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化的热带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特征、效果及应用前景

2024-02-28 10:35钟曼茜翟舒嘉睢国祥蔡素艳从心黎
保鲜与加工 2024年2期
关键词:气调菠萝热带

钟曼茜,刘 伟,翟舒嘉,睢国祥,蔡素艳,从心黎,*

(1.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2.阿里巴巴集团,浙江 杭州 310020;3.上海三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鲜食品之一,为人类健康提供多元化营养供给。热带水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热带水果经济价值高,形成产业后有助于提高果农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我国热带水果资源丰富,品类繁多,其中以香蕉、菠萝、荔枝、龙眼和芒果的产量较高,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5个省区[1]。然而,在热带水果采后贮藏保鲜过程中,存在呼吸强度高、贮藏期短、低温敏感、保鲜难度大和易发生机械损伤等问题,不利于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香蕉、菠萝、荔枝、龙眼和芒果5种产量较高的热带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结合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旨在为我国热带水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以降低采后损失、增加果农和企业的经济收益。

1 我国热带水果的生产概况

香蕉是世界上主要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而我国是世界香蕉生产的主要国家之一[2]。2011年,我国香蕉收获面积为39.9 万hm2,总产量为1 070.6 万t,2021 年,香蕉的收获面积为36.0 万hm2,总产量高达1 206.1 万t(图1)。2011—2021 年,我国香蕉收获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产量为1 165.0 万t,从2015年以来产量一直呈波动上升趋势(图1)。

图1 2011—2021年我国香蕉收获面积和产量Fig.1 Harvested area and yield of banana in of China(2011—2021)

菠萝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地区均有栽培。2011年,菠萝的收获面积为7.0万hm2,总产量为151.4万t,2021年时收获面积为7.5万hm2,总产量高达230.2万t(图2)。2011—2021年,我国菠萝收获面积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产量显著增长,年均增长量为7.9万t(图2)。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世界珍果,也是我国南方水果中久负盛名的佳果。我国是世界上荔枝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国家,以品种多、果质优而著称。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和云南栽培最盛。近10多年来,我国荔枝收获面积及产量波动较大。2017年以来,我国荔枝栽培面积逐年减少,截至2021年荔枝收获面积为52.8 万hm2,产量为281.4 万t(图3)。2011—2021年,我国荔枝收获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减少量为0.23 hm2,但产量显著增长,年均增长量为9.2万t(图3)。

图3 2011—2021年我国荔枝收获面积和产量[3-6]Fig.3 Harvested area and yield of lychee in China(2011—2021)[3-6]

我国作为龙眼的原产国,栽培历史悠久,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龙眼生产国,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是龙眼的主产区,海南、云南、贵州、重庆和台湾省亦有种植。2011 年,我国龙眼收获面积32.2 万hm2,产量达144.3 万t,之后趋于平稳,2019 年后有所下降,2021年收获面积为23.4万hm2,收获面积年均减少量为0.9 万hm2,产量从144.3 万t 提升至190.5 万t,年均增长量为4.6万t(图4)。

图4 2011—2021年我国龙眼收获面积和产量[7-8]Fig.4 Harvested area and yield of longan in China(2011—2021)[7-8]

芒果原产地在印度、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区,享有“热带果王”的美誉。我国是芒果生产大国,2011年收获面积为36.7万hm2,2021年,我国芒果收获面积38.6万hm2,年均增长量0.2万hm2,收获面积整体呈先略有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图5)。2011年总产量为307.6万t,此后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量为8.9万t(图5)。

图5 2011—2021年我国芒果收获面积和产量Fig.5 Harvested area and yield of mango in China(2011—2021)

