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下泄露他人隐私外部动机的内化机理研究

2024-03-11 07:24张继飞王璐瑶肖人彬
管理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内外部动机社交

王 乐 张继飞 王璐瑶 肖人彬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 四川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4.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1 研究背景

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在“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提出,要重点整治借助公共事件的人肉搜索、泄露他人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1)资料来源于http://www.cac.gov.cn/2022-01/24/c_1644627964425577.htm。。然而,社交媒体中伴随人肉搜索事件的泄露他人隐私现象仍屡禁不止,2022年1~9月在全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隐私泄露事件就有42起(2)资料来源于https://police.news.sohu.com/a/59134 8578_120846244。。社交媒体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动机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抑制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从保障用户信息安全角度出发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预测变量,按照来源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1]。外部动机是个体为了追求外部刺激或反馈而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2],例如通过泄露他人隐私信息来换取经济利益或流量关注度等[3]。内部动机是指由自身的价值追求或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产生的意向[4],例如认为披露当事人隐私是为了替受害者伸张正义,达到惩戒坏人或追求公道的目的。外部动机的产生依赖于外界刺激,当外界刺激停止时,外部动机也随之停止[5]。内部动机与行为本身有关,是因为对行为感兴趣或好奇而产生的欲望[6]。因此,内部动机相比于外部动机对行为的影响会更为强烈和持久[7]。

个体所持有的内外部动机并非一成不变[2]。根据有机整合理论,外部动机在连续地反馈和强化下会逐步转化为内部动机[8]。例如在人肉搜索事件中,初期社交媒体用户会认为泄露他人隐私是不当的,因此也较少发生隐私泄露行为,只有当用户受到较强的外界利益刺激时,动机才会显现。但由于社交平台对隐私泄露行为的监管和惩罚不足,社交媒体用户无法及时意识到隐私泄露的危害和风险,甚至开始将隐私泄露当作补足权力的手段,以此为受害者发声,此时用户的外部动机开始内化,隐私泄露行为的发生也变得更为频繁和持久。

尽管内外部动机之间存在转化关系,但转化速率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9]。袁向玲等[10]提出,他人隐私关注会降低社交媒体用户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认同感,对泄露他人隐私外部动机的内化具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对他人隐私关注程度较高的用户,会更为担心泄露他人信息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不利后果,其泄露他人隐私的外部动机更难内化[11]。

基于上述讨论,本研究探明了人肉搜索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有意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内外部动机,丰富了现有隐私研究体系;验证并比较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对泄露他人行为的影响效果和差异,有助于全面系统性地理解用户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决策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助于政府、社交平台有效抑制社交媒体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动机,减少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发生和扩散,降低隐私泄露的治理成本。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人肉搜索背景下泄露他人隐私的内外部动机

动机是个体行为产生的驱动力,具有激发并维持个体行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追求某种目标的主观意向[12]。马斯洛[13]指出,人类行为通常由多种动机共同引发,按照个体是否从行为本身获得满足感,将行为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是个体受到外在影响所产生的驱动力;而内部动机通常是由个体的心理需求所驱动,来源于某一行为带给个体的满足感[14]。在人肉搜索背景下,泄露他人隐私的外部动机主要产生于泄露他人隐私后自身利益的获得情况[1];而内部动机则来自于大众的正义感以及对事件被害者的同情心[15]。两种动机都对用户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但产生的作用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冯小亮等[16]认为,外部动机塑造出一种对外在奖励的期待,能够提高内部动机并促使隐私泄露行为的发生。SHIBCHURN等[17]则认为,内部动机对隐私披露具有促进作用;而外部动机则与之相反,因为奖励等外部动机会引起用户对行为的怀疑和担忧,从而导致隐私披露意图下降。

现有研究大多仅对泄露他人隐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较少涉及隐私泄露动机或区分内外部动机的差异[4,15~17,18],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研究结合人肉搜索这一特殊情境,旨在区分并识别泄露他人隐私的内外部动机。

