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羽飞
摘 要: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是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武安平调是当地有名的剧目,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历史发展的变迁,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武安平调的曲目带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奠定了武安本地戏曲文化结构,并辐射至周边地区影响其他戏曲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武安平调;历史发展;价值;戏曲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1.036
0 引言
平调为河北省特有的剧种之一,发源于武安一带,故称之为“武安平调”,产生于明末清初,吸收了豫北怀调特长的基础上结合了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化而成,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
平调属梆子系统,音乐唱腔系板腔体,结构完整又擅长抒情,唱腔有近20个板头,以活泼、豪放、激昂为主的风歌。据资料记载,武安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青衣、小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艺人多为武安县人,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醇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代表曲目有《两狼山》《盘坡》等。
目前学界对于武安平调研究成果颇多,多是从戏曲价值、文化产业价值和经济营销方面进行探讨。鲜有人从历史视角去系统地探究武安平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武安平调戏曲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依据河北武安地方志、河北文史资料,以历史视角对武安平调做进一步的探究。
1 武安平调的历史起源
关于武安平调的起源,至今为止未能发现具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史料。在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在明朝的武安县里有两个失意的文人(据说是兄弟关系),分别开创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①。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清朝的武安县西湖村有一位姓曹的文人和在河村有位姓白的文人,俩人曾在河南唱怀调,并有了一些名气,后回到武安,分别创办了曹、白两门教戏。他们所开创的武安平调是在河南怀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武安的方言和民间歌曲而逐渐形成的。从传闻来看后者取信度较大,因为纵观戏曲发展的历史,各个地方的戏曲有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的传统,某一剧种的支流逐渐演变成为另一个地方戏曲的例子也颇多。从剧种本身来看,平调和怀调不仅在戏曲和演绎形式上基本相同,而且连唱腔曲牌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黑脸唱腔基本上完全一致。曹、白办的戏剧班有着师徒按资排辈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在一些老前辈中传承下去。学艺者口中流传着“平、越、怀不分家”的传闻,即在旧社会平调、越调、怀调的艺人在一起吃喝唱戏不分家。该曲目流行于冀南、豫北、晋东南三省交界地带。
清乾隆年间已有演出。“传统剧目有二百余出,《雷振海征西》《姚刚征南》《反徐州》《审美案》《李刚反朝》《杨家将》等是常演剧目。武安平调在邯郸十分流行,因此剧团也多,如武安县平剧团、邯郸县平剧团、邯郸地区平剧团,以及职业半职业的剧团都很多”。
2005年6月9日武安平调落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一古老曲目的普遍关注。武安平调产生于明末清初并活跃于20世纪的地方剧种,曲目灵感来自民间生活,并服务于劳动人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每一个重大的时期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2 武安平调的历史过程
2.1 清末至民国初期
康熙以后,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开垦、减免赋税、治理水患、“摊丁入亩”等政治手段,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同时也为民间戏曲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的不断加深,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收益和较为充足的时间,从而给了民间戏曲创造和推广的机遇。晚清以来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深,戏曲就成了代表时代的产物,并且抒发着自己的见解。
这一时期的武安平调多以朝代戏曲为主,如梁山好汉反抗压迫、南宋抗金展现民族气节,主要体现的是反对列强压迫的主题。平调民间戏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艺人打班,一种为有钱人掌班。据有关记载创立于清代有名的平调戏班有:“云驾岭班、发和班、新盛班、柏林班等。其中,云驾岭班、发和班、新盛班都是当地的有钱人做班主,云驾岭班的掌班郝群武是清代的武安县令;而柏林班的班首毛三,艺名头杆旗,就是戏班的挑梁子演员。”
民国时期创办的平调社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以家族为纽带的家族型戏班,如“土山班”、康宿班、顺生班、富兴班等。这些戏班都以家族血缘为紐带,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走商经演。这类的好处是不会因利益而发生纠葛,既有物质保障又能表演节目。他们一般有比较固定的地点,本村或邻村进行表演,有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体。但是这类戏班也有不足,他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演出表演活动,规模格局比较小,节目也比较单一。但是可以使戏曲得到很好的传承,更加自然也更利于在民间生存。
