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绮 张庆萍 邓羽佳
摘要: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合作优势显著,尤其棉花合作方面显现较大的潜力,从201 3-2022年中乌棉花贸易规模和贸易逆差均呈大幅收窄趋势,贸易结构单一。文章基于Trademap数据库和UN comtrade中2013—2022年数据对中乌双边棉花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就棉花竞争力而言,乌兹别克斯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远超于中国;就棉花互补性而言,中乌棉花贸易互补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棉纱出口的互补性显现出极大的空间和潜力。因此,中国应加大对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的投资力度,增强棉花贸易生产要素互补,扩大贸易互补潜力空间以促进中乌双边棉花贸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双方棉业高质发展。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竞争性;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F7 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559-(2024)01-0032-07
一、引言
中亚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地位不可取代。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腹地,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世界第五大棉花生产国,第二大棉花出口国,被称为“白金之国”。棉花作为乌兹别克斯坦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一直坚持科研推动棉花产量提升和品质改善, 目前已收集有棉花品种资源有90 00多份,是世界上拥有棉花品种资源多的国家之一。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棉花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深度融合全球纺织品产业链,棉纺制品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棉花产业的繁荣(刘婷婷等,2022),尽管目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但其棉花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棉花产量仍产不足需(秦中春等,2020),生产高度集中、质量不统一、棉纺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棉花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翟雪玲等,2021 )。因此,如何应对农业高水平开放带来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识别中国棉花在目标市场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问题。在此背景下,需要更深入研究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现状、双边棉花贸易竞争优势和互补性,進一步加强中乌棉花贸易合作、改善双边棉花贸易结构、促进两国在棉花贸易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关于国际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研究通常借助一些指标,如贸易强度指数、贸易竞争性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采用(ESI)出口相似度指数,主要是用来衡量两国之间经济结构特点或商品竞争关系(陈庭翰等,2020);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通过测算贸易变化相对量分析某一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段菁阳等,2022);第三种方法是使用贸易互补性(TCI )指数,用于衡量贸易的互补程度和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陈继永等,2019);从研究对象上来看,现有文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胡玫等,2019;苏昕等,2019;潘雨晨,2019)、CPTPP 国家(葛明等,2022)、RECP 其他成员国(王铁山等,2022 )以及中亚五国(李思奇,2018 ;田玉丽,2020)等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集中于农产品大类分析居多,而对具体类别农产品研究则相对较少,研究对象虽然聚焦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的,但对于深入分析中乌棉花贸易竞争性、互补性的研究较为欠缺。
上述研究为本文分析提供了方法论借鉴,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及其制品贸易为研究对象,旨在测算双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而揭示中乌棉花贸易现状和未来合作空间,为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经贸高质量合作提供支持。
二、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的分类方法,即海关 HS 编码。根据 HS 编码分类方法,本文对第52章棉花以及其各类棉产品数据进行统计性分析,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的角度总结其特征。
(一)中乌棉花双边贸易概况
1.总体规模
从棉花贸易规模看,中乌棉花贸易从201 3年的6. 87亿美元下降至20 22 年的2. 82亿美元。在2014—20 15年、2016—20 19年、2020—20 21 年三个时间段均表现为规模扩大趋势,尤其是202 0—20 21期间贸易规模增加3. 06亿美元,同比增长70.9 9% 。但2021—2022年呈现大幅下降趋势,由7.38亿美元下降至2.82亿美元,下降61.79%。
从出口贸易看,在2013—20 21年期间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额呈现上升趋势,从2013 年的0.0 03亿美元攀升至20 21 年的0. 56亿美元,增长0. 53亿美元,涨幅近70% ,但20 22年下降至0 .2 亿美元;从棉花进口贸易看,在研究期间进口额呈波动下降趋势,20 13 年和20 21 年进口额持平,20 22年出现大幅下降至2. 61亿美元。进口值虽呈波动趋势,但整体进口数值均远高于出口值,进口额除了2016、2017、2020、20 22这四年外,其余年份都在 4亿美元以上,20 13 和20 21年更在 6亿美元以上(见图1)。
2.顺逆差状况
在研究期间中国在中乌棉花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但逆差有大幅收窄趋势。中方逆差规模由2013 年的6.86亿美元降至2022年的2.4 亿美元(见图1)。
中方逆差减少的主要是因为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出口原棉的贸易额显著下降,2022年对中国无原棉出口,这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于2009年开始逐步收紧原棉出口有关。其试图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纺织业发展,增加棉花加工产业的附加值,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效应,这也有利于推进乌兹别克斯坦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二)中乌棉花贸易结构
根据 HS 编码分类方法,第 52章棉花下分 6个类别,即纯棉、棉缝纫线、棉纱、棉布、棉涤色织布及其他棉机织物。具体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
