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时代的学术编辑发展思考

2024-03-01 01:29王璐
出版参考 2024年1期

王璐

摘 要: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学术出版的角度,探讨及探索编辑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在智能时代,更加积极地体现人文优势,通过借力人工智能,人与人工智能互相促进,更好地发挥编辑的作用,产生更佳的选题策划成果。

关键词:生成式AI ChatGPT 学术编辑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AIGC属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的实现方式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简称生成式AI,可以看作是像人类一样具备生成创造能力的AI技术,可以基于训练数据和生成算法模型,自主生成创造新的文本、图像、音乐、视频、3D交互内容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和数据。掀起这场热潮的ChatGPT,是生成式AI技术领域的一次颠覆性的重大突破——人类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与机器进行交流。这一突破,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将人类从简单、重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以全新的工作方式聚焦于创造力。可以预见,生成式AI为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大量数字化创新的机会,但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它也许能够取代相当多可能会受到自动化影响的岗位。

编辑,也许会是最先、最严重感受到这一冲击波的群体之一。OpenAI发表的研究里提到,GPT对与人际交往、手工操作、安全监管等相关的职业影响较少,但对语言、数据、创意等行业的影响是显著的。编辑便赫然被其罗列在语言类行业之中。但OpenAI也表示,这种影响并不意味着就业机会或工资水平会下降,而是可能导致职业结构、工作内容、技能需求等方面发生变化。因此,在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冲击出版业的当下,在“生成式AI+”传播模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从更积极的角度思考,编辑应如何自我定位及创新发展。

自从进入出版融合发展时代,编辑一直在蜕变转化,逐渐转型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职能趋向于涵盖资源整合、选题策划、产品设计、内容组织和编校、宣传策划、广告营销、多媒体制作、读者服务甚至网络直播销售带货。编辑已经身体力行地成为“全媒体从业人员”。但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严峻的问题使我们必须思索:人工编辑工作是否将会被AI全面替代?这个问题的实质其实是:编辑工作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在编辑工作中,人类能做出的贡献,和AI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生成式AI技术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和生产力的重塑,在这种冲击下,我们需要更深刻、更专注地去思考这个本质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当我们深度思考学术出版编辑工作,会发现学术编辑可以尝试包容、借力生成式AI技术,但同时必须强化编辑的职能作用、追求探索编辑的核心价值。笔者结合口腔医学学术出版编辑工作初步探讨分析,认为实践探索可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作团队的打造和维护

在学术出版领域,毋庸置疑,作者的专业性、创新性是学术图书出版的生机来源、活力所在和质量保障。富有创作活力的作者团队对于学术图书出版机构的意义是极大的。引导建立多支创造力丰富、充分赋能的学术创作作者团队不仅能为学术图书出版提供源头活水,更能够提振整个学术界的普遍发展和进步。学术编辑不仅要慧眼识金、沙海掘金,发掘优秀创作团队,更须有意识地担负起品牌经理人的职责,辅助作者团队成长,稳定合作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品牌。

1.发掘作者团队

学术编辑须深挖学术界人力资源,发现优秀有潜力的作者。以往一个好的传统模式是,以医学学术出版为例,医学学术编辑可以以医学专业委员会为支撑发掘作者,专业委员会架构清晰,专家遴选明确,人才建设梯队强,这中间蕴含着组建、培养优秀作者团队的丰富的可能性;而在“生成式AI+”时代,学术编辑将额外获取另一个新的发掘模式,即可利用相关技术,通过恰当的算法,进行收集学术成就、调查学术影响力、了解文笔风格等潜力分析,更快捷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作者。

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存在何种发掘途径,想要具有一双伯乐的慧眼,学术编辑都需要培养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入了解学术界构成,及时掌握学术新动态、新方向、新成果,具備足够的专业判断能力。这,是编辑的核心价值。

2.维护作者团队

想要与优秀作者巩固关系、持续合作,需要学术编辑具备相应的沟通能力,注重人文关怀。作者团队是学术内容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学术编辑及出版单位提供的是专业的编辑能力和出版服务。要打造出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品牌,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尽管凭借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生成式AI带来的改变辐射到了几乎所有与创作相关的工作,成为强大的生产力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胜任人类的某些创造性工作,但在当下,技术无法替代人文情感,其更多的还是作为协助人类作者与编辑的工具性助手,作者与编辑仍然是创造的智慧主体和核心力量,作者与编辑的沟通基底仍是人与人的沟通。

