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安娜
创新整合点
①借助“班级小管家”小程序发布学习任务,将微课等其他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同时,小程序可以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②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③利用希沃白板及平台游戏功能设计连线闯关小游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
④利用平板实时监控功能,教师观看各小组的练习情况,及时获得学习反馈,提高分组练习效果。
⑤通过平台上的互动功能,与其他教师或专家进行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舞蹈》(基础版)第三章第一节“汉族民间舞”,包括基本动作、常用舞姿、手臂动作、鼓相以及动作短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及补充。为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在重点训练学生基本动作及手臂动作的基础上,将《中国舞蹈家协会等级考试教材》中的第7级第5个成品剧目《拾豆豆》作为拓展内容,辅助该模块的训练。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民族民间舞蹈是本专业舞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带有儿童舞特点的汉族民间舞蹈组合,因而对所学的内容提升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表演能力。除此之外,由于现阶段社会对幼教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专业技能课成了考核幼师的重要标准之一。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并具有实用性,与幼儿园教学紧紧相连。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本专业的学生女生较多,她们活泼开朗,善于表现,专业学习热情较高。她们在入学前无任何舞蹈基础,仅通过一年级的训练,基本掌握了舞蹈训练中的基训、身韵等基本技能,了解了一定的东北秧歌风格特点,初步掌握了三个动律(压脚跟动律、前后动律、左右动律)和三个手臂动作(交替花、蝴蝶花、双臂花)。本班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约有10%的学生身体配合能力较弱,节奏感较差,模仿能力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东北秧歌常用的基本动律——压脚跟动律、前后动律、左右动律,以及常用手绢花动作——交替花、蝴蝶花、双臂花,并能在组合中运用与实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和表演,逐渐提高舞蹈技能和表现力。借助《拾豆豆》的组合编排进行小组合作练习,锻炼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態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组合《拾豆豆》的学习,体会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感受我国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舞蹈教室宽敞明亮,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舞蹈训练及表演;采用专业的地胶,以保证学生在练习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配备镜子、把杆和音响设备,供学生更好地练习与表演,观察自己的动作,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教学准备:利用Camtasia、剪映、优芽等软件及平台制作微课,并发布到小程序中;准备希沃一体机,播放教学相关教学资源;调试平板电脑及触控一体机网络,确保校园网与设备连接畅通。
教学过程
1.任务准备环节
教师通过平台提前设置班级签到二维码,并将其投屏到触控一体机上,学生进入教室后,用电子设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完成在平台上签到,签到后学生自主进行课前热身活动,完成师生问好组合。
设计意图: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扫码签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趣味性,凸显上课仪式感。自主热身活动方便学生自主把控身体活动的强度,可以将身体和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舞蹈中,为上课做准备。
2.任务咨询环节
教师检查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整体情况,并提出以下问题:①在《拾豆豆》第三段中有哪几个动作是前两段没有学习过的?②观看视频后,大家觉得自身的动作与视频中的动作有没有差距?差距表现在哪些地方?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三套主题动作,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课上提问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任务计划环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在课前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动作。
教师在触控一体机上写出每组动作的要领,强化各组动作易出现的问题。
在练习结束后,学生分享学习内容并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分解视频及亲自示范,指导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对动作风格形成更牢固的记忆,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分解动作视频,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微课的重要性。
4.任务决策环节
教师完整示范本节课教学内容——《拾豆豆》组合第三舞段。要求学生在观看示范的同时记住第三舞段的动作顺序及节奏要求。
教师设计了通过“金豆豆啊银豆豆”“圆不溜溜的红豆豆”“一颗颗拾到手”“丰收果实不能丢”等歌词找出相对应动作的模拟小游戏(如左图),并发布到平台上,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三组主体动作的记忆和熟练程度,并在音乐中感受组合的节奏。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在触控一体机上公布游戏排名,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课程后半部分的表演环节进行心理上的铺垫。
5.任务实施环节
学生根据学习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组练习,组内成员之间相互纠正与指导动作。教师巡视,遇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及指导。同时,通过观看分屏,实时观察每组练习情况,记录个别学生正确或错误的典型动作,并对每组的练习情况进行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动作的要领加以巩固,提升组合的熟练程度,引导学生在做舞蹈动作前要先思考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沟通协调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此环节在本节课的时间占比较大,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知识内化”及思考的时间,要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或者小组给予个别指导。
6.任务检查环节
学生练习后继续向教师提问:在校所学的组合可以直接运用到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吗?为了能更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特意请教了幼师专业的专家,并通过网络与专家进行线上连线,专家从幼儿教师的角度为学生答疑。在连线结束后,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典型易错动作投屏到触控一体机上,指出问题,要求学生互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总结三段主体动作的动作要领:①重心在后,前脚尖勾起;②注意头部摆动;③重心在前,手臂打开。
随后,各组派代表进行“课堂舞蹈小比拼”,其他同学对各组进行网络投票,选出本节课的“舞蹈之星”。
设计意图:与专家连线可以让学生提前感知幼师行业对技能水平的需求,提高今后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舞蹈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增强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学生通过投票选出今天的“舞蹈之星”,树立学习榜样;请学生现场评价,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
7.任务评价环节
在表演结束后,学生对各组进行互评。教师将学生在課堂各个环节的得分进行统计,将学习评价表呈现在触控一体机上,按照教学目标涵盖的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对每个小组的得分及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完成率,全面分析课程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清晰可见。学生在听取教师的评价后,查找自身有待提高的动作。
设计意图: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表扬分数较高的小组,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分数较低的小组,分析其失分原因,能帮助其进步。
8.总结环节
教师对本节课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在小程序中发布拓展内容和下节课任务。学生在听取总结后,扫描二维码,了解下节课学习的内容《东北秧歌——大姑娘美》。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内容,正视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首尾呼应,培养学生在学习时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教学特色:本节课借助微信学习群和小管家小程序从“学”和“教”两条主线展开教学,充分发挥了小程序的功能,小程序的学习数据实时反映了学生的活跃度。本节课,打破了常规的舞蹈教学模式,将教师示范与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本课较好地借助了《拾豆豆》组合,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感受了我国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改进方向:继续发掘适合中职生特点的舞蹈教学内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更具实用性的组合,争取做到学校与幼儿园的无缝连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的鼓励,增加学生展示自我、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提升自信心。同时,根据中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灵活的应变能力,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