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个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則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一旁呐喊助威。有时自告奋勇帮忙,许可拿个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运气不坏。
因为始终都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筋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向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的男孩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做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乐队鼓笛也常有气无力板眼散乱随意敲打着。有时为振作大伙精神,乐队中忽又悠悠扬扬吹起“踹八板”来,狮子耳朵只那么摇动几下,老渔翁和蚌壳精即或得应着鼓笛节奏,当街随意兜两个圈子,不到终曲照例就瘫下来,惹得大家好笑!
(选自《沈从文集》)
◆训练
沈从文的《忆湘西过年》一文,重点描写湘西小城过年时的庆祝活动。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写“狮子龙灯焰火”活动的内容安排、描写角度及表现手法。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