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力量: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探究
——以“e 起反诈”小组为例

2024-03-09 08:40唐春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反诈组员社工

曹 迪,唐春红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一、研究缘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当前诈骗的主要方式,其中青年大学生为主要受骗群体之一。 根据支付宝联合高校最新发布的《2022 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和技术应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 年4 月至2022 年7 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4 万起;同时,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紧急拦截止付涉案资金5 518 亿元,避免1.09 亿名群众受骗[1]。 由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中国青年报社等多方机构共同发起的“校园防骗计划”现场发布的2021 年前三季度反诈骗治理报告显示,18—24 岁青年学生在被骗者中占比近4 成,刷单返利、“杀猪盘”、注销校园贷、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等常见骗局屡屡出现在校园[2]。 以沈阳公安发布的数据为例,在2021 年1—5 月期间,沈阳市大东区的某综合性公立大学平均每月发生5 起诈骗案(几乎囊括了所有常见诈骗手段),累计被骗金额高达数十万[3]。 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富有同情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社会经验尚浅,缺乏防范意识,法治观念薄弱等特点,采取当下新型网络诈骗手段骗取学生的钱财,这使得大学校园成为近些年网络诈骗的重灾区。

回顾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关于高校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校园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校园电信诈骗主要表现形式为伪装成熟人实施的诈骗、隐藏在网络购物中的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贷款诈骗、感情交友类诈骗等[4-5],校园网络诈骗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欺骗性强、诈骗成果率高、诈骗成本低危害性极高[6]。 二是大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成因分析。有学者从宏观、中观、微观分析其成因,认为是现代社会利益驱使导致信息泄露、学校及家庭对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缺失、学生自身心思单纯及社会经验不足[7]等原因造成大学生成为网络诈骗高发人群。三是防范网络诈骗干预措施的研究。 理论层面,胡向阳、陈欣芳、郭运鸿等学者从犯罪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和视角出发,对网络诈骗犯罪防控、刑事预防、心理预防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8-10];实践层面,大部分高校提高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主要方式是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然而,当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有一定的滞后性,新媒体时代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11],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还存在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等问题[12],导致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脱离实际,过于宽泛,教育效果较差。

目前国内从社会工作学科视角探讨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文献甚少。 文献梳理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网络诈骗防范教育包含以下几方面:(1)研究人群主要集中于老年群体,且大多以城镇被骗老年人为研究主体;(2)研究方法多集中于个案研究,采取个案工作手法介入被骗老年人个案;(3)研究内容,国内侧重于从犯罪学、刑法学角度对老年人电信诈骗类型、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国外研究强调以预防为主,并在防范过程中强调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之间多方合作,且社会工作学科介入老年人防诈骗研究较早。

基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依托S 校的“e 起反诈”教育小组实践,通过反诈小组工作的开展,探析小组工作在介入青年大学生群体预防网络诈骗的专业优势所在,进一步拓宽高校防范网络诈骗教育的实践路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S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于2021 年10 月成立了“e 起反诈”小组,以帮助校内大学生提升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与能力,同时探究小组工作介入高校防范网络诈骗教育中的作用。 反诈小组由11 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1 名该专业研究生协助督导、1 名专业教师督导组成。

考虑到小组类型、活动目标、遭遇网络诈骗情况等因素,反诈小组招募对象选取的主要依据有4项:(1)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2)本人或者身边同学有过被网络诈骗经历;(3)具有且掌握一定的防诈骗经验或技巧;(4)熟悉小组工作的活动流程,能够独立组织策划小组活动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 根据以上4 项标准,反诈小组由11 名S 高校大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组成,其中2 名男生,9名女生。 反诈小组成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反诈小组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进行反诈小组信息收集、活动满意度调查、活动感受反馈等方式收集资料。 首先,通过访谈法对“e 起反诈”小组及其组员进行信息收集与筛选,以便研究者在介入前了解小组成员基本情况,这部分的资料编码为B(B -A1 ~A11)。 其次,在小组实施过程中观察成员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小组活动流程、小组的互动互助等情况,对观察结果进行文字记录,资料编码为C(C-A1 ~A11)。 最后,通过满意度调查及在跟进服务中与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一对一深度访谈,了解服务对象参与小组活动的满意度与感受,检验小组活动成效,资料编码为D(D -A1 ~A11)。

(二)研究服务框架

本研究以互动模式导向下的小组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依据,设计了小组工作干预高校防诈骗教育服务逻辑图(如图1 所示)。 反诈小组在小组工作指导下对S 高校大学生开展防诈骗教育活动,通过在小组内搭建模拟情境开展体验式教学,利用小组互动、互助、互惠等特性,发挥同伴教育小组中同辈群体的经验迁移对高校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的预防作用,实现大学生自助式防诈骗教育,提高小组成员防诈骗意识,帮助小组成员掌握防诈骗技巧,提升小组成员的防诈骗能力。

