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推进深度融合, 扩大优质阅读内容供给的思考

2024-03-01 13:01:47宁恢
出版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读者融合发展

宁恢

摘 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全面强化优质内容创作,扩大优质内容供给。《读者》在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如一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歌颂真善美,也始终如一与时俱进,传递时代价值。守正创新,制作与传播优质内容,是《读者》的核心。融媒体时代,《读者》立足于优质内容生产,借助新兴传播手段,搭建全媒体矩阵,通过延长内容生产链和产品价值链,持续扩大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放大内容价值,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融合发展 《读者》 优质内容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读者集团考察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坚守主业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出版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4年来,读者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守正创新,自觉履行出版人的担当和使命,持续产出优质阅读内容,推进融合转型工作。

一、把好内容方向,紧跟时代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读者》的内容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但这种调整都遵循着一条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始终如一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始终如一歌颂真善美,也始终如一与时俱进,与时代的脉搏同频,与时代的发展共进,与人民的需求同步。《读者》的变与不变,守正与创新,核心始终是紧跟时代,制作与传播优质内容。特别是近年来,《读者》自觉与时代主旋律紧密贴合,在党、国家和人民的重大叙事中,从未缺席。

《读者》“改革开放40周年”专刊,以短故事,小图片形式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和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翻阅后,高度赞扬。此后杂志社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刊。连续开设“我和我的祖国”“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等专栏,展现新时代祖国发展成就,展现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精神风貌,讲述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时代主旋律,讴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

正是由于《读者》杂志的内容始终紧跟时代,才能常读常新,永不落伍。

二、調整办刊宗旨,展现中华风度

创刊之初,“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十六字的办刊方针奠定了《读者》杂志的基调。20世纪90年代杂志的办刊宗旨调整为“选择了《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文化”。进入21世纪,杂志提出“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追求。在新时代,《读者》杂志向何处去,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说,中华优秀文化的宣扬传播就是杂志办刊的宗旨和方向。我们将“在这里,感受中华风度”作为《读者》杂志新时代的办刊宗旨,以大量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字,以敦厚、多元的视角,传递挺拔向上、从容优雅的中华风度。

这种变化从杂志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比方说杂志的封面、杂志的首篇文章以前多是西方的作品,现在我们大量采用中国原创的文章,着力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读者》杂志的风貌有了根本的改观。

此外,杂志还专门设“文明”栏目,主要介绍中华传统文化,阐释中华民族禀赋,描摹中国历史人物,让每一位读者重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记忆,几千年的“根”与“魂”,栏目推出几年来,反响很好,反复被其他媒体转载。

三、改进机制措施,保证内容质量

在手机如此普及的时代,消磨时间变得十分容易和廉价,唾手可得。杂志存在的意义何在?笔者觉得杂志的工作就是筛选组合一段时间,一段比翻翻手机更有价值的时间,一段多多少少有点收获的时间。所以杂志社提出征订宣传口号“为你甄选一段有益有味的时光”。让每一个受众在精品内容中度过一段有价值的时光。

为了内容足够出色,杂志社不断改进调整机制,在每一个环节下功夫,争取每一期《读者》杂志都是精品。

首先,保证充足的稿源。杂志社订阅了世界各地华文报刊;全国出版社的新书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编辑案头;两千余位读者签约作家会给杂志社投来自己的新作;有偿鼓励所有人摘录合适的文字投稿给杂志社;与四百多个互联网平台达成作品授权转载协议。多管齐下,每期杂志备选稿件达3万余份,最终刊载四五十篇,充足的稿源保证了杂志内容千里挑一,优中选优。

其次,层层把关,广泛听取意见。经过当期杂志的责编,初审、复审、主编反复筛选,拿出清样,编辑部全体人员以及三到五位流动的各界评刊员共同召开签前会,这样层层筛选,层层把关,既确保了正确的舆论出版导向,也保障了每期杂志的质量。

最后,杂志上市后复盘会。杂志上市后,会将纸刊的内容分拆刊载到各个互联网平台,关注度高的文章能达到上千万次的阅读量,评论量达到数百条。杂志社会将这些评论搜集归纳起来召开复盘会,总结盘点,以备接下来的杂志吸取教训。

狠抓内容质量,加上互联网营销宣传,在杂志市场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读者》发行量自2019年实现止跌回升,已连续4年保持正增长。

四、深化媒体融合,探索转型路径

读者杂志社的转型思路是继续做传统纸刊的先锋,同时转型品牌加持下的互联网内容制作销售商,“传承靠杂志,传播靠网络”,以纸质和数字互补的组合方式壮大规模和影响力。

《读者》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媒体矩阵。读者微信粉丝达到720万人,日均活跃粉丝数超200万人。同时根据微博、喜马拉雅、人民号、头条号、百家号、“学习强国”、酷我、华为、腾讯等各自特点,为各平台制作优秀内容。头条、抖音、小红书则是杂志这两年下功夫打造的新内容平台,三个平台受众已达600万人以上,是杂志扩大内容供给的新方向。“读者蜂巢”App、“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写作平台等私域流量池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读者新媒体综合覆盖用户已超过7000万人。每个平台都实现盈利,进入良性发展模式。从受众规模来看,数字内容的拓展,解决了传统杂志受众流失的问题。

第一,为了适应数字化阅读需求,读者新媒体的内容摆脱了单一的文字形态,以文字、音频、视频综合呈现,实现了即时性、碎片化、移动端的便利性;实现了视频化、通俗化、综合体验的趣味性;实现了免费阅读,高性价比的经济性。借助读者新媒体平台,读者的原创内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了一大批优质原创文章,单篇原创文章全网阅读量破3000W+,改变了《读者》杂志几十年只做文摘的局面,从而实现由优质内容的甄选者,向优质内容服务商的转变。

第二,敢于尝试,提早布局。从最早的手机报,到“两微一端”,再到头条、抖音、小红书,建立自己的直播、短视频团队,《读者》杂志都积极尝试,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提高,在尝试中获益。比方说,杂志抓住了第一波平台电商的红利,建设了自己的线上销售矩阵,稳住并提高了杂志社的发行量。杂志早早和抖音合作,培养自己的直播和短视频团队,抓住短视频的红利期,实现了粉丝的快速增加。爆款产品推出种草视频近千条,联动两百多达人带货,销售100多万套。

第三,抛弃纸媒思维,以互联网逻辑打造新媒体。传统杂志社的转型很容易将现有思维、现有人员带入新媒体运作。鉴于此,读者新媒体完全重起炉灶,在北京成立新公司,完全按照新媒体公司的模式运作,每天工作的内容是:平台用户数据如何?怎么设计热搜话题、用户如何互动?配套海报、短视频要不要跟上?内容在哪些平台分发效果最好?……这种用户思维、流量意识与传统杂志的采编发模式已经完全不同。

(作者单位系读者杂志社)

猜你喜欢
读者融合发展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28:43
浅谈以艺术类学生创业为导向的河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7:20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3:02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2016年2期)2015-12-30 18:07:26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2015年12期)2015-06-19 16:29:18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2015年12期)2015-06-19 16:28:3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2015年10期)2015-05-28 14: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