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涛 王呈哲
摘要:林业育苗技术对于林业工程建设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质量的技术支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林木的成活率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树种的选择、育苗技术、栽培方式等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林木种植过程中育苗技术要点展开探究,通过相应的技术分析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增强林木的品质,进一步促进林业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育苗;成活率
目前,随着我国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增加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为此国家正在大力扶持林业项目的建设工作,并为之积极引进相应的技术手段与现代化专业人才。通过对林木育苗的适宜生长环境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全方位地提升育苗技术;在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同时提升空气质量,减少雾霾等空氣问题的频发,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
1 林木育苗技术实施原则
1.1 坚持育苗的适宜性原则
为了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应不断加大研究力度,深入了解育苗的各项种植数据。对于林业项目建设工作来说,应严格遵守育苗的适宜性原则,根据建设地区的土壤、水分以及气候情况,在保证林木的成活率的前提下,使用科学、合理的育苗方案。有效保证林木生长所需的各项生态条件,正确高效的育苗技术是林业工程成功的基础。林木的自然成长与其种植环境的适宜性密切相关,应最大程度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地理条件。同时,在对建设地区的自然资源展开研究时,应根据调查的环境数据进行汇总,根据结果显示选择适宜的树种,使其与建设用地的环境相适应,保证树种的健康成长,为林业工程建设成果打下基础。
1.2 坚持育苗的多样性原则
目前,林业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扩张,树木砍伐情况较为严重。森林资源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环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风固沙。因此,应提高林木种植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与实际需求相平衡。同时,在林业建设中,林木的生长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干扰,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相关部门应转变种植方式,采取混合种植手段,从根本上减少个别病虫带来的危害,通过相应的手段提升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森林是各类动植物的栖息场所,物竞天择,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可以有效平衡害虫的生长繁殖数量。因此,对于防治病虫害的手段来说,也可以遵循生物多样性的原则,降低病虫对于林木建设的影响,促使林木能够茁壮成长[1]。
1.3 坚持育苗的经济性原则
林木育苗技术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在注重林业工程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应重视其经济效益,争取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经济投入。在种植实践中,相关种植人员不仅要考虑育苗技术的实用性,还要考虑其经济性。例如,部分移栽手段成本较高,则选择替代性较强或有效的管理技术是其考虑的要点。所以,林木的建设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合理控制人力、物力的投入,在保证林木成活率的基础上,节约成本,使资金利用价值最大化,争取通过较少的成本投入实现良好的造林效果,进一步提升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2]。
2 林木育苗技术要点分析
2.1 林木育苗的环境前提
2.1.1 工程建设应因地制宜
相关人员对于林业工程建设的选址应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育苗地的选择是影响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应从地理位置、交通以及环境土壤等方面科学选址。交通便利且环境适宜的地区不仅利于林木生长,同时便于树种以及其他设施的运输,既避免了对相关人力以及物力资源造成浪费,又进一步为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一般情况下,随着建设区域的不断扩大,其林木种植数量也在相应增加,种类随之多样化,相关人员在考察时,应关注当地本土林木种植种类,林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与其自身的特性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因此在选择建设用地时,应考虑水源附近的区域,便于灌溉的同时节约人力;同时,要充分考虑暴雨天气下该区域的排水能力,防止因过度积水增加林木的死亡率。对于地形地势应注重后期相关人员对于苗木的监管问题,使其便于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在对土壤进行考察时,应选择土壤肥沃的区域,林木在轻土壤或者沙质土壤中生长情况较好,反之在盐碱地或者黏土区域不利于生长[3]。
2.1.2 注重育苗树种的选择
经过对苗木种植环境的有效选址,为苗木的生长创造了健康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此基础上,育苗种类的选择格外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来看,确定良好优质的育苗种类能够有效提高建设效率,进而提升种植效益,确保苗木的生长情况得到保障。常见的林业种植树种包括松树、银杏树以及柳树等各种绿化树种,不仅要考虑树种的种植效益还要切实考虑其面对险情的抵抗能力,同时严格防范森林火情的发生。在选择适宜生长的苗木时,应充分掌握其生长特性以及栽种技术,优质的树种是其长久生长的基础。对于地质较好的区域,可以直接采用裸苗种植方式,因其优质的土壤可以为苗木提供充分的营养,具体操作是将裸苗在田地中进行培育,使其在发展一定程度以后,采用一定的包装手段将苗木运输到种植区域。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有效包装,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破坏苗木的根部损伤,进而影响其生长。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嫁接与移栽的方式培育苗木,使其根系发展适应种植条件,从而培育出优质的树种[4]。
2.1.3 改良林业种植结构
随着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味地遵循传统的种植模式只会降低林业建设质量,使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林业建设需求。对于造林工程来说,应根据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结构。例如,在种植杨树的过程中,由于杨树本身具有较差的抗热能力,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普遍生长情况较差,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研究,已经研发出抗旱抗热能力较强的新品种,根据目前种植需求可以合理选择新老品种的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间隔比例种植不同品种的林木,将抗病虫害较强的树木与一般甚至较差的品种相邻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病虫的干扰。因此,在充分了解各类树种的生长习性以及各种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相关人员林业种植的综合能力,科学规范林业种植结构,将种植技术与林业管理相结合,以树木的生长需求为出发点,培养优质健康的树木,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同进步,从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5]。
2.2 林木育苗的要点概括
2.2.1 播种育苗技术
