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传泳 林家慧
[摘 要] “双减”正在推动教育生态的重构,呼唤家校社进一步协同,构建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育人体系。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 和 Governance (治理)的缩写,作为一种评估工具,它专注于可持续性、发展性和效能感的研究,与家校社协同育人高度契合。扬州市梅岭小学基于ESG理念,通过重新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关系,形成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了家校社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样态。
[关键词] “123”合作模式;优化治理;开放办学
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 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作为一种评估工具,它专注于可持续性、发展性和效能感的研究,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目标高度契合。扬州市梅岭小学以ESG理念为指引,通过重新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关系,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了家校社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样态。
一、当前家校社协同的现状及困境
教育是社会现象,无论学校教育多么重要,也绝不能代替家庭、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是大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与目标之一,但当前家校社协同存在“学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的错位现象,这是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一)政策资源的实践性不足
家校社协同是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我国也将其列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再到《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都在强调家校社协作。家校社加强协作是改变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的必要路径,但各地在执行政策文件时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协同育人重在指导还是重在共商,大家各执己见。因此,实践层面的支持仍须强化,这也给学校的家校社协同研究留下了空间,并提出了挑战。
(二)学校资源的适切性空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前,家校共育主要依靠学校单向输出,缺少双向、高频、高质量的互动。原因是沟通渠道单一,缺乏深入对话和交流。实施后,学校明确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整合资源,完善“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平台建设,但教育理念匹配度不高,适切性不强。具体表现是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对学校更新的育人观漠然视之;学校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不同层次的家庭。
(三)家长资源的多元性差异
家长的经济条件、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等方面不同,学生在家庭的成长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首先,部分家长固守“家长视角”的教育观念,轻视家庭良好文化环境对子女的教育作用;其次,家庭教育缺乏专业支撑,家长对家庭教育方法和儿童心理认识不深、理解偏颇,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再次,真正影响和引导家庭教育的组织、机制、策略都未完善,等等。家长资源的多元带来家校合作需求的多元。
(四)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社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环境,但问卷调查显示,仅21.4%的家长会带孩子去公共图书馆看书,表明家庭参与社会或学校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不高。虽然社会存在与学校的共育场所,但使用率偏低,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么空置,要么沦为“亲子游乐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策资源、学校资源、家长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需要进一步明晰主体的责任和边界,重新构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性和效能感的工作机制,避免片段式的家校合作、散点式的校社合作和拼贴式的家社合作,以此不断促进家校社協同育人。
二、ESG理念指引下的家校社关系
ESG理念强调负责任的行动,梅岭小学将ESG理念作为各方教育行动的基本准则,贯穿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全过程。具体而言,梅岭小学将“家校社三方主体”解构为“家校、校社、家社”三组关系,从微观视角切入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重新构建家校关系:“一二三”合作模式
梅岭小学在“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二三”家校合作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机制”。
1.一个成长指导中心
“一个中心”是由学校和家委共同构成的“红梅少年”成长指导中心。重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行动指南,包括路径、策略、评价等,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内在动力;梳理不同年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同质问题,分析成因并研究解决方案;指导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自成立“红梅少年”成长指导中心以来,学校发布了面向全校1万个家庭的学生安全教育宣言;收集整理了家长最关心的20个育儿专题,分为低年级的幼小衔接、中年级的成长转折、高年级的青春期教育;形成了11项交办工作,并采用月度评估的方式确保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同时发放了万余张“家校互通卡”,不仅可以有效倾听家长对学校的建议与意见,还可以采用“预约”的方式满足个别家庭的需求与互动,拉近了家校关系。
2.线上、线下两大平台