2.2 泄露他人隐私的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转化的过程

行为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非完全孤立,而是随着事态发展相互转化[17]。有机整合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是可以从外部动机转变内部动机的连续有机体,且内化程度越高,其产生行为的可能性和持续性越高[8]。根据对规则和价值的内化程度,有机整合理论将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见图1)[18]:①外部调节阶段,行为的产生依赖于外部的奖励或惩罚,同时也受到外部的监管,表现为服从外部规则;②内摄调节阶段,行为被要求或被控制,但自身又对其产生认同感,表现为吸收部分外部规则;③认同调节阶段,开始赞同自己的行为,并认为其有意义,表现为认同外部规则;④整合调节阶段,个体已将外部规则完全内化,追求内外的一致性,感受到较低的约束,表现为外部规则内化[18]。

人肉搜索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从最开始更多地受到获取经济或其他外部奖励的动机影响而选择泄露他人隐私,到最后转化成真正想为受害者发声,这一动态变化过程符合有机整合理论提出的外部动机内化过程。因此,本研究利用有机整合理论来探究隐私泄露动机的内化过程及其作用机理。

3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3.1 内外部动机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19],本研究将人肉搜索背景下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外部动机定义为,用户通过泄露隐私来获得外部奖励的行为动机,主要包括经济利益[7](例如为了经济报酬将所掌握的隐私信息贩卖给记者或公众号)和社会关注[7](例如通过发布他人隐私信息到网络上来吸引流量)。内部动机定义为,用户从泄露他人隐私中获得自发的满足感所产生的动机,主要包括伸张正义[20](例如认为通过披露当事人信息可以使其受到相应惩罚)和社会参与[20](例如参与到公共事件中并作为传播者向大众公布与该事件相关的信息)。

从外部动机来看,用户将自己所持有的他人隐私信息贩卖给第三方来获取经济利益,或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他人隐私信息来获取流量。用户所能收获的外部利益越大,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越容易发生。从内部动机来看,对于挑战民众道德底线和社会价值观的负面事件,社交媒体用户往往出于维护社会正义,或参与公共事件的心态选择披露和传播他人隐私。用户对于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的内部信念越强,越容易产生泄露或传播他人隐私的行为。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外部动机:经济利益和社会关注正向影响泄露他人隐私行为。

假设2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内部动机: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正向影响泄露他人隐私行为。

尽管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时间上可能并存,但在对行为的决定程度上会存在差异[21]。已有研究发现,相比外部动机,内部动机通常使个体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和满足感[22],因此内部动机对行为的影响相比外部动机会更为持久和强烈[18]。CHOONGO等[23]也发现,相比员工、竞争对手等带来的压力这种外部动机,企业参与社会责任活动受到来自财务和道德伦理的内部动机影响更为强烈。在人肉搜索情境中,外部动机来自于获得经济利益或社会关注,这种外部动机导致的行为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旦没有金钱激励或关注度,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不会发生;而内部动机不同,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属于用户的内心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会促使用户产生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并维持。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相比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更强烈。

假设3b相比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更持久。

3.2 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内外部动机转化

有机整合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内外部动机之间通常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外部动机在受到环境刺激时会逐步演变为内部动机[24]。依据有机整合理论,本研究将人肉搜索情境下用户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内外部动机的转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8]:①在公共事件初期,网友参与话题讨论以及泄露当事人隐私信息时,通常出于吸引流量或贩卖信息赚取利益的目的,处于外部调节阶段;②随着事件的发酵,用户可能会逐渐产生自己应该发布或传播当事人信息来使真相公之于众的想法,外部动机开始进入内摄调节阶段;③事态进一步发展,隐私泄露者会认为公众有知情权,自己有义务分享和披露相关当事人的信息,外部动机进入认同调节阶段;④在事件发展的最后阶段,外部动机完全内化后,用户认为自己作为意见领袖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大众的知情权。综上,随着人肉搜索事件的发展,用户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动机从获取经济利益或社会关注的外部动机,逐步转变成伸张正义或社会参与的内部动机。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随着人肉搜索事件的发展,用户泄露他人隐私外部动机会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

