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与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的疗效比较

2024-03-01 11:31周伟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2期
关键词:单孔修补术腹股沟

周伟洲

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段, 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易恢复等优势。手术包括单孔与双孔两种, 既往常用方式为双孔法手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 单孔术的推行使创伤度再次减小[1]。现为探究两种术式在疝修补术中的实施疗效差异, 特对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50 例腹股沟疝患儿治疗资料总结对比,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50 例腹股沟疝患儿,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5 例。对照组男44 例, 女31 例;年龄1~10 岁, 平均年龄为(5.02±2.0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60 例, Ⅱ级15 例;病程4 个月~2 年, 平均病程(1.23±0.34)年。观察组男42 例, 女33 例;年龄1~10 岁, 平均年龄(5.05±2.09)岁;ASA 分级:Ⅰ级58 例, Ⅱ级17 例;病程4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25±0.3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基本流程已上交至院伦理委员会, 在其批准下开展。参与研究的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同意。纳入标准:①经B 超确诊, 且为单侧发病;②符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标准[2];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年龄≥1 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者;②伴有血液系统性疾病者;③合并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3];⑤合并下腹部手术史者;⑥合并免疫功能疾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接受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 引导患儿体位保持头高脚低的仰卧位, 行全身麻醉。在脐白线处行一5 mm 的切口, 给予经单通道腹腔镜下钩针法, 将腹壁拉高, 给予CO2气腹构建, 调整气腹压力为8~10 mm Hg(1 mm Hg=0.133 kPa), 将腹腔镜置入后, 将套管针穿过, 对双侧腹股沟内环口闭合状态进行检查, 再在脐白线处作一1.5 mm 的切口, 放进抓钳,在病灶处作一个1.5 mm 的切口, 将钩针置入。在腹腔镜下, 尽量多将钩针置入腹腔, 将针芯撤离。在腹内留置一端丝线, 另一端放在体外, 将针逐渐退出到环口前壁腹膜外, 用相同的方式将外侧腹膜内环口分离。确认髂血管有没有结扎, 在腔镜下退出前将缺口处收紧,同时注意避免结扎男患儿的输精管和精索静脉。将套筒去掉, 切口和周围皮肤用可吸收线缝合。

对照组患儿接受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 体位及麻醉方式同观察组;在脐环上缘行一切口, 约5 mm,给予CO2气腹构建, 将腹腔镜置入, 再在对侧腹直肌行一5 mm 切口, 将同尺寸的套管针置入, 将分离钳插入,其他操作与观察组一致。术后对患儿进行消毒将皮肤切口粘合, 将切口用2 cm2的纱布敷贴。给予患儿能量损耗以及营养补充, 6 h 后逐渐恢复饮食, 并逐渐给予早期活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手术耗时、住院耗时)及治疗前后血清应激反应(NE、ALD、Cor)、血清疼痛介质(β-EP、SP、5-H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耗时均短于对照组,手术耗时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比较( x-±s)

2.2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血清应激反应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儿NE、ALD、Cor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两组NE、ALD、Cor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但观察组NE、ALD、Co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应激反应水平比较( x-±s)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β-EP、SP、5-HT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β-EP 水平低于治疗前,SP、5-HT 水平高于治疗前, 但观察组患儿β-EP 水平高于对照组, SP、5-H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例数β-EP(ng/ml)SP(pg/ml)5-HT(n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75138.55±7.28 78.29±5.35a59.44±4.28103.55±8.44a143.28±7.84365.87±16.95a观察组75138.56±7.29108.44±6.54ab59.45±4.29 87.66±7.11ab143.29±7.86 288.83±13.25ab t 0.00830.9020.01412.4700.00831.011 P 0.9930.0000.9890.0000.9940.000

3 讨论

腹股沟疝属于儿科常见疾病, 男性患病率更高, 自愈难度大, 如未及时给予治疗, 会引发缺血、肠管嵌顿等并发症, 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6]。目前, 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腹腔镜疝修补术, 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佳等优势[7,8]。但对于手术开孔数量上尚有一定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 单孔镜即可完成手术操作, 能够有效减少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 提高治疗安全性, 但部分学者认为[9,10], 单孔镜操作难度大, 手术耗时长, 疗效会受到影响。现为探究何种理论更为可靠, 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4.31±0.39)ml 少于对照组的(6.42±0.47)ml, 下床活动时间(3.52±0.28)h、住院耗时(1.51±0.09)d 均短于对照组的(5.31±0.34)h、(2.02±0.18)d, 手术耗时(39.87±3.38)min长于对照组的(32.33±2.87)min(P<0.05)。从围术期指标看, 观察组除了手术耗时较长外, 其他指标更为优秀。这与王道喜等[11]研究中相应观点一致。对其进行分析, 单孔治疗时各类器械是在同一深度、同一平面下操作, 器械操作时可能会发生彼此干扰, 导致手术耗时更长。但单孔手术创伤明显减少, 术中出血量降低, 脐白线处血管、神经、肌肉较少, 在此处进针能够使肌肉收缩和牵拉引发的疼痛降低, 导致术中出血量变少, 更有助于患儿恢复[12]。本研究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儿β-EP 水平低于治疗前, SP、5-HT 水平高于治疗前, 但观察组患儿β-EP(108.44±6.54)ng/ml高于对照组的(78.29±5.35)ng/ml, SP(87.66±7.11)pg/ml、5-HT(288.83±13.25)nmol/L 均低于对照组(103.55±8.44)pg/ml、(365.87±16.95)nmol/L(P<0.05)。这一观点, 印证了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更低的结果。本研究还得出, 治疗后, 两组NE、ALD、Cor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但观察组NE(164.29±6.39)ng/ml、ALD(416.34±24.33)ng/ml、Cor(130.55±6.77)n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195.55±8.29)ng/ml、(462.25±27.48)ng/ml、(149.24±6.94)ng/ml(P<0.05)。NE、ALD、Cor 均为临床对应激反应的主要评定指标, 机体受到创伤后下丘脑受到刺激,向肾上腺皮质轴传递信号, 引发糖皮质激素的产生, 进而导致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增加, 而观察组这三项指标水平更低, 反映了手术造成的创伤更轻。

综上所述, 单孔与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疗效对比, 虽然单孔腹腔镜下操作耗时更长,但围术期整体指标更优, 术后血清应激反应指标以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更低,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单孔修补术腹股沟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