“两个平台”为线上、线下两大平台。一是构建了“润心·共育”线上平台,以学校资源为主体,以网络资源为补充,以社会资源为辅助,定期向家长推送线上家长课程。目前,学校线上“润心·共育”栏目已形成了“心理健康防护”“良好习惯养成”“流行性季节性传染病预防”等系列专题。二是构建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线下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委员会”,校级家委主任实行“轮值制”,任期一年,在任期内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各年级家委主任统领本级家委,分设膳食、安全、课程育人、防欺凌与心理四个工作组,深入参与各年级的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家校协同中的重要作用。
3.共议、共建、共养机制
“三个机制”主要为指向协同的联席共议机制、指向成长的课程共建机制及指向个体的“四特”帮扶共养机制。首先,共议机制重在“协同主题”上的共识,即解决各方都想解决的问题,避免家校协同中错位、越位、重叠及推诿。其次,课程共建机制是对课后服务的积极作为,主要设置了“生命”“生活”“生长”三类课程,“生命课程”指向安全自护,“生活课程”指向自理能力,“生长课程”指向劳动观念。再次,“四特”帮扶共养机制中的“四特”主要指特殊家庭、特异体质、特殊心理、特殊行为,学校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红梅少年”养成方案》和与之匹配的“异常心理识别机制”,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科学干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机制”和以往的家校协同相比,表面看只是形式的差别,实际上包含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基本假定,强化家校协同“从边缘到中心”、“从单一到多元”、从关注“方式”到关注“人本身”的转化。这些差别的背后是基于ESG理念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重新构建家社关系:现代治理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活跃的细胞,一方面,在教育内容和资源整合上,社会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责任担当,让每一个细胞健康活跃;另一方面,在家庭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家庭要信任社会(社区),诚恳表达自身的诉求和困难,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和“小环境”。
首先,平等尊重是家社协同的基础。当下,多数人平等协商的技能较低,协商意识较薄弱。因此,家社协同过程中,最大难点是双方既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职责,又要淡化各自的身份等级,平等尊重,相互协商,才能发挥现代治理的系统性和全局性优势。
其次,相互信任是家社协同的根本。当前,家庭对社会教育的信任度普遍较低,社区教育因为缺乏专业的教育人员,长期处于协同的“弱关系”中,但社区有其独特优势,尤其针对日益加重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社区可以更全面地知晓孩子的成长环境并预判危机,需要家庭对社区、对社会建立足够的信任。
最后,达成共识是家社协同的关键。“双减”正在推动教育生态的重构,除了需要家长合理定位孩子的发展预期,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形成减负共识,家庭、社会要从本质上不断提升育人理念,拓展并准确定位育人目标,强化协同的科学性。
(三)重新构建校社关系:开放办学
邵志豪校长曾就社会资源利用提出“三个如何”:社会教育资源如何向青少年开放;企事业单位如何给学生提供生涯体验和社会劳动的机会;志愿者、社区服务、社区企业如何为学校教育提供充足的校外教育资源。这“三个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提醒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路径、方式和策略需要进一步开放。
一是在路径上,建立体验性特色课程。这类课程聚焦职业体验,成为学生观察社会的“窗口”。梅岭小学定期邀请各行各业从业者,结合自身职业特性,提供丰富可选的课程内容,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生命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2023年3月就邀请了消防战士向师生讲解消防知识,邀请扬州市木偶剧团为孩子们表演经典木偶戏,还和南京货运中心联合开展“少年儿童铁路平安行动”,等等。
二是在方式上,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学校尝试将教学活动从校园解放出来,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梅岭小学当下正在进行的校本课程就有“春日研学”“周末博物馆”“我在梅小经历的100件事”等,还有与校史、社会实践基地结合的“可法”课程,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并进行校本化,使之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三是在策略上,立足协同共育“小切口”。学校通过主体性的课程,落实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完整而幸福的人。比如梅岭小学的图书馆课程,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书籍借阅、场馆规则等,以此迁移到社会图书馆、城市书房,再扩展到对公共场所规则的认同,通过“学校图书馆”这个小切口落实“遵守规则”这一基本素养。
三、ESG理念指引下家校社协同的意义与价值
ESG理念强化对环境条件、内部治理与社会责任的统筹兼顾,梅岭小学将ESG理念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的方式从理论演化转变为理念指引,是增强教育实效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应对,以此不断描述“全域教育时代”家校社协同的新方式与新可能。
(一)新方式:对“协同观”的更新
协同是一种行动方式,其本身具有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协同育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探索,不断调研,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生成新问题,螺旋上升,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朝专业化、生态化、最优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对“协同观”的更新。
(二)新可能:对“育人观”的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一生的教育”就是不断更新的教育。一方面,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向“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育人宗旨,让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另一方面,家校社协同育人不仅仅是“育”孩子,更是“育”参与其中的所有人,突出“共学互学”的价值,这是对“育人观”的更新。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构成[J].新课程评论,2022(5):7-17.
[2]储朝晖.家校社协同育人實施策略[J].人民教育,2021(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