3.3 他人隐私关注对内外部动机转化的抑制

他人隐私关注定义为在分享或披露他人隐私信息时,对所披露隐私当事人的隐私关注程度[7]。他人隐私关注与自我隐私关注的区别在于:自我隐私关注通常表现为用户对与自身相关的隐私信息被获取、使用和转移的在意和关注程度[25],而他人隐私关注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德选择。对他人隐私关注度越高的个体,会更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并关注其隐私权益[10],也更在意泄露隐私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严重后果,因而很难发自内心地赞同或跟随隐私泄露行为。所以说,他人隐私关注是泄露他人隐私的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重要抑制因素。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他人隐私关注可以抑制泄露他人隐私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

4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实验设计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于2022年6月,分4次进行。以“唐山烧烤摊打人事件”这一热点事件设置准自然实验情境,按照舆论事态发展分为4个阶段,分别调研被试在4个阶段中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及其内外部动机。本研究选择调研时点的标准为:“唐山烧烤摊打人事件”发生后,当与该事件相关的话题冲到热搜榜第一并带上“沸”标的4小时后,但如果两个事件间隔时间小于12小时,则剔除掉这个事件,由此确定了4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为:第一阶段,唐山市某烧烤店发生暴力殴打他人案件;第二阶段,警方通报已经锁定嫌疑人,正在全力实施抓捕;第三阶段,9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执行逮捕;第四阶段,公安厅发布关于案件侦办进展情况的通报。

4.2 量表选择

实验问卷包括两个部分:①被试的基本信息,具体有性别、年龄、学历、常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和社交媒体使用用途这6个问题;②变量测量题项(见表1),测量量表均参考以往研究的成熟量表,题项的回答采用Likert 7级量表的形式。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实验在各个阶段的问卷变量测量上保持一致。

表1 问卷设计

4.3 数据收集

在正式实验前进行了预实验。预实验采用方便抽样,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进行了30人次的预实验调研,回收数据的信效度符合要求。同时,根据预实验的被试反馈结果对调查问卷和实验流程进行了完善。正式实验通过问卷星在新浪微博上招募实验被试。4次的数据收集时间固定为“唐山烧烤摊打人事件”每个标志性事件发生后的4小时。第一次实验招募了1 000人,895人完成了实验;第二次实验对完成第一次实验的895人进行再次招募,……以此类推。最终回收了527份有效问卷,实验样本的基本信息统计见表2。

表2 最终样本的人口统计信息(N=527)

5 数据分析

5.1 同源方法误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因子分析法和三阶段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测量同源方法误差对模型的影响[15]。进行Harman单因素检验时,分别对4个阶段的问卷调研数据实施不旋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显示,4个阶段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个数均为5,且最大因子方差解释率分别为19.62%、19.18%、21.13%、15.63%,均低于临界值40%,表明数据间不存在同源方法误差。

三阶段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见表3。模型一中,仅引入一个虚拟的潜变量代表同源方法误差,所有的题项均可以荷载到该潜变量;

表3 三阶段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N=527)

模型二中,所有的题项仅可以荷载到相应的潜变量上;模型三中,所有的题项同时荷载到相应的潜变量和虚拟潜变量上。最后,计算3个模型的拟合指数,采用卡方检验模型一、模型二以及模型二和模型三的差异。如果两个模型差异不显著,则说明共同方法误差不显著。再进一步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二显著优于模型一(χ2(2)=6.69,p<0.001),但是模型三和模型二的差异并不显著(χ2(2)=0.017,p=n.s.)。上述结果表明,同源方法误差不会对本研究的分析产生显著影响。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按照实验不同阶段回收的调研数据,对变量测量题项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各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和CR值均大于0.7,AVE值均大于0.5,这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收敛效度。问卷中的每个题项得分进行加总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变量值用于回归分析。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N=527)

5.3 模型实证分析

AHMED等[27]认为,个体层面因素会显著影响社交媒体用户泄露他人隐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个体风险偏好越高,越有可能为获取利益而违背道德准则,产生泄露他人隐私行为[25]。此外,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也会影响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21]:前期用户对事件还不了解,泄露他人隐私的动机较弱,对行为的影响较小;而到后期受事态发展的影响,动机逐渐加强,也更容易做出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综上需要同时固定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因此本研究考虑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同时,Hausman检验通过对比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与真实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可以有效解决模型的选择问题。本研究Hausman检验结果为χ2(4)=10.05,p=0.040<0.05,表明更适合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所以,本研究选择构建如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BPBit=λi+γt+α1EBit+α2SCit+

