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23年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科研项目“甘肃少数民族县域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09)
作者简介:李祯(1986—),男,甘肃兰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政府管理。
摘 要:随着农村人口的收入增加、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的大幅度改进,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镇流动和转移,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对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村为样本,对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加快农业结构优化步伐、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民职业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道德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农村治理体系等缓解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乡村振兴;空心化;调查
农村空心化是阻碍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空心化现象出现了劳动力普遍减少、现代化农业技能匮乏、农村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结构性新特征。同时,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任务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等区域特点。因此,对典型区域样本进行调查,从而把握这些新的特征,对于制定、完善、优化农村地区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调查背景和基本概念
(一)调查背景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党和国家的要求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中央的这些要求是解决脱贫人口集中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
(二)样本区选择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是全国较早开展农业建设扶贫工程的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存在农业作业方式比较传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农民整体素质不够高等一系列关联度很大的问题,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区域。目前安定区已经完成了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的历史任务,但是该地区农村依然面临着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耕地撂荒现象较明显、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公共基础设施使用率较低等农村空心化带来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样板案例的研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时期的农村发展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从而使区域性脱贫基础稳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概念界定
农村空心化是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空心化的概念大致从3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城乡整体角度进行研究。王莹琛等(2022)认为,农村空心化的形成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对于乡村的振兴发展也带来了不小挑战。同时,我国农村区域跨度大,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要寻找符合地区特点的解决之道。二是从农村结构角度进行研究。邬德林等(2022)认为,农村空心化不应局限在人口流失和宅基地空置的层面,而应该从劳动力、土地、产业、技术、服务等多角度来结构。三是从时代背景角度进行研究。杨世圆(2022)认为,农村空心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不同时期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特征也有所不同,就业环境、收入状况、发展前景、公共服务等是造成农村各个时期空心化的主要因素。
梳理以上看法可知:一是农村空心化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从整体来分析还是有效率的;二是农村空心化是多维度问题,需要多措并举才能缓解;三是要以时代背景为主线,丰富和拓展不同地区空心化的研究样本,从而为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样本区现状
(一)样本区概况
定西市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是陇中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总面积有3 638平方公里,下辖19個乡镇,306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年末,农村户籍人口30.75万人,常住人口20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65%。耕地面积237.5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7.7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多以小规模的梯田和坡地为主。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12.12%,远低于全国71.25%的要求。
定西市安定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平均海拔在1 600米以上,地貌以土塬、台塬、山区、沟谷为主,崎岖不平的地形,加之湿陷性的土壤结构,使该地区农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安定区完成了脱贫攻坚时期各项历史任务,但是在农村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各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心化情况,这对于当地的农业农村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样本村分类
笔者针对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将安定区的农村大致分成川区村、边角村、山区村3种基本类型。
一是川区村。从区域分布上看,川区村主要分布在国道和省道沿线,是安定区农业经济的主体。从人口流动性上来看,由于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便利等因素,该区域内虽然人口流动性很强,但是迁出人口很少、新增人口较多。因此,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较高。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耕地没有出现明显的撂荒情况,同时,由于该区域耕地较为平整,因此农业机械化程度和设施化程度较高,以蔬菜、油料、中药材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为主,集中养殖程度高。从村集体经济情况来看,村集体土地大多处于流转状态,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正常,每年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从基础设施使用情况来看,生产区域和居住区域的灌溉用水、自来水、硬化道路、动力电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使用频率和强度都很高。从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情况来看,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较高,特别是文化广场、戏台、卫生室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1。