另一种是由艺人挑梁的戏班,如永和班、老祥班、老祥二班等。他们主要从事戏曲表演,与家族式相比更加专业,分工明确,表演形式多样。又因为他们会得到地方有钱财主的支持,所以表演的服装道具等戏曲用品应有尽有。因为行当比较齐全,可以让观众享受到“出门看天色,看戏看角色”的观赏体验。这一时期的戏班以某一行当的出色而闻名。例如,某一行当的角色如果要会唱30本,那么他至少要对100本以上的戏本都要非常熟悉才能够胜任这一角色。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武安平调戏班活动的火热程度。
2.2 七七事变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七七事变之前,平调戏班活跃于武安、永年、涉县等地区,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河北地区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前线,随着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相继沦陷,武安也成了战争交界地带。在这里不仅有日本侵略者设立的伪政权,而且有以土豪劣绅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统治的非法政权,还有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游击队在武安、永年等地展开游击战争。
在这种历史环境背景下,武安大部分剧团纷纷宣告解散,武安平调出现下滑甚至停滞的现象。据河北省文化局档案《1950年各专市戏曲组织情况调查表》所载:“建国前夕,全省十余个城市中仅有四个京剧团体勉强维持生存。至于较小的地方剧种,本来职业性的常年班子就很少,多系业余节性班社,这时期除石家庄尚有丝弦、秧歌各一职业班外,原活跃在各县的半职业班社,多解散,艺人回乡务农,停止了演出活动。”
1937年11月中旬武安县沦陷,范林堂本为土匪出身后投靠日本,成了日本警备队队长。因个人喜好平调,利用职务之便创建了一个戏班,即“范林堂戏班”。培养了秦尚德、秦崇德等一批平调演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武安平调的主要演员。虽然范林堂出身土匪又担任汉奸,并仅是出于个人私欲所创办的,但是的确对武安平调的生存有功劳。此外“范林堂戏班”还创造性地兼容了平调与落子演员的同台演出,不仅满足了当地观众的观剧需求,而且促进了平调与落子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力。另外“范林堂戏班”还引入《独木关》等京剧剧目,这为武安平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42年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太行山区,军队中的部队文工团和当地平调剧团相互交流与合作,引导了一批武安平调艺人参与革命工作,开始学习和表演关于现代戏剧的演出,为反映现代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丰富了平调的剧目,扩大了平调的艺术表现力。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平调得到了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事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人民政府的扶持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武安平调迎来了新的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先后建立了武安县人民剧团、峰峰矿区平调剧团、邯郸县平调剧团、涉县平调剧团。1954年又成立了武安县人民剧团,并在省剧目组的帮助下对平调传统剧目进行了加工改造,创立了以平调为主的《两狼山》《天仙配》剧目。在河北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中得到好评。
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平调列为重点剧种予以帮扶,武安县人民剧团成立了邯郸专区平调落子剧团。据记载:“该团成为省重点剧团,河北省文化局先后派于雁军、刘正平、厉声、曹成章等二十多人到团工作。这些专业干部与平调落子演职员结合起来,对平调落子传统剧目表演艺术、音乐等进行挖掘整理,出版和记录了大量的剧本、音乐,保留了许多珍贵资料,为平调落子剧种的发展、艺术建设,做出了贡献”。武安平调作为地方传承的文化遗产,其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戏曲班为谋生而存在的班底转化为社会主义人民服务的文化团体,艺人的地位待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剧目的改造与创新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与支持。
1958年河北省文化局专门拨款建立学员班培养平调演员。1959年平调曲目《盘坡》参与河北省第二届戏曲演出获得好评。1960—1962年武安县内每年就有近二百余个平调剧团演出,后由于受到极“左”路线影响曾一度衰落。十年动乱结束以后,平调又焕发生机,到1982年据记载:“邯郸地区尚有三个专业平调剧团,业余剧团八十多个。”
2.4 改革开放后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推动,戏曲界也得以恢复生机。各种剧目和新编戏曲陆续上线,迎来了一批十年没有听过戏曲的老戏迷和没有娱乐消遣的年轻人的看戏热潮,平调戏曲一度迎来了兴盛期。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和文化消费个性化、多样化,戏曲发展受到了影响,曾经武安看戏还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但随着武安娱乐设备的增多,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再热衷于看平调,反而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据记载:“2002年武安市西石门村的庙戏为例,该村有一千多村民,来看戏的大概只有二百人,而且老年人居多。其中50岁以上的老人180人左右,会唱平调的人数占总人数80%,其他的百姓只听戏不会唱。”据此可知戏曲的受众群体多为老人,很难吸引到年轻人的关注,戏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目前,全县(武安县)有县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60个,其中半职业剧团3个,但经常外出演戏的剧团不过10个。”