2 热带水果生理特性

香蕉属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在呼吸高峰出现之前果实为硬绿状态。随着果实成熟,乙烯生成量急剧增加,呼吸高峰出现,果皮变黄,涩味消失,淀粉转化成糖,风味变浓,果实变软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但香蕉极易在采前、采后的处理过程中和物流运输过程中因处理不当、堆叠挤压及包装摩擦等因素受到机械损伤,受伤后的果实呼吸作用增强,果实提前变黄且微生物较易从伤口入侵引起腐烂。此外,香蕉对乙烯非常敏感,微量的乙烯即可促进果实成熟,同时对低温也很敏感,低于12 ℃贮藏时会导致果实遭受冷害,果面变黑,果心变硬,果实不能正常后熟。

菠萝属非呼吸跃变型果实。菠萝果实对低温比较敏感,过度低温容易使菠萝遭受冷害。受冷害的菠萝颜色变暗,果肉呈水渍状,果心变黑,风味变淡。黑心病是菠萝采后主要的生理病害,发病时无明显的外部特征,只有切开果实才能被发现。发病初期,在果基部的果心两侧出现水渍状斑点,之后斑点颜色变暗、范围变大、斑点颜色变黑,严重时斑点互相联结成一片,大部分果肉褐变[9]。

荔枝是最不耐贮藏的果品之一,其采收于夏季高温时节,采后果实迅速失水,在果皮失水20%后开始褐变,当失水达到60%~70%时,果皮常常完全褐变,果肉品质开始下降。荔枝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低温条件下乙烯释放量处于中低度范围,将低温贮藏的荔枝移入常温,其乙烯释放量快速上升,14 h 可高达17.6µL/L,大大缩短其货架寿命[10]。

龙眼属非呼吸跃变型水果,果实采收后无后熟现象。龙眼采收期正值高温高湿季节,生理代谢旺盛,在采后出现失水、果皮褐变、果肉自溶等现象,不耐贮藏。常温条件下,1 d 内龙眼果皮开始褐变,3 d左右风味变劣,果肉出现自溶现象,6 d 开始变质,甚至完全腐烂[11-12]。

芒果属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呼吸代谢旺盛,果实一旦进入跃变期,成熟进程难以调控。采收后的芒果在常温下放置3~4 d便可启动跃变,4~7 d则达到完熟[13-14],随后果实迅速衰老,品质下降,逐渐失去商品价值。

3 影响热带水果采后腐烂的因素

从环境气象条件、水果生理生化特征、采收贮运过程、微生物活动等方面分析热带水果采后容易腐烂、不易贮藏的原因,主要有如下5 个方面。①采收季集中且正值高温高湿季节:热带水果主要采收于4—9 月,采收期过于集中且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给热带水果贮藏保鲜带来巨大压力,因而加速了热带水果的腐烂。于生理代谢旺盛:热带水果采收后仍保持较为旺盛的生理代谢活动,呼吸作用强,乙烯释放量较大,且极易失水,易造成果皮萎蔫、褶皱和褐变,后熟进程加快,贮藏周期缩短。③机械损伤与微生物侵染:热带水果大都皮薄汁多,在田间生长发育期间,果实易遭受多种病原菌的侵染,在采收及贮运过程中也极易受到机械损伤,且在贮运过程中受到微生物侵染后逐渐显现病症,加速果实腐烂[15]。④褐变问题:大多数热带水果的果皮中均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结合形成醌类物质,从而引起褐变。目前虽已尝试采用多种贮藏保鲜方法抑制果实褐变,但褐变仍然是影响热带水果贮藏寿命的原因之一[16]。⑤低温冷害:低温贮藏可有效降低果蔬的生理代谢速率,延缓组织衰老,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降低腐损率,延长贮藏期,但不适当低温和长期低温贮藏时又会产生冷害,导致果实品质劣变、贮藏寿命缩短,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低温冷害仍是制约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17-18]。

