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碉价值研究

2024-03-10 01:40:57段洋刘洋洋汪昱然
今古文创 2024年7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旅游发展历史文化

段洋 刘洋洋 汪昱然

【摘要】古碉,亦称石碉、高碉,由大小不一的石头垒砌成的十余丈高的建筑,是嘉绒藏族生活的遗迹。它依山而建,或碉体独立存在,或与石碉房相连,多用于军事防御,后衍生出用于分界、风水等用途的石碉。它凝聚了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丰富了中国古建筑形式,是中国石砌建筑典范。它的存在为研究古建筑、嘉绒藏族历史以及相关地区塑造旅游文化提供了众多帮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引证法以及调查法,描述丹巴县内石碉建筑现状、追溯其历史、剖析价值,最后提出关于保护古碉文化的一些见解,为丹巴保护古碉和境内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古碉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7-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7.043

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千年古碉历史文化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111661121)。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部,地处岷江水系大渡河上游,海拔1800米,是嘉绒藏族的聚居地,东女国的遗址,历史上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国内关于石室古碉的记载,是最早在西汉时期的《蜀王本纪》中对于古蜀国人居住在石室的描述,后在《后汉书·西南蛮夷传》《隋书·附国传》以及《北史》中对古碉均有所记载。2005年,法国女士费德瑞克·马丁·达瑞根带领团队来到丹巴,在7年间对古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出版了《喜马拉雅的神秘古碉》一书。关于古碉的历史研究,前人其实已经十分详尽。笔者团队主要是通过对于古碉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结合现代技术对古碉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和运用。让优秀文化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有利于加强文化认同感。

一、古碉的历史沿革

(一)历史起源

在现存的古碉遗址中,许多古碉和石室是相连的,建筑技术十分相似。二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蜀王本记》中就曾提及:“蚕从始居岷山石室中。”有学者根据古籍史料推断:嘉绒藏族的祖先源于公元前800存在过的蚕丛氏。在现有古籍中,关于古碉的记载最早是在《后汉书·西南蛮夷列传》一书:“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其中的“邛笼”可以推断为今天所说的用石头垒砌起来的高碉。在丹巴遗迹中,有石碉房的地方绝大多数都矗立着石碉。对比之下,二者的建筑材料,建筑技巧以及建筑风格都十分相似,且石碉晚于石碉房出现,由此笔者推断:古碉的历史背景源于石砌建筑。

《北史·附国传》中记载了高碉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躲避仇家复仇和防止盗贼。故而碉体修建得高耸,内部通道狭窄,成易守难攻之态。但根据许多学者的观点,嘉绒藏族将石碉修建得如此之高,还与民族对于神明的崇拜有关。笔者走访时,在村民处得知古碉最初可能源于祭祀神明,神明居住在天上,所以建筑越高,离神就越近。

(二)发展历程

上文说到,石碉的出现原因之一是为了防御。在隋唐时期,嘉绒先民所在的地区和中原长期发生战争,唐朝时更是连年战火。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的古碉数量大量增加,大多是战碉、烽火碉等用于战事的石碉。在隋朝就有“千碉”一说。隋唐时期,高碉的形状和用途分类达到顶峰。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修建难度最高的十三碉也出现在这个时期。石碉功能更加齐全,出现了风水碉这样的具有独特作用的石碉。五代中期时,更是碉楼耸立。宋朝时,出现了星型碉,这种形制在后来的南宋大西川地区尤为流行。到了乾隆时期,为了稳固边境,清军和嘉绒先民发生了著名的大小金川之役。石碉在这两次战役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帮助嘉绒先民阻挡了清军多次进攻,抵御了第二次战争中清军的炮火攻击。在这之后,该地区社会环境趋于稳定,石碉的防御作用逐渐退出人们视野。

(三)古碉内涵

古碉之所以造型独特,不只是前文所述的防御和信仰原因。通过走访当地村民,笔者了解到有这样一个说法:这些高耸的碉楼,有男女之分。男性碉楼的木梁均在内部,没有外露,象征着男性身体严实坚固。女性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一久便会发黑腐朽(具体为何象征女性,我们不得而知)。在过去的年代里,丹巴境内的嘉绒人,谁家生了男孩,便要从出生那年开始,一年一层地修筑碉楼,等孩子到了18歲时,男孩正好在高达18层的碉楼上举行成丁仪式,以象征自己的地位及身体强壮。当女孩到了及笄之年,也会来到古碉前举行“戴头”仪式,并接受土司或族长的祝福。碉楼有高有矮,据当时村民所言,古碉越高,角越多,代表着这家人地位越高、财富越多。此外,有学者认为和石碉房相连的碉楼,远观如同一位禅修的修行者,这与当地人信奉佛教有关。

