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传若斓 邢丽菊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大力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组织与区域合作、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也面临西方国家频频阻碍、文化背景差异过大、传播体系尚未形成等诸多挑战。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需要从合作政策、交流机构、品牌活动、传播渠道和传播主体五个方面形成完善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路径,使得国际人文交流实现体系化、在地化、常态化、长效化与全民化。
【关键词】国际人文交流 国际传播 全球文明倡议 “一带一路”
国际人文交流是对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交往的有益探索,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31日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②作为中国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创造性思考,国际人文交流的目的是让不同国家和民众间达成广泛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夯实社会民意基础,使国际合作更加开放包容。本文将结合国际关系学与传播学视野,分析新形势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为进一步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优化路径。
一、当前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面临的新机遇
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一扇通往全球和谐和稳定发展的大门。面对挑战,中国多次呼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成为连接各国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的纽带,为文明互鉴提供了新机遇。
(一)全球文明倡议助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新格局形成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具体包括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四项主要内容。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文明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趋势,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基础支撑。③全球文明倡议通过尊重差异、共享价值、传承创新,将互信、对话、合作视为全人类的共同期盼和世界前途所在,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而言,共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认可各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强调不同文明的独特之处,为实现跨文化理解奠定了基础;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共同的道德框架,使各国在尊重差异的同时追求共同价值目标,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纽带;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既要求各国通过传承历史文明更好地理解自身及他国的文明脉络,也推动各国在创新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交流亮点,为国际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的可能性,以更为丰富的交流内容和合作渠道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交流,将进一步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
(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树立人文交流合作典范
十余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共建国家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地方合作等,推动互学互鉴和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理念和主张,超七成海外受访者认可其积极意义,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感情非常深厚。④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将深化同共建国家的文明对话,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丝路心相通”共同倡议》明确将设立民心相通公益基金、实施青年精英计划等,持续拓展和夯实友好关系的社会基础。⑤这将推动更多国家进行民间交往,形成辐射效应,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树立良好典范。
(三)国际人文交流构筑国际组织与区域合作重要支柱
国际人文交流不仅有助于促进各国增进互信、巩固友谊,还能推动各领域合作更加紧密高效。一方面,国际人文交流有助于加深各国对合作理念的理解。通过探讨文明发展之道、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开展文化交流,国家间能够消除合作中产生的文化隔阂,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国际人文交流有助于丰富国际组织与区域合作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举办各类论坛、研讨会、文化活动等,国际合作从政治、经济、安全领域拓展到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提高了国际合作的包容性和普惠性,让更多国家和民众共享合作成果。
中国在多个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中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人文公共产品,在周边国家着力打造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努力搭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使人文交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例如,金砖国家通过青年峰会、运动会、媒体智库联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生动实践;澜湄合作作为新型次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通过举办“澜湄周”、国际影像周、藤球公開赛等活动,筑牢了澜湄国家相知相亲、世代友好的基石。
(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呼唤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追求。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然而,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日益严峻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是兼顾公平和效率,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这就意味着各国需要共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应对治理难题,分享治理经验,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探索人类未来发展之路。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将国际人文交流视为重要依托。作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国际人文交流使各国有机会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尊重彼此、理解各方所需,树立跨国合作的理念和共识,进而构建世界文明交往新格局,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二、新形势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新阶段,世界文化格局进行深度调整,围绕意识形态、发展道路、国家形象的斗争和较量更趋复杂和激烈,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遭遇诸多挑战。
(一)美西方国家阻碍人文交流合作
