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章
民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那么,地坑院真的在地下和坑中吗?怎么会有人愿意住在地坑中呢?
一
2023 年国庆长假,各地旅游爆火。我们要预定的陕州地坑院,所有的房间都已被客人订满。幸好,天快黑时,最终抢定了唯一一个房间,是有两张大床带卫生间的一间地坑院窑洞,面积不到20 平方米,却要住5 个人。
当我们紧赶慢赶到达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庙后村的地坑院民居时,黄土塬上的村庄已灯火稀疏,四野寂寂。
奇怪!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民居位置在村口。这是一家方方正正的地坑院,凹藏在地平面以下五六米。从上往下看,方正的院子就像一个大大的陷落的天井。天井四面垂直的墙壁上凹进10孔大小不等的窑洞,10 扇大同小异的拱形门脸,紧紧贴在地坑院四壁上。
坑院地面一角,一棵六十多年的老梨树,向上挺拔生长,树梢刚刚越过地坑院“房顶”四周高不足半米的女儿墙。树枝上残留的几颗梨子,在灯火之上暗暗地闪着亮光。房主说,梨子极甜,酥脆无渣。求来一只以饱口福,果然冷脆香甜,与新疆雪梨口味类似但个儿大壮口。
地坑院内一侧靠近厨房,一条用砖泥砌成的由低到高火龙一样的连堂灶很是惹眼,灶台上一字排开安放了七口铁锅,灶膛联通,炉温递减,锅下灶体上分别写着蒸、煮、炸、焖、炖、温的黑色大字,年节时及旅游旺季,这样的锅灶可以烹调出独具特色的陕塬“十碗席”。
房主从郑州放假回家的儿子告诉我,这叫爨山灶,是陕州地坑院特有的炉灶,效率高,还有的可以同时放置九口锅!
有关爨山灶,小伙子说,有这样一段顺口溜:“自己的事情,自己的黑猪,自己的地菜,自己的粮食,自垒爨爨火,把宾朋来待。”所以,爨山灶(过去称爨山火)一般用于农村老百姓的婚事、喜事、丧事,陕州百姓称“红白”事情。
爨山灶过去很少用于商业性质,平时百姓也不用。此灶一般是红白事情前一天,由爨夫(厨师)修造,第二天下午宴席结束就拆掉,只存在短暂的两天。
爨山灶实际上就是为“陕州水席”(十碗席)专门服务的。没有爨山灶,就做不出正宗的“陕州水席”。
赶了一天的路,饿极了!
爨山灶最靠前的大锅正在蒸馍,火膛里果木坚硬的火光跳着欢快的舞蹈,黄色的火舌舔舐着锅底,缕缕麦面香味随着蒸气朴素而执拗地溢满夜幕下的四合院。
在西南角用作厨房的窑洞,70 岁房东大娘及其女儿掌勺炒菜,刀铲翻飞,火光中,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平生第一次,在地坑院享用了地道的陕州味儿晚餐:朴实的时令农家菜及手工馒头,那个香啊——
之后,便是难得的第一次地下安眠!
所有的喧嚣与我无关——窑洞内只有安谧、沉着、舒适。
狗吠和嘈杂人声消失了,汽车驶过的嗡响以及汽油尾气的味道不闻不见。窑洞中的土炕,就是长在地上被凿成长方体厚实的黄土实体,辅以洁白的床褥,洁净厚实。四季恒温,不冷不热。窑洞与大地融为一体,人真正成了大地之子。窑洞之夜——这是怎样的沉醉与酣适啊!
二
天亮了!
陕塬的早晨,清涼而安静!
早饭后,跟随本地六十多岁的农民导游老张,我们开车来到5 公里外的曲村——这里集中保留有一大批原汁原味的地坑院,是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的集中展示地之一。
这里有全国唯一一个大型“地下”村委会以及知青公社,拥有多窑型及风格各异的地坑院民居,一处抗日战争期间被侵华日军侵占用作团部指挥所的地坑院——已经废弃坍塌被荒草侵夺,只有南墙三间窑洞拱顶,在绿植中漏出土黄色的门楣。
地坑院星散在村中,有的已经三百多年,有的一百来年,更多的只有几十年,还有正在建造用作旅游接待的大型地坑院!我们走进一座百年地坑老院,七十多岁的房主李大爷牙齿残缺,背稍显佝偻,他和老张很熟悉,我们热络地聊了起来。陕州地处晋豫陕三省交界处,语言已接近西部口音。老人说这是爷爷修建的院子,他住了七十多年。老伴儿过世了,孩子住在城里,自己一个人独留老宅。
“陕州的土全国最好,种啥成啥!土里的庄稼,活人养人!窑洞冬暖夏凉,不冷不热,离不开!”
