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超越上海,崂山靠什么?

2024-03-10 10:30:30李倚慰
商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崂山区虚拟现实经济

李倚慰

崂山区因实体经济而生、因实体经济而兴,崂山的发展史就是实体经济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可以说,实体经济为崂山区创造出70%以上的GDP、4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

2月5日,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崂山区生产总值完成1150.89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20.38亿元,增长8.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崂山区经济展现出不一般的韧性。

不约而同的聚焦

作为青岛的主城区之一,2022年崂山区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03万元的亮眼数字,超越了上海市18.04万元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根据各地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万亿城市群中人均GDP比较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无锡市19.84万元,北京市19.0万元,苏州市18.60万元,深圳市18.33万元,上海市18.04万元,南京市17.88万元,宁波市16.39万元,广州市15.36万元,杭州市15.26万元,南通市14.7万元。

除了人均GDP这个指标之外,如果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相对规模来计算,2023年崂山区公共预算收入在GDP的占比为19%,而上海市的公共预算收入在GDP的占比为18%,崂山区依然领先。

近年来,青岛和上海不约而同聚焦软实力提升。在人均GDP方面,北京和上海作为直辖市,一直是国内人均水平的天花板,自2019年起,两市的人均GDP均已超过发达国家2万美元的门槛线。崂山区2022年人均GDP更是达到2.9万美元,逼近3万美元左右的西班牙水平。

一个城区的人均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相对规模超越上海,崂山区是怎样做到的?

区域经济的活力

在发展经济学中,人均GDP是衡量区域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通常把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作为进入发达国家的“门槛”。

如果说GDP代表了一個区域的整体实力,那么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代表了居民的富裕程度。根据崂山区发布的数据,2023年,崂山区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万元,比上年增长6.1%。

虽然在地区生产总值的规模上不占优势,但是崂山区经济总量的增速近年来始终保持在青岛市第一位。作为有特色、有质量、有潜力的新城区,崂山区在实体经济、“四新”经济、科技创新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这些从崂山区全力推进“五区同创”可窥见一斑: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高品质新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青岛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

从资源优势突出的角度来看,崂山区在2023年有多个全市第一: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瞪羚企业25家、高成长性海洋企业5家,均为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920家;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5%,全市最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第一,水环境质量改善全市最好。

“崂山区服务业、金融业的业态相对集聚,金融总部和高端服务业的总部也相对集中,都属于投入少、产出高的行业。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这些新兴产业都属于结构优、附加值高的产业。围绕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量人才集聚,这些都为崂山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青岛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认为,“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崂山区培育的产业和资源优势与上海有一定的共通点。产业优势、科技创新、人才优势等多方优势的叠加,形成了崂山区的突出优势。”

李光全表示,“崂山区的经济总量增速青岛第一,这是一个量的概念。多年来布局高端服务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形成了规模效应,这是一个质的概念,未来一定会形成裂变。”

过去这几年,世界经济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发展,区域经济也备受考验。在此背景下,崂山区的人均GDP高于上海,除却人口基数较小的因素之外,更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在介绍崂山区经济发展情况时,就曾用到“活力”二字,同时他还将其与经营主体的表现联系在了一起,并直言“这种活力,我们倍加珍惜。”

区域经济活力的迸发同时带动了项目招引,固定投资是与其关联度最高的经济指标。2023年,崂山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2%。全区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9.8%、19.3%。分领域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4.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增长59.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8.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8%,快于全部投资15.6个百分点。

2023年,崂山区新增市场主体1万余户,实施重点项目286个,歌尔科技产业园、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等138个项目实现新开工,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艾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84个项目竣工,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优势产业的叠加

从上海市和崂山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两地产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在新兴产业、金融市场等方面始终稳居领先态势,近年来更是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加快布局。而崂山区作为青岛市经济总量增速最快的区域,在产业布局和发展势头上正努力向上海看齐。