国家间的深入交往和友好关系能够促进人文交流活动的开展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与之相反,当国家间在政治、经贸等领域出现矛盾和冲突时,人文交流活动也将受到较大影响。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文化影响力呈现上升态势,近年来美西方国家大幅减少人文交流互动意愿,试图将人文交流安全化、政治化,通过“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等话语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挑起意识形态对立,竭力将中国的人文交流建构为一种现实威胁。⑥美国政府采取人文交流“脱钩政策”,通过对中方人员赴美无端设限、大规模关闭孔子学院、严格限制学术科研联系、逮捕和骚扰中国学者等行为蓄意阻隔人文交流合作。
与此同时,美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胁迫外交,以“西方中心论”“西方优越论”等论调宣扬“民主神话”,向全球各地推行其价值观,打造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国际舆论空间。美西方媒体通过多种手段抹黑和操控其他国家媒体,共同构建文化霸权,严重侵蚀了其他国家文化的独立性,阻碍世界多元文明交流。⑦这类做法对各类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文化背景差异带来交流障碍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24国民调显示,中国的娱乐形式(如电影、电视和音乐)和生活水平未得到较高评价。⑧由此可见,即使各类人文交流机制沟通频繁活跃,取得不少成果,但是民众间的关系却“近而不亲”。由于了解“一带一路”等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国际人才和小语种高端人才较为匮乏,中外人文交流更注重在官方政策和机制范围内推动自上而下的精英群体间的人员往来,难以覆盖广大的普通民众,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格局尚未完全转化为民众间对彼此文化的兴趣和吸引力。
此外,国际人文交流活动数量多、规模大,易显得粗放。大多数活动只能让参与主体产生浅显印象,难以形成共通性的理解。交流主体缺少对彼此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交际规范、风俗禁忌等的深入了解,容易将粗浅的认知当作全貌,造成文化误读现象,扩大负面认知。例如留学生无法融入当地学习和生活、跨国企业员工文化冲突频发、出境游客违反他国宗教风俗习惯等行为均会对国际人文交流产生阻碍和限制。
(三)人文交流传播体系尚未形成
虽然跨越国界和疆域的国际传播扩大了国际人文交流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但当前仍未形成成熟的传播体系。一方面,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的传播渠道集中在中国官媒及各驻外大使馆,缺乏对国际传播规律的理解和把握,面临媒体交流滞后、媒体组合方式单一、媒体话语权不足等问题,时而陷入“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境地,难以在国际舆论场上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此外,国内媒体与境外媒体之间存在沟通交流不足的问题,来自国内媒体的信源在国际媒体报道中相对较为欠缺,难以形成综合传播“组合拳”。信息资源缺乏共享和联通使得来自中国的观点和声音难以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示,限制了全球公众参与中外人文交流的广泛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国际人文交流活动报道常常出现形式化和同质化的现象,仅简单叙述活动流程,传播内容平铺直叙,既没有深入思考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也没能提供切实增进民众相互了解的交流内容。不同国家在历史、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容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一些分歧和矛盾。用趋同化内容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间持续传播,暴露出对当地文化习俗和内涵缺乏了解和思考,容易造成民众审美疲劳,形成对国际人文交流的刻板印象,甚至产生误解。
三、未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优化路径
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设置多个议题领域,构建国家间定期对话和交换信息的通道,通过多种形式鼓励人员往来流动,逐步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新局面。未来,需要从合作政策、交流机构、品牌活动、传播渠道和传播主体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路径,促进中外民心相通。
(一)人文交流政策明确体系化合作领域
作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基础保障,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形成覆盖全面、领域广泛、内容多元的人文交流政策体系。从双边人文交流来看,应根据各国文化特色,清晰规划双方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合作框架,以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签订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开展高层磋商会议、评选品牌项目等形式共同确定人文交流的议题,为合作领域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形成机制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模式。例如,中国政府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建立了十大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议题涵盖多个领域,对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起到了引导和辐射作用。
多边人文交流更强调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需要考虑到多个国家的共同参与,树立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意识,给予每个国家充分的表达权和交流权。应注重人文交流政策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协同对接,通过定期举办人文交流活动、成立各类各领域联盟、构建语言互通工作机制等方式形成体系化合作模式,为国际人文交流提供广阔平台和多维途径,不断释放创新活力。同时,中国应以自身特色文化为“点”,在国际组织这个“面”上与各成员国进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通过多向平衡的交流形成有来有往、有你有我的良性互动。例如,金砖国家已经形成了内外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举办惠民活动、弘扬多元文化、拓展合作空间、健全合作机制等举措,维系了金砖国家间的和谐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础。 ⑨
(二)官方与民间机构的在地化深度运营
国际人文交流政策的组织实施需要官方机构的协调和推动。教育部、文旅部等官方机构应继续挖掘中华文明精髓,通过精心策划和执行,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项目、大型国际演出业务和文化活动中创造性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外民众交往,确保人文交流政策有效执行,及时对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取得的成就进行宣传和推广,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此外,需进一步发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跨国企业、媒体机构、高校智库、民间友好团体、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在驻在国的重要作用,形成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交流格局。激发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的活力,通过开展常规性演出、主题研讨会、旅游推介、文化周等各类交流活动,帮助驻在国公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利用跨国企业丰富的对外交流经验,在国际人文交流中展示价值理念,讲述中国故事,打造品牌价值,促进当地民众、政府对中国的认知。加强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对外媒体机构的综合传播能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报道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消除与他国受众的隔阂。发挥智库在开展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校学科领域优势,深入研究区域国别人文交流,以互访、互享研究成果等形式,建立长期的信息和智识交流,传播具有理论厚度的人文交流理念。
(三)举行常态化的品牌项目和特色活动
