年10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发展“无烟工业”也要可持续发展》一文中说:“生态资源、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就会恶化;风景名胜受到破坏,观赏价值就大打折扣;文物古迹遇到破坏,人文价值就荡然无存。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一旦破坏,旅游经济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6]76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7]当前,文旅融合已成为我国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而文化遗产是文旅融合的主要依托,过分利用文化遗产以发展经济的现象层出不穷,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对于文化遗产事业来说就尤为重要了。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也认为不能为了保护而忽视利用。早在2003年9月27日,他在考察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就说:“我们强调保护,并不是对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捂得严严实实的,一动也不能动,而是要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通过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来实现更好的保护。不能把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要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意识,把保护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拓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首次提出“让文物活起来”,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他又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9],后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等场合多次阐述这一理念。“让文物活起来”已经成为新时代关于文物工作的最鲜明的原创性思想。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就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文物、古籍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重大考古工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这为更深入地认识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文化遗产也遵从社会发展中新陈代谢的基本规律,对文化遗产全数保留既不可能,也不是科学的做法。即使同一项文化遗产之中,往往也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应以正确的观念对文化遗产进行价值定位和合理取舍。习近平总书记对待文化遗产一贯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0]2014年10月13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11]对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思想精神类遗产来说,这种正确取舍的态度是尤为必要的。因为从古到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许多思想精神类遗产(如儒、释、道哲学中的一些因素,以及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等)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生活,需要我们加以甄别、扬弃。
习近平总书记对待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理念,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文化领域的深刻体现,对我们科学处理文化遗产问题意义重大,可以使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避免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僵化思维方式,有利于文化遗产事业的推进,有利于中华文明以更健康、更积极的形态不断延续和发展。
3.反对“假古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许多文化遗产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被破坏,另一方面又在很多地方大量出现假古董。建造假古董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两个:一是出于文化上的无知,不知道以假乱真的危害;二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为旅游经济服务。“假古董”将扰乱历史信息,误导人们的认知,甚而扭曲历史、损害民族精神。习近平对建设“假古董”是非常反对的。
2004年9月3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发展旅游经济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统一》一文中说:“要注重‘推陈出新’,传承历史优秀文化,赋予时代发展内涵,但‘推陈出新’不是胡乱‘拆旧建新’,建几条假古街,造几座仿古楼,甚至用假古董破坏真古董,毁掉珍贵的文物。”[6]74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报告作出批示强调:“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12]
4.反对大拆大建和崇洋媚外。大拆大建曾是很多年里席卷全国的风潮,这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伤害。中国的城市建筑和乡村建筑,都注重个体和整体的统一、建筑和自然的统一,注重整体功能的巧妙安排,满足了特定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体现了高度的生存智慧。而大拆大建和崇洋媚外,将造成城乡传统建筑格局和人文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无数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珍贵历史遗产的丧失。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城市建设中微观改造、有机改造的思想。2018年10月24日,他在广州市考察工作时说:“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13]2019年11月2日,他在上海考察时也指出,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13]。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13]
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对毁掉文化遗产建设西式建筑的崇洋媚外风气。他在《<福州古厝>序》中说:“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14]可见,他重视城市建设中民族特色保持。2014年9月,他在一份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缺失的材料上批示:“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12]
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依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反对大拆大建和崇洋媚外,就能更好地保护、留存城市和乡村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下作为精神家园的“乡愁”,保留下民族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5.超越于物质、非物质之分的文化遗产观。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主要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理念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我国后来也是按此划分,并设立相应的保护机构、出台相应的法令。这种对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是为了保护的方便,有其合理性,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融在一起的,将它们截然二分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 。习近平总书记有时因为具体工作的需要,会发表针对文物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讲话、指示,但总的来说,他秉持整体的文化观、文明观,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超越了物质、非物质之分,更能切中文化遗产的本质。如2017年12月28日,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15]他所讲的农耕文明,就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水乳交融的一个整体。超越于物质、非物质之分,建设带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遗产学,对于在更高水平上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局限于对文化遗产进行物质、非物质二元分立的割裂式保护利用,常会因片面性而对它们形成损害。现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正推进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其实就体现了超越二分模式的整体保护理念,贯彻了习近平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关注整体性保护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的鲜明特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地方工作的时候,他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推动当地具体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并在其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到中央工作之后,他更多以全局的立场,站在党的建设和文明传承的高度来对待文化遗产事业。
因为对文化遗产有着深入的科学的了解,并且从文化与文明的高度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非常热爱和珍惜,非常注重以文化遗产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国家建设发展。
1.以文化遗产促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促进人类发展的智慧的选择,是国与国之间减少误解、增加了解和友谊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都曾引用孟子的话“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来说明文明的多样性。2015年9月28日,他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说:“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16]后来,他又多次表达这一理念。文明间互相了解和交流的一个优良媒介就是作为文明成果体现的文化遗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发挥文化遗产的这一作用。2016年11月10日,他在致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中说:“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17]2021年7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8]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活动中,文化遗产每每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他常以文化遗产为依托开展外交工作。2018年4月27日,习近平主席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2019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金奈会见印度总理莫迪,莫迪陪他参观了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2019年11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他还在11月10日的希腊《每日报》上发表文章,题目是《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他在11月12日参观完雅典卫城博物馆后说:“今天的参观给我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使我加深了对古希腊文明的了解,感受到历史的震撼,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希作为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19]2023年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雅典大学成立,习近平主席专门发去了贺信。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不但有互相启发、学习的功用,还能引发他人的尊重和向往,从而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彼此关系。
