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4-03-08 07:13王小英邓大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1期
关键词:切除率息肉胃肠道

王小英 邓大一

胃肠道息肉属于临床消化科的多发疾病, 主要包括胃息肉(胃黏膜表面良性隆起性病变)与肠息肉(肠腔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总称)[1,2]。由于这类疾病患者缺乏临床典型性症状, 导致早期诊断率偏低, 临床多通过健康体检时的内镜检查后才发现并确诊。研究表明, 内镜下进行电凝手术切除是当前针对胃肠道息肉诊治的传统方式, 该方式具有一定程度诊治效果, 但该方式切除深度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表明, 当手术切除深度较深时, 会造成消化道穿孔且引发多种并发症状;若切除手术深度较浅, 则会导致病灶无法完整切除,影响诊治效果[3,4]。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 有临床研究证明将黏膜注射与电凝切除结合在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 对患者机体损伤性小,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本研究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干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0 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 每组50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及息肉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息肉直径5~22 mm。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能够配合整个研究过程。③均符合胃肠道息肉临床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②合并胃肠道炎症者。③存在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消化道穿孔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病程(年) 体质量指数(kg/m2) 息肉直径(mm)男 女干预组 50 26 24 51.67±5.28 2.17±0.32 23.11±1.38 13.27±1.54参照组 50 29 21 51.54±5.05 2.24±0.26 23.14±1.45 13.35±1.46 χ2/t 0.364 0.126 1.200 0.106 0.267 P 0.546 0.900 0.233 0.916 0.790

1.2 方法 干预组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患者保持侧卧位, 常规置入PCF-Q240Z 型内镜(采购于日本奥林巴斯公司), 观察病灶位置、数量, 并喷洒美蓝染色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 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于病灶边缘5 mm 行电凝标记, 标记间隔2 mm,而后注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促进病灶隆起, 使用圈套器套住病变根部, 逐渐收拢圈套器后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息肉。针对不能一次性切除的息肉可采用黏膜分割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术中出血部位采用氩气刀或金属夹处理, 若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则再次采取肠镜下止血术治疗。

参照组给予普通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使用CV170 型医用电子胃肠镜(采购自青岛东方卫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置入胃镜观察息肉具体情况, 将高频电刀置于息肉附近2 mm 处进行切除手术, 深度达至黏膜上层, 切除结束后进行常规止血, 并对创口进行消毒防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息肉切除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1 息肉切除率 主要包含息肉的整块切除率及完整切除率, 其中整块切除主要指在内镜下观察病变组织被整块切除, 能够获得一个病理标本;完整切除主要指息肉完全被切除, 病理检查提示样本基底和外侧边界均无病变累及[6]。

1.3.2 术后恢复情况 主要从术后3 d 平均体温、术后1 d 白细胞计数、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4 个方面评价。白细胞计数测定方式: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 使用深圳迈瑞BC6000 PLUS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

1.3.3 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比较手术前后血清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

1.3.4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术后腹胀、腹膜炎、穿孔、出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息肉切除率比较 干预组息肉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息肉切除率比较[n(%)]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1 d 白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x-±s)

2.3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手术前,两组血清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干预组血清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C 反应蛋白(mg/L) 降钙素原(ng/ml)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干预组 50 45.08±5.81 53.60±6.08a 0.39±0.12 0.47±0.11a参照组 50 44.85±5.67 72.96±8.55 0.35±0.10 0.79±0.18 t 0.200 13.048 1.811 10.726 P 0.842 0.000 0.073 0.000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参照组(2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胃肠道息肉与消化系统肿瘤或癌变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存在密切联系, 有学者调查显示, 临床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切除术后其结直肠发生癌变几率显著降低[7]。故临床一旦确诊为胃肠道息肉, 多选择内镜下切除方式治疗。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 主要在患者黏膜下进行药物注射, 造成息肉与正常组织发生分离, 再用圈套器将其固定切除, 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8,9]。在魏晟等[10]研究中, 其对胃肠道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是7.50%, 息肉整块切除率是98.75%, 完整切除率是100.00%。证明针对胃肠道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诊治具有较高诊治效果。本文研究显示, 干预组息肉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平均体温、术后1 d 白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 两组血清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干预组血清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参照组(2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以黏膜注射、息肉切除术为基础操作的治疗方式, 此种方式能够控制病灶切除深度, 降低手术风险, 且能够获得完整病灶, 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操作简单, 镜身稳定度高, 能够避免操作过程中镜面活动, 因此能够降低手术操作失误率[11,12]。治疗过程中通过注射基底部提升病灶, 此种操作极大程度上降低穿孔风险, 提升手术安全性。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够完全分离黏膜和肌肉层, 电刀在操作过程中电流仅能够作用在黏膜下层, 不会对肌层及深层组织造成伤害, 治疗安全性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 息肉越大, 内镜操作难度越大, 风险则越大, 极易引发出血、穿孔、感染、腹痛、腹膜炎、高热等并发症, 不仅会促进息肉病变, 还会加重患者的痛苦[13,14]。临床要想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可做好以下工作:①术前做好仪器、手术工具消毒工作, 保证仪器性能、电流正常;②术前准确评估患者息肉的大小、性质、数量等多方面情况, 术中以娴熟的操作技巧保证息肉切除效率, 避免术中出血过多、穿孔等情况发生;③操作过程中注意电凝电切指数适宜, 可明显减少出血量, 同时仔细检查残端、创面的出血状况, 保证切除完整;④术后仔细观察患者情况, 及时发现并发症, 及时妥善处理[15]。

综上所述, 对胃肠道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后, 可增强治疗效果, 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轻微, 且手术后并发症较少, 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切除率息肉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高速切削条件下提高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切削用量选择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