品牌项目和特色活动是国际人文交流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关键。需要建设一系列常态化交流项目吸引民众广泛参与,突出品牌效应,形成扩散传播趋势。大力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持续设立“语言年”“旅游年”“媒体年”“文化年”等“国家年”主题品牌活动,有目的、有重点、有规划的制定项目清单,开展系列子活动,秉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核心理念,以柔性和软性的方式帮助双方民众在较长时间段内零距离接触彼此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实现自我成长创新,为彼此提供精神滋养和思想智慧。例如,“欢乐春节”“你好!中国”“艺汇丝路”“汉语桥”等重点品牌活动,已经成为海外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及展会,不仅让中国在国际平台上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也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需要继续加强举办文艺演出、竞技比赛、精品展览等活动,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旅游、地方合作、青年、妇女等领域人员交流对话创造便利条件,促进各国文明互学互鉴。此外,还应根据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特点,定期运行代表团互访项目及中外人文领域合作论坛,开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人文交流活动,形成品牌效应。例如,作为人文交流品牌项目的鲁班工坊,重点面向东盟、上合组织、非洲国家分享中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技术和标准,已经遍布20多个国家,覆盖70多个专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建设长效化的线上线下多传播渠道
国际人文交流需要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线上线下传播渠道,以拓展活动影响范围,提升传播效能。一是重视面对面交流的人际传播。进一步发挥传统的政府团、演出团和展览团“老三样”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各领域的人文交流论坛、政策对话、代表团互访、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举行,为海内外民众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例如,在“中国青年全球伙伴行动”框架下,中国与200多个国外青年组织和国际机构建立并保持合作关系,开展国际青年交流项目500余个,通过大规模互访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传播本国文化并深化对他国文化的认识。⑩
二是关注以书籍、杂志、电影、广播和电视为主的大众媒介。传统大众媒介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拥有专业严谨的运作体系,可以通过国际电影节、电视节、展播季、档案文献展、主题摄影展等渠道让公众了解各国文化。例如,中国与各国开展档案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出版档案文献汇编,举办“友好关系历史档案文献展”“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等展览,间接为各国民众展示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三是加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媒介传播。互联网呈现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新传播形态,个人从被动的等待者和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人文交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利用好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媒介交互性和日常化的特点,进一步扩大国际人文交流的范围,以“云直播”“云发布”“云交互”等形式使数字化人文交流成为中外民众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实现实体与虚拟交流平台的相互补充。
(五)鼓励多元化和全民化传播主体参与
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强调人与人的交往沟通,需要充分发挥元首、人才及大众三类传播主体的重要作用。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作为国际人文交流的关键传播主体,在制定政策方针、确定合作方向、落实举措等方面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多次阐释人文交流的思想和主张,对于树立在受访国民众心目中正面的國家形象起着关键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人文交流理念的传播和发展。
此外,还需重视人才在国际体系中传播人文交流观念和话语的关键职能。青年代表、专家学者、运动员、企业家、演员、非遗传承人等各领域人才作为承载了所在国文化精华的中介,专业化程度较高,具备跨文化交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需要加强培养和输出更多此类跨文化交际人才,在国际舞台上塑造积极的中国国家形象,深化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最后,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也离不开作为最广泛主体的大众。世界对中国更具体、更直接、更感性的认知来源于每一个中国人。11需要通过多元渠道鼓励大众进行跨文化交往,以更为灵活的手段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将人文交流寓于中外民众日常交往中。例如,出境游客通过与海外民众进行沟通并传播中华文化,回国后分享在异国他乡的文化体验,引导公众关注异域文化,促进了跨文化的互动与理解,推动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越来越多重要的全球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迫切需要各国团结协作、协商治理。在这种情势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不仅是推动文明共融和跨文化理解的重要一环,更是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和世界持久和平的关键途径。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需要通过各类人文交流机制提供政策和平台,加强官方和民间机构的在地化深度运营,以面对面交流、大众媒介以及数字媒介三类传播渠道对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和特色活动进行扩散传播,并经由元首、人才和大众三类传播主体实现多元化和全民化的交流趋势。未来,国际人文交流将继续大力推动以人为载体的各国社会交往进程,着力搭建起不同国家民众沟通的桥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各国进入更为平等、开放、多元、包容的文明互鉴新时代。
鄢传若斓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邢丽菊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6/01/c_1127517461.htm,2021年6月1日。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5-46页。
③朱中博:《全球文明倡议:缘起、内涵与中国实践》,《国际问题研究》2023年第5期,第19-47页。
④《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gxzt/dtzt/49518/32678/index.html,2023年10月。
⑤《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声明》,中国政府网,https:// 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10132.htm,2023年10月19日。
⑥毛维准、王钦林:《大变局下的中美人文交流安全化逻辑》,《国际展望》2021年第6期,第34-55页。
⑦《美国的胁迫外交及其危害》,新华网,http://www.news.cn/world/2023-05/18/ c_1129625774.htm,2023年5月18日。
⑧Laura Silver,Christine Huang and Laura Clancy,“ China’s Approach to Foreign Policy Gets Largely Negative Reviews in 24-Country Survey”, Pew Research Center, 27 July,2023,https://www.pewresearch.org/ global/2023/07/27/chinese-soft-power/.
⑨王維伟、薛锦《: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进展、挑战与未来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第23-32页。
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动员引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青年报》2023年6月26日,第3版。
11《华侨华人、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张振江教授访谈》,《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5期,第156-157页。
责编:霍瑶