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刘峰教授作者团队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关系为例,这支动态化的优秀作者团队,2007年至今,与人卫社密切稳固合作,通过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的不懈努力,先后出版《口腔美学修复实用教程》系列、《口腔数码摄影》、《美学区种植——从设计理念到临床实战》等多部著作。在该过程中,编辑竭诚相待,用心服务,寻找作者及作品闪光点,辅助作者形成以内容实用、细节讲解透彻为特色的写作风格,并以线下学术讲座、线上课程分享、报刊宣传等方式推广相关学术内容,使得一系列著作获得了读者的认可与关注,多本著作长期处于开卷排行榜前列,扩大了作者团队在口腔医学界及基层口腔医生中的权威影响,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学术出版的品牌知名度,最终获得良好的学术推广效果、惠及学科发展,也同时为出版社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但这一系列工作与成绩,均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人文关怀为先,方能形成良性互动,构建稳固合作关系。

因此,在生成式AI技术可以逐渐取代完成多项工作的情况下,学术编辑更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更加明确、坚定、强调与凸显编辑的另一核心价值——辅助作者、培养作者、服务作者。

二、学术内容的深度开发和质控监督

学术图书出版处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关键节点。学术编辑担任着学术出版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以及实现者的重要角色,形成了以编辑驱动和主导学术图书出版的“编辑驱动出版模式”。

生成式AI技术是以大算力为基础、用强算法处理海量大数据,可以辅助编辑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如前期调研可以在大数据采集、大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大量文本数据深度学习,深入了解市场、用户需求、学术目标,进行基本面分析,精准、可预期地完成选题、策划、立项工作,甚至可以一定程度突破编辑本身的思维局限性;中期,这类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工智能的语义分析和上下文联系能力,辅助图书编校加工工作;[1]后期,通过数据信息的反馈、采集和分析,可以对整个出版工作的成果得失进行汇总和提炼,有助于下一版本、下一工作的更新和提升,也有助于编辑和生成式AI从信息和反馈中得到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技术本身缺乏价值判断能力[2]

生成式AI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所使用的训练数据和训练方法的原因,有时会给出似乎很令人信服和流畅但是实则不正确或毫无意义的响应(即“人工智能幻觉”),会产生误导性风险。已有加拿大研究团队针对GPT-2的研究显示,其可生成大量生物学、医学方面的虚假信息。[3]这类“以假乱真”的内容如传播使用,将对学术界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故而,应对生成式AI输出的信息提高警惕,其中可能掺有带偏见的、虚假的或是错误的信息内容,学术编辑须用心鉴别,给予严谨的人工判断,不可照单全收。

2.生成信息存在同质化倾向

在学术出版领域,某一时期,可能热点会相对集中。如给出相似的关键词指令,智能语言模型可能因算法偏好而输出类似结果。[4]而当前我国学术出版,同其他文化产品供给一样,主要矛盾本身就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无论是出版社、学术编辑还是广大读者,对于“高精尖”学术作品始终都是渴求的。目前在学术出版内容垂直领域,AI尚未达到足够智能化,学术编辑的学术触觉仍是避免内容同质化的主要核心。

3.伦理风险和法律风险有待解决

技术变革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伦理与法律风险。生成式AI技术开发与应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其智慧化程度高、使用便利性强、内容仿真度高,带来井喷的大众创作潮流。以ChatGPT为例,一经上线便吸引了大量用户用于创作。当稿件中不可避免地混入ChatGPT生成内容时,学术编辑就会面临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风险挑战。相关内容生成之初,数据挖掘中是否侵犯隐私权与涉及学术抄袭;所生成的内容作为学术图书稿件一部分被投稿使用时,学术编辑对这部分内容怎样发现,后续对相关内容如何进行价值观检视、学术伦理评判、版权归属认定等,国内目前还未达成共识意见。

4.易形成思考惰性

生成式AI技术辅助可减轻工作任务,提高效率,但一旦过度依赖其便捷性,就会形成用技术替代主观思考的习惯,形成思考惰性,这有可能会使獨立思考能力减退甚至丧失。这一点对于工作中需要贯穿思辨思维的学术编辑来讲是必须避免的,学术编辑享有技术便捷性的同时,务必抵抗思想惰性、坚持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技术的使用具有双面性,既不能完全忽视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在安全的领域内发挥技术的最大价值。[5]当生成式AI可以替代性地快速高效完成大量重复性工作时,学术编辑的核心价值将更深刻地体现在严谨、创新和鉴别能力上,这就再次要求编辑不仅要具备编辑出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专家趋向”的学术专业知识和学术视野,这样才能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文化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又能对学术图书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有效督察。

