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然,刘旭华,李凯凯,钱雄涛,董传宾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000)
我国大多数油田采用早期注水开发,进入中高含水率期后,受储层非均质性及地下流体性质差异的双重影响,注入地层的水70%~90%进入厚度不大的高渗通道内,随着时间推移,水窜现象加剧,水淹井增多,控水稳油难度加大[1]。常规调剖有效期较短,通常在施工结束后3 个月发生堵剂突破或形成新的绕流导致失效,尤其是多轮次调剖后,由于堵剂栓塞位置重叠,效果呈减弱趋势,东北石油大学陈博[2]通过室内模拟分析认为多轮次调剖最佳注入轮次为3~4 次;纳米微球调驱剂粒径小,可以进入油藏深部、起压幅度小,但在孔隙-裂缝型渗流油藏中滞留能力较差,因此,亟需探索一种堵驱结合的技术[3],充分发挥常规调剖体系的封堵性能与纳米微球深部驱替性能,在满足当前注水系统压力的基础上,实现栓塞近井地带裂缝、深部扩大波及体积的多级封堵协同作用[4]。
PI 值是从注水井井口测得的在一定时间内的压力平均值。一般来说PI 值越低越代表着该井高渗通道发育,区块中各注水井PI 值级差越大则说明区块非均质性越强。本文基于H4 区地质监测资料,以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为基础资料,利用PI 修正值进行堵驱结合注水井筛选,PI 修正值=(PI 值/实注量)×归整后平均日注量[5],结合注水井井史资料及注水系统提压空间,划分相应对策技术界限(表1)。
表1 H4 区PI 修正技术界限划分
H4 区是典型的三叠系低渗透油藏,埋深2 140 m,油层厚度11.3 m,孔隙度12.0%,空气渗透率0.7 mD,含油饱和度50.0%,水驱控制程度68.5%,水驱动用程度59.8%,压力保持水平94.8%。近年来,为提高储层动用程度,针对不同见水类型、渗流方式、孔喉匹配,探索形成由近井至储层深部多种堵水调驱技术体系。根据目标区块地质开发特征,结合历年实施效果,为实现对高渗通道的有效封堵和启用动用程度低的油层,体系上选择具有封堵能力的PEG-1 凝胶作为前置段塞,能够实现深部调驱、低爬坡压力的乳液微球作为驱替补充段塞。
PEG-1 凝胶颗粒是以丙烯酰胺(AM)和耐温抗盐共聚(AMPS)为基本单体,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凝胶含量≥80%,利用激光粒度仪检测初始平均粒径100~300 μm,在光学显微镜下,颗粒表面呈沟壑状的褶皱结构,分散良好,无粘连现象。
将产品抽滤去除油相,称取质量为m1的产品分散于模拟水中,室温下养护2 h 后置于筛网上至无水滴下,称取吸液后样品的质量为m2,可以发现注入水后,颗粒吸水缓慢膨胀,粘连形成更大的颗粒,但随着矿化度升高,膨胀倍数逐渐变小,幅度变缓,最终膨胀倍数可达4.5(表2)。
表2 水溶膨胀率及矿化度的影响
式中:R-质量膨胀倍数;m1、m2-样品吸液前后的质量。
该体系以“堵”为主,通过单个颗粒或多个颗粒架桥、吸附聚结,栓塞近井地带动态裂缝,形成物理屏障,达到降低主向井含水率,促进侧向井受效,有效均衡水驱的目的,室内实验测得该体系封堵率≥95%。本次堵剂设计采用变浓度段塞0.3%~0.5%,施工排量原则上采用等配注注入,综合考虑油层厚度、高渗透层厚度占比、油井见水方向系数等地质因素,利用以下经验公式确定注入方量:
式中:R,r-不同位置调剖剂的内外环半径,m;h-油层厚度,m;φ-地层中高渗透层的孔隙度;α-高渗透层厚度占油层厚度的百分数;β-方向系数。
目前国内生产纳米微球普遍采用反相乳液或反相微乳液聚合工艺,通过调整单体/引发剂比例来得到理想粒径[6]。纳米微球是一种具有黏弹性的水溶性预交联微凝胶,由于其初始粒径小,分散到水溶液中黏度低,可以顺利通过近井地带进入到油藏中深部,在地层水矿化度、温度、pH 值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或黏结,形成较大的弹性柔体,造成后续注入水改向,动用深部剩余油[7-8]。现有的微球产品为乳白色至棕黄色均相液体,根据施工规模可采用单泵多井的施工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易管理、安全环保等优势。
