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 三
赵无级作品《18.03.2008》
画家赵无极与建筑师贝聿铭、作曲家周文中并称海外华人“艺术三宝”,他是世界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是用西方绘画展现中国美学哲思的经典范式。
1935 年,15 岁的赵无极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是同批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的银行家父亲热爱艺术,然而自幼启蒙的赵无极并不喜欢课堂上的国画临摹,他曾从潘天寿的课堂里跳窗逃走,考试时只在卷子上涂一个大大的墨团,并题:“赵无极画石。”
反叛的赵无极,有自己的导师--塞尚、马蒂斯、毕加索,那是他在《生活》杂志及从巴黎带回的明信片中找到的。赵无极向往巴黎。1948 年,28 岁的他来到梦寐以求的巴黎蒙帕纳斯艺术街区,出入“大茅屋画室”学习素描。在艺术流派层出不穷的巴黎,他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并且不希望被贴上国界的标签。
1951 年,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克利的符号灵感改变了他的想法。赵无极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入手,将不同的客观物象提炼成自创的符号型结构。自此他进入艺术生涯的“甲骨文时期”。在他的《伦敦塔桥》《巴黎圣母院》中,他用金石般的细线,将所看到的欧洲建筑提炼、勾画于细致丰富的背景色彩上。建筑物主观轮廓退却,失去重量和体积,只剩下直线和裂痕在昏暗变换的光线中若隐若现。
1956 年,赵无极的画作风格变得沉郁、混沌,形象符号消失,出现了自由的大片的色彩涂抹,厚度从稀薄变得浓厚……这一年,他遭遇了夫妻离异,好友离世。第二年,赵无极离开巴黎。再回巴黎时,他带回了第二任妻子陈美琴。他们在巴黎找到一间新的工作室--没有窗户,但有一个玻璃屋顶。垂直的光线通过天窗投射在画布上,恰似一条向中间聚拢的“山脊”。西方抽象主义的垂直式直立构图与宋代山水的全景式高远构图相互调和,带领他走向一生中作品最多、最受认可的“狂草时期”。
《18.03.2008》,这是赵无极的最后一幅油画--在层次分明的绿色之间,如同在西湖的平静无波中感受到一点风的吹拂。十多年的“狂草时期”已然逝去,随之逝去的还有妻子陈美琴。人生际遇冲撞,赵无极躲入工作室,无意中,他拿起水墨玩耍,一纸一笔,信手拈来。在水墨中,他的画作激烈冲突不在,留白逐渐出现,一如拨云见日后的明亮澄澈。
一位艺评家如此评价:“西方将他从东方解放,东方将他从西方拯救。”
而他自己感叹:“谁能晓得我聆听、吸收塞尚和马蒂斯的教诲,再回到于我而言最美的唐宋绘画为我留下的这份遗产,花费了多少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