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修道九年的经验报告(节选)

2024-03-02 16:14南怀瑾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骨肉公案列子

“子列子学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更念是非,口更言利害,老商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外内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无不同。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则理无所隐矣。”

这一段是讲列子修道,同禅宗后世一位旁支祖师讲过的话一样,说未悟道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悟道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等到大彻大悟以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今天中外讲禅学的喜欢引用这个公案,来判断学禅的程序。这不是属于正统禅师传承的,只是偶然方便之语,以普通心理学解释,都是很好笑的事。不过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见山不是山,见而不见,闻而不闻,并不是不知,在教理上这是不起妄想分别心,故而会有这种境界。

我们为什么提到这个呢?第一,现在《列子》这一段,比唐宋以后的禅宗祖师公案高明多了,而且讲得很切实。第二,我们由此也可以了解孔子在《论语》里一生求学的自我报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明孔子笃实进修,四五十年的工夫才能够达到如此境界。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列子》这一段也讲得很清楚。

“子列子学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列子学道的三年当中,起心动念不敢念是非,所以能够做到没得分别,“口不敢言利害”,普通的利害已經不放在心中了。但是“不敢”两个字,并不是工夫到了,而是心理上的压制;是不敢而已,还是有是非在,不是自然没有,不是泥除了是非。“五年之后,心更念是非,口更言利害”,意思是一切是非利害的关系非常清楚,清楚到比普通人更深入的程度。如此修学到了“七年之后”,无所谓是非,“从心之所念”,并不是说不起心动念,有念,叫做念念清净。

“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心里随便起心动念,嘴巴放肆乱说一顿,“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已经忘记了什么叫是非,什么叫善恶,所以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呢,还是外界的是非利害。当然人我是非利害是有的,可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他说到这个时候,“外内进矣”,不但外表没有人我是非善恶的分别,内心里也没有这种影子。“心凝形释,骨肉都融”,这个时候心念凝结拢来,身心都融化,空掉了,“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乃至起心动念、言语所含藏的意思,都毫无分别,没有障碍。到达了这个成就,“则理无所隐矣”,天下一切事、一切理,没有不知道的,也就是佛学所讲的天上天下无所不知。

(选自《列子臆说》,有删改)

◆含英咀华

就《列子》中的一段话,南怀瑾先生用简练的文字逐句对其进行了阐释,浅显易懂,见解独到,充分展示了列子思想的深刻性,对后世修身养性具有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骨肉公案列子
列子学射
颤抖
《列子》研究综述
中国公案小说
运动场上夺金牌
The Rol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on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列子》文体的分类梳议
右军骨肉 禅林笔精——智永、智果二家书学
NORTHERNMOST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