室内填砂管实验得出,粒径越小,封堵率越高,说明降低渗透率幅度越大。当粒径小于500 nm 时,符合增大比表面积封堵理论,渗透率大幅下降;当粒径大于500 nm 时,符合孔喉封堵理论,降低渗透率幅度相对较低(图1)。根据凝胶渗透色谱原理,微球粒径越大,越在多孔介质的大孔道中移动,在地层中的运移路程越短,在地层中滞留时间就短;聚合物微球粒径越小,则能够运移到多孔介质的大部分孔道中,更容易滞留在地层。
图1 不同粒径微球实验封堵率
矿场油井采出液检测表明,小粒径微球不易被采出,故选择粒径50 nm 的微球母液。由于注入浓度越高,微球越容易聚集成团,不利于深部运移和封堵,故优化注入浓度为0.1%。以封堵高渗层为目的,结合采出程度等数据可计算出单井微球理论注入量,公式如下:
式中:A-单水井控制含油面积,m2;h-油层厚度,m;Φ-孔隙度,小数;R-采出程度,小数。
根据室内评价及前期矿场试验认识,本轮次平均单井注入量优化为5 000 m3。
根据PI 决策指导,2021 年在胡A 油藏裂缝-孔隙发育区域实施43 口PEG-1 凝胶+纳米微球堵驱组合段塞体系,通过点面治理相结合,高渗通道得到有效封堵,剖面及平面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提高了水驱效率。
通过对比近年来注水井压降曲线形态,该区水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压降快速下降型占比逐年降低,压降缓慢下降型占比逐年提高,即孔隙型渗流逐年增加,裂缝型渗流逐年减少(图2)。
图2 近四年压降曲线形态对比
以A161 注水井为例(图3),从吸水曲线可以看出,PEG-1 凝胶+纳米微球组合段塞注入完成后,注水启动压力明显增加,注入端压力由12.4 MPa 上升到13.5 MPa,地层吸水能力变差,说明组合段塞对高渗通道形成有效封堵;对比施工前后的压降曲线,关井后压力变化幅度较治理前减缓,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得到有效缓解。
图3 A161 注水井吸水及压降曲线
采出端整体控水增油效果较好(图4),平均阶段月度递减由1.49%下降到-0.10%,含水率上升幅度由0.73%下降到0.09%,注入15 个月后,累计降递减增油5 650 t,累计井口降水量7 507 m3(图5)。对应见水方向明确的58 口目标井,整体液量由134 m3下降到125 m3,日产油由35 t 上升到43 t,含水率由66%下降到57%,说明主流线区域得到有效封堵,扩大了波及体积。
图4 胡A 油藏堵驱结合产量预测曲线
图5 堵驱结合井组实施累计增油/降水曲线图
进一步统计分析含水率高于60%的油井治理效果,发现堵驱结合治理在油井见效率、平均单井增油量以及含水率下降幅度方面均优于单一体系(图6)。下步可通过优化段塞组合、施工参数、堵剂预留位置等,持续提高效果效益。
图6 不同类型堵水调驱效果分析
(1)多轮次调剖后,近井地带驱替程度高,剩余油减少,深部挖潜难度大,通过与纳米微球体系结合,可充分发挥两种体系的多级封堵作用,即调剖体系栓塞高渗通道、纳米微球发挥深部液流转向协同作用,最大程度扩大波及体积,挖潜剩余油。
(2)矿场应用表明,堵驱结合工艺可以改善注采井间渗流类型,有效缓解层内、层间水驱矛盾,同时采出端表现出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对应见水方向明确的目标油井含水率大幅下降,油量抬升明显,说明水窜通道得到有效封堵。
(3)在裂缝、裂缝-孔隙见水油井的治理中,堵驱结合技术在油井见效率、含水率下降幅度及平均单井增油量方面均优于单一堵水调驱体系,体现更好的适应性,下步可在段塞组合、堵剂预留位置、注入方式、注入时机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效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