4 热带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特点及保鲜效果

热带水果在贮运流通过程中损耗惊人,腐烂率达10%~20%,严重的高达40%以上[16]。加强热带水果采后贮藏保鲜的理论和技术应用研究,减少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是提高我国热带水果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和归纳了目前我国热带水果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较广或应用前景较大的贮藏保鲜技术,分析其技术指标、保鲜效果及优劣势,具体保鲜技术主要包括保鲜剂处理(化学防腐剂、乙烯吸收剂和乙烯抑制剂以及生物涂膜保鲜)和物理保鲜(低温冷藏、冷/热激处理、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两种方式。

4.1 保鲜剂处理

热带水果采后容易因真菌侵染引发采后病害,从而导致果实变质和腐烂,采用保鲜药剂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病害的发生,减少采后损失。目前产业中应用较多的保鲜剂主要有杀菌剂、乙烯吸收剂和抑制剂、生物保鲜剂3种类型。

4.1.1 杀菌剂处理

化学杀菌剂具有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杀菌防腐、降低呼吸强度和延缓果实衰老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在热带水果保鲜上应用较多[19]。采后常用的药物有抑霉唑、咪鲜胺、特克多等,但苯来特、多菌灵等由于可能会出现致畸、致癌等问题先后被禁用[20]。用赤霉素、施保克和扑海因混合溶液对芒果进行热药处理,发现在13 ℃下芒果的贮藏期达40 d[21]。使用500µg/mL 咪鲜胺浸果1 min 可有效防治菠萝果实采后黑腐病,保持菠萝果实的品质[22]。黄海雄等[23]使用SO2缓释保鲜剂处理‘糯米糍’荔枝,发现于-2~0 ℃的自然通风库中贮藏100 d,好果率可达97%以上,果肉的SO2残留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0.05 g/kg)。使用80 mg/L二氧化氯对荔枝进行保鲜,可有效抑制采后荔枝病害和褐变的发生,且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从而保持果实的采后品质[24]。但杀菌剂作为采后果蔬的使用方法须符合国家农药登记要求,使用不当易带来农药残留超标、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对果蔬采后的杀菌剂使用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寻找安全、广谱高效且无污染的保鲜剂已受到普遍重视。基于目前还未研究出高效、无毒、使用便捷和低成本的保鲜方法,化学杀菌剂仍然是果蔬采后保鲜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

4.1.2 乙烯吸收剂和乙烯抑制剂

乙烯吸收剂一般是以高锰酸钾为乙烯吸收体,以蛭石、珍珠岩和沸石粉等多孔材料为其载体,将载体浸泡吸附高锰酸钾饱和溶液后装入袋中形成乙烯吸收剂,吸收果蔬在保鲜贮运过程中释放的乙烯。

乙烯抑制剂在乙烯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中起作用,大致可分为合成抑制剂和作用抑制剂两大类。其中,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是一种乙烯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与水接触后释放出可挥发性气体,特异性地与乙烯受体不可逆结合,阻断乙烯与其受体的正常结合,降低果实对乙烯的敏感性,从而有效阻止内源乙烯的合成和外源乙烯的诱导成熟与衰老作用[25]。一般在1~2 ℃环境下,1-MCP 气体熏蒸12~24 h 后保鲜效果明显。1-MCP 具有用量小、毒性低、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和保鲜作用强等特点。在20 ℃条件下,用0.1 mL/m31-MCP处理18 h能有效延缓菠萝果实内部变黄和乙烯生成,抑制VC 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10 ℃条件下贮藏期能延长至4周[26]。

