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林外史 朱振藩
(廿八)陈文岩咏李清照
寻寻觅觅①出新奇,千古犹尊漱玉词。
心上眉头②分底事,都缘一点女儿思。
① 李清照《声声慢》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 李清照《一剪梅》词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秦岭雪:读李清照易安居士,如果只知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就太亏了。
须知,她有家国之思,对靖康之难是何等痛心疾首。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激昂不让陆游、辛弃疾。
须知,她还有气魄宏大可比美李太白的《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须知,她还有长歌当哭,记述她与丈夫赵明诚收藏金石书画如何得而复失。经历时代动乱,又如何乐而后哀不胜人琴之痛的血泪文字《〈金石录〉后序》,此文可與其父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并立于宋代散文之林。
须知,她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位女学者。她的《词论》迄今为文学史家所称引。我们重视的不只是她的学术见解,笔者更欣赏她的气度、她的“理论自信”。她批评柳永“词语尘下”;说张先“破碎何足名家”;说晏殊、苏轼“皆句读不葺之诗尔”;还说秦观“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北宋词坛诸大家竟无一位能入法眼者。
这里还没有提及,因元祐党人案,她的家翁赵挺之对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人籍未施援手,一怒而归娘家三年。更未说及她因错嫁张汝舟备受虐待,上书翰林学士状告其夫要求离婚的种种故事。
总之,这是一位出身官僚家庭的贵族妇女,与当时的名流高官都有交往。她的诗文在当世就广为人知。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为婉约大家,与李后主并称为“两李”。后世有学者以她倡导“诗庄词媚”而未能在词中表达恢复之志为憾。如果真是这样,还有我们今天尚兀自谈论不休的李清照吗?
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掌握了女性话语权的女作家。她能够而且敢于直率地、大胆地在她美丽的词章中抒发少女的欢乐和期待、少妇的相思与愁怨,以及国破家亡的深刻哀伤。不是谢道韫的偶露峥嵘,也不是蔡文姬的哀哀无告。她是自信的,“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是欢乐俏皮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而在婚后,她对夫婿赵明诚倾注了满怀柔情:“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眼波才动被人猜”。更不必说众口喧传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一千年前的封建社会,这真有点石破天惊追求个性自由的色彩。当然,我们更记得她的落寞、她的悲惨。“梦断不成归”“宝篆成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真是情何以堪!
李清照《词论》中所提出的协律、铺叙、故实、情致是词的本体要求,不是区分婉约与豪放的标准。
所谓婉约应该是不那么直白,委婉言之,有点蕴藉,或借景言情,或赋物寄意。心思比较细密、用词比较雅淡,营造一种清冷的氛围,表达一种幽约而又真切的情思。李清照赋予离情别绪种种美丽的艺术形态。或是一叶舴艋舟,或是一扇昏黑的窗户,或是一枝黄菊,或竟然是默默无言的木樨花。或者又是一声娇嗔、一句巧语。既玲珑又有温度,似乎触手可及。
李清照最出色的当然是她的语言艺术。清朝人称她“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她入选当代《宋词百首排行榜》的十首词,包括《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等等名作基本不用典。有之,也是“把菊东篱、阳关、武陵、九万里风鹏”这些为人熟知的故实。她也喜用双声,也常以寻常语入词。她打造一种比较浅近而又不涉鄙俗,本色而又非常个性的语言。她不说“花落知多少”而说“绿肥红瘦”;不盼望“彩线慵拈伴伊坐”,而是叹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的创造才华当时就很令人惊叹。明代的张丑竟说: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追溯到李清照令堂大人那里去了!