碉楼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嘉绒人民豪放旷达的民族品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追求,同时是他们尊重自然、与之和谐共处的代表作。无论是他们居住的藏寨,还是他们筑建的古碉楼,所展现的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乡村建筑,而是一道宏伟壮观的“天人合一”住宅奇观。

二、古碉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历史价值

古碉作为嘉绒先民防御的重要军事建筑,参与大大小小的战役。虽然许多已经在战争中损毁,但保留下来的石碉建筑,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还原当时的战争史,以及嘉绒藏族的历史演变。此外古碉还参与嘉绒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的繁衍生息,精神信仰都和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坚固高耸的它留存了千年,是一个个具象化的史料记载,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丰富的精神内涵、高超的石室建筑技艺以及独具一格的审美。帮助人们更加细致的了解嘉绒人千年来的生活。

丹巴古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人文宗教、建筑美学价值。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研究嘉绒藏族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古碉所体现的人文宗教作为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民族村寨活动密切相关,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它内容丰富,来源多样,是一部丹巴地方志和民族志的精华浓缩古籍。

(二)建筑价值

丹巴古碉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是一种典型的少数民族建筑艺术形式,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在第一次金川战役之后,清人在书中留下了对古碉的描述:“碉楼小如城,下大颠细。有高至三四十丈者,中有数十层。每层四面,各有方孔,可施枪炮。”这三句话将石碉的外形特点描述倍至。笔者在调研时也细致观察了石碉的内部结构。若有居住的石碉房相连的,墙体共用,一楼喂养牲畜,二楼用于日常饮食活动和杂物存放,三楼为卧室和存放粮食的地方。四楼一般为供奉神明及粮食晾晒场。石碉房大多为四层,少数为五层。四楼房顶时一片小平顶,周围垒有白石,是为敬奉神明。一至四楼连接处多为木板楼梯,四楼上小平顶的工具则为一根砍出三角形横截面的木棍,笔者初次使用,难以上楼。据居民介绍,这样可以在上楼之后撤走木棍,防止敌人跟随进入石碉内部。小平顶和石碉有一侧相连,有一个略高于半米的方洞,是为石碉入口。而在这入口以下的石碉,是实心结构。

石碉内部有石柱,每层楼由两根粗木棒搭在石柱上做主体,在墙体坑洞和木棒之间搭上较细一点的木棍,再铺设许多较粗的木枝,一层楼就算修建完成。这两根木棒在石碉对称轴上,每层楼关于对称轴对称建设。在这样的结构中,只需要一根砍出凹槽的木棒就可以登上高层。天长日久,石柱上的木棒腐朽之后,只需要更换木棒,就可以完成建筑维护,不会松动墙体从而影响建筑稳固性。同时,建筑内部由木头构成,木头具有一定柔软性,起到一定抗震作用。

石碉高处建设的方孔,让防守者占据有利的高处,便于隐藏起来观察外界情况,在冷兵器时代,主要靠弓箭和扔掷石块以驱逐敌人,站在高处有利于准确攻击。在外部看,方孔是漆黑一片,且每一座石碉方孔位置和数量不一,不易确定对方具体位置,更难以反击。如果家碉距离较远,在家碉之间,兵器攻击范围内,则会修建一座战碉,供集体使用。在一个区域内,由许多这样灵活的“石碉小组”链接成为一个完整防御体系,同时达到攻击范围全覆盖,让敌人在这里个区域内寸步难行。碉与碉之间,内有储存粮食的地方,外有水渠连接,即使被围困,也能保证粮食水源的供给。大小金川战役时,清朝大学士在奏章中对大金川战况有如下描述:“战碉锐利,高于中土之塔,建造甚巧,不逾数日而成,其余随缺随补,顷刻立就。”“客主形殊,劳逸势异。攻一碉难于克一城”,可见独特的石碉建造技术,以及石碉本身的防御能力,在军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样奇特的建筑巧思,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需要,更满足了人们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地防御。建筑主体为石头,泥土和木头这样易取的材料,量大方便,减少建筑成本。石碉依山而建,相互联系,易守难攻,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军事防御案例。

(三)文化审美价值

古碉源于丹巴的石室建筑,它的外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外观,是嘉绒藏族独到的审美、对神明的诚挚信仰以及军事防御的优秀融合结果,是我国建筑史上一朵奇葩。古碉建造艺术是丹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丹巴境内的居民建筑以及道路美化,仍有古碉的身影。古碉本身兼具宏伟和线条美的外观、带有天神崇拜的独特色彩使用、与周围地理环境和友好融合以及对建筑结构的巧思,促进了这一建筑形式的民族化、地域化,具有自身的艺术美及整体的和谐美。

