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权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高考试题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历来最受社会关注。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强化了对主题、思路、逻辑和语言的要求;在结构上更加注重文章的层次感和条理性。温儒敏认为,无论是高考作文的指导训练还是命题评阅,都应该抛弃泛文学化的写作标准,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应该成为新时期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古代就有“文气”“文道”之争。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到“气盛言宜”,他认为“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1]。南宋理学家朱熹也强调“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2]。他们认为,“气”和“道”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根本;“言”“文”是外在的语言形式,是手段。作者学问、修养的提升有助于充盈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思想内容丰富了,语言形式就会水到渠成。这种传统的创作观把君子的道德、学问的塑造紧密结合,体现了写作者道德修养的提升与思维的完善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的思想。
此外,人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提升是密切相关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语言对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写作实则是学生语言学习进入较为复杂阶段后的实践。文章写什么、怎么写、写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成熟程度,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均可在长期的写作训练中实现。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日益开放,越发重视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独立表达能力,这对于当前的作文教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这些年来,理性、思辨等逻辑思维要素频频出现于课程标准。但在实际的课堂中,理性思维并未受到真正的重视,教学也很难培养出有独立思想、善于解决问题、能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世界公民。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参考的课程标准多数是要求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写作与阅读的文本内容密切相关;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篇目都是文学类文本,学生的课外读物也以文学名著为主:所以作文教学容易产生泛文学化的倾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把“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3]它还指出学生要“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4]。这对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大数据和智能推荐带来了信息纷扰,鱼龙混杂。“躺平族”遍地,“小鲜肉”当道,炫富、比美成了许多人追捧的时尚,“巨婴”式思维泛滥,网络上各种杂音甚嚣尘上,少数无脑的“键盘侠”逞“匹夫之勇”,人云亦云。碎片化的信息让青少年学生在“信息茧房”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辨明是非的能力。学生的价值认知受到冲击和解构,从而影响着价值判断。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教师更需要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理性青年,善于解决问题、能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世界公民。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学生要具备理性的思维,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提高思辨能力,学会正确看待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说角度、观点、方法和逻辑;要通过公共领域的观察、判断而独立、理性地表达,对于许多问题和现象不能只有立场而无是非,必须学会辩证思考,向文明价值观靠拢。
就写作而言,其本质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平时训练时,要从辨别、比较、求质、归纳、引申中,逐渐逼出观点,让思维由片面到全面,由局部到整体,由模糊到清晰,由跳跃到连贯,由偏颇到辩证,进而一步步走向准确、严密、理性、思辨,呈现出高中生思维应有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高考作文评分量表对一类上(54 分以上)的议论文所提出评分标准是:“侧重议论的,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这意味着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要向思维的纵深处推进,能就其中的某个角度作较多的分析和思考,立意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点、更深的掘进。对于高考议论文写作,学生首先要对相关概念予以明确的界定,这是清晰表达的前提,也是所有对话发生的基础;其次要做到前后概念界定保持一致,不能发生偏离,否则就会文不对题。