(廿九)陈文岩咏岳飞
将军一怒发冲冠①,不捣黄龙誓不还。
屈死焉知千载后,冲冠一怒为红颜②。
① 岳飞《满江红》词句:怒发冲冠。
② 吴伟业《圆圆曲》,写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秦岭雪:岳飞忠而见杀,千载以下令人扼腕叹息。当时的编修官胡铨就上书皇帝,要求斩秦桧以谢天下。现代人游西湖、拜岳庙,总要上一炷香、磕一个头,也不会忘记向长跪在墙角的奸贼吐一口唾沫。
这就是民意,就是民间的道德标准。
当民族危难之时,有多少壮士吟着这首词浴血奋战,演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它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历代爱国诗词甚多,《满江红》无疑是首选。
岳飞的生平、岳母刺字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精忠报国的种子很早就深植心底。岳飞由小军官做到统帅,他廉洁奉公,不置私产,与当时腐败的士大夫官僚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忠贞,以恢复国土为己志,而且寡欲。对于高官、大将这些国之干城,个人的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一贪财好色就失去脊梁骨,很容易堕落成民族的罪人。明末吴三桂手握重兵,也曾呼啸战场,终因“冲冠一怒为红颜”,开关纵敌,成为民族的罪人,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吴伟业的《圆圆曲》是这样写的:“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鼎湖”喻崇祯皇帝,“敌”指李自成。国破家亡之际,“冲冠一怒”者,为一红颜也。据说,吴三桂曾托人以重金请易“冲冠”一句,吴伟业却之。还有更尖刻的:“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让我们诵读岳武穆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开笔见情志,伴随一声长啸,天地为之低昂。
然而壮志未酬,发已星霜。一个对句拉开时空,将悲切之情写尽。接下来是短促的句子,如同鼓点,如同急骤的蹄声,直奔主题。“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字字沉重似铁。“壮志”“笑谈”对句,何等激越、何等自信、何等英伟特立。山河重光之日,又是何等欢欣鼓舞啊!
这是抵御外侮的铿锵誓言,这是爱国主义的高昂乐章。
岳飞之所以遇害,完全是因为没能参透皇帝想降金,一味苟安享乐的心思。秦桧夫妇靖康之变也曾被俘虏北上,后来降金,又混了回来,成为奸细。他的“南自南,北自北”,即南北分治的策略完全迎合了皇帝的需要,所以史书说他“逢其欲也”。没有赵构授意,秦桧不可能自作主张杀掉岳飞父子。西湖岳庙少了一个罪魁祸首——宋高宗!
清代袁枚谒岳王庙有诗云:“灵旗风卷阵云凉,万里长城一夜霜。天意小朝廷已定,那容公作郭汾阳。”郭汾阳者,唐代平安史之乱的郭子仪也。
岳飞还有一首《小重山》,写独自在月光下徘徊的惆怅心情。词格不像《满江红》那样豪放,表达的仍是恢复之志:
昨夜寒蛩不住鳴。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卅)陈文岩咏陆游
老去也知万事空①,沈园犹忆瞥惊鸿②。
满腔热血洒何处,都在漫天风雪中③。
① 陆游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② 陆游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③ 陆游诗句:铁马冰河入梦来。
秦岭雪: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扫胡尘、靖国难,已经成为陆游精神活动的主旋律。一触及就兴奋,就横刀跃马。在想象中,“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还有,就是恢复国土的信念至死不渝。当时,士大夫中间主战与主和的斗争十分激烈。有的立场改变了,消极退隐了,陆游却是老而弥笃。尽管被排斥多年,浩气愈见激越。所以钱先生说他“痛切”,在历代诗人中,未曾见过。
陆游的执着深情还表现在他的爱情生活里。
几十年来,《钗头凤》戏剧屡演不衰,后来更衍生了《唐婉》等创作。陆放翁关于沈园的一诗一词,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沈园二首》及《钗头凤》一阕的主要特色也是痛切。“错!错!错!”“莫!莫!莫!”声声震撼,血泪交迸。而“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朝思暮想就定格在这瞬间。“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更让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陆放翁七十五岁作此诗,离婚变已经四十余年。他无需表白什么,这是真情流露不能自已。不管他事发之时如何无奈,如何缺少勇气抗争。也不管他之后如何娶妻纳妾,他梦断香消的失落感是深切的。这一诗一词是爱情缺憾的断肠之作,可以说,在后世诗集里,再也没有看到。
