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46000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数量增多,基坑深度也越来越深。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就要充分利用BIM技术,以解决深基坑施工中的问题,协调建筑工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在BIM技术的辅助下,可根据工程特征建立三维立体模型,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校核并优化施工方案,为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现结合自身经验,就BIM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某工程有1栋38层、2栋42层高层住宅,建筑总面积11.3万m2。本工程中,有地下室3层,基坑坑底最深处标高21.4m,开挖深度约13.9m,基坑面积4310m2。在基坑开挖深度内,有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素填土,基底处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基坑南北两侧均临近道路,安全等级1级,重要系数1.1;东西侧安全等级2级,重要系数1.0。基坑施工中,以旋挖桩为围护结构,桩型800@1100旋挖桩,排水方式为明沟排水。
施工重难点:①本工程有3层地下室,基坑内有格构柱换撑体系,和结构楼板的连接施工、底板防渗漏、土方开挖等是施工重难点。②支护桩和板边缘相互重叠,此处施工面积狭小,增加基础施工的难度。③地下室底板面积大,集水井、电梯井土方开挖是安全管理难点。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需求,采用BIM技术,前期策划考虑结构是否合理,进行三维模型构建、优化设计、模拟等,并在施工过程中展开安全监测。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模型的技术形式,是指运用三维技术和软件,根据工程特征和各构件的关系,构建具有高仿真度的建筑模型,使其以立体、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三维模型中,工程全部信息都被纳入其中,包括施工设计、管理、运营管理等,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对提升工程管理效果、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此外,运用BIM技术能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深化设计,具有极高的信息集成性;明确各环节间的关系,便于进行碰撞检验,避免各工序的相互冲突,强化工程的协同管理;基于某一环节的变化调整施工方案,增强各环节的关联性,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方便各参与主体对接沟通;在高度仿真可视化条件下,可跨越人脑思想的局限预演施工方案。同时,基于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BIM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流程见下图1。
图1 BIM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流程
3.2.1 施工前勘察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对施工环境、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勘察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环境、水文地质的调查,判断地貌情况,了解其是否经过人工回填改造处理;测量施工场地稳定水位的埋深,明确其标高。若地下水来自降水补给,提示地表水年度变化介于1m-2m,且含水层间相互连通。在获得工程相关信息后,结合工程特征和要求,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后借助BIM技术建立环境模型,使施工环境特征更加直观、全面的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选择最优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模型要包含地下管线分布、地形地质、周围环境等内容,才能保证环境模型的适用性。
3.2.2 构建三维可视模型
在环境模型构建完成后,需全面考虑模型所包含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维可视模型,确保深基坑结构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出深基坑的支护作用。一般来讲,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因素影响导致实际施工和设计方案存在偏差,所以必须充分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此时各工序和构件关系一目了然[2]。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足或变动,通过该模拟展开模拟可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方案设计的有效性。另外,经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实时监测工程,并科学设置临界预警值,当模型发现数据超出规定值后自动发出警报,实现智能监控的效果,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本工程中,深基坑监测内容和预警值见下表1。
表1 深基坑监测内容和预警值
3.2.3 设计优化和图纸会审
(1)设计优化。在深基坑结构阶段的优化,通过施工前勘察资料的整合、模型建立、数据分析,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工程情况,深化地质参数,设计施工方案,方便相关人员了解设计想法。在方案设计优化过程中,通过施工场地的布置、模型的应用,对模型中的土方展开分析,划分开挖区域,根据开挖量、高程的区别,将基坑划分为3个区域,然后再开挖土方。同时,参照不同的开挖作业优化运输线路,经三维模型展示施工现场内的道路及开挖前后的基坑面貌[3]。(2)图纸会审。基于BIM模型对深基坑工程进行三维查看、图纸输出,并核查结构图纸、支护结构设计、监测点位布置等,辅助图纸会审。发现图纸和实际有出入后,安排人员到现场勘察、审核,为施工图纸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3.2.4 技术交底
