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而难赏的历史蹊跷

2024-03-12 00:39李晓巧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汉元帝匡衡封侯

李晓巧

赏功罚过,通常来说是古今中外的惯例,但是,历史上也有些功而难赏的例子,让人感到蹊跷。

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郎官冯奉世受命护送大宛诸国客人返回西域,遇到莎车国王的弟弟呼屠徵自立为王,并且杀害汉朝使者,公开叛汉,阻断了汉朝与鄯善以西区域的来往。冯奉世认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莎车到长安路途遥远,就当时的交通工具而言,去向朝廷请示处理办法,必定贻误时机,于是“(冯)奉世遂以节发诸国兵击斩之”,平定了叛乱,“威震西域”。

冯奉世将呼屠徵的首级和平叛报告呈送长安,又得到大宛“名马象龙而还”,汉宣帝让大臣们商议如何封赏冯奉世。按照汉朝惯例,有边疆战功可以封侯,丞相和將军认为冯奉世应封侯,但颇有声望的少府萧望之却不同意,他认为:“(冯)奉世矫制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不宜受封。”最后,汉宣帝采纳萧望之的建议,提升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没有封侯。对此,后代有学者认为:“冯奉世该矫制,萧望之该不与封。”其意是,边疆危急、军情紧迫之时,作为臣子要有勇毅担当,通权达变以救危亡,冯奉世的做法没有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擅自发兵,虽建奇功,但是触犯了法令,从大局而言,萧望之不赞成给违反法令之人晋爵封侯,也是正确的。

近30年后,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此前归顺汉朝的匈奴郅支单于杀死汉朝使者谷吉,占据康居攻击邻国,“杀掠民人”,先后又扣押了三批汉使,汉朝派遣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去查探。他们发现郅支单于倚势跋扈,于是,一边矫制紧急调动汉朝边疆部队和附汉的西域军队共四万余人攻打匈奴,一边将矫制调兵的检讨,同军情汇报一起飞送长安。经过激烈征战,甘、陈带兵打败了匈奴单于,救出存活的汉朝使者。

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誓词和边疆捷报送达长安后,汉元帝很高兴,让大臣们讨论封赏事宜。中书令石显、丞相匡衡认为甘、陈“擅兴师,矫制生事于蛮夷”,不应该封赏。汉元帝很欣赏甘、陈的勇气,却也不好驳了两位大臣的面子,“久之不决”,一直拖着。最后,还是刘向出面解开了这个“结”。他举出前朝例子:汉武帝时期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五万大军进攻大宛,“糜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仅捕获了30匹骏马,有人批评李广利出兵得不偿失,但是汉武帝定论“谓万里征伐,不录其过”,依然让其封侯;此外,康居比大宛要强大很多,郅支单于的影响力远高于大宛王;更重要的是,郅支单于杀害汉使的罪恶远超过当年大宛不贡献宝马。这次,甘、陈能“不烦汉士,不费斗粮”,与汉武帝时的李广利相比,“功德百之”,他俩到底该不该封赏,一看即知。有理有据,话说到了汉元帝心坎上,于是下诏定论,说甘、陈二人“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境得以安”,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爵陈汤为关内侯。

同是西汉两个类似的论功典例。前一个评判冯奉世封侯与否的着眼点,放在了是否遵守法令上;后一个甘延寿、陈汤是否封侯的着眼点,放在了建功大小上。可见,类同历史事件的评判角度和体系不同,所形成的结果也截然两样。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这是汉儒贾谊谈治国的基本观点,其中的“礼”,扩而言之,就是制度、法令。制度、法令设置目的是预防违制犯令的事情发生。回看上述两件边功论赏之事,一件是以包括制度、法令在内的“礼”为经纬,一件是以现时事功为衡量。值得一提的是“汉家之法有矫制”,所以,后世儒家基本赞成萧望之、匡衡的观点,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李贽就明确批注:“还以匡衡(的观点)为是!”

对于历史上的很多细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各有其词,但有一个根本标准:是否顺势而为、利国利民。从这个层面来看,冯奉世和甘延寿、陈汤非但无错,肯定有功,因而青史留名;而萧望之和匡衡等儒家重臣更多的是精心维护法统,希望以一定的体系确保国家运转延续,由此来看,很多历史的蹊跷也就不蹊跷了。

猜你喜欢
汉元帝匡衡封侯
画廊
马上封侯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未被封侯
回天乏术的傀儡皇帝
匡衡凿壁借光之后
匡衡: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为平民
怎样劝人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