图1 小组工作干预高校防诈骗教育服务设计图

三、“e 起反诈”教育小组实施概况

(一)小组目的

(1)提高小组成员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

(2)增强小组成员应对网络诈骗处理能力;

(3)促进校内其他大学生掌握防范网络诈骗的技巧与能力。

(二)小组活动实施过程

“e 起反诈”小组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能力,共开展了4 次小组活动(如表2 所示)。 小组前期为帮助组员知晓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与方式,树立防范意识,掌握防诈骗技巧,开展了“反诈小组出击”“别给诈骗开门”活动;小组中期为进一步巩固组员取得的成效,开展了“海豹”反骗活动;后期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校园反诈宣传号召,扩大校园反诈影响力,反诈小组开展了“你我同心,反诈同行”小组活动,帮助校内其他同学掌握应对网络诈骗技巧,提升他们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表2 反诈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表

(三)小组活动成效评估

通过4 次小组活动,反诈小组目标基本完成,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小组成员及参与反诈小组活动的校内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1.小组凝聚力得到增强,组员参与度高且彼此坦诚

从反诈小组活动的出勤率、活动中组员们参与度以及小组分享交流等环节,对“e 起反诈”教育小组活动进行综合评估,结论为“e 起反诈”教育小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调动了大学生们获取反诈知识与技能的主观能动性。 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自觉订立并遵守小组契约,保证每次都能准时且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做到组内成员相互坦诚。 这种安全真诚的小组氛围,增强了小组凝聚力与组员的归属感,促使组员敢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曾经有过的被诈骗或类似经历,通过组内信息分享、共享,达到教育效果的互惠。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防诈骗教育活动,我很喜欢这样的小组活动,有游戏有互动,我会感觉很有意思,有时候会忍不住加入小组的讨论中来”“在‘e 起反诈小组’中我感觉到很安心、很温暖,我认为每一位成员都非常坦诚。”(组员A2;D-A2)。

2.树立警惕之心,防骗意识增强

小组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小组成员的警惕之心,增强小组成员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使他们能充分意识到个人信息不能随意泄露到网上的重要性,做到不轻易相信网上的虚假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意识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很可能背后就是犯罪分子的“中奖”圈套,形成了较强的防诈骗意识,对网络诈骗危险信号做出警惕反应,从而达到“不信骗,不被骗”的活动效果。 有服务对象在活动分享感受环节表示:

“我之前相信网上兼职信息被骗过,那时候不敢告诉家里和辅导员自己被骗了,一方面是觉得钱已经被骗了也追不回来,另一个原因是觉得怪丢人的,现在我意识到诈骗信息很多,不能轻易相信兼职信息。”(组员A5;D -A5)

“现在我通过参加反诈教育小组活动,意识到对于网络诈骗我们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抵制这种不良的行为。”(组员A1;D-A1)

3.掌握防范网络诈骗技巧,提高预防网络诈骗能力

通过4 次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表示他们掌握了一些预防网络诈骗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防骗意识,提高了反诈骗能力。 小组前测访谈中,大多数组员表示,他们本人或者周围同学被骗后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应对网络诈骗的经验技巧。 反诈骗活动的开展,帮助组员掌握应对网络诈骗的经验技巧,提高了他们应对网络诈骗的自信心,较好地实现了由防诈知识宣传教育到增强组员反诈能力过程的转变,使组员未来遇到网络诈骗时能够灵活运用小组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去应对。

同时,“e 起反诈”小组在校内以其他大学生为服务对象,开展“你我同心,反诈同行”校园反诈教育小组活动,帮助他们熟识常见网络诈骗类型,掌握应对网络诈骗的经验技巧,提升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从活动跟进服务了解到,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对反诈教育小组活动满意度较高、获得感较足,并有意向号召同学一起参与。

“感谢社工用有趣的方式帮我们学习防诈骗的知识,在角色扮演中我既能享受小组活动带来的乐趣,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掌握应对网络诈骗的技巧,我喜欢反诈小组的活动,很有意义。”(大学生G)

“我从小组的同伴身上学到了应对网络诈骗的方法,防诈骗能力得到提升,如果这个活动继续在校园开展,我会号召身边同学一起来。”(大学生B)