诞生于丝绸之路遗产基础上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成功典范。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20]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21]
依托于文化遗产,把蕴含于中华传统文化中体现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并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服务于文明的交流互鉴,服务于和谐世界的建设,是新时代我们为人类和平发展所能作出的重大贡献。
2.以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治理和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汲取传统智慧,运用这些精神遗产进行当下的社会治理和政治建设。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喜欢看县志。他曾对时任宁德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陈增光说:“增光同志,我们这样看情况、听汇报是不够的,还要看历史。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22]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讲话、文章中大量引用蕴含传统智慧的古诗文。他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引用的古诗文原文就有37处之多。习近平总书记曾一再引用与“君子”有关的古语,目的是期望当下的人(特别是官员)能养成君子人格。如他在2019年6月15日亚信第五次峰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2020年1月8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论语》中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24]2021年8月24日,他在河北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承德避暑山庄底蕴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25]中国自古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思想文化在21世纪的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6]。
3.以文化遗产促文化建设、育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建设是关系到人性、民族性的重要问题,非短时间可以奏效。《管子》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27]“树人”是百年大计,是复杂工程,需要一代甚至多代人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目标。而在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建设的过程中,良好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以文化遗产来促进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建设。
文化遗产是树立文化自信最深厚的依托,蕴含着大量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的积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充分说明了文化遗产、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的关系:“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8]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以文化遗产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9]悠久灿烂的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已成为我们开展国际传播、展示良好形象取之不竭的资源和坚实深厚的底气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依托文化遗产来塑造国民精神。2013年11月26日,他在山东曲阜视察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30]2014年2月24日,他在主持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1]与此相关,他一直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看重其教育功能。2021年3月25日,他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3]
4.以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建设。经济为民生之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注重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建设,重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1986年8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牵头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特别做了一个附件报告《鼓浪屿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利用》。2001年9月底,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再次来到鼓浪屿,特别提出鼓浪屿可以开发的四个方面内容,即风景系列、海洋系列、琴岛系列、人文系列。福建德化有一个非遗传承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2001年4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德化调研期间详细了解了德化瓷文化的现状,要求“紧紧抓住陶瓷这一支柱产业,结构调整要围绕特色来优化,并不断向工艺县发展”[2]。此后,德化陶瓷业稳步发展,在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于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期间,德化陶瓷工艺品被作为国礼送给金砖国家领导人。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32]
对于为了眼前利益牺牲文化遗产的行为,习近平同志持坚决反对的态度。20世纪末,他参与保护了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表现出政治家的远大文化视野。对万寿岩遗址的保护,直接损害了当地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现实利益,但万寿岩遗址出土的大量化石、文物,印证了闽、台两地旧石器时代动物群、石器形制与制作方法的相似性,为台湾与大陆的渊源关系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实物佐证,在文化史、文明史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和法治是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最可靠的保障。从在地方从政时起,习近平同志就有长期直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历,深知文保问题的症结所在。如20世纪90年代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深入一线亲自促成了林觉民故居和林则徐相关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但这两项文化遗产的保护都经历了群众写信反映、媒体报道、领导一再关注和指示的艰难过程。可见,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一直大力推进相关工作。
关于制度建设,一个当务之急是在各层级建立高效的文化遗产管理机制。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在福州推动设立了文物局和考古队。1995年6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为市直二级局,人财物相对独立,有编制20人。福州市在全省最早成立文物局,比福建省成立文物局还早。福州市还规定城建项目立项时要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加盖市文管会(后改为文物局)的公章;还设立了用搪瓷烧制的“福州瓷牌”,用以标明文物的身份,这一做法是全国首创。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鼓浪屿申遗成功之后指示说:“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13]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要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13]
法治保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依靠,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推动完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他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他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1995年10月27日,福州市人大审议通过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武夷山跻身“双世遗”后,2001年9月29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有关武夷山“双世遗”保护的条例。此后经多次修改,《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于2002年5月31日经福建省九届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2014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33]2021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专门强调要“完善政策法规”。现在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近20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连同200多部地方性法规,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作为大国领袖,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站在文明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他以真挚的文化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担当,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法治的建设。他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大量汲取了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智慧。习近平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与实践,是我们更全面、更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所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