传统的地坑院内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主窑三窗一门,最高,其他窑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无窗无门。老人的院子是一个典型的八数院(即8 个窑洞。此外还有6、9、12 数院不等)。各个窑洞门额挂一个用毛笔书写的小木牌子:正北窑、东角窑、西角窑、揍饭窑(厨房)、茅坑窑……以别其名其用。
地坑院内不起眼处,有一眼深十多米直径一米的水井,用来收集渗漏雨水,上盖石窗栅栏,不注意很容易被忽略。老人说,这口井是请技术员勘探指导打的,花了1500 元,向下一直打到白沙层。
老人提高声音说:“水到地下,点点入沙!再大的暴雨,井从来灌不满!”
这也是外人最为迷惑的地方:地坑院雨天的雨水去哪儿了?怎么能保持干燥防积水?原来,秘诀就是渗井。靠每院一孔这样暗处的水井,地坑院干湿如同地上。
至于生活污水以及粪便,当下都是由吸污车从修建的池子中抽走,有的是直接通过电泵抽排到了附近的田地里。
老人家的地坑院保存原貌,室外墙壁用麦糠秸秆和泥抹平,窑洞内一?一?开凿留下的印痕清晰可见。可以看出,开凿窑洞,用的多是两头尖的铁镐。这里的土质干燥坚硬,土中偶见砂礓料石,用手抠根本抠不动。
当地人说,开凿一个窑洞、一个坑院,费时数年数月不等,主要决定于投工多少。只要有力气,只要肯坚持,不花多少钱,就能造出足以安身立命的地下院落!
陕州张汴乡地处陕塬。塬是什么意思呢?查一下百度:塬——我国西北高原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地貌。呈台状,周围陡峭,顶上平坦。山西东部、豫西一带,正处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高原台地。
黄土塬地层厚,地下水位低,气候干旱少雨,凉爽干燥,四季分明。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村民说,这里打一眼冷水井要下钻1400 米,而热水井竟达1700 米!时间费一两个月不等。土质透水,吸水性又特别好——雨过地皮干!因此,只要把地坑院周围窑洞顶部的绵土,经常碾压加以维护,窑洞几乎不可能坍塌!
“你们外地人,辨不清方向,看不准方位。其实,只要看看地坑院顶四周拦女儿墙,就能知道哪个是正房,哪方是正向。你看,女儿墙最高的一面就是正向,为上首,其下的窑洞最大,是主窑,供户主和老人居住。两侧次之,低一到两砖。对面最低,为下首。厕所以及厨房,都在边角或门楼下面。总之,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有的是坐南朝北,有的是坐东朝西,有的根据主人的属相以及五行设定方位,总之是要请风水阴阳先生看的!”
抬头细观女儿墙,果真如此!
地坑院周围地面上,多种植核桃、梨树、枣树、柿子树等果木,且多百年老树。这里的柿子树,果小而坚,光洁无虫,经霜不凋,冬季如一树灯笼,当地人谓之“火柿”,饥年可以活人!当地俗语:“千年国槐万年柏,还喊柿树叫大伯(爷)!”
可见柿子树有多能活!
三
地坑院属于仰韶文化。
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是仰韶文化的发现地,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 年至7000年。陕州紧邻渑池。仰韶文化中有地穴、地府的考古遗址。地府即窑洞,地穴就是地坑院,群众称之为“地窨院”。
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随大地脉搏而跃动,防震效果极佳。千百年来,人们对地坑院不断完善改造,使之更趋合理化。地坑院窑洞为圆拱形,坚固耐压,安全可靠;院洞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冬季窑内温度不会低于l0℃左右,夏天也在20℃,即使中午也要盖被子,被称为“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适宜居住。
地坑院墙体与地面垂直的周边,均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雨利水,保土防淋,房檐上砌高30~50 厘米的女儿墙。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安全,防止儿童牲畜不小心掉落;三是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女儿墙多用砖砌成花墙,除满足功能要求外,更注重美化与装饰,于简朴中蕴含灵秀之美。
同样,在通往坑底的门洞四周也立有这样的女儿墙。
进入地坑院的通道也别具特色,多为螺旋式盘旋而下。通道与庭院之间有一道门户。门楼多用砖瓦精心砌筑,俗称“穷院子,富门楼”,大門一闭,安全隐蔽。而且,每一座独立的地坑院与临近的地坑院之间,也可以穿凿通道加以连通。战乱时期,可以藏身互保……
地坑院承载的独特的建筑艺术,是镌刻在大地上的符号,人类建筑的瑰宝,更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生活的重现与延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