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水压作用下临近湖泊沉井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研究

2024-03-09 13:18范志超张启龙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3期
关键词:沉井深井顶管

范志超,张启龙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1 引言

城市水利管线建设中, 常使用顶管掘进法开展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尤其是遇到穿越城市湖泊、江河等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得到广泛应用。 当泥水平衡掘进机在穿越江河湖泊施工工程时, 需要在临近湖泊附近修建沉井结构作为顶管掘进机始发井。 修建沉井结构时,通常会降低湖泊水位;修建完成后,恢复湖泊原有水位。 这就容易造成沉井结构不同外表面承受不同水压力作用,而且这些水压力是动水压力。 在沉井结构受力研究方面也有了一些初步探讨。李雨[1]鉴于当前部分市政工程沉井结构施工不合理的现状, 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市政结构顶管工程中沉井结构施工方案。肖刚[2]结合某工程实例,开展了市政结构顶管工程沉井结构设计相关探讨研究。 郑一苇[3]以某市政结构顶管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市政工程顶管施工中的沉井结构优化设计。梁峰[4]提出了通过对沉井设计工作的优化和完善,提高沉井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整个顶管工程施工工作的质量水平。夏国燕[5]以沉井结构实际案例为例,分析了市政顶管工程沉井结构的设计要点,讨论了沉井结构设计的相关应用。

本文结合典型顶管始发沉井结构工程, 采用数值计算分析方法,建立了动水压作用下沉井结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动水压作用下沉井结构整体受力性能, 为临近湖泊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2 工程概况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松山湖水厂一期管线工程,位为松山湖、大朗镇、大岭山镇。 工作内容包括5 条配水管线和1 条原水管线。 原水管线管径为DN3 200, 管材采用钢管,管道长度约为420 m,配管线总长度约12 864 m,管径范围为1 000~2 400 mm, 采用球墨铸铁管和钢管, 分为新城路段(不含涉铁段)、新城路段(涉铁段)、西线环湖路段、北线环湖路段、青田路段、杨朗路段、美景西路段。

顶管掘进机始发与接收井均采用沉井结构, 深井位置如图1 所示,其地层主要包括素填土、强风化花岗岩(土)、中风化花岗岩。 风化花岗岩数弱透水层。 顶管工作井为圆形,直径(内径)14.0 m,上部区域井壁厚1.0 m,底部韧脚壁厚1.2 m,井壁及底板采用C30 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P6,封底采用C25混凝土等。 其施工基本方法:沉井下沉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采用不排水挖土下沉方法。 采用挖机挖掘井底中央部分的土,使沉井形成锅底,挖土须分层、对称、均匀地进行,由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每层高0.4~0.5 m。 沉井每节的混凝土达到100%强度后方可下沉,下沉时首先需将沉井井壁上全部预留孔加以封堵,对于较大的孔用M10 水泥砂浆砌机砖封堵并设加强筋,在内外面用1∶2 水泥砂浆抹面厚20 mm。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观察其稳定性, 在8 h 内沉井自沉累计量不大于10 mm 时,才能进行封底。

图1 沉井结构位置

3 数值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

3.1 数值计算模型

采用ABAQUS 有限元软件对工程进行模拟研究。 对深井的模拟分析,需要先建立深井及周围土质的本构模型。 根据工程项目背景, 模拟不同水位对深井的受力影响以及不同工况对深井沉降的影响。 各土层均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深井则采用弹性本构模型进行模拟。 模型示意图细节如下:下部总长度80 m,左侧深30 m,右侧深18 m,深井依据结构尺寸,高22 m,宽16 m,壁厚1 m;以深井为分界,深井左侧中风化花岗岩深度27 m,粉质黏土深3 m,右侧依次为16 m 和2 m。 土层和深井均采用2D 单元。 网格密度采用1 m 进行划分,部分进行网格加密。

为建立有效的数值模拟, 需要对模型赋予基本物理力学参数。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 对物理模型中各计算参数赋值如下,深井:弹性模量3.35×104MPa,泊松比0.3,密度23 kN/m3。各层土体的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模型计算参数