4.1.3 生物保鲜剂

近年来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果蔬保鲜剂由低毒向无毒、可食性方向发展,包括淀粉、蛋白质、多糖类和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植物源保鲜剂等,其可代替合成性包装材料,并作为抗氧化剂与抗微生物制剂的载体,对水分和气体具有半透性屏障作用,可减少失水,抑制呼吸代谢,延缓后熟进程,进而延长果实的贮藏期[27]。使用0.1%荸荠皮和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对香蕉进行浸泡涂膜处理,可抑制香蕉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效降低果实失重率,延长其贮藏期[28]。采用钙基热活化膨润土对芒果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可明显抑制芒果的转黄与腐败,减少失水,延缓果胶降解,并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29]。用0.2%抗坏血酸溶液浸泡菠萝后,常温下贮藏可显著降低菠萝黑心病的病情指数,延缓并减轻菠萝采后黑心病的发生[30]。以10 g/L 壳聚糖与0.2 g/L 纳他霉素、10 g/L茶多酚、19.2 g/L 柠檬酸复合保鲜剂处理荔枝可有效抑制(4±1)℃冷藏过程中果实的腐败,保护荔枝表皮颜色,贮藏至18 d时的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10 g/L壳聚糖与19.2 g/L柠檬酸复合保鲜)[31]。用茶多酚对‘石硖’龙眼进行保鲜处理,可提高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的好果率,减缓果实失水并维持较好的贮藏品质[32]。

4.2 物理保鲜

4.2.1 低温冷藏

目前,低温冷藏是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产区中一般结合臭氧消杀以起到保鲜的作用。适宜的低温能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繁殖,有效保持果蔬的采后品质,延长果蔬货架期[33]。大多数热带水果不耐低温,适宜在10 ℃以上的条件下贮藏。

对于香蕉而言,贮藏温度过低易发生冷害,贮藏温度过高则会使香蕉“青皮熟”或迅速后熟转黄,贮藏期及货架期大大缩短。一般而言,低于11 ℃的贮藏温度就会造成香蕉冷害,果皮呈暗灰色,表皮内出现褐色条纹,果心变硬,味涩,甚至不能后熟[33]。

芒果对低温非常敏感,其贮藏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最适温度为12~13 ℃,相对湿度85%~90%,在此条件下可贮藏2~3周[34]。贮藏温度低于8~10 ℃时,芒果可能发生冷害,其冷害症状为果皮呈灰褐色烫伤样冷害斑,且出斑部位皮下的果肉组织褐变[35]。冷害轻症时果实从低温环境中取出后逐渐出现症状,但严重冷害的果实则在低温下即可出现针尖状的暗绿色至浅褐色下陷斑[36]。冷害轻症时,果实褐斑较小且稀少,但随着冷害加重,褐斑扩大并连成片以致整个果面凹凸不平[37]。此外,冷害对芒果的后熟也会产生影响,严重冷害的果实转入常温后不能正常后熟[38]。

适当的低温环境可减少菠萝采后病害的发生,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但不耐低温长期贮藏。菠萝黑心病是一种菠萝果实的生理失调症,严重影响其鲜食品质。菠萝黑心病表现为果实外部无感病症状,但剖开后紧靠中轴的果肉变褐,故又称内生褐斑。有研究表明,采前、采后低温均能诱发菠萝果实黑心病的发生[39-42]。但也有报道认为,采后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菠萝黑心病的发生。不同产地、品种及采收时间的菠萝采后适宜贮藏温度差异较大,适宜的贮藏温度为7~13 ℃,贮藏温度低于6 ℃时容易发生黑心病[43]。

荔枝在常温下的呼吸强度比低温贮藏条件下高约3 倍,在低温3~5 ℃,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的保鲜期约为30 d,此条件下贮藏的荔枝虽然口感正常,但其出库后在常温下的货架期比未经冷藏的货架期更短,在低温下贮藏时间越长,出库后褐变速度越快[43],这给荔枝远销带来较大困难。

龙眼果实对温度较为敏感,不同品种及产区的龙眼所对应的冷藏适温不同。4 ℃低温贮藏能够显著延缓‘石硖’和‘储良’龙眼果肉的衰败进程[44]。3~4 ℃低温贮藏可显著降低‘福眼’和‘立冬本’龙眼果实的呼吸强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和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加,延迟果皮褐变,减缓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同时抑制果肉自溶[45-46]。