深基坑施工涉及众多工序,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采用基于BIM模型的技术交底。具体包括:(1)格构柱调垂。在工程逆作施工区,实施“一柱一桩”支撑体系,采用于格构柱内插入钢筋混凝土立柱桩支撑系统(竖向)。在格构柱施工过程中,运用气囊法调垂处理,此工艺属于隐蔽工程,再加上格构柱是整个工程主要的承重构件,故需严格把控其的制作和安装;构建格构柱调垂模型,细度LOD300,包含气囊调垂设备、钢筋笼,经模型介绍气囊法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4]。(2)梁柱节点处理。“一柱一桩”支撑体系是永久结构柱,位于上部梁柱节点的梁钢筋需穿过钢立柱,因此其节点处理比较复杂。本工程中,格构柱横截面(外缘)400×400,框架梁界面500×1100、800×1100,框架梁纵筋间距也比较大,拟采用钻孔钢筋连接法对各节点进行处理。(3)后浇带细部构造。深基坑施工作业面大,需要在多处设置后浇带,尤其是顺逆、逆作区结合处。基于此,需构建LOD400级后浇带模型,并在模型内纳入材料信息、施工工艺,运用BIM模型逐一展示后浇带细部构建。实际施工中,为了能够均匀传递后浇带受力,于基坑西侧后浇带添加工字钢作传力杆件,提高结构受力的整体性。
3.2.5 施工模拟
(1)基于优化方案和工程模型,相关人员只需使用Revit软件即可达到深化施工场地布置的效果,关键内容有:基坑分区开挖、土方运输等。需要注意,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工作开展,还要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和要求不符的地方,需重新设置,以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2)结合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严格把控施工进度。在施工场地布置完成后,在相应软件内导入模型,辅以漫游技术观察施工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漫游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把握地下管线、建筑结构的影响,还能预测工程竣工后的效果,比较适用于不同方案的比较。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原则上是合理调整施工工艺和作业面,以便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以土方开挖为例,受周围环境、支撑体系、施工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土方开挖是前期基坑设计需要关注的重点,如开挖顺序、车道设计等。前期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底板面积大,采取盆式开挖法,分区域、分层开挖;基于三维模型,模拟不同施工阶段的工况,直观展现施工方案,提高各工序的沟通效率;基于BIM模型、围护体系,结合各阶段的施工工序,通过摆放施工设备、模拟车辆行进路线等,来了解施工现场的机械使用情况。
3.2.6 施工安全监测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在10m以上,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基坑工程不可预见性多,设计、施工首先考虑的问题是确保基坑和周围环境安全,基于BIM技术的参数信息化、协同性等特征,不仅能快速识别基坑施工中的危险点、敏感点,还能清晰直观的展示出基坑变形情况,从而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5]。在施工安全监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1)布置监测点位。按照监测要求和设备类型建立监测点位模型,运用模型布置监测点位、传感器,经第三方软件上传监测数据和结果,监测系统整合后再将数据上传至Revit模型,以直观的形式完整展示监测过程。(2)采集数据和整合。定时或不定时的采集监测数据,通过传感器传至第三方,经监测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形成完整的数据结论。(3)和BIM模型关联。通过对基坑位移、建筑物沉降、地下水等监测点位数据的采集,经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和三维模型颜色相关联,运用三维可视化功能直观反映安全预警的区域。对于监测点位,在Revit软件内单独增设参数,设置警报值,在范围内为绿色,超出范围为红色,并设置预警提示。
对于深基坑工程而言,只有全方位的监测支护结构、周围土体等,才能全面把控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安全性,同时也能在出现问题后做出反馈,并基于实际情况对相关参数、施工工艺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1)通过BIM模型优化场地布置,保证材料区、设备选址的合理性,防止因场地布置不合理影响施工进度。(2)对于难以把控的施工环节进行模型展示,有助于相关人员了解设计意图,防止因盲目施工频繁出错,引发质量问题[6]。(3)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能够了解各工序的施工情况,避免管理人员错误估算施工情况,实现对施工进度的预测与把控。在本工程中,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不仅保障了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至少节约了65万元的成本。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具有显著优势,市场前景广阔。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BIM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完整的勾画工程落实流程,同时也能分析、存储各阶段的数据信息,形成完整的数据库,方便日后调用。(2)通过前期勘察、模型构建、设计优化和图纸会审等,能够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作用,为深基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指引。(3)目前,BIM技术日益成熟,本文BIM技术应用只是基本的功能尝试,还存在一些问题,全方位、全过程的BIM技术应用有待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