(1)在内涵和外延上界定概念。学生需要从内涵和外延上对人、物或事理等的性质、观点主张等核心进行概念界定。这可以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进行,如给“人”这个概念下定义就是“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语言、能思维,两足直立的动物。”其中“动物”前面的四个定语,揭示了“人”所具有的特性。下定义常用的句式有“A 是……,是……”“A 应该具有B、C、D等特点”“A 应该具有E、F、G 等作用”等。例如,“发问是一种谦卑和存疑的姿态,散发着觉解和悲悯的光芒,一切价值都可能因此被重估。发问带来超越时空对话的可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互动中发展;以批判精神,回顾过去,关注现实,深切地审视历史,展望未来。即便只发问而无结论,在追问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拥有了更多生长的可能性。”
(2)在多维度比较中完善概念。比较包含同比(类比)、对比和辨析比较三种。例如,“大爱是人性的温暖,是悲悯之心,以德报怨”是同比;“有为显然有悖于无为。前者是……,后者是……”是对比;“孤独不同于孤僻,更不同于寂寞”是近义概念的辨析比较。这几种比较都能让概念诠释显得深刻。比较常用的句式有:“不是……不是……而是……”“是……是……并不是……”“不只是……而且是……”等。例如,“当然,秉持理性、独立的思考方式并非等同于特立独行,在非主流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以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秉持理性、独立的思考方式也并不是独闯天涯,在狭隘孤立的个人主义世界中误入歧途,南辕北辙;而是致力于以和而不同为底色的多元价值的选择:对于与自己的观点并不相同的信息或是与自己认知相违背的言论,我们应当在坚定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前提下,以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它们。”
(3)在新时代大局中诠释概念。对核心概念的解释,我们不应只满足解释其基本义,还要能够关注核心概念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诠释概念时能够以拥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的有志青年的视角,综观大变革,聚焦大发展,胸怀大格局,挖掘出概念的深刻内涵。例如,“可为是一种责任,是在发展与动荡并存的时代里接过火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而不懈奋斗。可为又是一种志向,是提高思想站位,毫不动摇地坚定党的领导,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坚定意志。”
要让表达具备逻辑的力量,就要体现文章逻辑思路和内在文脉的语言形式。其具体表现为,各段的段首和各段的论证分析部分都出现体现作者思维和彰显文章层次及思路的文句。论述文中体现严密逻辑链的文句一般有以下内容。
(1)概念(性质)分析:“所谓……”“指的是……而不是……”“这里所说的……是……不是……”。
(2)原因(及追问原因):“究其原因……”“何以……”“原因便在于……”“或许……”“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实……”“难道仅仅因为……还在于……”“是什么导致……”“其根源在于……”。
(3)条件分析:“诚然……但……”“然而仅凭……是不能……”“不可否认的是……但是……”“虽然……但无论如何(但还应认识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固然……但不能仅仅……”。
(4)做法分析:“那么……该如何……”“首要的是……”“首先……其次……再次……除此之外……”“首先……另外……”。
(5)结论:“既然……那么……”“正如(接名言或生活的现象)……所以……”“或许……但我们……”等。
评卷教师高速阅卷时,往往先快速扫描每段的开头句,然后将各段开头句在脑海中串联成一段“心理小短文”。按照这个阅卷思路,将这篇文章各段分论点句连贯,就形成了一篇“微型议论文”。若全文读下来,没有思维跳跃和断层,俨然是一篇逻辑严密的小论文。例如,面对高考作文模拟题:“‘人的一生到底该怎样度过?’有人说择一事,终一生……饱览生命不同的色彩……”一位考生以“一山一石一丰碑,笃定志向筑高楼”为题,开头以保尔·柯察金的发问“人的一生到底该怎样度过?”引出议题,并作出自己的选择——专精一事,从一而终,由此开宗明义,总摄全文;接着设立两个分论点,以论证专精一事、从一而终的价值,即“专精一事的人生,就像执着的山峰,恒爱不变;从一而终的人生,就像坚定的山石,弘毅不改”;然后用“揆诸当下,在这个乱花迷眼的时代,有一部分青年在职场频繁跳槽,他们兜兜转转,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纯粹像一只无头苍蝇——何其悲哉!”联结社会现实,反面论证“没有目标就会随波逐流”的后果;最后发出号召:“专心扛在肩上,志向打入行囊,血脉托起希望,生命染上春光。”
我们理一下这篇文章的层次。论点为人的一生应该专精一事,从一而终。分论点包括:①专精一事的人生,就像执着的山峰,恒爱不变;②从一而终的人生,就像坚定的山石,弘毅不改;③联系现实,反面论证“不专一将一事无成”。结论是青年要专一前行,笃诚致远。
这样,紧扣观点,运用思维分析诠释,使用体现逻辑思维的语言彰显层次,指示文脉,推进说理,在分析论证中将核心概念一步步逼向深层,牵引着文章走向问题更加本质的层面,一篇有论证思维逻辑的、有层次感的议论文便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5]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考在考查学生文化知识、道德情操的同时,也在考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思考人生,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做准备。因此,学生要站在思辨的角度理解高考作文题的内涵,审清题意,既把文章写生动,又把文章写深刻,使之闪耀思辨的光辉,泛出智慧的色泽。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愈发有深度、有态度,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思辨能力(见表1)。
