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智慧作业模式

2024-03-01 06:34杨清香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杨清香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智慧作业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探索智慧作业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与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智慧作业模式   应用策略

智慧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出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掌握不足或有偏差,并基于此反饋,为学生精准推送“定制化”的习题库或其他学习资源,以此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实现“举一反三”,提升学习质量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运用智慧作业模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展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智慧作业概述

在课堂教学的众多内容中,作业属于延伸的板块,科学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业设计建立在互联网资源和传统作业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智慧化”的发展道路。智慧作业是将数字化资源与传统作业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作业形式,它在传统作业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互联网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智慧教育模式不仅能通过智慧化平台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还能落实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智慧作业模式还让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运用智慧作业模式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动下,教育逐渐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各类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的教育App、教育公众号、教育平台多如牛毛,这些资源作为教育行业的辅助工具,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很多教师会忽视课后作业环节。课后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关键路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实施智慧作业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

“双减”政策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要求教师杜绝“题海战术”,布置合理且适量的作业,在保证作业练习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将学生从作业困境中解放出来。落实智慧作业模式,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能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帮助学生在形式多样、内容多元、层次分明的作业中巩固知识,发展创新意识与能力。在实施智慧作业模式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设置具有梯度性、个性化的作业。这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教学的水平。

(二)让学生实现循序渐进的学习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如果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只重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追赶教学进度,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智慧作业模式要求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作业内容,强调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智力发展状况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与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设置“螺旋式”上升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实现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学活动中的“学”和“教”同样重要,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设置统一的作业内容,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落实智慧作业模式,教师需要在正视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这样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设计智慧作业,教师既要兼顾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做到兼顾普遍适应性和个体特殊性,才能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使学生学有所获,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四)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智慧作业模式,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判断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与作业内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智慧作业包含动画、音频等,能将学生的错题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反思的效率。同时,在空闲时间内,学生也可以借助智慧作业自主学习或复习,并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延伸。这样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提高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效率

在智慧作业模式中,数学教师利用平台的功能,能实现高效的作业批改与分析,并利用智慧作业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真实的依据。数学教师还能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开展科研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成长,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短板,借助智慧作业平台给学生安排不同类型的任务,从而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对学生而言,智慧作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在回到家中后,也可以借助智慧作业的错题记录与微课,复习与巩固课堂的重点、难点知识。这样既能减轻家长的作业辅导负担,又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智慧作业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分层教学与智慧作业模式相结合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潜力倾向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并根据学习小组情况,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每个小组学生的基础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与智慧作业模式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分层教学的缺陷,为教师提供较为丰富的分层作业资源,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为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智慧作业。这种作业,一方面,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用重复学习早已掌握的知识,并引导他们设置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另外,教师要设计兼具实践性与挑战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明确评判作业等级的标准,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难度与数量。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的知识点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第一层次的学生需要在熟练掌握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创新题型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第二层次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并进行适量的应用题练习;第三层次的学生要熟练掌握四则运算法则,并进行适当的针对性训练。将分层教学与智慧作业模式相结合,能让所有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学有所获,完成数学作业,发挥作业的巩固与诊断作用。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或配套练习册来布置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这种单一的作业内容与训练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智慧作业模式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布置具有趣味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的作业内容,并且改变机械、单调的作业练习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藏的好奇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小数运算情境,让学生将数学知识、数学算理与生活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超市买菜的时候,有的蔬菜的单价和重量可能存在小数,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买菜的场景,进行小数的计算。这种结合生活情境的数学计算过程,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新颖的作业形式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错题库的作用,引导学生反思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准备自己的错题本,以此来记录自己在日常考试和作业中做错的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巩固与反思。纸质错题本在短时间内可以显示出应有的效果,但时间一长,错题数量积累较多,学生想要找出曾经做错的题目会比较困难。另外,一旦错题本不小心丢失,学生前期的积累和努力就白费了,这非常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智慧作业模式中,教师可以借助智慧作业平台,将学生平时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并且自动生成学生个人的个性化错题库,方便学生进行回顾。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生成全班甚至是全年级的错题库,并形成可视化的数据与表格,将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库的作用。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可以开放错题库的共享权限,让其他教师在备课时也能利用错题库进行课程与教案的设计,从而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借助大数据分析,激发学生潜能

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智慧作业,教师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根据教学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在深刻总结教学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内容和作业设计的统一,及时优化教学策略。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多种类型的优质课程和资源,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三角形的特性”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思考一下生活中有哪些情况需要运用到三角形?人们用三角形做什么?为什么要用三角形?你的家里有三角形吗?”引导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智慧作业模式的应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实现因材施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分层教学与智慧作业模式相结合,发挥作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布置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真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殷付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智慧作业的方法[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23):32-33.

[2]冉师令.小学数学教学中智慧作业的设计方法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3,9(5):36-38.

[3]蔡美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智慧作业”模式[J].江西教育,2022,(44):10-11.

[4]傅挺.小學数学智慧生成型作业的开发与创新[J].知识文库,2021,(20):34-36.

[5]姚志鹏.小学智慧型数学作业的理解与探索[J].教育观察,2019,8(26):56-57.◆(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黄龙镇灵潭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