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李莹,袁静,车晓囡,张翠翠,王宝菊,刘承军
1.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2.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3.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山东聊城 252000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建设,山东省聊城市严格按照无疫区建设标准和要求,从健全队伍、预防、监督、应急管理4个方面着手,全力推进无疫区建设,全市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持续提高。2021 年12 月,聊城市无疫区通过了省级现场评估,2022 年,山东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和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通过国家评估,达到有关疫病的免疫无疫标准[1]。
1)健全组织机构。2019 年聊城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全面调整优化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三大体系。改革后,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主管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大队)负责辖区动物卫生执法;9 个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128 个乡镇畜牧兽医站、626 名村级动物防疫员、923 名兽医从业人员共同负责全市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同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狠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目前全市923 名兽医从业人员学历均在大中专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36.8%(表1)。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为无疫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表1 兽医从业人员情况
2)全面提升兽医实验室建设水平。市县两级不断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9 个兽医实验室完成升级改造后全部达到P2+生物安全水平,全市动物疫病检测诊断水平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位居山东省前列;切实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45 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8人,本科学历以上35人,人员职称及学历分布具体见表2。
表2 兽医实验室人员职称、学历情况
1)全面落实免疫控制措施。县乡两级严格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组织626 名村级动物防疫成立300多支强制免疫工作队分片包干对易感动物实施强制免疫,严格实行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散养畜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稳步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不断提升防疫主体责任意识。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 以来,全市强制免疫各类家禽15.07 亿只、牛39.40 万头、羊533.54 万只、猪978.29 万头,群体免疫密度长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90%以上。
2)定期开展免疫效果评价。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每年科学制定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持续加大对保护区监测力度,并结合辖区内动物免疫情况对易感动物及时开展免疫效果评价。
3)着力强化病原学检测。坚持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对养殖、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做到全覆盖。仅2021 年,全市就检测养殖场37 个,屠宰场15 个,运输车辆8 辆,无害化处理厂7 个(表3)。对检测中出现的疑似病例,及时跟进核查,确保了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表3 检测场点分布 个
1)规范检疫行为,强化环节监管。严格落实检疫申报制度,规范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实施畜禽屠宰场官方兽医派驻制度,规范屠宰检疫流程;不断强化外省引入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管,实施全程监控。建立完善检疫、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协同工作机制,积极推行无纸化出具动物B 证,实现各环节数据和信息相互贯通。
2)落实网格化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对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重点场所,按照《山东省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办法》规定,开展风险评估,由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实施分级管理。对未纳入风险评估分级管理体系的管理对象,由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网格化监管。
3)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执法办案。市县两级全面建立健全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沟通协作机制,持续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逃避检疫、伪造检疫证明、屠宰经营贩运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1)建立健全动物疫情报告体系。全市设置1个市级动物疫情报告机构、1 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山东阳谷)、7 个县级疫情报告机构。全市128 个乡镇兽医站全部设置动物疫情测报点,配备专用疫情报告设备,实行“专人”“专机”“专网”管理,负责动物疫情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2)严格落实动物疫情举报核查处置制度。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均设立并公布了动物疫情举报电话,24 h 受理社会疫情举报。接到举报电话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兽医专家奔赴现场核查,根据核查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核查、早处置、早排除”。
3)完善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定期组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应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协同作战能力。2021 年,在本市举办山东省暨聊城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同步在全省开展网络视频培训,培训人员达35.66 万人次。除应急演练外,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预备队培训工作。
无疫区建设期间,受机构改革影响,全市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编制普遍缩减,专业人才引入困难;加之,部分县(市、区)对人事代理进行了清理,技术骨干离开畜牧兽医队伍,人员匹配不足的问题突出;全市无疫区建设专班人员共计2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 人,占比53.49%,专业技术人员普遍较少;同时,临清、冠县、东阿县无疫区建设专班中年龄≥50 岁的人占比30%左右,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表4)。
表4 无疫区建设专班人员结构
全市9个兽医实验室虽然均具备了病原学检测能力,但仪器设备数量有限,仍有3个县级兽医实验室不具备组织研磨仪等便于试验操作的仪器。全市128 个乡镇兽医站建设情况参差不齐,仍有39 个乡镇兽医站缺少开展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工作的交通工具。
无疫区对省外输入易感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监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经过前期督导检查发现,经申请、指定通道进入、落地报告、隔离观察、监管监测等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无法有效监督和控制动物移动情况,难以保障无疫区建设。
兽医实验室档案资料实行“专人”管理,但由于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同时,对实验室内部体系文件熟悉程度不够,造成检测报告出具不规范的问题,监测和流调方案存在缺项、覆盖面不全的问题,检测依据无法及时更新的问题,采样、检测原始记录、仪器使用记录与出报告时间存在不符合逻辑的问题。
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公开招聘比例,补充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特别是配齐兽医实验室专业人员,保证每个县级兽医实验室有5 名以上专职人员从事检测工作,确保事有人干;提高政府福利待遇,确保留得住人;完善管理考核制度,不断提高防疫队伍的责任感和业务能力[2]。
强化专项资金的落实,协调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加快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3]。强化县乡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村级防疫员待遇增长机制,加大基层动物防疫经费投入,改善装备条件,确保有钱干事、能干成事。
创新畜禽贩运经纪人和运输车辆管理方式,强化信息备案,加强培训引导,督促其守法经营[4]。组织开展畜禽调运专项整治,统筹用好交通运输、公安、畜牧兽医、铁路等检查站点资源,织密检查网络,确保调入调出不出问题。
配齐兽医实验室队伍,加强对实验室体系文件建档的培训,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确保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完善档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