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其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儒雅的格调被誉为“国之瑰宝”,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早在2013 年9 月,来自世界各地的7 位国际评审专家经过2 天的评议,认定浙江省东阳市为“世界木雕之都”。
在东阳中国木雕城里,众多的木制工艺品和木雕家具通过设计、选材、雕刻、上漆等工艺,流通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所有传统产业一样,今天的东阳木雕也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消费带收窄的危机。如何改变市场低靡的现象,如何传承东阳木雕的技艺,是众多东阳手艺人苦苦探索的难题。杭州第19 届亚运会颁奖花束“硕果累累”底座的制作人--中国木雕大师黄小明正是其中一位,在融合传统手艺与当代审美之间,他一直在寻求创新与突破。
得知第19 届亚运会要在杭州举办,身在东阳的黄小明便日思夜想,如何把东阳木雕结合进这样的大型国际赛事。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作品展的木雕大师,黄小明一直在推进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他将自己的作品《锦绣中华》《忆江南》展示在G20 杭州峰会上,为会场增添了东方美学的韵味;气势恢宏的作品《锦绣河山》出现在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层峦叠嶂的肃穆与奇秀交织的雄壮令人惊叹不已。
这一次,黄小明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到了亚运会组委会。以往的体育赛事,运动员在收获奖牌的同时,一般会收到毛绒吉祥物和鲜花,黄小明想,如果能把东阳木雕作为此次赛事的小礼物,一定更有特色和特殊含义。中国人向来对木头有特别的亲近感,而东阳木雕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非常合适作为此次赛事的纪念物。但组委会认为木雕作品较重,不易携带。于是,黄小明把组委会的意见带回家,反复修改、加工,打造出一个个不同的样品。经过十几次的修改,“硕果累累”的花器终于成型了。
“花器的出现让颁奖花束从一束简单的鲜花变成一个可以永久珍藏的纪念品,不仅承载着浙江的传统文化记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国际知名度的好机会。东阳木雕由唐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众多精品自带‘中国气质’,在海外拥有一定的知名度。”黄小明认为,此次亚运会是让世界看到东阳木雕、认可东阳木雕的绝佳机会。
细看“硕果累累”木纹花瓶,瓶身中间正好适合一个成年人的握手弧度,吉祥物“江南忆”则镶嵌在瓶口,“hangzhou”字样刻在瓶身上。本次亚运会,黄小明总共制作了7000 多个花器,如今它们跟着自己的主人去到了不同的国度。细心的观众或许已经发现,今年没有出现以往那样获奖的运动员将花束扔到观众席上的情况,大家都想把这么精致的小花瓶带回家,无论放置在哪里都赏心悦目。
擅于创新一直是传统手艺大师黄小明给人的印象,但如何创新、如何在木头上巧夺天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黄小明表示,其实自己是一个非常“爱玩”的人。他爱好游山玩水,从西部草原到雪域高原,从热带雨林到南极大陆,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旅途中,他用双眼欣赏美,用双手记录美,旅行结束后,再以所见所闻为灵感,用木雕作品重现美。
“我常常跟学生说,我们不做井底之蛙,我们得成为‘井沿之蛙’,即使飞不起来,也要在井边看看天上的云、地上的花,开阔眼界。”比如,他的作品《晨》刻画的是一位藏族姑娘身着当地特色服装,惬意地坐在草原上,那是2004 年去西藏回来完成的作品;《苏州园林》是实景木雕作品,它用同等比例制作了苏州园林长廊中的某一面窗,窗外是柳条飞舞的景象……
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作为新时代的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把传承与创新东阳木雕视为自己的使命。“创新是永恒的,创意是无限的。”怀抱着这样的想法,他独创了“速写木雕”“超写实木雕”“竹简木雕”“造物木雕”“取景框木雕”等多种木雕形式,将传统艺术风格与现代审美融会贯通,致力于开创传统与创新并重的木雕艺术新风格。如今,已经在历史长河里走过上千年的东阳木雕,正在努力契合新时代的审美,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将更多的作品流通到世界各地,以完成传统手工艺市场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