因此,担负着专业知识鉴定、评判职责的学术编辑,作为把关者、守好学术知识传播防线的核心价值尤为重要。

三、三方沟通互动信息的桥梁

基于布迪厄提出的“文化中介”概念,学术编辑作为学术图书出版价值生产的关键中介,承担着图书物质形态和象征价值生产的工作,并在图书产品与潜在市场之间建立联系,[6]在学术图书出版这一文化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文化选择与文化引领的角色。但在过去,学术编辑在文化中介的选择和引领方面有余,而在沟通、反馈和服务方面不足。由于部门分隔和信息传递渠道有限,沟通效率较低,沟通意愿不强,作者和编辑对于沟通和附加服务价值的理解和重视不足,相应地也阻碍了作者和编辑吸纳意见、积累经验、获得进步。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给我们新的手段、新的媒介,也打开了新的领域、新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作者—编辑—读者三者之间沟通互动的高效性,通过线下现场访谈会、线上直播间等途径,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甚至直面的程度,并把编辑出版工作背后大量的附加服务空间和需求挖掘到极致,编辑的职能也发生了大范围的拓展。

现在,有了生成式AI技术的加持,在数字化平台运行和信息采集分析方面,编辑可以尝试使用越来越进化的AI来进行大量的辅助工作。目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突破使得生成式AI可以和人类进行语言交流,并且依托大模型的强大语言处理能力,能够理解、分析和捕捉语言措辞中的微妙含义。但与它们擅长的语义推断相比,生成式AI在共情能力方面还显得不足。现有的生成式AI技术更适合在供应链环节发挥作用,提供标准化服务平台的助手功能,而不是面向对象个体。因此目前,作者—编辑—读者间沟通互动仍需要编辑亲力亲为,担任信息交流沟通的桥梁。简单来说,编辑需要探索新型AI+模式下的工作方法论和关键路径,以此为抓手,打通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感知洞察—反馈响应环路,形成知识信息联结纽带,最终的目标是编辑和作者、读者共同建立持续优化创新机制,打造整个学术出版业知识分享和深度学习的良好成长生态。

四、全程市场推广和营销

学术图书在市场营销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长销才是一部学术著作的归宿。”“重视短期收益的经济逻辑注定与追求稳定且长期名声的学术逻辑相悖,优质学术图书出版社和学术图书品牌需要数年甚至更久才能形成口碑。”以口腔医学学术出版为例,考虑到口腔医学学术的高速发展和更新,这一领域的学术图书可能更可以类比于科学技术类作品,其价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紧迫感和挑战性。学术图书编辑的营销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术图书的市场竞争力。[7]传统学术编辑的营销阵地主要是借助品牌或专家力量,集中于与学术会议和展会、技能培训、学术期刊和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的联动。而生成式AI的发展和应用为学术图书市场推广和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生成式AI在数据分析、个性化推荐、广告优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帮助学术编辑大大提高发布效率和内容质量。目前已有相当多的报道聚焦于生成式AI在营销文案方面的成功应用,并已有大量商业投资注入这项服务的开发。例如,可使用相关技术分析各平台读者的阅读兴趣,及时发现学术热点,予以相应内容的调整、适时的推荐。再例如,通过对图书内容深度学习吸收,针对不同读者群的喜好需求,个性化突出图书的核心优势,匹配最适合的渠道自动生成并推送差异化的营销文案。

“生成式AI+”模式下,学术编辑可尝试把握新老营销阵地不同打法,形成全频带共振,借助以往经验与新的技术,将图书信息精准快速地送达用户,开展高效图书营销活动。

五、结语

目前有相当多的人质疑生成式AI将会对人类发展造成威胁,但以AI辅助出版工作,至少作为工具性辅助角色,已经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尽管生成式AI对于出版行业的影响尚未可知,但不可否认其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人工智能固然很好,但人类必须控制它。也正因为我们面临着使用新技术的不同选项,就更应该理解现在的状况,主动做出决定,而不要等着被决定。”生成式AI的应用,将会大力推进出版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突破。“生成式AI+”时代已悄然到来,变革已然发生,《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發展”。[8]那么,这个时间点,正是编辑一方面拥抱变化、运用AI辅助工作、全面提升生产力,另一方面直面挑战、探索和追寻核心价值的机遇期。

(作者单位系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