α3DJit+α4SPit+εit,

(1)

式中,i表示个体;t表示实验阶段;λi代表个体固定效应;γt代表时间固定效应;α1~α4是系数;εit是随机扰动项。检验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经济利益(β=0.062,p< 0.05)和社会关注(β=0.032,p<0.05)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系数为正,两个变量T检验的伴随概率均小于0.05,显著性检验通过,故假设1得到验证;伸张正义(β=0.110,p<0.01)和社会参与(β=0.106,p<0.01)T检验的伴随概率均小于0.01,且系数为正,显著性检验通过,故假设2得到验证。

表5 OLS回归分析结果(N=527)

由表5还可知,经济利益和社会关注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作用系数均小于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为了验证假设3a,需要进一步检验内外部动机回归系数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根据DAWSON等[28]的研究,本研究分别对内外部动机之间的回归系数差异值两两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泄露他人隐私外部动机的系数均显著小于内部动机。这表明,社交媒体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影响更为强烈,故假设3a得到验证。

表6 内外部动机影响的比较(N=527)

为了检验内部动机是否比外部动机持久,需要分阶段回归检验内外部动机是否显著,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在第一阶段,经济利益(β=0.045,p<0.01)和社会关注(β=0.049,p<0.01)的作用显著,而伸张正义(β=0.120,p=n.s.)和社会参与(β=0.160,p=n.s.)的作用不显著。从第二到四阶段,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的作用一直显著,而经济利益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作用在这3个阶段均不显著;社会关注对泄露他人隐私的作用在第二个阶段保持显著(β=0.067,p<0.05),然而在第三阶段(β=-0.048,p=n.s.)和第四阶段(β=0.055,p=n.s.)均不显著。上述结论表明,在第一阶段,泄露他人隐私行为主要受外部动机的影响;而在第二到四阶段,泄露他人隐私行为主要受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此,内部动机对用户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比外部动机更为持久,故假设3b得到验证。

将4种动机在每个阶段的均值绘成如下折线图(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事态的演变,外部动机逐渐减小,内部动机逐渐增大。但每种动机的变化是否显著,需要对其各阶段进行方差分析来判断。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由表8可知,4种动机在各阶段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变化都较明显。

图2 各动机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

表8 内外部动机转化速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527)

同时,为了说明内外部动机之间的转化关系,还需进一步证明外部动机的减少是由内部动机的增加所引起,即需要检验外部动机减少量与内部动机增加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范传棋等[29]的研究,本研究选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内外部动机增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次检验的两个原假设分别为

H0a:外部动机增量不是内部动机增量的格兰杰原因。

H0b:内部动机增量不是外部动机增量的格兰杰原因。

由于动机是随事态的发展而产生的,内外部动机之间的转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在检验内外部动机增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需要考虑滞后效应。根据AIC和BIC最小准则,本研究选择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阶。检验结果显示,外部动机增量是内部动机增量的格兰杰原因(p=0.877),内部动机增量不是外部动机增量的格兰杰原因(p=0.026)。综上可知,随着事态的发展,内外部动机之间存在转化关系,转化方向为外部动机逐步转化为内部动机,故假设4得到验证。

为了检验他人隐私关注对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速度的影响,需要先测量转化速度的大小。参考ALI等[30]的研究可知,内外部动机的转化速度为

(2)

式中,d表示各阶段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大小的差值。当d4-d1较大时,说明第一、四阶段内外部动机之间的差异较大,意味着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幅度也较大。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转化幅度越大代表转化速度越大,因此可用v来代表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速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他人隐私关注对转化速度的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他人隐私关注对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速度具有负向影响(β=-0.499,p<0.01),即他人隐私关注程度高者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越慢,故假设5得到验证。