表1 2021—2023 年思辨类作文
(1)认识要客观、公正。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逻辑思辨能力,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阐释道理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全面、辩证地思考、分析事物,避免立场偏颇、立意偏执、表达偏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正面,又有反面;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成绩,又有问题;既有长处,又有短处。学生要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思考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例如,2023 年全国甲卷作文“人·时间·技术”中,“时间”是关键词。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自我意识的彰显。材料指出,时间在“人”的作用下,可以被掌控,也可以“操控”人,具有两元性。考生应由此去探究时间的意义并思索人生的价值:人对时间控制得当,便可以主动“掌控”时间;使用不当,人便会成为“时间的仆人”。材料中还有另外一个关键词语——“技术”。人们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如使用智能手机处理事务,便可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来掌控好时间;不过,有些人过度依赖技术,如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使得自己被时间左右,生活变得机械、刻板。围绕“时间、人、技术”之间的关系,思考技术给“人”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考生可写当今如日中天的Chat GPT 人工智能,提醒人们对人工智能要辩证认识和看待。作文题思辨性质非常明显,考生可结合个人生活学习体验或社会生活情境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写出二元矛盾或多元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当然,还要注意的是,公正和客观并不等于折中,对于作文对题目中的两个概念或观点,很多考生只会“各打五十大板”或“平分秋色”,这就会导致观点模糊、观点骑墙等。
(2)视野要广阔、深邃。作文要体现思辨性,呈示对人生、生活、生命、自身、历史、社会、世界、未来等的思考。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6]考生要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和主旋律,在作文中体现公民意识,诉述家国情怀。
例如,2023 年新课标Ⅰ卷作文“故事的力量”中,在立意的选择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提高中国故事的讲述质量,及时批驳谬误、解疑释惑,让世界看到、听到新时代的中国是非常必要的。
可供考生选用的素材也俯拾即是:上古时代,炎黄子孙就有灿若星河的神话传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常以寓言故事喻理警世;秦汉以来,历史故事有资治道;现当代社会,各类故事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现代以来的革命英雄故事,当代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抗击疫情的故事……论述故事的影响、故事的力量。这些素材的使用就让文章就有了深度和高度。
(3)说理要严谨、深刻。当前的学生作文普遍采用“证明式”的方法,即在审题立意后,用大量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这缺乏必要的论证、推理,没有实在的思辨、逻辑,进而导致文章结构模式化、论证低幼化、名人故事堆砌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只动情”却“不讲理”。思辨性作文应充分体现严谨、深刻、鲜明的特点。
例如,2023 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青少年自己的空间”的优秀例文《出入自由之门》,开头用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曾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表达——她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因为在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迸发,由此引出话题——每一位正处青春期的青少年也渴望着在学习、生活中,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接着论述“对于青少年而言,一个自己的空间必不可少”;然后指出在自己的空间里如何自处:“在自己的空间里,我们既要自见,也应慎独。四下无人处,我们更能坦然地面对全部的自己,在一次次自我表露中剖露真实心声,在跌跌撞撞里看清成长之路。如果没有对全部自我的赤诚剖露,卢梭的《忏悔录》便不会成为传世名作。正是因为能直面和接纳自我的所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成就了一位千古难遇的文人苏轼,为中华留下了儒释道合一的入世智慧。自我袒露,意味着我们既应看到自我的闪光,也应敢于直面自我的卑渺。即便是脆弱如天地蜉蝣,人亦拥有着西西弗斯般的神力,在绝境处必能迸发出至为崇高的美。因此,在自己的空间里,我们更不能放纵自矜,更应时时省吾身,在一次次独处的时间里积蓄向上的力量。”随后文章又辩证地提出:“当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离群索居、与世隔绝。”最后号召青年“出入自我与世界的自由之门,创造出无限可能”。
作者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去阐述“青少年拥有自己的空间”的意义,立意高远,思维纵横,说理严谨而深刻,充满逻辑力量,一气呵成,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