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福洪 周 彦 王仁怀 陈 健
(沧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北 沧州 061001)
冬枣花期在5 月下旬至6 月下旬,是冬枣生产的最关键时期。加强冬枣花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控对提高冬枣的产量、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1 花期修剪
1.1.1 抹芽。将主干和骨干枝上萌生的无用嫩芽及时抹去,以节省养分,提高坐果率。
1.1.2 缓放。对留作主枝及侧枝的延长枝及主果枝,当年枣头不做处理,使其继续延长生长,扩大树冠,增加结果面积。
1.1.3 摘心。即剪掉枣头顶端部分新梢。一般摘掉幼嫩部分10 cm 左右。培养结果枝组的枣头,保留2 ~3个二次枝。对幼树中心枝和主、侧枝摘心,能促进新枝萌发;对弱枝、水平枝、二次枝上的枣头轻摘心,能促进生长充实;对强旺枝、延长枝、更新枝的枣头重摘心,能集中养分,促进二次枝和枣吊发育,增加枣股数量,提高坐果率。
1.1.4 整枝。对偏冠树缺枝或有空间的,可将膛内枝和徒长枝拉出来,填补空间,以调整偏冠,扩大结果部位。对整形期间的幼树,可用木棍支撑、捆绑,也可用绳索坠、拉,使第一层主枝开张角保持在60° 左右。
1.1.5 疏枝。疏除膛内过密的多年生枝和骨干枝上萌生的新枣头。凡位置不当、不计划留做更新枝利用的,都要尽量早疏除。
1.2 花期追肥。①盛花初期(30%的花开放),叶面喷施0.2%~0.3%尿素+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每隔6 ~7 d 喷施1 次,连喷3 次。在花后喷施40 ~1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可减少落果。②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开花50%左右时,喷施10~15mg/L 赤霉素1~2 次。可在开甲后7 d,幼果绿豆粒大小时,喷施0.01%芸苔素内酯乳剂3 000 倍液,保花保果,促进果实膨大。
2.1 开甲时期皮暗斑螟(甲口虫)的防控
2.1.1 防治方法。开花50%左右时,在主枝或主干上进行第1 次开甲,甲口一般在30 ~35 d 愈合为宜,开甲3 d 后涂抹1 次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专利号CN200910227816.7)、 林果防虫涂抹剂( 专利号CN201510699930.5),涂药时可用毛刷、板笔等涂抹甲口,涂抹保护剂0.5 ~1 h 后,药剂即可封闭枣树的伤口,这样可以防止甲口虫危害,促进果树伤口愈合组织的增长、增大,又可封闭各类非厌氧菌,以防病害发生。
2.1.2 防控效果。在青县示范园随机调查150 株冬枣树,以常规管理(开甲后涂抹高效氯氰菊酯150 倍液,每隔7 d 涂抹1 次,连抹3 次)作对照。开甲后45 d 调查皮暗斑螟危害情况和甲口愈合情况,结果表明:枣树开甲后使用林果防虫涂抹剂可有效降低皮暗斑螟危害,受害率仅为2.0%,而对照平均受害率为13%;并且使用伤口愈合保护剂后,伤口可有效愈合,愈合率为97.6%,而对照为86%。
表1 林果防虫涂抹剂使用调查表
表2 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使用调查表
2.2 桃小食心虫、红蜘蛛、绿盲蝽蟓的绿色防控
2.2.1 防治方法。2020 年在青县示范园以常规管理(根据红蜘蛛、绿盲蝽蟓、桃小发生规律,适时交替喷施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苦参碱、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全年喷药12 次)作对照,用“林果防虫涂抹剂”(在冬枣萌芽期涂抹树干1 次)防治绿盲蝽蟓、红蜘蛛,利用悬挂性引诱剂(每666.7 m2均匀悬挂6 个诱捕器,每隔30 d 更换1次诱芯)防控枣树果实害虫桃小食心虫,以减少喷药污染、节能降耗,提高防治效果,从而实现高效绿色防控。
2.2.2 防控效果。随机选取10 株使用本剂的试验树和对照树,按东、西、南、北、中5 个方向各选取10个叶片和10 个果,共计500 叶片和500 个果,防治效果见表3、表4。经调查使用林果防虫涂抹剂后,红蜘蛛为害的虫叶率为4.8%,对照为13%,绿盲蝽蟓的叶虫率为15.2%,对照为21.6%;利用性引诱剂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虫果率为1.2%,对照为3.4%。防治效果明显,均优于对照。
表3 冬枣树利用林果防虫涂抹剂防治效果调查表
表4 利用性引诱剂防治桃小食心虫效果调查表
表5 红枣防浆烂剂使用调查表
2.3 冬枣裂果防控新技术
2.3.1 防治方法。采用叶面喷施方式,应用红枣防浆烂剂(专利号CN201010589110.8)减轻冬枣的裂果,提高商品果率。从枣花初期开始,叶面喷施300 倍的红枣防浆烂剂水溶液,连续4 次,间隔期15 d。
2.3.2 防控效果。在示范园选取处理(对照)60 棵冬枣树,按照东南西北4 个方向,对应4 个枝,每个枝随机选取10 个枣果,共计2 400 个果,以常规管理作对比试验。数据表明,防浆烂剂处理裂果率3.3%,常规管理裂果率17.5%。
3.1 经济效益。使用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使甲口愈合率达97.6%,使用林果防虫涂抹剂使皮暗斑螟危害株率仅为2%,每公顷节支4 875 元,减少了用药次数,减轻了环境污染。树干防虫涂抹剂每年使用1 ~2 次可有效控制枣树主要害虫,防效超过90%,用药用工成本减少30%以上。本技术示范面积达到1 070 亩,辐射推广10 090 亩。此技术的实施,将常规7 ~10 次用药减少为1 ~2 次用药,示范园产量较对照园提高9.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经权威机构检测,果实在采收期未检出农药残留,保证了食用安全。突破了投入高、防效低、污染重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减药省工、增效控害的目标。红枣防浆烂剂可以使果实的生理病害减少,抗病能力提高,每年可减少喷施化学杀菌剂4 ~6 次。
3.2 社会及生态效益。本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冬枣皮暗斑螟等虫害和裂果危害,减少了大量化学农药的喷洒和涂抹次数。本技术的推广不但对减轻防治有害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天敌和维护食品安全贡献巨大,而且生态效益极其显著,应用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