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优化探讨

2024-02-29 05:35赵行卓
文化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流通个性化图书

赵行卓

现代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在于服务读者,以满足其信息需求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坚持读者至上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迎合时代的需要,也使其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以图书馆内部的整体空间为基础,通过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整合不同的载体资源、业务领域和图书借阅,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通过有效地整合图书馆内部的运作,这种模式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特点和目标非常吻合。然而,图书流通服务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上的挑战和问题,这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一、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的意义

(一)为图书馆流通服务提供支持

随着现代信息处理方法的不断进步,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等创新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具有数据资源庞大、信息处理效率高、逻辑分析能力强等特点,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持续发展。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构建起一个更为智能化的知识网络,并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通过对大量的流通数据、阅读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图书馆可以更好地理解读者的兴趣和偏好,为其推荐更加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图书、文章或其他资源,从而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用户满意度[1]。此外,创新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于此。通过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创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服务方式的智能化,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智能、安全的图书馆体验。

(二)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

在传统流通服务中,用户借阅图书需要经过借书、还书、预约等中间环节,这些环节增加了烦琐性。然而,在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流通服务与用户的连接更加直接和高效,通过采用创新技术,如RFID技术,图书馆可以实现图书自助借还,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为图书馆流通服务带来多方面的变化,为图书馆流通服务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服务馆藏资源整理,提升服务针对性

创新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实现了对馆藏资源的精准分类,满足了读者口头检索的需求。创新技术在语言识别、语言翻译、语言理解等方面的应用,有效地将读者的口头描述转化为准确的搜索关键词,从而为图书馆资源检索提供更高效、智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同时,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借助创新技术,图书馆加强了馆际互动与合作,实现了物联网、互联网等虚拟资源交换平台的耦合,这种耦合使得不同图书馆之间能够更轻松地交流,为读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2]。

二、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特征

(一)智能化

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图书流通服务的智能化发展确实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变和优势。智能化服务的目标在于将传统依赖于主观经验的服务转变为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创新技术,图书馆可以将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相结合,从而促进其运营模式的完善与提升。智能化服务的核心在于利用智能技术模拟人类整体思维,为服务对象提供决策支持。这意味着图书馆在服务公众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分析、理解和预测用户需求,以更智能、个性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如图1)。而且,利用创新技术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服务效果、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并据此进行更为精准的决策制定和流通服务优化。

图1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二)个性化

创新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而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网络图书馆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满足了读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为图书借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激发了读者的借阅兴趣。通过在线平台,读者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所需图书,免去了传统纸质图书借阅的烦琐流程,无需受限于传统图书馆借阅流程的限制,读者只需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即可完成图书浏览、选择、借阅登记以及阅读等多个环节[3]。这种个性化、自主化的获取方式增加了读者对图书资源的吸引力和兴趣,推动了阅读活动的普及和深入。因此,网络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时代扮演着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的重要角色,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获取。

(三)动态性

基于创新技术驱动下,服务环境呈现出日益动态的趋势,因此,图书馆需要适应这一变化,通过技术为公众提供动态性的服务。在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能够独立提供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以弥补传统服务模式的不足。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技术等技术,图书馆能够建立起移动终端系统和传感器数据,实现对信息的合理分析、传输和共享。这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使得服务更具效率和灵活性。另外,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需求和行为,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公众的阅读偏好和需求变化。基于这些数据,图书馆可以灵活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有助于图书馆更快速、更准确地识别和解决问题,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

三、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优化策略

(一)流通管理体系完善

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必须依赖于健全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可以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并推动图书流通管理的系统化运作。首先,在建立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倾听并采纳管理人员的意见是推动体系发展的关键。鼓励管理人员参与体系建设,可以引入更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使得管理体系更切实可行。管理人员的参与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管理体系,还提高了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执行力。其次,在图书流通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其创造更好的环境,从而增强其阅读意愿。作为管理者,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与读者进行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和改进管理体系,增强管理体系的合理性[4]。同时,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读者的意见,有助于明确优化图书馆管理和流通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更全面地掌握管理人员和读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数据的主动分析能力