先看产业与规模。2023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与崂山区的产业布局相吻合。

根据区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崂山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1150.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73.1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69.62亿元,增长5.1%。

可以看出,崂山区的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近年来,崂山区在智能家电、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领域中,都极具竞争力与影响力。产业不断升级,体现出崂山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2023年,崂山区现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和医药健康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医药健康加速崛起,全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增长20%。

崂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连续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终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分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增长62.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8.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4%,快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0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的亮眼表现是反映崂山区域经济活力的一条上扬曲线。以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这两个崂山区正在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例,围绕这两大产业所建的产业园区均已正式挂牌,跻身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而为鼓励这两个产业园区发展,崂山区还投入了“真金白银”,体现出对新兴产业坚定不移的支持力度。

国内顶级的虚拟现实企业乐相科技正式将总部落户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也是对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肯定。以乐相科技为代表的一批虚拟现实企业加速集聚,成为青岛虚拟现实产业高地隆起的一个缩影。据崂山区科创委统计,截至2023年6月,崂山区已集聚虚拟现实相关企业约130家。中国XR头显出货量占据状元之位的Pico、榜眼之位的大朋VR,均在崂山区。2023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达到180亿元、增长50%。据崂山区科创委产业组织部部长王加华介绍,“崂山区将力争通过5年努力,打造一条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链。”

而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运营,“海之心”智算中心基本建成,也体现了崂山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势头强劲。同样,推进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海之心”智算中心等算力设施建设,也被写进了青岛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是青岛市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举措之一。

再看外资与经济。2023年,上海市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全市消费品进口额比上年增长7.3%,占货物进口额的22.7%。

近年来,崂山区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拥有5300余家外贸备案企业、5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是省內首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区(市),也是青岛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23年,崂山区全区货物进出口完成1096.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青岛国际创新园上榜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标。

2023年,崂山区新落户金融机构及类金融企业155家,联动优势落户填补山东省全国性法人第三方支付机构空白,新增普惠金融贷款约100亿元,全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5%,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近千亿元,占比超过全市50%。此外,崂山区还实施楼宇经济“高端引领”行动,新增税收过亿元楼宇4座,总数达到40座,获评全省唯一“中国楼宇经济营商环境示范城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崂山区两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创新和研发。2023年上海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0.2件。

近年来,崂山区着力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强化标准领跑、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支撑。2023年,崂山区全区创新平台数量超过400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32%、全市最高。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崂山,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40件、居全省首位,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亿元。

未来发展的构想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崂山区建区30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2024年,崂山区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

崂山区因实体经济而生、因实体经济而兴,崂山的发展史就是实体经济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可以说,实体经济为崂山区创造出70%以上的GDP、4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

2024年,崂山区把打造专业园区作为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壮大实体经济的关键一招,力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总规模突破千亿元,全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突破22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310亿元。

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实体经济也是青岛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要内容之一。

比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基因与细胞、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技术等产业新赛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奋力争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而与上海同样发力现代服务业的青岛,也在2024年提出了新的目标。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00亿元以上。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聚焦数字变革,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崂山区将推动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0%,领跑全市,统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招引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新引进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100家以上。

崂山区自然禀赋优越、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良好,是全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此,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指出,希望崂山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优势、塑强特色,拉高标杆、争创一流,努力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要在创新引领发展上“强特色、创一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好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专业园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在推动服务业发展上“强特色、创一流”,做强现代金融业,做大科技服务业,做优商贸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崂山区以7%的增速加快奔跑,坚韧创新,是青岛市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坚挺的底色。未来,崂山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六个现代化”为战略抓手,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聚力实施“提质争先年”,奋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新篇章。

猜你喜欢
崂山区虚拟现实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读报参考(2022年1期)2022-04-25 00:01:16
妈妈不哭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青岛市崂山区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 01:42:55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0
HTC斥资千万美元入股虚拟现实设备商WEVR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37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原政协主席郭德利涉嫌受贿罪被立案侦查
方圆(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