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平,张彦焘,张洪坤,李智斌,王桂平
(1.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2. 四川豪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广元 628017)
中药制剂技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理论、生产技术、设备使用、质量控制等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高职中药学、中药制药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现代化的中药制药适岗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1]。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加强中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政策保障[2]。然而,当前中药技术人才匮乏和培养质量不佳等问题却严重制约着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中药制药企业急需获得大量的适岗人才[3]。基于当前中药制剂岗位技能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结合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制药人才培养经验,通过实施混合式的教学改革,构建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相关的岗位技能评价体系,借助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学生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及中药制药企业适岗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药制剂技术侧重于药品的生产制造、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而当下主流的教学内容仍以学科化的理论知识为主,加之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导致适合该课程的教材非常匮乏。以“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技术”为关键词从各出版社的教材库中进行检索和对比分析,发现相关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少了岗位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难以掌握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
为了获得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内容,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剂教研团队与制药企业合作编制了以制剂产品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利用GMP 模拟生产车间设计出各类制剂流程式的教学内容。为提升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教研团队先后对近20 家制药企业进行了走访,收集与制药岗位相关的素质、技能、知识等要求,设计出包含固体车间和液体车间两大模块的工作任务,按GMP 和岗位SOP 的要求编写了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口服液等剂型产品的项目式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和实践拓展的需求。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关注[4,5]。虽然越来越多的在线平台可以免费提供课程资源,但通过对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使用外部平台资源人数不到10%,且这部分学生中超过60% 的人认为外部平台资源的内容针对性较弱,与自身专业特色和岗位要求的匹配度不高。因此,教研团队借助智慧职教云平台搭建了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产品导向式SPOC 教学资源库,将产品制作案例、重难点讲解微课、拓展学习等资源上传,同时引入国家教学资源库中的优质素材,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地掌握岗位技能,该课程的授课采用了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实施“课前任务聚焦,课中创新学习,课后巩固扩展”的完整教学过程。课前,指导老师通过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小组提前进行SPOC 资源的学习并规划实训步骤。课中,指导老师设计各类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合作探究等,并通过案例导入生产任务。学生开展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指导老师利用平台进行在线互动和监管。课后,学生通过视频资源完成知识点的重现,并通过线上测试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为构建可量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走访制药企业,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结合企业岗位的工作职责梳理指标因素,最终总结出8 项企业岗位技能和24 项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中药制剂技术相关课程岗位技能的评价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编号,借助专家评分的方式,依据表2 中的评分规则对所构建的层次矩阵进行评分,采用yaahp 软件计算指标的权重值[6-7],结果见表3。
表2 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赋值标准[6]
表3 中药制剂技术岗位技能评价指标的赋值结果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8]计算评价得分值,具体步骤如下。
第1 步,设定目标集S={ 岗位综合能力},一级指标因素集S={s1,s2,s3,…,sn},二级指标因素集s1={s11,s12,s13},s2={s21,s22,s23},s1={s31,s32,s33}…,s8={s81,s82,s83},模糊评价集V={v1,v2,v3,…,v8}。
第2 步,根据层次分析的结果建立权重向量W,W≥0,∑W=1。
第3 步,利用模糊评价集V中的等级,对指标因素集S内的每个元素进行判断。将评价结果进行换算,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R。
第4 步,将权重向量W与单因素评价矩阵R相乘得到每个元素的模糊评价结果向量C。
采用加权平均法对结果进行处理[9],得到综合岗位技能评价的数值S。