《剑南诗稿》有九千多首,为历代著名诗人之最。他说“诗在功夫外”,又说“诗在山程水驿中”,这就与江西诗派划清了界线。他是诗翁,又不甘心只作诗人。那首著名的《剑门道中遇微雨》,那位骑在驴背上自我调侃的远游客留下多么鲜明的形象。钱钟书先生指出,陆游不仅学杜甫,也向李白和白居易取法。或许因为作品太多,力量分散了,我们觉得他的律诗没有老杜沉郁,歌行缺乏李白的放逸,反而语言的浅白切近有时近乎白居易。我们读他的从军诗,或可称为当时的边塞诗,总觉得情绪高昂而诗句并不警拔,没有高适、岑参的骨力。放翁的七律也常见只一二联精彩,因此,通常被用来装点书房、客厅,成为楹联。
钱先生还指出,陆游的作品还有另一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其中,作于中岁的《游山西村》与《临安春雨初霁》可称名作。前者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哲理高度概括了自然与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饶有“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是光明的”之意味,常为人引用;后者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出个人闲适的暂时满足的情怀,又画出城市一角无比美丽的风情。犹记髫龄,在我居住的南方小城,清晨种花农妇入城,一声声清脆的卖花声回荡在暖暖的春风里,是何等的温馨!
放翁还是咏梅高手,一树梅花一放翁,《剑南诗稿》咏梅之作有一百六十多首。
(卅一)陈文岩咏范成大
农家活是自家诗,寡味尝来淡亦滋。
可惜平铺唯朴素,清新未及竹枝词。
秦岭雪:范成大曾任高官,做到方面大员(制置使)、副宰相。陆游曾是他的下属。致仕后,隐居江南水乡苏州的石湖,不愁衣食,吟赏风月。著名词人姜夔也成了范家清客,姜的名作《暗香》《疏影》就是应石湖的要求制谱的。
但范成大的《催租行》《后催租行》揭露官府盘剥农民,致使农家破产,卖女偿租赋的惨状。他的《咏河市歌者》《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对于处在饥寒交迫境地的下层群众寄予深厚的同情。他出使金国,写了《州桥》:“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恢复的爱国之心。这一些作品都很受重视。
最能表现他风骨的是七绝《会同馆》:“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公元一一七〇年范成大受命出使金国。行前,皇帝问他怕不怕,他答道:“臣已立后(指后嗣),仍区处家事,为不还计,心甚安之。”真有视死如归的决心。这首诗是听到金国要拘留他时写的,正气凛然。同是出使金国的诗人朱弁被拘十五年,我们听到的却是“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这样凄凉的叹息。
范成大的七律比绝句逊色。他似乎没有什么耐心雕章琢句,经营结构,起句往往显得很随意。如:“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又如:“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绀碧烘”三字就很生硬。而中间的对句常是即目所见,轻易下笔。如“拄杖前头双雉起,浮图绝顶一雕盘”,略无余味可寻。倒是他的一些绝句,清新明丽,含蓄低回,令人喜爱。如《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又如《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成大注重生活细节,工于白描。入蜀道路艰难:“牵前带相挽,缒后衣尽绽”“侧足三分垂坏磴,举头一握到孤云”“健倒辄寻丈,徐行廑分寸”等等令人目眩心惊。他最出色的作品当然是《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范成大没有“躬耕南亩”,他不是劳作者。但他长期生活在风光秀丽的石湖,无躁进之心,有寻幽之兴。他观察、他体味,自然美陶冶着他;农村四时的变化、农民的喜怒哀乐牵动着他。于是他以清新朴素的画笔留下一千年前江南水乡鲜活的景致。
钱钟书先生指出:“到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才仿佛把《七月》《怀古田舍》《田家词》这三条线索打成一个总结,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田园诗又获得了生命,扩大了境地,范成大就可以跟陶潜相提并论,甚至比他后来居上。”(《宋诗选注》)