二是边角村。从区域分布看,边角村主要处于各乡镇的边缘地带,是各乡镇之间的边界村,“三不管”现象较多,但它们是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人口流动性上来看,由于处于乡镇之间的交界地带,人口流动性较强。特别是处于城镇和城市附近的边角村,迁出人口较多,回流和新增人口较少。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边角村均不同程度存在耕地撂荒现象,而离城镇近或居于城镇中的边角村,耕地变更用途的情况明显且突出。从基础设施使用情况来看,边角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的情况,特别是远离城镇的边角村,灌溉用水、自来水、硬化道路、动力电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使用频率和强度较低。从村集体经济情况来看,村集体土地处于闲置或变更用途的较多,靠近城镇的村或城中村有商铺出租、房屋出租、个体经营等非农化经济收入,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产业链延长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距离乡镇较远的村则没有这种现象。从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情况来看,边角村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的情况,离城镇较近的边角村依托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对本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依赖性较低,距离城镇较远的边角村由于常住人口少的缘故,利用率也较低。具体情况如表2。
三是山区村。从区域分布上看,山区村主要分布在沟谷以及地势平缓的山坡,这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拓展的重点区域。从人口流动性上来看,由于交通不便、农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多、地理位置不便等因素,区域内人口流动性不强,迁出人口较多,回流和新增人口很少。因此,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很低。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耕地有明显撂荒的情况。由于该区域耕地以梯田和坡地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和设施化程度较低,以饲草、马铃薯和部分耐旱蔬菜种植为主,分散养殖程度高。从村集体经济情况来看,村集体土地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不佳,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仅为国家光伏产业的拨付。从基础设施使用情况来看,在生产区域无灌溉用水,居住区域自来水、硬化道路、动力电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使用频率和强度都很低。从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情况来看,山区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普遍不高,但是对卫生室的利用率较高。具体情况如表3。
(三)农村空心化的表现形式
一是人口流失现象较严重。农村空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人口的流失,特别是青壮年劳动人口随着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渠道和机会不断增加,因而放弃了现有的务农方式,改为进城务工,从而获得较为轻松的工作和更多的收入。同时,随着收入的积累,直系和旁系亲属随迁进城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二是“三留守”人员呈升高趋势。随着青壮年人口离开本村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留在本村的学龄儿童、妇女和老人等“三留守”人员在全村常住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这部分群体受年龄、劳动水平、传统观念和学历层次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成为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主导力量。
三是生产生活资源闲置现象较严重。在人口大量流失的前提下,农村各类生产生活资源的闲置与废弃就显得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农户宅院和住房废弃以及耕地撂荒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心化经营现象明显,文化广场、戏台、村小学、卫生室、农家书屋等闲置现象明显,硬化公路、移动通信设备和网络使用率不高,动力电入户率较低。
四是产业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时期的首要任务,但是农村空心化程度越高,在既有产业上的标准化程度就越低,主要表现为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实质性扭转、农产品品质差异大、产业与市场对接程度低、仓储物流体系不完善、深加工市场尚未形成、农业金融体系不够健全。
五是乡村习俗文化有断档趋势。乡村习俗文化是农村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人口的流失,一些传统习俗文化并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主要表现为负责相关活动的人已经去世或者外出务工,而留守人员并没有很好地学习和继承该项传统的精髓。因此,一些传统的祭祀、祭祖和庆典活动频次变少,传统的习俗活动偏离了原有的价值形态。
六是政策执行情况达不到预期。村“两委”是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受人口流失和基层换届纪律的要求,村“两委”班子人员配备面临无优秀带头人可选的尴尬局面,常常只能从现有常住人口中选取,导致被选出来的村干部出现理解政策能力欠缺、执行方式过于简单、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因此,一些政策在农村难以收到预期效果,造成了政策价值与效果的双重真空。
(四)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点
调查发现,安定区农村空心化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维度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把握,了解安定区农村空心化现状,为精准分类、按需施策提供决策参考。
一是已脱贫村空心化程度较高。从调查情况来看,已脱贫村空心化程度高于一般村。虽然在2020年之后安定区实现了全部脱贫,但是已脱贫村由于2020年之前长期的贫困问题,造成人口、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处于长期滞后的状态,这些村是空心化程度较高的区域。
二是距城镇近的村空心化程度较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村距离城镇近,农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生活等方面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和更好的资源依托;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同等付出的情况下,农民在城镇务工的回报率要高于在本村务农的回报率。
三是深山区村空心化程度较高。根据调查情况,深山区村空心化程度高于浅山区村,主要原因是深山区村的创业就业渠道单一、交通不便、区位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发展方式传统、公共服务投入比例偏低、劳动力素质不高,致使青壮年劳动力一旦有机会便会走出去寻找更好的创业发展机会。