古碉的选址和布局,使其巍峨挺拔,雄伟壮观;古碉由泥土、木头和碎石砌成,碉体粗壮结实,棱角分明;碉体上方的色彩,代表着人们对信仰的诚挚。古老的石碉是民族建筑文化艺术的“活化石”。从建筑美学角度来看,丹巴古碉的军事防御性是实用主义美学理念和建筑美学在历史语境下的具体体现,现代人更能够以审美的眼光来体味丹巴文化。其次,古碉具有整体的和谐美,与当地的人文自然有机结合。古碉耸立,与周围群山等环境和谐统一,色彩和空间感相互关联,与当地特殊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古碉反映了丹巴地区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从古到今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群众心理、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变化,在宗教文化信仰及艺术美学、民族文化交流史、中国乡土地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它记录了丹巴地区人民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状况,成为一份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建设“以人为本”和“自然和谐”相结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结语

对于优秀的文化,我们秉持着保护载体,保护历史环境,永续利用的原则。不论是自然还是人为带来的风雨,古碉在其中已经屹立千年,有的已经因为保护不当或者没有保护而损毁严重,不复“千碉”盛况。当务之急是找到有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和适当修复。现存古碉需要进行建筑安全系数评估,在这之后,有关部门应对有需要的古碉建筑加之适当的安全措施,在旅游指南中规范游客行为,保障古碉和游客安全。对古碉的修复,应做到最大程度恢复古碉原貌,或延长古碉“寿命”。不可随意用钢筋水泥加固,更不可推倒重建。

建筑文化保护不止保护建筑本身,建筑的存在与其所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所以应保持周围建筑和人文环境的相适应性,最大限度保留古碉存在的自然环境风貌。考虑到永续利用,建议对域内所有古碉进行统计和编号,以及详细测绘,将其数字化,并传输到云端存档。这样便于对古碉建筑的详细研究,为后续进行文化创作提供数据支持。好的保护不只是将其保护起来,而是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它。

联系上文对于古碉的统计编号、测绘以及数字化,在掌握详细数据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可以利用数据使用3D建模技术建造虚拟的古碉,结合3D技术全息影像展示出来。这种方式可以不限时间、空间范围,向人们全面展现古碉的风貌,比照片和摄影更加人身临其境,也更具吸引力。

这些数据也可以用来复刻建造“新古碉”。新的古碉可作为“嘉绒生活体验”等活动场地,也可作为特色酒店或民宿,在这些地方,定期开展丹巴民风民俗活动,让来到丹巴的游客,体验嘉绒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更利于他们理解和体会丹巴浓厚的嘉绒文化,更有利于丹巴文化的傳播。

除了技术开发,文化创新也不可少。针对有关古碉的神话传说,民间风俗,有关部门可监制或授权创作相关作品,例如有关古碉的二次元动漫、画册、宣传歌曲等。古碉的建筑造型是一种独到的美,针对这个外形以及相关人文文化,旅游局可以推出很多关于古碉的周边。这些周边可以作为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在专区出售,结合甘孜独特的藏雕艺术,可以创作出许多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木雕艺术品,这些产物会成为古碉景区的一大亮点,可以同时解决旅游纪念品雷同、粗制滥造的问题,带着丹巴走出文化保护、宣传以及特色景区打造的新一步。

古碉是凝结了先民智慧的结晶,保护它并让其重新走入大众的视野产生经济效益,就是迈出文化自信的坚定一步。

参考文献:

[1]朱城磊,李亚忠,王一丁,夏格旺堆.西藏山南市洛扎县古碉楼建筑初步研究[J].西藏研究,2022,(02):77-87+2+161.

[2]冷雅梅.丹巴古碉的历史文化[J].中国民族博览,2017,(07):94-95.

[3]李星桥.藏彝走廊地区嘉绒藏寨高碉建筑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关雪峰.浅谈嘉绒藏族古碉建筑——丹巴县中路、梭坡碉楼民居[J].住区,2012,(04):136-139.

[5]黄禹康.丹巴古碉楼[J].上海房地,2012,(06):58.

[6]黄禹康.走进丹巴古碉楼[J].城乡建设,2011,(04):

79-80.

[7]刘波.试论藏羌古碉的类别及其文化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07,(06):173-182.

[8]宋兴富,王昌荣,刘玉兵,蒋成,陈剑,汤诗伟.丹巴古碉群现状及价值[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1-5.

[9]杨嘉铭.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综览[J].中国藏学,2004,

(02):93-103.

[10]唐亮.千碉之国——丹巴[J].文明,2002,(02):17.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旅游发展历史文化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经营者(2016年19期)2016-12-23 08:39:18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06:49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汉英误译现象剖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6:43:21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44:04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41:26
论如何能更好的继承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
浅析意大利歌剧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4:03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