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招待冬日来客,哈尔滨下足了功夫: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哈尔滨就用无人机升起人造月亮;怕大家冷,广场建起了“温暖驿站”;连冻梨、冻柿子都开始切片摆盘,变得精致起来……真诚待客永远是最硬的招牌。哈尔滨“火”的不仅是美食美景,更是当地人表现出的善意、城市营造出的“家”的氛围。放眼回顾,从淄博烧烤到“村BA”,从“村超”到“尔滨”,一系列“出圈”事件的接连上演,给人带來深刻的思考。
我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底蕴和禀赋,出圈与否的关键在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在能否做好两者的加法乃至乘法。以冰雪资源为例,哈尔滨并非独此一家,但今冬的“尔滨”分外“卷活儿”:力保明码标价、诚信待客,针对目标受众的消费习惯和喜好完善细节,创造性地给出惊喜,全民参与热情迎客,连出租车司机、服务员、摊贩都不自觉用上了“夹子音”。“讨好型市格”“背刺整个东北”等看似调侃,实则透露出哈尔滨能“接住泼天富贵”的秘诀。
素材解读
“尔滨”之所以能接住这天降流量,赢得人心,和“东北老铁”以诚待客、用心用情服务密不可分。如今,很多年轻人去旅行不仅是逛景点,还注重寻找新鲜体验,获得情绪价值。“尔滨”出圈的背后,贯穿的是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适用话题
情绪价值、以诚待客、烟火气、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