4.2.2 冷激处理

冷激处理是指在不引起采后果蔬冷害和冻害发生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时低温处理,通过冷胁迫诱发果蔬自身的生理抗性,以延长果蔬贮藏期和提高果蔬贮藏品质的物理保鲜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化学污染和能耗低等特点,易于大规模商业生产,应用前景广阔[47]。

冷激处理可显著推迟香蕉后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果实的硬度下降、褪绿转黄和淀粉降解,从而延迟香蕉果实的后熟[48]。采用-2 ℃低温冷激处理一段时间后,可延缓香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淀粉酶活性的升高,进而抑制果胶和淀粉的降解,延长贮藏期,同时果实的热抗性增强,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好的品质[49]。将芒果置于0 ℃进行冷激处理后可显著降低果实在2 ℃下贮藏的冷害指数和冷害率,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使VC 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但对果实硬度的影响不大[50]。

4.2.3 热处理

热处理的原理是将果实采收后放置于适当的高温下短时处理,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改变酶活性,调节果实生理生化代谢,诱导果实产生抗逆性,从而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其主要优点在于无化学残留、安全性高及简便有效[51-52]。在果业发达的国家,热处理技术已被商业性或半商业性地应用于芒果、番木瓜、荔枝等热带水果上,其使用的温度范围和时间长短与果实的品质、采收成熟度、潜伏侵染菌量等有关[20]。经42 ℃热水浸泡15 min 的香蕉,相比未经处理的果实能有效延缓表皮褐变2~4 d[53]。以‘Keitt’芒果为试材,用50 ℃热水浸泡30 min 之后浸于13 ℃水中冷却15 min 后,在6 ℃下贮藏9 d 仍能较好地维持VC含量并降低其呼吸速率,这可能是一种廉价、环境安全并能提高鲜切芒果品质的保鲜方法[54]。荔枝于52 ℃热水中浸泡1 min,并于5 ℃贮藏7 d 后置于22 ℃环境下存放至第12 天时仅出现个别的腐败现象[55]。热水浸泡处理同样能有效抑制菠萝的黑腐病害[56]。

4.2.4 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物理保鲜技术之一,它是根据果蔬的不同生理特性,通过调节贮藏环境的气体组分,降低氧气(O2)浓度,提高二氧化碳(CO2)浓度,以降低果蔬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的进行,且对生理和病理性病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贮藏保鲜期的目的。气调贮藏保鲜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通过果蔬自身呼吸代谢来降低所处环境中的O2含量、提高CO2含量的自发气调贮藏(Modified atmosphere storage,MA),主要包括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ing,MAP)和塑料薄膜帐硅窗气调;另一种则是采用人工快速降氧的机械气调库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CA),主要依靠气调库自动控制果蔬贮藏环境的各项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等[57]。

热带水果的品类和品种不同,其气调保鲜参数也各有差异。香蕉在高CO2和低O2贮藏条件下,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呼吸跃变启动推迟,‘Prata’香蕉可以在25 ℃气调包装下贮藏14 d 或在12 ℃的气调环境下贮藏28 d[58]。气调包装(12%O2+4%CO2)能抑制香蕉果皮的褐变和10 ℃下冷害的发生,延长香蕉的贮藏寿命[59]。12~15 ℃下低氧处理可抑制芒果的呼吸作用,在3 kPa O2下能贮藏2~3周[60]。采用4%O2+5%CO2+91%N2处理的鲜切菠萝,其感官品质保持较好,贮藏期可延长至15 d[61]。适宜的气调贮藏参数(3%~5% O2+3%~5% CO2)可有效延长荔枝的贮藏时间至42 d[62]。李勇祁等[63]研究表明,荔枝在3 ℃、6% O2+3%CO2+91%N2气调环境下贮藏,60 d时仍保持良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将‘乌龙岭’龙眼在气调环境((4%±0.5%)O2+(3%±0.5%)CO2)下冷藏((2.5±0.5)℃、90%~95%RH)可明显降低果皮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延缓这两种酶活性的上升,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果皮色素的降解,减少果皮褐变指数和腐烂率,从而提高果实商品率并延长贮藏保鲜期[64]。