自2006年起,河北武安市每年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于支持平调、落子剧目的演出和设备维修,还专门在武安市职教中心开办了专门的戏曲班来培养专业人才,并演出了《吴汉杀妻》《盘坡》《挡马》等多个戏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10年,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受到北京长安大戏院的邀请,连续演出了七场曲目,成了一段戏曲界的佳话。在当今社会,武安平调的影响力正在下降,成为不可忽视的現实问题。
3 武安平调戏曲的价值
文化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方式,它有很大的辐射范围。随着平调的传播,它的受众面也得到了推广。据《武安县志》记载:“武俗好戏,酧神演唱,无日之甚有一日数台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黄梆子为适宜,村夫愚妇最迷乐子腔。”由此可知伴随着平调戏曲的兴旺,极大地促进了武安人们崇尚戏曲的风俗,作为其娱乐消遣的方式。而随后越来越多的人或是参与或是加入进平调这个“大家族”,为其增添了活力。根据克莱德·伍兹的文化迁移理论认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是当某一文化特质或文化丛仅在观念上被借取,而缺乏实际内容,这时接受者的文化会依据这种观念发展其实际内容。”这种模式称之为“刺激模式”。历史也得到印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武安平调戏曲的曲目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平调不仅是武安人民的更是河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戏曲专家指出:“平调落子音乐旋律优美,形式不凝固,艺术不保守,易于改革,特别是容易表现现代生活,从全面长远发展的前途来看,从音乐方面来看,则是一个很有条件和希望的剧种。”平调的音乐、舞蹈曾引起中央和地方许多戏剧部门多次的研究和学习,著名的作曲家马克,戏曲理论家王朝闻,戏剧家、诗人乔羽,戏剧家杨春兰,都曾参与过对戏曲的发展工作,促进了平调剧种的发展。
平调戏曲的价值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俗出多源和强有力的融合,首先它创立之初吸收了豫北怀调、越调的特长,后又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的一些锣鼓经,并结合了武安民间音乐、舞蹈而逐步演化而成,可以说是一个多源的戏曲流派。
第二具有地域性和可塑性的兼容,明显的差异在语言上。所使用的语言多为武安方言的基础上韵白或者正在过渡的普通话。武安所處河北平原,人口众多且稳定,不至于背井离乡,倾向于朴实、保守。可塑性体现在结合实际,有小戏曲班、也有专业化的大戏班。对于戏曲安排有着皇亲国戚、官僚富豪和普通民众不一样的安排。在武安人民心中,从简不等于亵渎,只要传承就是有价值的。
第三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武安平调的传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很少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以及地域不同的影响,几百年来一直保存着传统的习俗和曲目。变异性是指会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展。辛亥革命前后诞生了很多新的戏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戏曲创造出了现代戏,关注现实的曲目。
武安平调是武安人民几百年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精神血脉和文化坐标。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武安平调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需要我们悉心保护和传承下去。
4 结语
武安平调属于梆子系统,是板腔体。过去平调以武安县农民为主,当今仍然是以武安人为主题,使用的语言多为武安话基础上的韵白或正在过渡的普通话,地方方言很严重,这也是武安平调得以闻名的重要原因。武安平调有过自己的辉煌时期,但是也和全国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面临着剧目思想上的危机、戏剧不景气的严苛考验。因此必须要立足现实,推陈出新,积极变革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从而为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注释
①开州即为河南濮阳。开州平调被称为大棒子,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邯郸、大名一带的地方剧中。
参考文献
[1]郭沫勤,孙若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2]张文涛.邯郸民俗录存[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3]上海书店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64):民国鸡泽县志民国武安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张磊.武安平调变迁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5]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
[6]武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安县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7]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8]张午时,贾根山,姚占江.武安落子武安平调音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