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一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一词产生于1997年,由Landry和Bourhis提出,他们认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1]。”Backhaus(2007)甚至认为语言景观研究是当今社会语言学的一大分支[2]。自此概念提出后,语言景观的研究维度逐渐提升,开始关注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各类标牌所展示的象征功能与信息功能,并深入研究所存在的身份认同、意识形态等问题。
荷兰蒂尔堡大学教授 Jan Blommaert的专著《民族志、超多元性和语言景观:复杂性的历史回顾》中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世界各地城市语言景观折射出的多语现象、语言社会地位和权力关系,剖析了这些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文化多元性[3]。在语言景观标牌中大量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这不仅与相关的文化保护和语言使用规定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价值和地位[4]。社会经济、文化与制度进入现代化发展轨道后,对语言使用群体的话语选择与使用倾向有了较高影响。笔者通过对特定区域内语言景观的研究以及我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多语制规划成果的梳理,发现语言的使用将反作用于当地新时代文化的塑造。本文将总结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成果,以期为未来特定区域语言景观建设和语言文字保护提供参考。
关于中国国内民族语言景观的研究本文,笔者选择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少数民族”“语言景观”为关键字加以搜索,文献选取范围涵盖学术期刊及学术论文,搜索时间为2023年11月19日,收集到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共106篇,经手动筛选删除18篇,共得到88篇有效文献,笔者批量导出后在CiteSpace上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初步研究成果。
CiteSpace发布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它是由美国博士陈超美基于JAVA互联网系统语言开发的一款可批量处理信息的可视化工具,多用于绘制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的图谱,直观展现某一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全貌[5]。本文使用CiteSpace6.2.R4对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分析,绘制了发文量折线图、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时区图、关键词突现表,从而掌握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现状、发展动向与发展趋势。
将88篇有效文献通过绘图方式制作成文献数量折线图如图1所示,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徐红罡和任燕在2015年撰写了第一篇以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为重点调研对象的学术论文——《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该文从旅游开发角度探究了丽江旅游业与“东巴文语言景观”之间的关系[6]。如图1所示,2020年为本研究方向发展关键节点,在2020年共发表相关论文总数为15篇,相比2019年增长幅度较大,增幅达69.7%,占总发文量的17.1%,可见2020年我国学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并在2022年迎来第二次研究热潮,比2021年发文量增长了69.23%。但在2023年1—10月份数据调查中发现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的研究呈现下降趋势,减幅达45.5%。
图1 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论文数量折线图
关键词包含了文章想要传达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领域的研究热点。图2为关键词共现图,在图中字体越大代表与其他节点关联性越强,如图2所示,“语言景观”“语言服务”“语言规划”等字体较大,可作为本研究领域的高频节点,也是该学科的发展重点所在。
图2 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关键词共现图
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关键词复现数中“语言景观”复现频次最多,为54次,在所选文献中约占61.4%。其次,“语言服务”复现次数为6,在所选文献中约占6.8%;“语言规划”复现次数为3,占比为3.4%;“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复现次数均为2,占比为2.2%。但除了复现数外,关键词的重要性还需结合研究中介中心性进行分析,在一组数据中中介中心性越大,表明该数据在共现图中的重要性越高,具备对数据整体形成重要影响的潜力。在一般分析中,当数据中心性值大于或等于0.1时,其才被看作是具有价值的。由于复现数和中介中心性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所以在运用 CiteSpa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重复次数和中介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的关键字分别是“语言景观”“语言规划”和“语言生活”。再结合图2可见“语言景观”复现数远超于其他关键词且中心性为1.31,可以认为其为第一高频词。
时区图的绘制依据是同一类中不同关键词的初次出现时间。因此,通过CiteSpace绘制的时区图(见图3)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热点的发展进程。
图3 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关键词时区图
首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经历了研究逐渐细化的过程,从最早的“语言景观”“语言使用”“多语现象”到如今的“白面瑶寨设计”,可见研究的内容越来越细化。如赵振华(2023)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分析了龙胜地区瑶寨的语言景观发展情况,为当地旅游业改革提出建议,说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7]。其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呈现明显的跨学科特点,2015年以前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的研究仍处于空白,整体研究历史较短,多与旅游、经济文化发展共同研究。如李琎(2021)从旅游开发角度阐述语言景观对于文化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意义[8]。
