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虹/文图
江北江南纸鹞齐,
线长线短迥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
一任骑牛弄笛儿。
——〔明〕徐渭
在杨浦区政和消防救援站(以下简称政和站)旁边的草地上,几个消防员操作着一个长达50 米的祥龙风筝引来了众人的围观。“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放飞风筝时,祥龙风筝是最讲究的,比如不能随意从龙身上跨过,由于龙身是由几十片乃至成百上千片风筝片组成,每一片的摆放都有讲究,一旦误碰,就会造成龙身不稳、风筝飞不起来的情况。放飞时一旦龙尾一放,龙头一拉以后,它的尾部会往上翘,需要好几个人的默契配合才能放上去。”在旁边指导的陆诚祥老师说。
2018 年开始,政和站紧密结合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一站一品牌 人人有爱好”活动,邀请了上海市风筝协会副会长、“风筝制作与放飞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陆诚祥老师教授消防员制作具有消防元素的风筝,从而陶冶消防员情操,缓解工作压力。在政和站的党团活动室内,消防员在陆老师的指导下伏案作画。由消防员制作的风筝主题突出,栩栩如生,消防元素和地方特色跃然纸上,清晰可见消防救援人员勇往直前、浴火奋战的模样,作品表现通俗、亲切,既体现民风民俗,又展现消防救援人员“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虚实相间,方见“鸢”上乾坤。
“在陆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慢慢从一无所知到了半个‘专家’的水平。千万别小看了扎风筝这门技艺,这可是门大艺术,小到每一个结扣的锁死,大到风筝的整体框架,只有符合空气动力学才能让制作出来的风筝既能飞得高又能美观。”政和站副指导员李思远表示,与运动风筝的激昂不同,传统风筝的放飞更蕴含着一种哲理与思考。风筝放飞过程中的力度控制、风向把握、与风搏斗的过程,是放飞者与大自然的交流与交融,让人不禁联想到消防员在冰天雪地里,在水深火热中,在一切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与灾难抗争的场景。每放飞一次风筝,也是对消防员心灵的一次净化。李思远还表示,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祥龙风筝是他们历经多月制作而成,专为龙年准备的作品,如今看到放飞在天空中的样子让他们感到十分自豪。
站里的消防员表示,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逐渐领略了风筝的独特魅力,也慢慢体会到了“非遗”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陆老师精益求精的态度与精神感染到了我们很多人。在消防业务上,我们也应该追求精益求精。”政和站的消防员表示,随着一件件自己DIY 的作品“从无到有”,大家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原来一个人的业余生活不止是游戏和手机,还有“风筝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