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经典化之路

2024-03-09 06:23冯雨婷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怀古

冯雨婷

唐詩、宋词,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各自朝代的代表成就之一。在这浩如烟海的中华词作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称得上是最受欢迎的名篇。这首词自创作以来,无论是从历代文人的动态选择与模仿,还是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认同来说,其都是当之无愧的宋词第一名篇。

《念奴娇》这一词牌,本为艳词,经历苏轼的创作,融入了豪放元素。后经历代词人的继承与发展,《念奴娇》这一词牌的创作形成了渐趋稳定的艺术风格,无论是豪放词风还是婉约词风,都具有清新高华、书徐流畅的风度气势。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1082年,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游赤壁(今天湖北武汉的赤矶山)所作。此时,45岁的苏轼因受“乌台诗案”牵连,先是经历了100余天的牢狱之灾,而后被贬至黄州。这段时间可谓是苏轼人生的至暗时刻,他曾一度以为自己必定要丧命狱中,当时他已经有了赴死之心,甚至写下了绝命诗,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之句。后来,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苏轼得以保全生命。三年后,苏轼游览赤壁时,见到了如画的江山,想到了如烟的往事。他常笑自己多情,“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夜归临皋》)就是形象写照。苏轼虽认为“人生如梦”,但仍需看清物我及生命的意义,而“一樽还酹江月”既是他对当下生活意义的觉醒,也是对眼前贬谪生活的重新审视。

自宋朝开始,《念奴娇·赤壁怀古》就被诸多文人频繁点评、追和。在所有的诗词活动中,唱和是对一首词极大程度的接受和认可。后代的唱和者是集读者、批评家、创作者、再传播者于一身的重要角色,一个有影响的唱和者创作的作品往往能带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时代文人的群体唱和活动,有的还发展成文人之间的诗词竞赛,对于促进诗词的知名度和经典化程度有着重要的作用。《魏庆之词话》中说:“子瞻佳词最多,其间豪放杰出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元明词人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了大量唱和。郁玉英曾对这首词在元明被唱和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元明两代文人唱和宋词的前100名共计242次,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唱和64次。值得一提的是,在唱和活动相对低谷的明朝,嘉靖时期的两位首辅夏言、严嵩都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极为推崇,二者的唱和次数加起来有50余次。

清代词人的追和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成名之路上的重要环节,《全清词》仅顺康卷追和的次数就有63次。清初,顺治、康熙时期的词人们频繁追和,说明他们在创作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与苏轼原作相类,无论是明朝遗老还是新朝官吏,都怀有一腔为国为民的抱负,而清初的高压的政治环境显然并非词人们施展抱负的沃土。因此,当苏轼这首表现壮志难酬、空余忠恨,同时又体现创作者豪迈豁达,富有艺术张力的词走进文人的期待视野时,便引起词人们的强烈共鸣。清人黄苏在《寥园词选》中说:“题是怀古,意谓自己壮心消磨殆尽也……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这说明了清初词人在充分理解原词的情感基础上方择其追和之。

顺治、康熙时期有41人追和此词,代表词人有徐士陵、龚鼎孳、尤侗、邹祗谟、徐喈凤、董元恺、陈维崧、叶奕苞、顾贞观、曹亮武、蒋景祁、屠文漪、吴绮、王永命、沙张白等人,词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创作,融入各自的美学体验和才情学养,生发为数十首词学名作,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笔者选择龚鼎孳、尤侗、陈维崧、吴绮四位词人的《念奴娇》词进行对比分析。

念奴娇

龚鼎孳

花下小饮,时方上书有所论列,八月廿五日也。用东坡赤壁韵。

画眉余兴,哂王章闺阁、都无英物。北阙浮云遮望眼,谁作中流铁壁。翦豹天关,搏鲸地轴,只字飞霜雪。焚膏相助,壮哉儿女人杰。

投袂太息花前,仰天长笑,正酒狂初发。赤日今鳞霄汉转,坐见岳摇氛减。一叶身轻,千擎约在,幸少星星发。与君沉醉,玉台斜过佳月。

念奴娇

尤侗

赠吴梅村先辈,用东坡赤壁韵。

江山如梦,叹眼前、谁是旧京人物。走马兰台行乐初,尚记纱笼题壁。掾烛衣香,少年情事,头白今成雪。杜陵野老,风流独数诗杰。

更听法曲凄凉,四弦弹断,清泪如铅发。莫问开元天宝事,一半晓星明灭。我亦飘零,十年湖海,看雨丝风发。何时把酒,浩歌同送明月。

念奴娇

陈维崧

忆半雪,怀纬云《南乡子》有词云:燕关三度梅花不共看之句,今梅花开候,纬云南返,而半雪之墓已宿草矣,词以志痛,仍用前韵,并示犹子履端。

嗟乎余仲,叹诗颠酒渴、化为异物。记把一樽长忆弟,白昼吟声撼壁。每到梅开,便啼鹃血,红了千林雪。金台可怪,是他羁绊英杰。

今日罨画溪桥,天涯人到也,梅花重发。只是题诗人去久,字迹也应磨灭。故国茱萸,残年棣萼,恨事多于发。水明楼上,窗楞界上纤月。

大江东去

吴绮

钱塘江在府城南。唐元和中,议筑塘防海,募致土石。一斛舆千钱。旬月塘成,因名钱塘。然钱塘之潮独盛他所。盖大江而东,凡水之入于海者,无不通潮。而浙江之潮,银山雪屋,汹涌数丈。独为天下奇观,地势然也。但元兵驻此,计必为潮所没。而三日不至,抑又奇矣。苏子瞻赋《大江东去》之词,至今称为雄放,聊用其韵,使弄潮儿歌之。