3.2 数值计算分析方法

深井施工前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 周围水体产生的水头压力对深井的使用有显著的影响。 基于大型数值计算程序ABAQUS 建立深井在不同水位的力学计算模型,有序改变水头压力,根据工程实际分为3 个工况,分析3 个工况下深井的变形与渗透规律,以及内力分布的变化规律。

工况一:考虑深井施工时的工作水位,湖水深度为8 m;

工况二:深井使用期间的正常水位,①面为水位线,深度24 m,③面深度为18 m,在③面上施加3×104Pa 的应力边界和3×104Pa 的孔隙压;

工况三:深井使用期间的最高水位,①面为水位线,深度24 m, 在③面上施加7×104Pa 的应力边界和7×104Pa 的孔隙压。 模型水位线示意图如图2 所示(②面为枯水期的水位线)。

图2 模型水位线示意图

4 沉井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分析

4.1 深井水压力随水位的变化特征

深井结构在不同工况下, 深井的侧壁孔隙水压力分布出现明显变化。 深井前后壁的孔隙水压力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最大值位于深井的底部右侧。 工况一由于水位在深井下面,所以,深井的孔隙水压力在软件云图中显示是负值。在最大水头压力 (工况三) 下深井底部右侧的孔隙水压力为78.09 kPa, 工况二深井底部右侧的孔隙水压力为62.4 kPa,增大了约25.14%。 在深井上布置孔隙水压力测点,选择底部以及靠近下部的点作为测点, 测点1、2、3 和测点5、6、7 分别位于深井左侧和右侧,相邻侧点相隔1 m,测点4 位于底部中点。

在深井布置7 处孔隙水压力测点, 表2 列出了7 个测点在两种工况下的孔隙水压力值。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深井的整体孔隙水压力与水头压力是呈正比例关系,其中,测点7 的增长比例达到32.5%,在工况二的水头压力影响下,深井右侧所承受的孔隙水压力比左侧大了10%~20%。 在相同工况下,深井底部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右侧次之,左侧最小。

表2 不同工况下测点的孔隙水压力

4.2 深井随水位的变化特征

根据3 种工况下流固耦合作用,在不同水头压力作用下,选取深井结构为分析对象, 可以得到3 种工况下的内力分布云图。 从深井应力和剪力云图分析可知:深井的应力和剪力在不同工况下的分布规律大致相同, 最大应力均位于深井左壁底部,最大剪力在底部靠左壁的位置。 由深井剪力云图可知正剪应力主要分布在深井侧壁和底部左半部分, 负剪应力主要分布在底部右半部分。

4.3 深井随水位的沉降变形

深井结构在不同工况下, 深井的竖向位移分布出现明显变化。在流固耦合作用下,3 种工况不同动水压力下,工况一的位移沉降整体最小,因为水位在深井之下,由软件云图可知右壁的位移比左臂的位移大。 工况二与工况三的位移变化分布大致相似,但由于工况三的水位高3 m,整体位移比工况二大了5 mm 左右。

根据深井布置的7 个测点, 列出了7 个测点在3 种工况下的位移。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深井的右壁位移与测点位置是呈正比例关系,随着测点逐渐向上移动,位移逐渐增加;工况三测点7 位移2.93 cm 比工况二2.49 cm 增大了4.4 mm,对比测点1 和测点7 在工况二和工况三变化, 测点1 增大了16.8%,测点7 增大了17.7%,在动水压的增大的影响下,深井右壁的位移变化比左壁更大,深井的不均匀变形,会导致深井产生开裂,产生的裂缝会加大周围水的渗透程度,影响深井的使用。

5 结语

针对动水压力作用下顶管始发沉井结构整体受力特征,采用数值计算分析方法, 建立了动水压作用下沉井结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动水压作用下沉井结构整体受力性能,为临近湖泊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猜你喜欢
沉井深井顶管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赵楼煤矿:千米深井开采进入“智时代”
球墨铸铁顶管喷敷工艺探讨
软黏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长距离PCCP顶管的设计和应用
巨型沉井首次排水下沉开挖方式研究
探索高温高压深井试油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国内首例深覆土沙漠顶管工程应用青龙管业DN3000mm顶管
深井软岩支护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