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之“白银盘”新解

2024-03-01 11:49杜少凡
古典文学知识 2024年1期
关键词:银盘君山洞庭

杜少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收入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是一首歌咏洞庭的名诗。该诗以遥望、远眺为视角,通过运用巧妙的比喻,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将月下的洞庭湖美景跃然纸上。关于诗中末句的“白银盘里一青螺”,“青螺”教科书中给出的注释为“青绿色的螺。这里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而“白银盘”则在各种教学参考书、辅导书及网络资料中均被认为比喻的是“洞庭湖”,笔者则以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根据笔者分析,“白银盘”乃“月亮”之譬喻,具体如下:

首先,“银盘”在古代诗词一方面偶尔会使用本义“银制或银色的盘子”,比如唐代诗人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中的“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此“银盘”即诗中盛活鱼的盘子。又如,唐代诗人雍裕之的《豪家夏冰咏》中“金错银盘贮赐冰,清光如耸玉山棱。无论尘客闲停扇,直到消时不见蝇”。显示出豪门望族盛放御赐冰凌的名贵用具。但总体上看,“银盘”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作为本义解的情况并不多见,“银盘”更多地是用作“月亮”的比喻义。例如唐代诗人卢仝的《月蚀诗》中就写道:“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曈昽。”明代小说《水浒传》第九十一回“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里,张顺趁着月夜伏水渡过长江到金山寺打探军情,文中写道:“江吞鳌背,山耸龙鳞。烂银盘涌出青螺,软翠堆远拖素练。”恰巧文中有“银盘”也有“青螺”,文中用诗词化的语言描写了月夜下的长江和金山,并没有湖泊出现。清代小说《乾隆南巡记》里亦有“皓皓当空赛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琼楼玉宇清光满,水鉴银盘爽气旋”的诗句来譬喻月亮。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古典文学作品里的“银盘”除了有时会用作本义以外,基本上都是来比喻月亮的。如果一定要将“银盘”作“湖泊”来解,那么这种用法则在历代诗词中难寻“二例”。

其次,从比喻的修辞格用法上看,本体月亮更符合喻体“银盘”的圆形外观。除了本诗中的“银盘”,古诗词里也常用“玉盘”“玉轮”作为“月亮”的譬喻。例如用“玉盘”比作月亮,比如李白《古朗月行》中:“小時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再如,用“玉轮”比作月亮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碧城三首》(其三)中写道:“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由上我们可以发现,“银盘”“玉盘”“玉轮”都是“圆状物”,其与月亮,特别是中秋时节的“满月”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与可比性。据文献记录,诗人一生曾六次经过洞庭湖,而只有诗人遭贬南荒转任历阳(和州)的这一次适逢秋天,这与首句的“秋月湖光两相和”相符,古人写“秋月”常常离不开中秋的满月。虽然有限的文献资料无法证实诗人“望洞庭”是否精确在中秋当天,但秋夜的写作时空背景更加印证了“白银盘”与“月亮”的密切联系。同时我们发现,“银”多与宇宙天体的意象相关,《古代汉语词典》中“银”字之下就有“银兔”“银蟾”“银汉”三个词条,而前两个词条就专指月亮。“白”更是经常用于形容月色,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李白的《寄王汉阳》也写道:“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锦帐郎官醉,罗衣舞女娇。”从“白”“银”两个形容词质感的角度来看,“白”突出如发光体一般的“明亮度”,“银”则突出如金属般的“光泽度”,“白银”二字叠用,更加凸显了与黑暗夜空形成鲜明对比的月亮及皎洁的月光。然而,湖水是无法像月球这般天体一样产生如此明亮的效果。这是因为物理学中有“湖水光学现象”的说法,该现象指的是湖水中光的传播与湖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水中悬浮颗粒和可溶性物质,使湖水对光的选择性减弱,湖面其实只能反射部分月光,无论是“明亮度”还是“光泽度”都要逊色不少,且诗中“遥望洞庭山水翠”一句已经点明了湖面在夜色之下应为翠绿色。此外,纵观古代诗词作品,用“白”或“银”来形容湖水之色的案例鲜矣。