4.2.5 减压贮藏

减压贮藏又称负压贮藏或低压贮藏,是继冷藏和气调贮藏技术之后又一绿色无污染的果蔬物理保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化学药剂残留、食品安全性高等优点[65-66]。其原理是将贮藏新鲜果蔬的密闭容器内的部分空气抽出,使果蔬始终处于恒定的低压、低温和湿润的环境条件下,从而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抑制乙烯合成、推迟叶绿素降解等过程,达到延缓果蔬成熟衰老的目的。

将香蕉于80 mmHg 和150 mmHg 减压条件下贮藏120 d仍可保持良好的色泽,且香蕉的质地和风味完好[67]。在12 ℃、20 kPa下可保持‘台农1号’芒果较低的转黄指数和较高的硬度,并维持VC和有机酸等营养物质[68]。李泽[69]研究发现,60 kPa 减压处理可明显降低采后荔枝果实的褐变指数和腐烂率,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并延缓贮藏期间荔枝果实品质的劣变。

5 保鲜技术评价

热带水果以鲜食为主,销售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果贱伤农”的现象,另外,在销售环节中热带水果的高品质稳定供给是确保消费者口感体验的保障,因此加强热带水果的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热带水果的保鲜技术研究需从理论和生产实践两方面开展,以解决其采后保鲜难题。一方面以热带水果的采后生理生化和微生物活动为出发点研究其采后品质变化机制;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各保鲜技术在产业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明确热带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效保鲜技术,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并积极推广使其具备规模化的商业应用价值。

本文从各保鲜技术现阶段的发展成熟度、生产中应用广泛程度、生产操作简便性、应用成本及产业应用分析5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析各保鲜技术的产业应用情况,具体评价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保鲜技术评价维度Table 1 Dimensions of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evaluation

现阶段,我国热带水果的贮藏保鲜仍以低温贮藏、杀菌剂和乙烯吸收剂、乙烯抑制剂处理应用最多,但长期冷藏容易造成果实冷害、果皮褶皱和失水损耗。应用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良好,但易因使用不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和影响水果的正常后熟。气调保鲜技术作为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物理保鲜技术之一,保鲜效果显著,能缓解贮藏过程中的冷害发生,但因前期投入成本高,应用受到限制。具有发展潜力的保鲜技术如减压贮藏、冷激处理及生物保鲜剂,因操作繁杂、生产损耗大、技术处于试验阶段等原因未能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6 小结与展望

热带水果的贮藏保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将采前处理、采后贮藏、物流运输及销售全链路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现生产、保鲜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并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及规模化生产,降低采后损耗,确保贮藏期及其品质稳定,根据销售计划实现及时供给,通过“高品质、高溢价”的销售模式增加果农和企业的收益。

保鲜剂一直是抑制热带水果采后腐烂的主要处理方法,但基于环境与人类健康等因素的考虑,在未来采后保鲜中的应用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制约。低温贮藏虽应用较广,建造成本适中,但仍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如长时间低温冷藏容易造成冷害、失水等问题,且贮藏期有限。生物技术是一项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贮藏保鲜技术,但存在生产操作繁杂,人效成本高等不足,难以在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和应用推广。如何开发绿色环保、保鲜效果显著、应用成本适中,且生产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保鲜技术将成为热带水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促进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相关利益者的收益,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气调菠萝热带
最爱酸酸甜甜菠萝鸡
热带风情
果蔬气调贮藏技术及设备
热带的鸟儿
菠萝
吃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圆滚滚的热带“龙”
热带小鸟
新型简易气调箱可延长果蔬保质期
O2联合CO2气调对西兰花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