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磊 叶惠兰 时海峰 陈昌军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晚期预后差, 总体5 年生存率不到 30%, 近75%的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晚期或伴有远处转移[1], 根治性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据临床数据显示,食管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高达34%~79%[2],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全身化疗成为晚期食管鳞癌姑息治疗的主要方式, 2021 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基础的方案列入Ⅲ级专家推荐。且食管癌以老年人居多, 往往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 使用顺铂毒副反应较大, 耐受性差, 奈达铂是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具有用药方便、过敏发生率低的特点[3]。基于此, 本文选取2020 年8 月~2022 年1 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为例, 研究白蛋白结合性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清标志物、生活质量等。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20 年8 月~2022 年1 月本院66 例组织学证实不可切除或者手术后复发或转移性晚期食管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由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历信息完整;②患者与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③患者预测生存期≥3 个月;④首次化疗;⑤所有患者均有可测量病灶;⑥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 0~2 分。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感染患者;③退出治疗患者;④ECOG 评分>2 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3 例。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3 例;年龄45~74 岁, 平均年龄(55.05±7.30)岁;病变位置:上段患者20 例, 中段患者10 例, 下段患者3 例。观察组:男性22 例、女性11 例;年龄43~70 岁,平均年龄(54.70±7.60)岁;病变位置:上段患者18 例,中段患者11 例, 下段患者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有可比性。此次研究方案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 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治疗。紫杉醇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3001)静脉滴注125~175 mg/m2, 第1 天, 每3 周使用1 次;顺铂注射液(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812)静脉滴注 25 mg/m2, 第1~3 天,每3 周使用1 次。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83044)第1、8 天静脉滴注125 mg/m2;奈达铂(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84)静脉滴注40 mg/m2, 第1~2 天,每3 周使用1 次。两组患者治疗最多6~8 个周期, 治疗期间每3 个月进行疗效评估。
所有患者化疗前均常规给予5 羟色胺酸受体拮抗剂止吐, 粒细胞减少者予以升白药, 均给予常规水化,紫杉醇治疗前予以地塞米松预处理, 用药前予以玻璃瓶加专用避光袋, 静脉滴注3 h。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患者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患者病灶减少>30%;进展(PD):肿瘤直径之和相对增加>20%;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和进展之间的情况[4]。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100%。
1.3.2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I-74)评定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 评分越高,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1.3.3 血清肿瘤标志物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 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CA19-9、SCC、CEA 水平。
1.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中性粒减少、恶心呕吐、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痛、肌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n(%)]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观察组 33 88.80±4.50a 89.05±4.05a 88.20±3.50a 87.80±5.02a对照组 33 73.20±3.80 73.60±3.50 72.60±3.30 71.50±3.50 t 15.2153 16.5808 18.6294 15.300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CA125、CA19-9、SCC、CEA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CA125(U/ml) CA19-9(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3 12.55±4.20 8.08±1.60ab 12.55±4.03 8.99±1.22ab对照组 33 12.60±4.16 9.33±1.45a 12.58±4.10 10.30±1.33a t 0.0486 3.3255 0.0300 4.1696 P 0.9614 0.0015 0.9762 0.0000组别 例数 SCC(μg/L) CEA(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3 2.25±0.30 1.08±0.20ab 2.76±1.13 1.47±0.14ab对照组 33 2.30±0.36 1.67±0.25a 2.78±1.12 1.72±0.18a t 0.6129 10.5864 0.0722 6.2979 P 0.5421 0.0000 0.9427 0.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减少、恶心呕吐、肌痛、关节痛、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表现明显, 且呈进行性特点。其中, 老年人是患病主体[6]。由于症状隐匿, 患者确诊较晚, 处在晚期阶段[7]。晚期阶段食管癌患者胸痛、咳嗽受损情况明显, 手术治疗无法完全切除病灶, 需要进行化疗治疗[8]。另外手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 相关研究指出, 晚期食管癌采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 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有效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9-14]。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具有使用方便、毒副反应低、疗效高等特点, 奈达铂是第二代铂类, 在食管癌中疗效高, 无需水化、肾脏功能影响小, 呕吐反应轻, 耐受性好[15-19]。上述药物组合成的方案尤其适合老年人。联合治疗后, 血液学毒性与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 而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关节痛和肌痛发生率明显减少, 促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 提升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且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2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A125、CA19-9、SCC、CEA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减少、恶心呕吐、肌痛、关节痛、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P>0.05)。由此证明,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后, 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明显较高。
综上所述,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明显, 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耐受性好,可有效促进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