1.进口集中在棉纱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纯棉、棉纱和棉涤色织布三大类。从具体棉产品来看,近十年来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量最大的是棉纱,占比62.76%,其次为纯棉,占比36.9%。
棉纱在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棉花中的比重(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各种棉花的数额/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棉花的总额,下同)呈急剧增加趋势,由20 13 年的19.98% 增至20 22 年的99.81%,增加79.83%,同比增长399.54% ,且以含棉重量大于等于85%的棉纱(HS 5205 )为主,含棉重量小于85%的棉纱(HS 5206)以及零售棉纱(HS 5207)近十年没有进口;2013—20 15年纯棉所占比例始终高于棉纱,而棉纱所占比例则正好相反,纯棉所占比例在报告期内呈急剧下降趋势,由20 13 年的79.2 3% 降至20 21 年的1.9 6%,20 22年甚至没有进口,纯棉所占比例 9 年间下降77.27%,下降幅度达97.52%,纯棉进口以既未梳理也未精梳的原棉(HS5201)为主,废棉(HS5202)比重与前两种棉花相差甚远,从201 3年的0.51%下降到2017年的0.32%(见表2)。
2.出口以棉布和棉涤色织布为主
中国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品中最大的是棉涤色织布,占比42.4 3%,其次为棉布,占比40.21%,再次为棉纱,占比16.57%。
2013—20 22 年棉涤色织布(HS 5210、HS 5211)在中国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中的比重波动起伏,在2021年达到最高出口额0.38 亿美元,同年占比68.31%;棉布进口额在20 20年达到最大0. 29亿美元,同年占比84.18% ,较20 19 年增长0. 27亿美元,且主要以每平方米小于2 00 克的棉布(HS 5208)为主;棉纱恰好与出口结构相反,出口主要集中在含棉重量小于85%的棉纱(HS 5206),进口额近十年来显著上升,在2022年达到最大额0.088亿美元(见表3)。
三、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本节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分别对中乌棉花贸易整体以及具类棉花产品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之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一)指数分析方法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方法
已有研究大都使用 Balassa 在19 65年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 vantages Index)来评估一国某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以衡量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该指标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水平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其表达式为:
该式中各指标经济学含义分别为 Xa(k )、Xw(k )分别表示 A 国和世界所有国家 K 类产品的出口总额;Xa 、Xw分别表示A国和世界所有国家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RCA 指数值大于1,则表明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优势,值越大优势越明显;反之,则说明该产品不具有优势。
2.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方法
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 -dex)是一种常用的指标,通常用来计算两个国家或地区在贸易往来方面的密切程度,其计算表达式为:
其中,RCAx(k)a = 表示从出口角度所衡量的A 国在 K 类产品上所具备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m(k)b = 表示从进口角度所衡量的 B 国在K 类产品上所具备的显示性比较优势。TCI 指数值大于1,表明两国之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随着TCI指数值的增加,这一互补性也随之增强;相反,随着 TCI 指数数值的降低,双边贸易所具备的互补性也相应减少。
(二)中乌棉花贸易整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1.中国棉花较乌兹别克斯坦呈现出微弱的比较优势
中乌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作物棉花方面,在世界市场上都具有竞争优势。2017—20 21 年间中国棉花RCA指数均值为1.78,表明中国棉花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见图2),中国棉花的RCA指数呈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过去的五年间,在国际棉花市场中我国的竞争力虽处于竞争力较强的地位但在逐渐下降,尽管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其竞争优势并未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乌兹别克斯坦的RCA指数呈上升趋势,并且近五年均远超我国,到2021年RCA指数达到48.55,其在棉花出口上的竞争优势要远远大于中国。
2.中乌棉花贸易整体互补性呈上升趋势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出口,201 7—20 21年内 TCI 指数均小于1,显示中国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贸易互补性较低,2017—20 20 年缓慢上升,20 20年 TCI 指数达到0.69 ,涨幅46. 8% ,表明棉花贸易互补性显著提升,但在20 21年下降至0. 40。20 17 年和20 21年互补性指数 TCI 分别为0. 47 和0.40,2018—20 20年的互补性指数 TCI均大于0.5;在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至中國方面,2017—20 21 年内 TCI 指数均大于50,远大于1,即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中国的棉花贸易互补性极强,且从2018年之后棉花贸易互补性指数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从20 18 年的51. 97 增长至2021 年的78.34,涨幅50.74%,合作联系更加深入紧密(见图2)。
(三)中乌棉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从棉花出口的品类分析,中国棉产品出口竞争性逐渐减弱,而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品除纯棉外竞争性均显著增加。
