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动态监控工作探究

2024-03-10 17:19董丽
管理学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财政资金

董丽

[摘 要]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其通过实现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考核等环节的一体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动态监控工作是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文章旨在探究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动态监控工作的基本含义、重要意义、实施原理、工作流程和实践途径,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预算管理一体化;动态监控;财政资金;预算执行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4-0022-03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概述

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旨在通过实现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考核等环节的一体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这种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预算管理的局限,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1 ]。

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统一的管理平台,整合各类财政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监控。实施一体化管理,可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动态监控工作的重要意义

动态监控工作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時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对于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现错误并及时处理

实施动态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错误和异常情况,如超预算支出、预算项目串项等问题。一旦发现这些问题,监控系统可以迅速反馈,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这种及时发现和处理的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保证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二)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借助动态监控,预算管理的一体化程度得到提高,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和数据得以实时展现。这不仅提高了预算管理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加强内部监督。在动态监控模式下,各项预算支出和调整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任何违规操作都会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确保了预算执行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增强预算管理制度的约束力

动态监控工作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还能够增强预算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实施动态监控,可以监管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确保预算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于违反预算管理制度的行为,动态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增强了预算管理制度的约束力。

(四)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动态监控通过分析其获得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了大量有关预算执行的详细信息。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决策者全面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而且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动态监控工作的实施原理

动态监控工作的实施原理主要是通过构建一个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该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整合各类财政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更新。通过这一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预算执行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来说,该系统需要对各类财政数据实施标准化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分析性[ 2 ]。然后,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深入分析预算执行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关注和处理。

此外,动态监控工作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该机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由专业人员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以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此过程中,预警阈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动态调整,确保预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动态监控工作的实施流程

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中的动态监控工作,其正式实施涉及多个关键环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预警监测和人工干预等。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动态监控工作的全过程。

(一)数据采集

动态监控工作是现代企业及各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和评估各类预算执行数据,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为确保监控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是监控工作的基础。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业务数据,任何不准确的信息都会导致错误的监控结果,进而影响领导层的决策。因此,建立规范的数据采集流程非常重要。

在采集内容方面,管理者需要根据其需求和业务特点,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和范围。对于财务数据,需要关注收入、支出、成本等关键指标;对于业务数据,则需要关注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关键指标。

(二)数据处理

为了实现有效监控,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这包括数据清洗、分类、转换和汇总等环节,每一步都会对最终的监控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据清洗涉及原始数据的筛选、纠正和格式化,以消除错误和异常值。在数据清洗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和工具,如正则表达式、数据验证和统计方法,识别和修正数据中的问题。

分类和聚类是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对数据进行分类后,可以将相似的数据归为同一组,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结构和模式。

数据的转换可能包括缩放、归一化、插值和编码等操作。这些转换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可比性,使得监控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汇总是数据处理流程的最后一步。汇总过程通常涉及对数据的计数、求和、平均值计算等操作,以得出反映整体情况的关键指标。

(三)预警监测

从使用目的来看,动态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动态监测的预警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防止出现超支或预算不足的情况。预警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关键因素。如果预警系统不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误报,可能会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或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对此,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阈值是衡量预算执行情况的关键指标,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合理的阈值能够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异常情况,为处理问题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3 ]。在设定阈值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历史数据、业务变化、市场环境等。技术人员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阈值。

(四)人工干预

动态监控工作中,人工干预的作用不可忽视。预警信息的核实与处理、异常数据的调查与分析等环节,都需要人工的参与和协作。因为这些工作不仅要求技术上的支持,更需要人们的判断力和经验。对于异常数据的调查和分析,更需要人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为监控系统的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然而,人工干预的效果并非总是理想的。有时,干预的延迟或处理不当,会导致监控结果受到影响。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人工干预流程至关重要。这个流程应该明确规定干预的内容、方式和责任,确保人工干预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

五、在新的工作模式下动态监控的实践途径

(一)完善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动态监控工作的有效实施,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规章制度应该明确监控的目标、职责、流程和标准等,为相关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制定规章制度,以明确监控工作的目标和意義,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监控工作。应规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监控工作的协调和顺畅进行。同时,应制定明确的监控标准,使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监控工作的要求和质量标准,更好地执行监控任务。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章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要注重细节和流程的规范性。此外,应定期审查和更新规章制度,使其适应企业发展和监控技术的不断变化。

(二)强化技术支持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中,动态监测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手段。这些技术为监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使其更加精准、高效和实时。动态监测涉及的专业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分析为动态监测提供了海量数据处理能力。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涉及的数据量庞大,需要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挖掘出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云计算给动态监测带来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该项技术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方式,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存储,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这为动态监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人工智能则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拟人化的服务,利用数据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自主学习,为管理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更有利于领导层作出正确决策。

(三)加强人员培训

要确保动态监控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相关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加强其对外交流。这些培训和交流活动应涵盖动态监控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法、流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控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动态监控工作的核心。管理者需制订详细的计划和方案。这些计划和方案应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评估标准等方面。在制订计划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相关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确保培训和交流活动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为了使培训和交流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例如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小组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等,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态监控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在培训和交流活动结束后,应对受培训者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培训和交流活动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四)推进信息共享

首先,加强信息沟通是实现各部门之间有效协作的关键。只有当各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才能确保组织的运作流畅。为此,组织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包括定期的会议、报告、内部通信等,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更新。

其次,实现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性是加强协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数据共享,各部门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互操作性能够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系统、软件等相互兼容、无缝对接,可提高协作的效率和效果。

最后,提高动态监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加强协作的重要目标。通过动态监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持续改进和优化

为了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各单位需要定期评估和总结动态监控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进行持续的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动态监控体系,可确保其始终能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定期评估和总结时要关注多个方面。

其一,检查动态监控体系的覆盖范围是否全面,能否涵盖企业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如果存在盲区,应立即补充和完善,确保所有关键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控。

其二,评估动态监控体系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这涉及监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过程。确认数据来源是否可靠、处理方法是否科学,以及分析结果能否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5 ]。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措施。

其三,关注动态监控体系在预算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这包括监控结果对预算调整、资源配置以及决策制定的影响,借此判断动态监控体系是否真正发挥作用,据此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尽快贯彻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是确保财务安全和预算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为全面推行新模式,必须实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不断调整预警阈值、完善预警规则、加强信息共享、持续改进和优化等措施,确保动态监控体系始终能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蔡琨.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事业单位项目管理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21):44-46.

[2]鲍华伟.浅谈如何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契机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23(21):24-26.

[3]王焱.预算管理一体化下财政国库监管实践——以广西柳州市为例[J].财政监督,2023(21):62-67.

[4]孙文海,徐茂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执行探讨——基于系统实操角度[J].中国农业会计,2023(19):34-36.

[5]何健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实施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9):46-48.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财政资金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烟草商业企业全面预算执行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