四、研究结论

(一)小组工作介入高校防诈骗教育契合大学生内生性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预防网络诈骗教育方式以说教式教育为主,重“口头说教”轻“实际引导”,导致教育不接地气、效果欠佳[13],大学生面对网络诈骗时缺乏足够的识骗防骗能力。 对于追求独立自主的大学生们而言,这种建立在师生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的防诈骗教育,可能会使其产生厌烦心理,不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长需求。 与此不同,小组工作是在社工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14]。 “e 起反诈”小组实践证明,小组工作的介入方法与大学生自我内生性发展需求相契合。 在反诈教育小组活动中,社工充分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与技术,创新性选择多种方式开展校园防诈骗教育活动,增添了活动趣味,提升了大学生获取防诈骗知识与技能的主动性,遵循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又符合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专业价值理念。 如在小组中搭建模拟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那些未遭遇过网络诈骗的同学体验诈骗分子作案手法;社工为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采取拍摄校园师生采访视频、设计诈骗热身小游戏、辩论赛等多种为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掌握防范网络诈骗技巧,以达到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能享受活动乐趣,又能学到预防网络诈骗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这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长需求。

此外,将小组工作的专业技巧与价值理念引入大学生群体的防诈骗教育,可促使高校的防诈骗教育更具有关怀性、包容性、互助性。 社工在反诈小组活动过程中秉持非批判、倾听等价值理念,为学生赋权。 同时,在小组内搭建一个温暖、包容、开放的小组情境,使组员在良性互动和安全的情境之下情绪得到宣泄与释放,敢于剖析自己的遭受网络诈骗的心历路程,从而可以丰富和扩大他们的经验和见识,提升组员预防网络诈骗和应对危机情境的能力,促进个人成长[15],这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内生性发展需求的实现。

(二)同伴教育下同辈预防力量推动“自助互助”教育模式构建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特殊人群所开展的互助类教育服务[16],是指具有相似年龄、背景或经历、体会等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17]。 在反诈小组工作中,同伴教育是指通过小组活动,在组内学习防诈骗知识与技巧,进行信息互惠、共享,从而达到助人自助、互助成长的教育效果。 同伴教育形式有两种:一是同伴教育者自助式,由活动组织者培训一批同伴教育者,形成自助教育队伍和平台,然后再由他们提供同伴辅导;另外一种是同伴参与式,是指由活动组织者或社工策划、安排同伴教育活动,具有共同经历、需求的人一起参与,用团体互动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18]。 在“e 起反诈”教育小组中,同伴教育者是那些有过被骗经历或应对网络诈骗的经验,并有着强烈助人意愿的11 名社工学生,他们秉持助人自助、助人互助的专业价值理念,采取两种同伴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为S 高校大学生提供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小组服务。

在同伴教育小组中,同伴教育者比较容易唤起同辈群体的心灵共鸣,对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们而言,同伴关系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同辈群体间有着共同的亚文化、相似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等[19],所以大学生群体也更易受到同伴关系影响,从而产生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改变。 反诈小组的社工利用大学生同质性高、有类似的经历和相同的情感体验这一特性,引导大学生在反诈小组分享、交流、互动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同伴的支持和接纳[20],并在组员互动过程中,对大学生群体面临的网络诈骗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强化小组动力,发挥同辈群体在预防网络诈骗教育中对同伴行为与认知改变的引领作用,在社工与组员、组员与组员的讨论互动中,彼此间形成“交互性”,这种“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性”预防网络诈骗教育模式[21],构建了社工与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双向互动、助人自助、助人互助的防诈骗教育模式。

(三)互惠场域中朋辈经验迁移实现“自助互助”教育成果转化

反诈小组工作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社工以小组的互动带动小组的互惠、互助,进而完成他人经验与自我经验的学习迁移,实现小组内朋辈经验的迁移转化,从而达到助人自助、助人互助的教育效果。反诈小组作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能力的教育小组,在教育方式上,社工鼓励组员“体验式学习”,引导组员将他们所遭遇网络诈骗经历或应对网络诈骗经验在组内进行情境模拟、反思讨论,使组员在小组互助系统下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分担,这种良性互动易在小组中形成朋辈经验,实现防诈骗知识经验的学习迁移,同时也能够促进组员由学习防诈知识向提升防诈能力的方向迁移,提高组员在实践情境中灵活运用反诈小组中获得的防诈骗知识与经验的能力。

互动模式导向下的小组工作重点落在“互惠”二字上,主张建立组内互助系统,而小组的互惠场域为朋辈经验迁移和教育成果的转化提供改变的可能。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可以将“e 起反诈”小组看作一个场域,在反诈小组实施过程中,社工利用小组工作的互惠性、场域性等特性实现组员防诈骗经验的互惠交换。 在这一互惠过程中帮助组员实现自助式、互助式防诈骗教育,这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助人互助”的专业价值理念相契合。社会工作者对该理念的贯彻能够促进受众与环境的联结有机化,使个体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主动性[22],从而唤醒组员的自主意识。 组员在社工引领下共同商定介入策略,解决所面临的网络诈骗问题,在反诈小组场域内交流、共享学习成果与朋辈经验,共同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完成自助与互助的教育成果转化。

猜你喜欢
反诈组员社工
反诈公益广告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反诈”鸡蛋 为何上热搜
青春社工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小组落幕
社工
还是不错的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