在纯棉出口方面,中国不具备显示性竞争优势,2017—20 21年乌兹别克斯坦纯棉(HS5201、 HS5202)的 RCA 指数均介于0.9-2 .5之间,且逐年降低,在国际市场上较其他同类产品竞争力稍强;在棉缝纫线(HS5204)出口方面,中国 RCA 指数均介于1. 4- 2. 1之间,表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乌兹别克斯坦在研究期间出口额极少;在棉纱(HS5205、HS5206、HS5207)和棉布(HS5208、 HS5209)出口方面,中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乌兹别克斯坦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棉纱出口 RCA 指数于2017—20 21年均高于85,且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在20 21年高达160.79;在棉涤色织布(HS52 10、HS5211 )和其他棉机织布(HS5212)出口方面,中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RCA 指数均高于2.5,而乌兹别克斯坦仅少量出口,RCA 指数均小于 0.1(见表4 )。究其原因,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在品质、生产成本和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纱、棉布等加工类棉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中乌各类棉花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1.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各类棉产品出口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就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各类棉花的互补性均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乌兹别克斯坦含棉重量在85%及以上的棉纱(HS 5205)TCI 指数小于0.1 ,小于8 5% 的棉纱(HS 5206)TCI 指数介于0.5 -2之间;中国在棉布(HS 5208、HS5209 )和棉涤色织布(HS 5210、 HS5211)TCI指数大多数年份均大于1,在201 8年时,中国含棉重量小于85%以及每平方米重量大于2 00克的棉涤色织布(HS 5211)TCI 指数高达8.56,表明中国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的棉机织物的互补性比较强。且存在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见表5)。
2.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各类棉产品出口贸易互补性分析
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出口的各类棉产品互补性均有较为显著的上升。
在20 17 年至20 21年的研究期间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至中国的棉花商品单一,主要集中在未梳棉、含棉重量在大于等于85%的棉纱和含棉重量大于等于85%以及每平方米重量小于等于20 0克的棉布,在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至中国这几类棉花商品方面,TCI指数均大于5,大部分年份大于2 0,其中棉纱在20 21年高达160.79,表现出极强的互补性。究其原因,中国拥有较为先进的棉花加工技术和设备,乌兹别克斯坦也在逐渐提高棉花加工能力,两国在棉花加工方面存在互补性,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进口规模和贸易逆差均呈大幅收窄趋势,贸易结构单一
中乌两国的棉花双边贸易主要以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为主,从2013至今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有减少的趋势,贸易规模下降。尽管如此,双边贸易的规模还比较小;棉花贸易的进口结构比较单一,集中在棉纱和纯棉;出口结构主要以棉涤色织布、棉布以及棉纱为主。中国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国,也是棉花消费的潜力国,但目前棉花贸易对乌还属于转口贸易,进一步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潜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中国棉花贸易较乌兹别克斯坦竞争优势微弱,棉产品出口方面劣势比较明显
在双边棉花贸易竞争力方面,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相比呈现出较弱的竞争优势,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RCA指数远远超过中国,且出口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在棉花的出口上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棉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极强,并且有显著上升趋势。中国棉花的竞争能力却未提升,反而陷入了劣势。2017 年时中国的棉缝纫线、棉布和棉机织物还处较强的竞争地位,但近年来有显著下降趋势。在乌兹别克斯坦地处内陆深處,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光热和土地等,因此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3.中乌棉花贸易互补性逐渐走强,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基本小于1,贸易结合度呈现出松散的趋势,整体互补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在棉纱、棉布以及棉涤色织布方面均呈现下降走势;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纱贸易处于互补性较高地位,搭载“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进口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互补性指数显现平缓的上升态势,在棉纱进口方面呈现出极强的互补性;尽管我国是全球棉花消费大国,但其进口量一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相比之下,乌兹别克斯坦土地辽阔,在历史上以种植业为主,积累了大量种质资源。就棉花品种资源库的搜集和储存而言,乌兹别克斯坦已建立健全完备的农业分管制度,对棉花遗传学,生理生化问题以及灌溉制度都有较大投资,因而对棉花生产与栽培有一定优势。另外,中国棉花病虫害生物防治,轧花技术,机械设备及纺织业技术均有相对优势,故双边棉花贸易合作互补性强,贸易前景广阔。
(二)政策建议
1.深化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棉花领域投资,建立可持续棉花跨境生产体系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占据优势地位,尤其是在棉纱出口方面,有非常强的国际竞争力,而我国作为棉花进口强国,引进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技术以增加我国棉花生产、品种的选育、强化棉花加工环节等措施,中国要鼓励实力较强的相关类企业走出国门,加大农业对外投资力度,赴乌兹别克斯坦办厂,在国外建立棉花生产加工生产基地,并积极探索创新的来料加工和其他模式,以促进加工贸易的多元化发展,从多元均衡的双边棉花贸易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中开拓和发展。其次是加强棉花生产成本控制,促进棉花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等,优化棉花产业链,共同改进棉花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提高棉花的品质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以提高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应共同关注棉花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农药使用监管,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农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棉花生产体系,提高棉花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棉花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优化中乌棉花贸易结构,推广高附加值棉花产品技术应用领域