陶潜的田园诗写了归耕陇亩的喜悦、写了劳动生活的艰辛、写了乡村的质朴美丽,最后归结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注重陇亩民的安定闲适、乐天知命。内容从劳动过渡到隐逸,颇有以自然证理的味道。因此,也可以说陶的田园诗是主观的、理性的。而范成大的“四时杂兴”却是真切鲜活地、客观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的一些场景。虽然也写了官府对农民的掠夺,但更多是描写田园的美丽风光、农民的辛劳和快乐,也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喜悦。因此,它是写实的,也是言情的。如下面一些诗句:“邻家鞭笋过墙来”“新涨看看拍小桥”“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都能引起读者亲切的回忆。
(卅二)陈文岩咏杨万里
名与石湖相并提,诚斋高压石湖低①。
自然活泼无生字,信手拈来即点题。
① 杨万里号诚斋,范成大号石湖。
秦岭雪:被后人列为南宋四大家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是同时人。他们都主张恢复,都同情贫苦大众,可说是声气相通。他们诗集中也有不少彼此唱和之作。杨万里有一首很轻易的诗《五更过无锡县寄怀范参政、尤侍郎》,写他错失会晤的惆怅之情,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论到诗,严羽《沧浪诗话》列宋代七体,即东坡、山谷、后山、荆公、邵康节、陈简斋、杨诚斋体,范石湖不与也。杨的“活法”当时很有名,一直到清末民初,还有诗坛大腕总结他的艺术经验。说平常作手只有一折,而诚斋状物寄意多至三折云云。诗坛的名头,杨一直高于范,尽管范的官大。
体,就是风格,而风格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以拳喻诗,杨是太极;以酒喻诗,杨是青梅;以画喻诗,杨是水彩。轻柔、明丽,似不甚着力而自有功夫在。
杨万里五十二岁才创新体。之前的十六年间,费了许多力气才做了五百首。而彻悟之后十四个月,诗思纷至沓来,做了四百多篇。他本是学江西诗派的,讲究使事,讲究“无一字无来历”,讲究僻、拗。此时如阴霾尽去,东风劲吹,欢欣鼓舞矣。
其实,这也是物极必反。没有江西诗派的折磨,也就没有杨万里的解放。他的自述很有意思:“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扇子),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这段话可以作为文艺来源于生活的脚注。
当然这只是由埋头书本而面向生活的一种创作态度,要成就杨诚斋体还需有必要的艺术手段。首先,要有赤子之心,摒除同客观世界的种种隔阂。其次,要有敏感之心,开放全部感官捕捉各种鲜活的意象。其三,要有深挚之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将个人的情感倾注其中。如此,再选择尖新活泼、充满生机的词语,灵活而多层次的结构,以形成新巧灵动乃至泼辣幽默的艺术风格。请读以下这几首: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过百家渡四絕句之一》
霍松林教授评曰:“仅用‘白白红红,色彩虽然富丽却是静态的。缀以‘各自媒,便为遍野繁花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其互相争奇斗艳的动态,立即跃然纸上。”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
霍松林教授评曰:“一个‘留、一个‘分字用得巧。”又说:“看儿童捉柳花,正衬出自己的闲。”此首入选《千家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霍松林教授说:“用一‘惜字,把泉眼拟人化;用一‘照字、‘爱字赋予树荫人的感情。”而最后两句早已突破小池一角,成为赞美少年崭露头角的名句。
从以上这三首绝句可以看出杨万里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从细微处、模糊处发现景物独特的美,并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其炼字的新警常常令人惊喜。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第三十三节说:“而诚斋善写生……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杨万里的“活法”除了见之于速写,还见之于转折灵动,新意迭出。他有一首七言古诗,写与友人夜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先言自己酒渴而月更渴,刚斟好酒,月亮就抢先跑进杯里,同时还带领青天钻入酒杯,弄得月同天都湿漉漉。意象转换之快恍若电影。