大江东去,金飚起、淘洗一畴风物。罗刹磯回,声更怒,飞瀑如排绝壁。踏浪狂童,观涛词客,汹涌惊秋雪。素旌白马,恍疑伍相灵杰。

遥憾南渡淳熙,吴琚词就,踩幣蒙恩发。漫道人间无此景,把鹅鹅衡灭。千古伤心,三朝无信,一线丝如发。西与雷动,浑忘南汴花月。

龚鼎孳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其诗文共流传下来200余首,他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在明朝岌岌可危之时,龚鼎孳曾1个月内上疏17次,弹劾权臣。龚鼎孳奋笔疾书,意气激昂。小妾顾媚相伴左右,焚膏相助。可最终,他们换来的却是牢狱之灾。龚鼎孳词中写“焚膏相助,壮哉儿女人杰。投袂太息花前,仰天长笑,正酒狂初发”,豪放与豁达的情怀跃然纸上。张宏生先生称此词:豪放沉雄,格同东坡。“仰天长笑,正酒狂初发”,作者挥洒豪放的形象好像就在眼前。此词不仅承袭苏轼词韵,而且使苏轼词中的大气磅礴、笔力遒劲更深一层。

尤侗词用原韵,无意豪放,将苏轼的豁达宏阔化为细密绵长的雨丝,浅吟低唱中表达对吴梅村的尊敬赞赏,十年湖海的飘零无人能体会,只有伴着酒、伴着长歌,送与明月,闲庭信步间塑造出悠然淡泊的形象。

陈维崧幼时便负诗名,17岁应童子试,得第一,后科举成绩不理想,直至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方被授官。陈维崧与弟弟情同手足,其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与弟同住,也寓居商丘。此词是一首悼亡词,用原词韵,悼念二弟陈维嵋。上阕写生离“每到梅开,便啼鹃血,红了千林雪”,下阕写死别“只是题诗人去久,字迹也应磨灭”。生离犹有重逢日,死别永无再见期,以生离衬托死别,哀伤更深。陈维崧在《南乡子》中写道:“何必锦衣还,竹杖荷裳好是闲,大有故园兄弟在,盘桓,雪后烟蓑雨后山。”他希望兄弟早日回家团聚,不必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如今三弟纬云就在身边,二弟却阴阳两隔。“故国茱萸,残年棣萼,恨事多于发”,又将这种生离死别的哀伤扩大到国家层面,说明故国难以重现,兄弟已故,家国倾覆,恨事无尽,语言再也形容不了自己的哀伤,只能将心事寄予明月,最大的悲哀就是无言。以无言衬哀伤,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悲痛在其中。

吴绮,字园次,号绮园,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順治年间考取功名,官至中书舍人。谈到他,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名句“思时候,忆时候,时与春相凑。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醉花间·春闺》),吴绮因此被人们称为“红豆词人”。吴绮的词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当时人们称其为“三风太守”。吴绮的词多以小令为主,擅长写风月艳情,笔调秀媚,多有模仿女性而作的词,往往题材狭窄。但是,吴绮的这首《大江东去》和韵词,反而笔力雄健,颇有豪放之风,其词作内容为咏钱塘江。他在小序中先是介绍了钱塘江名字的由来,接着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时“浙江之潮,银山雪屋,汹涌数丈”的盛况奇观,最后说明了自己作词的原因为“聊用其韵,使弄潮儿歌之”。词中吟咏钱塘江的汹涌万丈,还说到观钱塘潮会忘记汴州的花月。整首词和苏轼的原词相似度很高,在用词造句、情志酝酿上都主动向原作靠近,就像词人在小序中所说:“聊用其韵,使弄潮儿歌之。”他的写作目的是承其韵,仿其作,亦求壮士歌之,达成追寻经典、模仿经典的目标,在成就苏轼词作经典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对比中可以看出,诸多词人都在唱和中展现出对苏轼其人及其词作鲜明的赞赏与喜爱的态度,不同时代的唱和作品又为后世文人提供新的书写意境,唱和者们不断创造新的追和形式,在原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词作的艺术空间与文学价值。文人在唱和的过程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经典的认可和追寻,同时大大发挥了文学作品的交际功能,反复进行的唱和活动,使得文学拥有了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交流功能。

相较于吴绮的咏物之作,孙永祚的雄壮、龚鼎孳的豪放、尤侗的悠然、陈维崧的哀止于言、屠文漪的自然生新,这些词人都是在唱和中塑造自我,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隔空对话中,为其重新注入血肉筋骨,形成各具风采的艺术风格。这些清初词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的精英读者,经过这些精英带头人的推崇唱和活动,给清朝中后期的文学家提供了鲜明的情感导向和创作导向。清初社会动荡,家国倾覆的时代背景又给这些词人以相似的情感体验,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贬谪时期的苏轼作为唱和对象,最终通过不同的才、气、学、习酝发成词。他们在促成清词中兴的同时,也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成名之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怀古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清晏园怀古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上都怀古
念奴娇 ·白衣兴颂
翠云廊怀古
基于教师角色转换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启发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