播种育苗是林业建设过程中较为基础的种植方式,应用较为广泛,其技术要求较高,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育苗的过程,在播种、出苗、成长以及加速成长等阶段对种子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提高其存活能力。首先,加强合理灌溉。在育苗过程中,水资源的投入极为重要,在满足种子和林苗所需水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灌溉方式,根据其播种前或者生长期的所需水量进行有效灌溉。不同的林木种类所需水分不同,针对土壤的存水效果规定灌溉比例,保证土壤持续处于湿润状态,满足其生长需求。通常情况下,林木在出苗阶段对水分需求量较小,在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减少灌溉,相应地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发育,相关种植人员在考虑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加大水量的投入,避免在霜冻时节大量浇水影响苗木发育。其次,注重种子处理方法。在播种之前,应通过相关药物浸泡种子,加快种子发芽速度,在浸泡过程中,对于药液的浸泡方式以及相应的温度条件进行严格把控,保证其发芽率。针对苗木种子的特殊性选择适宜的方式处理,避免盲目播种,例如柚木种子在泡好之后需要晾晒,从而增强成活率。因此在林业种植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选用科学的种植技术,促使当地林业事业进一步扩展。
2.2.2 容器育苗技术
育苗工作在林业建设中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相应区域的气候、地质等问题充分了解以后,确定栽种的苗木种类;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苗木不仅可以为其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生态的平衡。上述提到过对于地质地形等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使用裸苗种植的方式,但是对于生长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不适宜选用裸苗种植,应借助容器育苗来解决苗木种植过程中土壤养分不够的问题,为其顺利生长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容器育苗主要是指将树苗放在容器内部,使其根系位置充分被容器保护起来。自然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不能够满足苗木生长;通过使用塑料杯或者薄膜容器在育苗阶段为其提供养分,增强成活概率。该种植方式的优势在于其周期较短,成苗的质量与数量较高,同时容器相对来说易于挪放,灵活性较强,受到区域限制较小。在实际应用中,种植人员可以借助相关的专用设备完成容器育苗操作,不仅严格规范地控制育苗规格,还可以保护其根部的完整性。因其种植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便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有效降低成本支出的同时增强了生态效益。
2.2.3 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无性繁殖技术是近些年广泛传播的一项先进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的有效测验,将其基因遗传数据进行组合,通过人力将其优质的林木基因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其匹配度增强。在选用该方法种植之前,相关人员应充分考虑林业工程建设区域的生物种类情况,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其种植条件清晰明确,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种植的林木基因。在基因的提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在充分了解当地土壤的酸碱度以及水分等情况之后,合理取样,为苗木生长提供技术保障。同时,育苗过程中,将优质苗木的基因提取之后,可以通过一定的杂交模式将林木基因合理组合,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其后,相关人员应做好浇水和施肥的工作,密切观察林木生长速度以及其他情况,使其充分发挥无性繁殖的技术优势,逐渐增强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自身耐旱能力,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2.2.4 播种与林间管理技术
对于苗木播种来说,应格外重视其育苗的时间选择,根据树种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时间开展育苗工作。例如杨树的育苗时间,因其耐热性较好,所需的水分较大,大多选择在春季育苗,不仅温度适宜,同时还有雨水浇灌,省时省力。在苗木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开展管理养护工作。第一,施肥管理,在育苗之前应通过有效施肥增加土壤肥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肥料的使用量,因苗木仍处于较为脆弱敏感阶段,较强的肥力效果可能产生烧根情况,再加上后期还会施肥,所以在施底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掌握用量。第二,病虫害管理,病虫害是林业种植中常见的生长问题,可以在苗木的枝干部位喷涂相应的防治药物,在日常养护中做好细致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损坏的区域并展开处理。第三,做好修剪养护工作,对于易发侧枝的苗木适当修剪,避免侧枝的生长与苗木抢夺养分,保证苗木生长养分的有效供应。夏季是苗木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应做好林间的管理工作,保证林木的稳定生长。
2.2.5 育苗环境管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林业工程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其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相关部门对于苗木的管理模式过于粗放,育苗的发展过程缺乏专业的管理。在基本的选种、灌溉以及林间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到精细化、规范化。相关人员对于育苗的重视程度较低,这直接导致育苗的有效性降低。因此从育苗行业环境的管理方面来看,应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使育苗行业逐渐规范化、市场化。育苗的成活率是检验其工作的直接标准,通过加大育苗资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育苗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育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林业建设工作的效率,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保障造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育苗技术广泛普及,使种植人员充分了解新型技术的种植优势并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加大对于项目的扶持力度,增强当地林业工程建设规模,并对其技术研究成果提供相应补贴,使当地的林业建设产量提高的同时增强经济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建设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平衡,还增强了森林覆盖率,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矛盾。因此对于林业育苗技术的研究仍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深入促进技术改革,通过播种育苗、容器育苗、环境管理等多方面技术手段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促进林业事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琴.林木产业化育苗技术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4):69-70.
[2] 郭文伟.林木育苗的主要问题与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5):8-9.
[3] 郜文慧,黄明华,侯金波,等.林木数控扦插育苗技术管理规范研究[J].园艺与种苗,2021(7):23-25+27.
[4] 牛金元.青海省林木育苗及栽培技術研究[J].农家参谋,2021(12):153-154.
[5] 梁成武.林木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探讨[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5):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