本文采用 CiteSpace的突现算法,通过对文献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文献中的标记词进行分析,并从中抽取突变项,从而帮助读者了解特定时期某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中,突现强度最高的是多语现象,达到了1.31,出现年为2017年,这表明在2017到2018年间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热度很高,如李绍芳等(2017)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旅游景点为例,着重分析了少数民族聚集地语言景观中的多语现象,以此来探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多语种语言使用的特征[9]。从突现时机来看,近年来突现强度最大的是公示语、东巴文、话语标牌、话语政策。这意味着近年来此类课题更受学者重视。如李丽(2015)以甘肃省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城市为例,对其城市内语言标牌的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0]。
我国对于语言景观研究的论文最早出现于2000年,在2000年到2012年间发文仅有6篇,研究处于停滞状态,从2013年起发文数量逐渐上升,2016年起发文数量开始呈倍速增长。笔者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最早研究该方向的论文发表于2015年,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方向的论文经检索筛选仅有88篇,从论文检索结果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历史较短,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具体文献研究可进一步发现研究存在分析较浅薄、研究过程不够明晰等问题。
首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理论基础薄弱。语言景观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其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体系不够丰富,因此,相关研究呈现跨学科性和交叉性的特征,研究理论多依赖于其他学科理论联合构建。如赵振华(2022)指出恭城瑶族博物院是海外宣传瑶族民俗文化的一个主要场所,其语言景观的译写对拓展民俗文化海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在博物馆中,语言景观的翻译对于展示民族特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1];金翠花(2022)建议在景区建设中要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彝文景观,强化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建立旅游地的语言景观系统,使旅游地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2]。笔者所选的两篇文章皆通过研究特定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来达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业振兴等研究目标。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的关注日益增加的今天,研究者应转变思路,创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理论。
其次,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在88篇所选文献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的研究多通过照片或田野调查的方式,信息来源单一,多数语料素材缺乏规范性,难以保证所搜集的语料可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出某一地区语言景观的发展情况。葛俊丽(2016)针对如何选取样本和样本的采集范围做出了阐述[13]。语言景观研究素材的选取应当多样性、多元化,能够在一段时间里真实地反映当地语言景观建设的情况。
再次,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研究多注重常规的语码选择而忽视非语言文字的研究。研究通常更注重对语码数量、语言使用情况的研究,对字体、颜色等其他模态的研究关注不够。研究通常停留在关注度较高的旅游景区,而忽视多数居民生活的聚居地。如谢雪倩等(2023)以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语言景观是否规范,在信息功能上是否符合游客需要。这类文章通常只关注语言景观是否符合游客需要而忽视了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当地人的需要[14]。
最后,研究热情不够。在我国大力推行语言资源保护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中应适当增加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杨金龙等(2018)调查了陕甘宁回族聚集区阿拉伯语语言服务的现状并提出建议[15];张红军等(2019)在对我国中小城镇的语言景观调查中发现,相比于英语的广泛传播,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少民族文化特色[16]。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如今语言资源保护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应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我国语言景观研究需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研究理论,目前我国研究理论多依赖于西方单一语言环境下的研究方法,并不能适应我国民族地区多语环境的情况,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景观,在其支持下使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均带有中国特色,切实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的发展状况。应加大对语言景观背后的因素考据,语言景观的产生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文化、经济、政治是影响力最大的三要素,特别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制定语言政策时,除了要考虑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外,还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加大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区域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也能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合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