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满堂 周昌明 黄皓 江苏省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简单性重复性工作逐步被智能机器取代,对劳动者纯技能之外的创新、智慧和素养等的需求逐渐加大。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成为职业教育深度思考的问题。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综合体[1],很好地解决了当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过多传授课程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素养关注不够的问题。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是课程和课堂教学,而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重在培养本课程零碎知识的习得,缺少对跨学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及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鉴于此,笔者在已有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征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基于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应用研究,以期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职教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五年制高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通信应用技术等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平台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术语、概念及安全知识,知道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理解网络协议,理解IP地址与域名的相关知识,掌握IP地址的计算及网络的常用命令,会使用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网络组建,能排除网络简单故障,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相应的防范方法,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观,敬畏网络法律和法规,能正确综合运用网络数字资源和工具进行网络学习。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丰富的实践性,以及知识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同时,该门课程也是“网络组建与应用”“信息安全”和“接入网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先导课程,其涉及的内容广泛,集理论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身,给人一种杂而乱的感觉。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是课程和课堂教学,而传统的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多是围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如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等开展。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课堂讲授,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识记,实践以模拟软件或网络设备验证为主,导致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肤浅的,无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学过程过于关注学科知识,关注碎片化知识和孤立技能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且缺少对跨学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及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智能技术的应用,很多岗位需要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工作者。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综合性工作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对课程进行跨学科的整合重构,形成跨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等。[2]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些会和其他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学完只是掌握了一些零散的、浅层次的知识,没有办法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实际生活中的项目和任务。以五年制高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综合布线”“数据通信”等课程存在重复。鉴于此,经过多次调研,笔者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进行了纵向衔接,如删除了与“通信原理”课程内容重复的“数据通信基础”,强化了与“通信网基础”课程重复的内容“IP网络基础”,同时删除了陈旧的内容“ADSL技术”,增加了“WLAN技术(WIFI技术)”,进而和后续的“数据通信”课程内容有效衔接。
核心素养是在真实的项目、任务和问题情境中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学生在积极参与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企业真实的职业项目,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中,笔者通过调研、制订、实施、修改,最终形成了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整合方案。
在第一轮课程整合方案中,笔者把“计算机网络”课程通过简单双机互联、简单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间的互联网、简单家庭无线网等四个项目来承载,每个项目又分若干个学习任务,如简单双机互联项目下面又分为三个学习任务(双机互联网络的组成与硬件设备连接、双机互联网络的硬件设备设置、双机互联网络功能测试)。但在对第一轮课程教学项目内容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选取项目过少,学习任务过粗,不能很好地承载课程所要承载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
因此,笔者在第一轮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并将学习任务细化,以三个模块(网络应用、网络组建、网络安全防范与管理)、六个项目(认知典型局域网络、使用因特网、组建小型企业/校园局域网、组建家庭局域网、安全防范设置、网络管理)、十一个任务的形式进行了整合重构,同时增加了搭建网络服务器这一工作情境,该情境由五个项目组成(规划与安装网络操作系统、搭建DHCP服务器、搭建DNS服务器、搭建Web服务器、搭建Ftp服务器),并对原有的方案进行重构,最终形成四个学习情境(构建小型对等网、构建中型局域网、搭建网络服务器、构建无线局域网)、十三个学习项目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项目课程整合方案。[3]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为了更好地承载核心素养元素,笔者将每个项目按照职业能力、知识内容、项目实训、拓展提升和素质目标的形式进行了整合重构,形成了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具体的项目教学内容如下表(样例)所示。
随着江苏省五年制高职4.5+0.5学制的执行,每门专业课都会在学期末至少安排一到两周的实训周。笔者最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来对课程内容做最后的整合,并在实训周实施。通过项目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检验前期所学知识水平,还培养了运用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提升职业水平和扩大职业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项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项目内容体系(样例)
另外,在项目实训过程中,项目的选择对最终的效果至关重要。这些项目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最近发展区。为了确保项目的有效性,所选项目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应具有真实的背景和情境,以便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激发他们带着兴趣和信心去完成这些项目。[4]因此,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并考虑到选择的项目应更注重实际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笔者选取了“中小学校内部网络设计与建设”作为整合实训项目。该项目由中小学校内部网络需求分析、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服务器的搭建和网络安全设置五个任务组成,能够较好地把课程主要知识点涵盖在内,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知识能够实现或优化该项目功能,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通过实训项目,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的网络理论和实践技能,又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项目的实践和应用中去,同时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彻底解放出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核心素养并不是知识、技能等的简单表达,而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等综合性的能力和品质的集中体现,需要由各种各样的课程来承载,课程整合是实现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