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存
当您感到腰酸背痛、小便增多或减少、颜色不正常、尿中有泡且不易消退,或者早晨起来眼睑浮肿或下午出现下肢浮肿,又或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时,很可能是出现了肾脏病,最好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肾脏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它不仅影响肾脏的功能,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然而很多人对肾脏病的认识并不充分。
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早期发现的肾脏病多数为急性肾脏病,只要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往往能痊愈,但如治疗不及时,可能转化为慢性肾脏病,导致长期服药甚至终生服药,也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进展至慢性肾脏病5期,也就是常说的尿毒症期,到那时就只能通过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来替代肾脏排毒、排水功能,因此肾脏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
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盂等肾脏实质结构障碍和功能障碍。常见病因有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结石、肿瘤,泌尿系感染等,其中肾小球肾炎是原发肾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是最常见的两种继发性肾脏病。当肾脏损伤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3个月称之为慢性肾脏病。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和调节体液平衡。当肾脏出现问题时,这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引起各种症状。例如肾功能衰竭会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积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贫血等症状;同时肾功能障碍还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肾功能障碍早期还会出现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判断力降低;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神经症状。
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常见的尿液检查,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等,通过检查对于肾脏病的病因提供重要的依据;通过彩色超声检查和泌尿系统CT、核磁共振、静脉尿路造影、肾血管造影等检查了解肾脏的大小、有无萎缩、肿瘤、结石、积水以及输尿管、膀胱是否有梗阻,肾血管是否有狭窄;肾脏活检(通过肾穿刺取肾下极小部分肾脏组织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肾脏病的病因不同,病情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例如,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采取抗炎、免疫抑制等治疗方法;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需采取手术或药物排石等方法治疗;对于已发展至慢性衰竭患者可采用护肾、排毒等药物治疗;若已经发展至尿毒症期则根据患者病情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替代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命
三高患者是肾脏病高危人群
那么,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患者;反复呼吸道、尿道、肠道感染的慢性感染者,容易发生肾小球肾炎;长期服用止痛药、抗菌素、中药等肾毒性药物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小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反复紫癜者;老年前列腺增生或者习惯憋尿者。
预防肾病避免滥用药物
肾脏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常见的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肾脏非常重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胸肉、豆腐等。同时要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以降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这是肾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要保持合适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可以帮助预防肾脏病。
?不吸烟:香烟及其燃烧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因此戒烟是预防肾脏病的重要措施。此外,避免接触二手烟也可以帮助预防肾脏疾病。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肾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的高血压使肾单位受到损伤,导致尿中出现蛋白,而蛋白尿又会使肾脏进一步受到伤害,高血压与肾损伤互为因果。有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保护肾脏,使肾损伤的进展明显延缓。要想肾病的发展缓慢,就需要控制好血压。因此监测血压、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避免滥用药物:滥用药物如非处方止痛药、抗生素和抗炎药等可能會损害肾脏,因此,要避免滥用药物,并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咨询医生。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帮助发现肾脏病的早期迹象。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是常见的肾脏病筛查方法。如果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肾脏病风险因素,应该定期接受检查。
肾病患者要严格注意饮食
得了肾脏病又该注意些什么呢?肾脏病患者应当严格控制饮食,少吃盐,高盐饮食会增加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概率,通常建议每天3~6g盐,这样可大大降低肾脏负担。酱油、鸡精、味精也含盐,放了这些调料后盐要适当少放,可用葱姜等不含盐调料炝锅提味,此外还要根据自身所出现的病症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饮食,少吃不利于肾脏病治疗的食物,减少因食物不当造成的病症。
每天保持充足、高质量睡眠可减轻肾脏负担。睡眠质量差,每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更容易出现蛋白尿,加速肾功能下降。
合理用药,减缓肾脏病的发展。得了肾脏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规范用药,不可盲目随便用药,同时还要听从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