再次,我们来探讨一下用“白银盘”形容洞庭湖是否贴切。洞庭湖现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因水域面积辽阔,素有“八百里洞庭”的美誉。据历史资料测算,秦汉时期的洞庭湖面积更是高达6000平方公里以上,由于数千年来泥沙淤积和人类围湖垦殖活动,湖泊面积大大“缩水”。虽然目前洞庭湖的水域面积为2800多平方公里,但仍然比整个深圳市的面积(1997.47平方公里)还要大不少。我们不难推断,诗人所处的唐代距今一千多年,那时的洞庭湖的面积比现在还是会大不少。正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名篇《岳阳楼记》中用“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样的语句来形容洞庭湖的“大”,对于如此巨型的湖泊,站在一般的人类视角,几乎不可能尽收眼底,更不要说用“白银盘”这种精巧的用具来形容如此的“庞然大物”。即便有俯瞰的视角,洞庭湖的形状呈明显的不规则状,无论从哪个视角都难以和圆盘挂上钩。从历代歌咏洞庭湖的诗词来看,几乎皆是突出洞庭湖的声势之壮大、气势之磅礴,比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又如杜甫《登岳阳楼》中:“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更是将洞庭湖与大海相类比,无不彰显了洞庭湖的壮阔恢宏。如果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宛若盆景的形象恐与洞庭的气质不相符合。此外,洞庭湖里岛屿星罗棋布,“千万年地质生命演化中,浩瀚洞庭湖,曾经星罗棋布着无数岛屿:君山、青山、龙山、郁山、寄山、明山、朗山、团山、赤山等等。这些岛屿像上帝的珍珠,随意撒泼在2800多平方公里的洞庭湖上,装点着湖的璀璨”(2017年12月6日《岳阳晚报》所载的《洞庭湖的岛》一文)。由此,如果洞庭湖是“白银盘”,那这个盘中不应只有“君山”这一颗“青螺”。

最后,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为何月亮才是放置“青螺”的“白银盘”。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点明了“望洞庭”的时空背景是在“秋月”之下,这也是本诗区别于其他咏洞庭主题诗词的重要特点之一。“两相和”则突出了“秋月”与“湖光”皆是本诗歌咏的主要对象,具有平等的地位,是贯穿全诗的一组意象。“秋月”不是陪衬,而是与洞庭山水共同构成一幅“秋月洞庭山水图”,是这个有机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次句“潭面无风镜未磨”写出了洞庭湖水在无风情况下的宁静,有说法认为“镜”指的也是洞庭湖的湖面,但古诗词中也常将“镜”用于月亮的譬喻。比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明代文学家徐渭《泊阊门值闰月中秋》中“天上桂轮长若满,人间酒盏莫嫌多。虹桥一散能追不,海镜孤飞奈堕何”。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来看,常常在有限的字数内,尽可能地表达出丰富的意象来,即增加“意象密度”,在一首诗甚至一句诗中将多个意象集合起来,增强诗句跳跃的力度,拓宽读者的想象空间。如果“镜未磨”就是“潭面无风”的同义替换,则达不到这个效果。故而,此中的“镜”指的应该是月亮在湖面的倒影,类似的用法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也有出现。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点明了作者的视角应为带有较小仰角的平视,因为洞庭湖诸岛上的山也不甚高(君山最高点仅为63.3米),并无须费力地抬头。根据诗歌“意象密度”的原理,上一句已经谈了洞庭山水,末句的“白银盘”就应该跳出山水而言明月。况且“遥望”的视角是稍微上扬的平视,末句的视角应该与之保持相对的一致性。如果“白银盘”是洞庭湖的话,那么这个视角就会猛然拉高为俯瞰甚至是鸟瞰的高度,这种转换不太符合观湖人的实际,也不顺畅自然。那么“白银盘”作为月亮的譬喻,月亮能否装下君山这颗“青螺”?这是因为心理学上存在着“月球错觉”这一现象,即地平线附近的月亮比天顶的月亮看上去大很多,这是因为我们肉眼感知物体的大小会根据参照物的大小制造出不同的心理镜像,产生一定的“错觉量”。当月亮位于地平线时,周围的小山、树木等较小的物体常常会被人眼下意识地选为参照物,导致我们看到的月亮会比平时要大得多。对于太阳等其他天体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两小儿辩日》中就提道:“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顺着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的视线角度,诗人的视线应该与君山及月亮串成一条直线,可以推断诗人视野中的月亮离地平线不远,而非抬头仰视,由此产生“月亮错觉”。另外,天文学上也有“超级月亮”的说法,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绕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满月发生时月亮离地球越近,人们看到的满月也就越大。而这种现象并不罕见,每年均会出现四到六次超级月亮,农历每月的十五前后,都是“超级月亮”可能出现的时段。我们不妨推断,诗人望洞庭时应为明月初升之时,也很可能遇见“超级月亮”,此时的明月看上去大如白银盘,远望过去,秀美精致的君山恰好落在白银盘的一角,翠色的小山犹如青螺一般映入眼帘。此情此景之下,想必诗人遭贬的不快心情也会得到一定的纾解吧。

猜你喜欢
银盘君山洞庭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洞庭谣
桐君山
君山美学生活馆
中秋夜阑
《星月一舡压洞庭》
两个月亮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洞庭情缘(连载)
看似平静的“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