以48 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组织4 名校外专家、3 名教师,3 名学生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技能s进行评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10],对表现“非常差”的给予1 分,“较差”的给予2 分,“一般”的给予3 分,“较好”的给予4 分,“非常好”的给予5 分。然后,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和公式计算各项岗位技能s和综合岗位技能S的得分值。
为了准确地对得分结果进行判定,将得分区间值按下列要求进行标准化:5.0 ≥S>4.0 为“优秀”;4.0 ≥S>3.5 为“良好”;3.5 ≥S>3.0 为“中等”;3.0 ≥S>2.0 为“较差”。最后,根据评分值所处区间对48 名研究对象的综合岗位技能S进行等级判定。
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8 名研究对象中:岗位综合技能S评价优秀的有12 人,占比25.0%;良好的有22 人,占比45.8%;中等的有9 人,占比18.8% ;较差的有5 人,占比10.4%。评价等级的分布情况见图1。研究结果说明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总体上获得了较强的岗位综合技能。通过计算各项技能的平均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s1生产操作>s4前处理>s2设备维护>s6物料管理>s5生产工艺>s8质量管理>s7制剂开发>s3制剂检测(图2)。结果说明学生在生产操作、前处理和设备维护等岗位技能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基本上可满足生产操作员、设备管理员、提取技术员等企业岗位要求,而在制剂开发、制剂检测岗位技能方面则表现较差,需要重点加强培养和锻炼。
图1 综合岗位技能S 评价等级分布图
图2 研究对象的各项岗位技能si 平均得分情况
按照综合岗位技能S评价等级,将48 名研究对象分为优秀组、良好组、中等组及较差组。为了进一步观察各组间的得分差异,找出其能力表现的规律,借用Hiplot Pro 在线工具 (https://hiplot.com.cn/)绘制聚类热图[11],颜色由浅色递增至深色代表着各指标因素得分值由高到低的渐变过程(见图3)。结果发现,优秀组(S≥4.0)各项岗位技能表现均衡,基本上都达到了优秀等级,除了极个别如12 号在s7制剂开发和s3制剂检测方面表现较差。良好组(4.0 >S≥3.5)各项岗位能力发展不均衡,差异较大,而且偏向性明显,但在特定的岗位技能上仍然展示出的优秀的岗位能力,例如13~15 号在s7制剂开发方面的能力,25~34 号研究对象在s1生产操作、s2设备维护和s4前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均达到了优秀的等级。中等组(3.5 >S≥3.0)岗位技能的短板主要集中在s7制剂开发和s3制剂检测方面,其中36 号和39 号在这两方面的得分值甚至是所有研究对象中最低的。较差组(3.0 >S≥2.0)中的研究对象各岗位技能得分均处于较差的水平,说明该组的研究对象无论是综合的岗位技能还是单方面的岗位技能表现均不理想,难以达到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是后续岗位技能训练和实习培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图3 中药制剂技术岗位技能的评价得分的聚类热图
为了观察研究对象评价结果区分情况,寻找能力欠缺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学生的岗位技能的提升寻找指引方向,本文借助SIMCA-P 软件,采用非监督模式识别(PCA)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对象的自然聚集趋势[11],结果发现各组之间确实存在较明显的聚集,见图4。图4 中编号1~12 为优秀组、编号13~34 为良好组、编号35~43 为中等组、编号44~48 为较差组。本文进一步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分析各组别岗位能力s的差异和特征,以VIP ≥1 和P<0.05 为条件筛选引起差异的关键元素[12-13],结果发现良好组与优秀组相比需要提升的关键技能为s8质量管理、s3制剂检测、s7制剂开发,中等组与优秀组相比需要提升的关键技能为s2设备维护、s8质量管理、s6物料管理,较差组与优秀组相比需要提升的关键技能为s8质量管理、s2设备维护、s6物料管理、s1生产操作、s4前处理、s7制剂开发(表4)。
图4 不同组别的岗位技能评价得分PLS-DA 图
表4 不同组别岗位技能差异关键因素的筛选结果及VIP 值
为了探讨不同专业基础和学习经历带来的影响,该研究进一步对48 名研究对象的生源背景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优秀组成员主要来自高中生源并且具有理学背景,而较差组成员则来自无药学背景的中职生和非理学背景的高中生。该发现提示专业基础和教育背景对制剂课程的学习及岗位技能的掌握可能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近年来,随着高职生源的逐步扩大,不同途径入学的群体在专业基础、社会认知、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给中药制剂技术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说明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差异化教学,同时也说明了教研团队所实施的混合式教学的改革还未能有效缩短专业基础背景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中药制剂技术作为高职中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中药制药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通过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混合式教学改革,增加了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任务的匹配度,更贴近企业岗位的职责要求。为了评价学生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企业调研和文献分析制定了8 项与中药制剂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构建24 项评价指标因素,采用AHP 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量化评价体系,对48 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开展评价实践研究,借助Hiplot Pro、SIMCA-P 等工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施混合式教学实践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整体上获得了较强的岗位综合技能。该研究通过对不同组别的评价差异进行分析,寻找到关键的能力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生源背景下对岗位技能获得的影响,为不同研究对象的岗位技能提升指引了方向,同时也为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改革及中药制药适岗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