总之,杨万里是很机智很风趣的人,随时可以玩出许多花样。《二十四诗品》,几乎概括了诗歌各种风格,就是缺了杨诚斋新奇活泼这一种。
(卅三)陈文岩咏辛弃疾
丈夫气概别家无,吹角犹怜一剑孤①。
文以入词②何不可,且看醉倒树来扶③。
① 辛弃疾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② 有谓东坡以诗入词,稼轩以文入词。
③ 辛弃疾词句: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秦岭雪:辛弃疾有几种身份。
首先,他生于沦陷区。二十三岁招募义兵,举起抗金大旗。在这个过程中,带领五十余人突击金营,生缚叛徒张安国南归。令宋高宗闻之三叹息。他是一位亲历战场的勇士,一位孤胆英雄。
辛弃疾南归后,做过中下层官吏,管过民政、财赋,但始终未能任军职。其中十年在各种职位中流转,大约廿年赋闲。其间上过《美芹十论》《九议》,对抗金大计多所策划,但不被采纳。因此,他又是一位被排斥的主战派。
辛弃疾还是一位“奋发有当世志”的奇士。他崇敬屈原、李白、杜甫,自称“狂夫”。作于福州的《水调歌头》这样表白:“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他的名作《贺新郎》更直言:“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所谓“狂”就是豪迈、放逸、不守绳墨。有时候就睥睨世俗,目无余子。
了解他的身世和性格,了解辛稼轩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就可以理解他不同于苏轼的豪放。苏能放能逸,稼轩的豪放却令我们感到沉重。他和陆游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比陆更郁结,更心雄气盛。
历代诗人亲历戎行真能上马杀狂贼、下马草军书的,其实只有辛稼轩。高适做到节度使,岑参远赴边塞,都不是亲执兵刃参加战斗。陆游说曾射虎南山,有人指为“浪漫主义的想象”。辛弃疾追慕英雄,也以英雄自许。《永遇乐》一开始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南乡子》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能创帝业北拒曹操的孙权是他的偶像。在“南共北,正分裂”的局面下,要试手补天裂,这就是辛棄疾的英雄气概。
请读为陈亮赋壮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刘熙载《艺概》说辛词“龙腾虎掷”。《白雨斋词话》说他“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是“词中之龙”。
辛词的特色是“好使事”和“以文为词”。
好使事,这也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当面提出的批评,他表示接受。但这是习气,也是风格。使事即用典,有极贴切的,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叙历史如说今事,浑然无迹。也有高度取其神,只用来强调某一种情绪,所用典故与眼前情事可以说毫无关联,如《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这就只能体味,未能言说。
苏东坡以诗为词,稼轩更进一步,以文、以赋为词。
《莲子居词话》云:“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他还别创对话体,与“松”相搏。“昨夜松边醉倒……”云云,并与“酒杯”定约:“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此数种都令人觉得新奇、恣肆、酣畅,但也相当地解构了词的抒情性。对词境扩大的同时,其末流议论丛生,呼喊叫嚷,读之生厌。其间的成败得失值得细加检验。
太平盛世,人们更喜欢辛词中不算婉约但十分清丽妩媚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花千树,星如雨”,何等绮丽!那位灯火阑珊处的美人不妨说就是辛稼轩自己。难怪王国维以其哲思体味到人生一大境界。
还有他工笔描绘的江南农家风俗画——《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你会不会觉得,辛稼轩正用他那未脱山东腔的江西话与我们交谈?更迷人的还有他笔下的夏夜风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读这些小词,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起苏轼那一组《浣溪沙》。
大词人都有多种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