当前,读者对图书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驱使图书馆必须持续调整自身服务,不断扩充馆藏,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创新技术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应用,通过对读者和相关信息的深度分析,有助于更精准地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在运用创新技术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对读者的兴趣、偏好、需求等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读者真实需求的推广策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提高读者满意度。在整个过程中,图书馆必须确保分析方法的现代化和精细化,高效地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更详细的数据维度和更精细的分析技术,对读者行为和需求理解更为准确和全面。主动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有助于填补当前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进而提升读者的体验和满意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图书馆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信息分析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三)提供智慧化的读者服务

在图书流通服务中,读者服务被认为是其核心任务之一,其服务质量直接反映了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随着创新技术的推动,读者服务正在迅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借助智能化技术实现智能读者服务,以“无人”或“自助”为主,通过自动感知用户需求并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智能化的读者服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首先,智能咨询服务。智能咨询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并理解读者提出的问题,克服人工操作的瓶颈。该系统能够解析和理解自然语言中的语义,为读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同时,该系统以自然、友好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流,解答问题,提供建议,并在整个过程中具备专业性,使得读者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同时也减轻图书馆人工咨询服务的负担。其次,个性化服务。通过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数据、借阅数据、浏览数据和检索数据,建立起详细准确的用户档案。采用语义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图书馆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数据,分析用户的阅读偏好、兴趣领域以及信息需求。通过创新技术,图书馆可以揭示资源与读者之间的内部关系,实现准确映射读者与资源之间的关联。最后,自助借阅服务。在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优化时加强创新技术,例如,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将读者从被动接受服务变为主动自助接受,为其提供更为便捷、智能化和高效的借还书籍方式,不仅提高读者体验,还有效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如图2);引入24小时自助借还机,进一步延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和空间,满足读者随时随地借还需求;加强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进一步减少图书的周转时间,实现读者之间的便捷借阅。这种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服务的效率, 还丰富图书馆服务的形式, 使得借阅变得更加灵活和便捷。

图2 RFID技术在图书流通服务中的运用

(四)建立图书流通反馈机制

在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改革创新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图书流通服务,而提升用户体验则被认为是提升服务品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图书馆可以着眼于建立图书流通的反馈机制,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并根据个体读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这将使得读者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而针对性地改善服务。例如,应用云计算数据和大数据技术有效开发微资源,这些微资源根据读者的兴趣、阅读历史等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这种定制化的资源不仅满足了广泛读者群体的需求,而且更精细地适应了个体读者的兴趣和偏好,这样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满意度,能够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更迅速地找到符合个人兴趣的内容;通过整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资源存储和检索系统,这一系统能够迅速响应读者的查询需求,提供准确而丰富的信息,通过分析大数据,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进而优化资源的存储和整理,确保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图书、期刊或其他信息资源。另外,通过图书流通反馈机制,构建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桥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建议和意见,而图书馆管理人员则能够及时回应,并根据反馈信息对服务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这一双向沟通机制不仅有助于解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为图书馆提供了改进方向,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读者的整体满意度。这种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需求变化,使其服务更为贴近实际需求,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

(五)提高图书馆员素质优化服务质量

在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有效地整合这些技术并实现智能服务,图书馆需要培养具备深厚图书馆流通业务知识、高水平信息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推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力量。首先,积极派遣图书馆员参与图书流通服务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图书馆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图书流通服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在线下培训中,与经验丰富的资深图书馆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有助于传递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其次,选派馆员到其他图书馆进行现场调研学习。通过亲身参与其他图书馆的实践,馆员能够深入了解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的前沿动态,获取其他图书馆成功之处。这种经验交流不仅有助于更新馆员的知识体系,还能够为图书馆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和创新思维。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的深度交流,馆员能够更好地优化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四、结语

流通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图书馆服务的水平,而服务质量则直接影响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创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面临着更加迫切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流通服务的优化措施,要完善流通管理体系、加强数据的主动分析能力、提供智慧化的读者服务、建立图书流通反馈机制、提高图书馆员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在未来的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高质量的服务。

猜你喜欢
流通个性化图书
图书推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