四是产业基础差的村空心化程度较高。产业条件差的村空心化程度高于产业条件好的村,这是因为这些村农业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农副产品尚未标准化、产业链缺乏精深加工、缺乏本地优质农副产品的品牌宣传、尚未完全建立与就近的大规模消费市场对接的渠道。
三、缓解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
根据当前农村空心化程度,按照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的思路,分步骤实施村庄改造和建设,不搞一刀切。一是聚集提升类村庄。主要包括川地和主导农业产业明显的乡村,要在原有规模基础上加大对此类村庄的产业扶持和各类项目投入力度,切实明确未来乡村振兴的区域和发展方向。二是城郊融合类村庄。针对距离城镇较近的村庄,要在考虑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切实体现城乡资源均衡循环的政策要求与价值导向。三是撤并搬迁类村庄。主要包括部分山区和空心化现象严重的村,要依托适宜区域进行安置,原有村址要复垦或还绿,切实体现出“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接续性帮扶思路。
(二)加快农业结构优化步伐
产业兴旺发展是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因此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是促进人口回流的重要路径。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加快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发展马铃薯、饲草、小杂粮、蔬菜等基础条件良好的农业产业。二是培育壯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加快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政策体系,推动和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三是深入实施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按照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发展要求,加强草料基地、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加快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四是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产前、产中松散型为主逐步向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紧密型合作社转变。
(三)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建设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时期,农业风险是致使农村空心化进一步加剧的重要诱因,因此加快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建设是防止区域性返贫的重要路径。一是加快农业风险预防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水务、畜牧、林草等相关部门发布农业风险监测的预警机制,切实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完善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健全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强化对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信息服务。三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精准设计险种,自然灾害大的产业保成本,逐步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质。四是针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要在保费分摊上予以优惠,将种养产业全部纳入保险范围进行承保,从而实现“一户一保”。
(四)健全农民职业体系建设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是转变农民传统农业作业方式的必经之路,也是农民职业现代化的保障和基础。因此,健全农民职业体系建设是缓解当前农村空心化的重要路径。一是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布局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和课程,切实满足乡村发展和振兴需要。二是完善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民职业教育,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种植养殖培训,加大农户在农机具使用、圈舍改造、专业化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三是着力构建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培训方案,利用企业与市场对接、合作社与企业对接、农户与合作社对接的方式,扩大小农户对接市场的有效性,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持续完善本地农民职业化与吸纳外部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体化培训模式。
(五)加强农村道德体系建设
农村道德体系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保障,也是乡风民俗的重要延续。一是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用农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二是深入实施村民诚信体系建设,深度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强化道德教化作用。三是加强乡村传统文化挖掘研究,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萃取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教化约束作用,积极推动农村地区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六)健全完善农村治理体系
农村党支部是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合理给予村“两委”成员相应的报酬,充分发挥村“两委”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二是根据工作需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确保事权、财权相统一。三是推动驻村帮扶工作队有效融入党务和村务工作,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公共政策价值导向不走样、不跑偏。四是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休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高村级治理效能。五是健全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更好地促进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顾仲阳.国家乡村振兴局: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EB/OL].(2022-01-04)[2022-01-0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105/c1001-32324027.html.
[2]王瑩琛,詹绍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象治理探析[J].生产力研究,2022(10):70-74+160.
[3]邬德林,唐立兵,张平.我国农村空心化的问题甄别及破解之策[J].农业经济,2022(12):31-32.
[4]杨世圆.乡村振兴下农村空心化应对策略[J].当前县域经济,2022(4):56-58.
[5]定西市人民政府.定西市统计年鉴-2021[EB/OL].(2021-11-04)[2021-11-04].http://www.dingxi.gov.cn/art/2021/11/4/art_19961_1692413.html.
[责任编辑: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