尽管中国棉花贸易企业在技术、设备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但国际棉花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企业需要提高棉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从中乌棉花贸易结构来看,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集中在纯棉和棉纱等初级加工产品,进口主要以棉布和棉涤色织布等加工程度较深的产品为主。乌兹别克斯坦在现代农业技术和其他现代高效农业技术应用比较少,生态循环农业棉花栽培管理技术欠缺,中乌可互相学习和借鉴彼此的棉花种植和加工经验,尤其是在中高档棉花品种方面进行合作和交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加工棉花制成纱线、面料、衣服等有附加值的棉花产品,共同开发棉花加工技术,推广各种高附加值的棉花产品。拓宽棉花应用领域,如医疗用品、家居用品等,将棉花产品用途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这样可以提高棉花的附加值和市场需求,促进中乌棉花产品贸易的多元化。
3.增强棉花生产要素互补,积极开展棉花科技领域合作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从棉花有关生产要素和技术的视角来看,具有很大的互补潜力及开拓空间,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而中国拥有足够的劳动力资源和较先进的技术供给。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至中国的棉纱、棉布贸易均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同时双方在棉花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为双方要素的相互补充提供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形成要素互补的局面,所以双方进行棉花贸易合作将有助于其比较优势的实现。在棉花生产技术合作中,中国可针对棉纱、棉布以及棉涤色织布和乌兹别克斯坦在棉花领域进行技术合作。在当地棉花的种植与加工过程中,若能贯彻我国棉花生产与质量执行标准,并将中国技术融入其中,将有助于提升国内消费者对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棉花的相关接受度。
参考文献:
[1]刘婷婷, 张蕙杰,康永兴等.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全球棉花贸易格局分析[J].世界农业,2022(4):26-36.
[2]秦中春, 宁夏.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态势与政策优化[J].改革,2020(9 ):10 4-117.
[3]翟雪玲, 戴鹏.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棉花产出增长——基于贝叶斯面板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 1(1 ):12 9-144.
[4]陈庭翰, 连晗羽.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的合作与成长空间——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数据的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0,34(2 ):11 0-126.
[5]段菁阳, 罗奕奕, 程宝栋等.中国与 RCEP 成员国人造板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J].林产工业,2022,59(2 ):58-62.
[6]陈继勇,杨旭丹.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美加墨统计数据的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6):9 9-115.
[7]胡玫, 郑伟.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经济问题,2019(2 ):10 1-108.
[8]苏昕, 张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与合作态势[J].改革,2019(7):9 6-110.
[9]潘雨晨, 张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耦合性的四维分析[J].统计研究,2019,36(5):69-84.
[10]葛明, 严世立, 赵素萍.中国与 CPTPP 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 2(12 ):12 1-135.
[11]王铁山, 宋欣.建设贸易强国背景下中国与 RCEP 成员国服务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经济纵横,20 22 (12):70-80.
[12]李思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便利化的经贸效应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18,27(04 ):11 2-12 6+128.
[13]田玉丽.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2 0(10 ):15 2-158.
Analysis of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Cotto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Uzbekistan
LUO Qi, ZHANG Qingping, DENG Yujia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Abstract: China and Uzbekistan have notable advantages 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especially in cotton coopera- tion, which shows great growth potential. From 2013 to 2022, the scale of China-Uzbekistan cotton trade and trade deficit both have shown a significant narrowing trend, and the trade structure is singular.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China-Uzbekistan bilateral cotton trade based on data from 2013 to 2022 sourced from trademap database and UN com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zbekistan is more competitive in inter- national market, while in terms of complementarity, the index is at a high level, especially Uzbekistan's exports of cotton yarn to China demonstrate great growth potential. Therefore, China should increase its investment in Uzbeki- stan cotton, enhance the complementarity of production factors in cotton trade, exp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po- tential to promote China-Uzbekistan bilateral cotton trade, mutual benefit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tton industry..
Keywords: Uzbekistan; cotton trade; competitiveness; complementarity
(責任编辑: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