5.4 稳健性检验

社交媒体中信息发布的数量和速度会放大隐私泄露行为发生的风险[8]。社交媒体使用越频繁,个体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资讯也更多,对事件的整体了解也更全面,因此做出隐私泄露行为的可能性也更高。这表明,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会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按照“社交媒体使用频率”题项将样本分为高频率组(131人)和低频率组(396人),分组的标准为日均社交媒体使用时长是否在3小时及以上;在两组中分别对假设1~假设5进行检验,以证明结论的稳健性。双向固定效应检验结果见表9。由表9可知,在两组样本中,内外部动机的4个变量均显著影响用户泄露他人隐私行为(p值均小于0.05),且作用系数为正,故假设1和假设2得到验证。

表9 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回归分析结果

T检验结果见表10。由表10可知,两组中内部动机的系数均显著大于外部动机,证明社交媒体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影响更为强烈,故假设3a得到验证。两组分阶段回归结果见表11。由表11可知,低频率组中,第一阶段经济利益和社会关注动机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显著,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后3个阶段则相反;高频率组中,第一、二阶段经济利益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显著,社会关注动机只在第一个阶段显著,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在后3个阶段均显著,证明相比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影响更为持久,故假设3b得到验证。

表10 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内外部动机影响的比较

表11 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分阶段回归结果

两组中动机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见图3。可以看出,随着事态的演变,两组均大致呈现外部动机逐渐减小、内部动机逐渐增大的趋势。同时,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12。由表12可知,两组中4个动机各阶段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4个动机在每个阶段的变化较为明显。此外,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低频组a原假设不显著(p=0.896),b原假设显著(p=0.019),高频组a原假设不显著(p=0.835),b原假设显著(p=0.027)。因此可以认为随着事态的发展,内外部动机之间存在转化关系,转化方向为外部动机逐步转向内部动机,故假设4得到验证。

图3 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

最后再分别对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他人隐私关注对转化速度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中他人隐私关注均对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速度具有负向影响(低频组:β=-0.505,p<0.01;高频组:β=-0.463,p<0.01),故假设5得到验证。至此所有研究假设全部检验完毕,两个组的分析结果均与模型实证分析中的结果一致,显示出本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6 结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在人肉搜索事件中,随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或社会关注,以及内心想伸张正义或参与公共事件的驱动力增加,社交媒体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可能性逐渐增大。②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在各阶段均大于经济利益和社会关注;同时在事件的后期,用户的泄露他人隐私行为主要受内部动机的影响,证明泄露他人隐私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对行为的作用更加强烈和持久。③随着事态的发展,经济利益和社会关注在各阶段的得分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而伸张正义和社会参与在各阶段的得分逐渐上升,因此认为外部动机会逐渐减小,而内部动机则逐渐增大,外部动机逐步转化为内部动机。④他人隐私关注对泄露他人隐私外部动机的内化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如果用户自身具有较高的隐私关注,就会更为关注隐私泄漏时别人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从而也更难对隐私泄露行为产生认同感,内化速率也越慢。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基于人肉搜索这一热点事件,探明和比较了社交媒体用户泄露他人隐私的内外部动机及其对隐私泄露行为的影响作用与差异,并将有机整合理论拓展到了隐私泄露的研究中,揭示了动机的转变过程及转变速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的理论模型和变量均可运用于后续研究。

本研究具有以下管理启示:①政府应针对隐私泄露出台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通过惩罚措施抑制隐私泄露外部动机的产生;②社交平台应在第一时间遏制用户隐私信息的全网传播,对泄露隐私的博文进行限流,防止外部动机内化以及滚雪球效应发生;③社交媒体用户应培养起良好的隐私素养,提高对他人隐私的保护意识,不仅能提高外部利益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影响门槛,也能阻断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降低治理难度。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①本研究主要关注泄露他人隐私的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机理,未来可讨论内外部动机的产生、持续和消亡,以及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的转化;②本研究以负面公共事件(人肉搜索)为情境,未来可考察正面或中性公共事件下隐私泄露的动机和行为;③本研究选择的因果检验方法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其结论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因果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未来可寻找更为科学严谨的因果推断方法进行检验;④对于影响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因素,本研究仅讨论了他人隐私关注这一个体因素,未来可探索其他因素对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转化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猜你喜欢
内外部动机社交
社交之城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某军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启示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油田企业内外部综合治理及生产要害部位的治安防范
社交距离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